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主題活動《各種各樣的球》中,氣球以它絢麗的色彩、輕巧的身影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在自由玩球的游戲環節中,孩子們不約而同選擇了氣球,并對它愛不釋手。遵循幼兒園《綱要》中“教師在選擇教育活動內容時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的原則,我萌發了以氣球為教育資源,讓幼兒在“玩中學,玩中樂”的想法。因此,根據我班孩子的興趣點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小班綜合活動《氣球樂》。
活動開始,我以幼兒最熟悉的吹泡泡游戲導入,激發他們活動的興趣。活動中,通過送一送、玩一玩、分一分的環節,讓幼兒在觀察與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學會把氣球和禮物按顏色進行匹配,通過自身的探究實踐與交流,探索氣球的多種玩法。整個活動充滿童趣,動靜結合,幼兒在體驗游戲活動樂趣的同時,讓自我的語言表述能力、數學匹配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并學會將氣球與禮物按顏色進行匹配。
2.在自主游戲中探索氣球的多種玩法,并能進行大膽的表述。
3.樂于參與活動,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對紅、黃、藍三種顏色有了初步的認識,有過玩皮球的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氣球若干;三種顏色的禮物;三種顏色標記的簍子。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激發活動興趣。
1.提問導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玩過吹泡泡游戲嗎?讓我們一起玩一玩吧!
2.泡泡游戲,激發興趣。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圓泡泡??泡泡破啦!砰啪(幼兒四散回到座位上)
二、送禮物,學習顏色匹配。
1.觀察氣球寶寶,發現顏色不同。
我給大家帶來了神奇的泡泡——氣球。原來是氣球寶寶來到我們教室了,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顏色不同)
舉氣球游戲。
2.根據活動要求,選擇相應禮物。
我還給氣球寶寶帶來了很多禮物,看看是什么?有什么顏色?
請你選擇和你氣球一樣顏色的小花,把它貼到氣球上!
三、玩氣球,探索交流玩法。
1.自由玩氣球。
氣球寶寶得到禮物真開心,我們可以跟它玩一玩。(幼兒自由玩氣球,教師巡回指導。)
2.交流玩球法。
誰來說說剛才你是怎么玩氣球的?(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玩氣球的方法。)
3.再次玩氣球。
剛才小朋友說了許多玩氣球的方法,可以拋、拍、踢、扔??現在,你可以用各種方法再去玩一玩氣球。
四、分氣球,鞏固顏色分類。
1.鞏固認識三種顏色的標記。
氣球寶寶跟小朋友做了這么多游戲,很累了,我們讓它們安靜地休息一會吧!(播放搖籃曲)氣球寶寶睡著了,我們等會把它們送回家吧,我這里有三個標記寶寶,看看是誰?
2.按照標記送氣球寶寶回家。
送的時候請你看清楚標記再送,要輕輕的,還可以說一句“紅氣球,我送你回家”。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看相關圖片,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并嘗試描述畫中的內容。
2、體驗與朋友一起作畫的樂趣。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重點:
嘗試描述自己畫中的內容。
活動難點:
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
活動準備:
PPT,記號筆,花園情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ppt《小花園》,讓幼兒通過觀察,感知小花園里各類形態方面各異的特征。
1、師:這是什么地方?里面都有誰?它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里面都有小花、小草、小樹、小蝌蚪......
2、鼓勵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師:小花園里有這么多東西,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師:小花園里有這么多好看、好玩的東西,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那你們的好朋友是誰?
環節小結:讓幼兒對小花園產生興趣,在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中幼兒能無拘無束地投入和參與。
二、幼兒創作,教師觀察。
1、邀請小朋友一起來作畫師:小花園那么美,我們也來畫一畫好嗎?
2、鼓勵幼兒畫上自己喜歡的小花園。
環節小結: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美術帶來的快樂。
三、欣賞幼兒作畫的內容。
共同體驗分享作畫的內容,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畫中的內容。
環節小結:鼓勵孩子把自己所畫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從孩子的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思維、想象及創造能力發展情況。
教學反思:
一節活動,不在于教師如何的精彩,而在于孩子在學中的快樂。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記得“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盡量給予孩子們相對自由的想象與表達空間,讓大家動手、動腦、動口,充分調動其感官與肢體,促使孩子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活動中來,自主自覺地完成教育目標。從整體上來看,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激發,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操作的樂趣,體驗到大家合作的快樂感。但是有些環節出現了一些小的疏忽,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團圓、連接的方法塑造圓圓的小雞形象。
2、嘗試捏出小雞尖尖的嘴巴,并借助輔助材料裝飾小雞的眼睛。
3、初步產生對泥工活動的興趣,愿意進行泥工活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人手一塊泥工板,橡皮泥,紅豆與綠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母雞和小雞》導入。
師生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曲。
2、引起幼兒關注小雞。
提問:母雞的寶寶是誰呀?小雞是什么樣子的?
3、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雞。
提問:你知道畫面上的小雞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樣做的?激發幼兒參與制作的泥工愿望。
4、教師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將大塊橡皮泥在手掌中團圓,搓出圓圓的身體;將小塊橡皮泥團圓為圓圓的頭;在小雞的頭上捏出尖尖的嘴巴;用紅豆或綠豆嵌在頭的兩邊作為小雞的眼睛;將小雞的頭輕輕地連接到身體上。
5、教師提出制作要求,鼓勵幼兒按照要求大膽地進行泥工活動。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觀察,并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6、組織幼兒相互欣賞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雞,教師給予表揚和鼓勵。
7、閱讀幼兒用書,教師:小朋友給畫面上的小雞帶來了這么多朋友,大家很高興,他們念了一首兒歌給小朋友聽:
小小雞,嘰嘰嘰, 尖嘴巴,圓身體,
身上穿著絨毛衣, 愛吃小蟲愛吃米。
8、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活動的第二環節讓幼兒觀看視頻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通過觀看進一步了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征。
反思:活動開始讓幼兒唱歌《母雞和小雞》,隨著音樂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接著讓幼兒觀看視頻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征。再通過講解及演示,激發幼兒制作的樂趣,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和學習,使幼兒更好的獲得直接的感性經驗。在最后一個環節中展示幼兒的作品,既滿足了幼兒的好表現心里需要,又讓賞識教育得到了延伸。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執教老師:鐘如&鐘利英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正確的繪畫姿勢、用品擺放常規和大膽動手繪畫的能力。
3、認識三原色中的紅色,并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涂色。
活動準備
1、涂色—蘋果
2、圖片—蘋果
3、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涂色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變變變,老師拿出實物蘋果,這是什么?(蘋果)
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給蘋果穿衣服好嗎?
二、展開
1.感知蘋果的顏色
出示圖片-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這些蘋果都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
2.學習涂色蘋果
教師講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紅色的油畫棒問:這只油畫棒是什么顏色的?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用紅色的油畫棒幫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務,提出要求:
涂色時身體坐正,用品擺放整齊,
右手拇指食指拿畫筆,左手按住作業紙,
眼睛離紙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細涂色,比比誰是涂色小能手。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及時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涂色,不把顏色涂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對涂色均勻完整的作品畫上小五星表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帶領幼兒夸獎自己樹立信心,激起下次繪畫的欲望。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夸張的動作和語氣,感受故事人物之間各自不同程度的愛,喜歡他們對愛的表達方式。
2、愿意安靜地傾聽故事。
3、能夠用繪畫的形式簡單的表現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圖片、頭飾、美工材料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袋鼠》音樂,讓幼兒猜出歌曲,并一起演唱歌曲。
二、出示袋鼠頭飾,引起幼兒興趣,引出故事《我愛你有這么多》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出問題:小袋鼠愛媽媽有多少呢?那媽媽呢?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說2、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出問題:a、小袋鼠是用什么方式來表現愛媽媽的'?
b、你們現在是小袋鼠老師是袋鼠媽媽,我們一起來模仿小袋鼠跳一跳,讓袋鼠媽媽看一看,小袋鼠們有多愛我。(幼兒回答后,師給予肯定,擁抱幼兒)3、依次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三、四段。
三、比比誰的愛多
1、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告訴老師你們認為小袋鼠的愛多還是袋鼠媽媽的愛多呢?
2、總結:媽媽那么愛小袋鼠,就跟我們的媽媽一樣那么的愛我們,那我們應該不讓媽媽操心,做個乖寶寶。
四、我來畫一畫
1、媽媽那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媽媽,現在呀,趙老師請小朋友們用繪畫的形式變現出來,畫好后送給媽媽,好不好?
2、講解:我們把圖中的圓點連起來,然后再把他涂起來。
3、分發材料,幼兒動手繪畫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小班美術活動:《蛋殼貼畫》
《綱要》中說到:活動的取材要是孩子所熟悉的,要來源于生活。蛋,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喜歡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配合主題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并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小班美術活動《蛋殼貼畫》,利用激情助動的形式,使小朋友在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在情感方面得以升華。
整個活動我共分三個環節:
首先,是以傷心的母雞進行引題,激發孩子們的同情心。在這個環節中我還引用了孩子們熟悉的故事《母雞和它的寶寶》中的情節,很好的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下面的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我把許多沒殼的蛋寶寶集中貼在母雞下面,使孩子們有一個很好的視覺沖擊力,讓他們感受到:還有這么多蛋寶寶沒有衣服,老師一個人幫忙肯定來不及,同時感受雞媽媽的著急心理,使孩子們產生想幫忙的心情,也使活動很好的過度到了下一個“幫助雞媽媽”的環節。
在第二個“幫助雞媽媽”的環節中,每個孩子都能認真的操作著自己的一份材料,就連平時動手能力比較弱的幾個孩子都主動的在操作。先不看做的怎樣,至少他們的操作步驟是對的,而且自己主動的在做,可能正是由于孩子們的善良、孩子們的愛心給了他們動力吧。
最后一個環節,主要是讓孩子們自己把穿好衣服的蛋寶寶送給母雞(貼在雞窩里),然后進行集體評價,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也認識到了自己為什么有些地方沒穿到蛋殼衣服,就是由于固體膠沒涂上,涂的不均勻。在評價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同時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整個活動孩子們聽的認真、回答積極、操作主動。可小班畢竟是小班,有些規則意識還是不夠強,說的時候很好,做的時候又有些隨意,這還需要我們老師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的提醒和培養。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10篇02-07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六篇02-06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十篇02-05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6篇02-02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9篇01-30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8篇02-02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01-30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五篇02-08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0篇02-03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