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12-11 09:51:5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基礎(chǔ)上,掌握5分成兩份有四鐘結(jié)果。

  學習有條理地擺放,收拾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第一組:穿珠板和木珠12份,記錄單若干。

  第二組:操作材料,記錄單等第三組:雪花片,鉛筆,記錄單。

  活動過程:

  小組活動第一組:穿木珠。

  師生共同講解玩法:每次拿5個木珠,然后把5個木珠分成兩份,邊分邊說:“5個木珠可以分成幾個和幾個,幾個和幾個和起來就是幾。分好后用數(shù)字作記錄,記錄結(jié)果要和分的一樣。

  第二組:撕貼格子。

  請一位幼兒介紹玩法。

  第三組:撒雪花片。

  請一幼兒介紹玩法集體活動。

  請四位幼兒講述操作結(jié)果,教師記錄。

  歸納5的分合活動。

  “5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答案,請小朋友對照黑板上的記錄,檢查自己的記錄單是否有遺漏和重復,看一看:你的記錄少了哪一組或多了哪一組?”

  教后感:這節(jié)課上下來,孩子很感興趣,我利用了游戲的形式學習了分成不同的分法,孩子們很容易掌握。但有部分孩子比較困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在一次音樂律動表演活動中,為了擴大活動空間,我讓幼兒排成一排,從一開始報數(shù),然后我請單數(shù)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們問我:“老師,什么事單數(shù)啊”?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還沒有單數(shù)這個概念。

  《剛要》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會到事物的重要和有趣,在這一精神指導下,我構(gòu)思了本次認識單雙數(shù)的活動內(nèi)容。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游戲化的教學,幼兒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歸納及探索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游戲活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理解并能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2、難點:理解單雙數(shù)的含義,幼兒自己根據(jù)規(guī)律,歸納出2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活動準備:

  1.黑貓警長頭飾,歌曲《黑貓警長》。

  2.紙盒做的房子,房里裝有若干“雞蛋”

  3.1—10的數(shù)字卡片,幼兒人手一套1—20的數(shù)字卡片。骰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老鼠偷走了雞媽媽的蛋寶寶,被黑貓警長調(diào)查出來了。請小朋友來當黑貓警長,去小老鼠的家把蛋寶寶救出來。

  二,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shù)。

  1 老師把小朋友救出的蛋寶寶一排排粘貼在黑板上,在后面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2.請小朋友給雞蛋寶寶找朋友,兩個兩個的圈起來。

  3.請幼兒觀察思考,是不是每個雞蛋寶寶都有朋友呢?引導幼兒說出:

  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的數(shù),總會剩下一個的是單數(shù);2.4.6.8.10這樣都能湊成兩個兩個的叫雙數(shù)。

  4.師小結(jié):

  A,10以內(nèi)有五個單數(shù),五個雙數(shù)。

  B,單數(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它們手拉手,是好朋友。

  三,在游戲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shù)。

  2,扔骰子,幼兒說出自己扔的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3.集體游戲:找朋友。單數(shù)—抱抱自己,雙數(shù)—找一個朋友抱抱。

  四,拓展練習。

  要求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總結(jié)歸納的規(guī)律,找出老師為他們準備好的1—20的數(shù)字卡片中,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五,延伸活動。

  集體游戲:鉆山洞。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以游戲開始,在游戲中結(jié)尾,整個活動貫穿于一系列動靜交替的游戲中,并結(jié)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比較好的掌握了單雙數(shù),豐富多樣的形式使抽象的數(shù)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更喜歡學習。

  2.整個活動條例還是比較清晰。結(jié)合幼兒日常生活經(jīng)驗來學習單雙數(shù),并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游戲發(fā),歸納法,特別是操作法的運用,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效方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再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jīng)驗,明確概念的目的。

  3.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jīng)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四個大環(huán)節(jié),只有極少數(shù)幼兒能根據(jù)歸納出的單雙數(shù)規(guī)律,準確說出20以內(nèi)的數(shù)字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直接運用卡片來判斷很抽象,幼兒不易掌握。應該還是先要投放學具讓幼兒操作。怎樣才能讓幼兒準確的掌握任意一個數(shù)字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是我下一步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土壤的特點,知道有多種顏色、有干有濕和硬軟之分、里面有空氣。

  2.了解土壤上面和下面的世界以及土壤的其它作用。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小杯子(里面有土壤)

  2趣味練習:在土壤里生長,土壤里的故事

  趣味練習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拿出每人帶來的一小杯土壤。

  請幼兒觀察:土壤是什么顏色的?是軟的還是硬的?土壤上面有些什么東西?

  2.觀察后交流

  (1)捏捏土壤,有什么樣的感覺?

  (幼兒感知土壤:軟,硬)

  (2)什么樣的土壤是軟的?什么樣的土壤是硬的?

  (濕的土壤軟,干的土壤硬。)

  (3)仔細觀察,土壤有些什么顏色?

  (讓幼兒相互比較。)

  3.了解土壤的作用

  (1)感知土壤的特點:有多種顏色、有干有濕和硬軟之分、里面有空氣。全面了解土壤上面和下面的世界以及土壤的其它作用。

  (2)土壤上面:可以種植植物

  (3)土壤里面有有許多的小生物

  4.實驗:

  (1)呼吸的土壤

  放塊比較硬的、大塊的土壤放進玻璃杯,發(fā)現(xiàn)什么了?

  (有許多的氣泡,得出結(jié)論:土壤里有空氣,所以小動物不會死)

  (2)實驗:溶解的土壤

  將水到入一個的小杯子里,然后繳絆,土壤怎么了?

  (成了象沖劑一樣的東西,得出結(jié)論:土壤會融解在水里)

  討論:怎樣保護土壤,不被水沖走?

  5.趣味練習

  (1)在土壤里生長

  請幼兒觀察圖片,找出有哪些東西是在土壤里生長。

  (2)土壤的故事

  請幼兒排序圖片。編出土壤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說繞口令,在游戲中練習發(fā)音“花、畫、鼓、布、虎、補”。

  2.通過教師快速、慢速的示范和圖片提供的線索,記憶兒歌內(nèi)容。

  3.在越說越快的游戲過程中,感受繞口令的趣味性。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圖片若干張:鼓的圖片四張,布的圖片兩張,老虎的圖片兩張。

  2.小鼓一個,鼓槌一把。

  3.幼兒用書、磁帶/CD。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傾聽繞口令。

  (1)教師出示一張小花鼓的圖片,問:見天,我來說一歌有關(guān)小花鼓的繞口令,你們一起聽聽說了些什么呢?

  (2)教師:你們聽見繞口令里說了什么呢?

  2.教師用圖畫和“x”間隔的方法呈現(xiàn)繞口令。

  (1)教師:你們說說自己聽見了什么,我就記下什么哦。(出現(xiàn)“虎、鼓、布、”的地方,教師貼上相應的圖片,其余的地方教師用“x”的方法記錄,一個字記錄一個“x”。)

  (2)教師:好像大家還沒有聽全呀,我們再聽一聽吧!(教師重復繞口令,直到幼兒可以將其全部說出來。)

  3.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1)教師:黑板上哪些圖是一樣的?(認讀“虎、鼓、布。)

  (2)教師:圖上有幾個“鼓”啊?有幾個“虎”呢?有幾塊“布”呢?

  (3)教師:這些“x”表示什么意識?(一個“x”表示一個字。)

  4.教師邊指圖,邊慢速念繞口令。

  教師:請大家邊看圖邊聽我念繞口令。

  5.帶領(lǐng)幼兒一邊看圖,一邊輕聲跟念。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看著圖,把這個有意識的繞口令一念吧。(教師和幼兒共同念兩遍左右,注意幼兒“花、畫、虎、布、補”的發(fā)音,要及時糾正并帶領(lǐng)跟念。)

  6.教師逐步加快指圖的速度,幼兒快速跟念。

  教師:我指的速度要快一點了,看看誰能念清楚,念完。

  (教師與幼兒共同念2~3遍,速度逐漸加快。)

  7.幼兒脫了圖畫念繞口令。(1)幼兒自己記憶圖片,說繞口令。

  教師:現(xiàn)在,圖片沒有了,請你們自己念,看誰能念得又快又好。(幼兒念一遍)

  (2)教師和幼兒比賽念繞口令。

  教師:我和你們比賽,看誰先念完。(比賽1~2遍)

  8.教師敲鼓,幼兒聽節(jié)奏、速度的變化念繞口令。

  教師:現(xiàn)在我來敲小鼓,請你們跟著我的節(jié)奏念繞口令,看誰能念得喝我的小鼓一樣快。(共念兩遍,第一遍教師的節(jié)奏和平常速度一樣,第二遍速度悄悄加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本次活動能夠知道每片葉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脈絡(luò),是每個個體的獨特標志。

  2、幼兒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兩片葉子的不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結(jié)論,使幼兒對科學觀察產(chǎn)生興趣,養(yǎng)成愛觀察、愛動腦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學習過關(guān)于樹葉的知識,有一定的經(jīng)驗準備。

  2.物質(zhì)準備:關(guān)于樹葉的圖片(特征明顯、相似)、樹葉模型

  活動過程:

  1.導入:(組織上課)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猜謎語啊,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好不好。大家認真聽哦,老師要出謎語了(出示圖片)

  2.開始:大家以前是不是都認識很多樹葉呢,下面我們來一起認一認好不好。(出示比較有特征的樹葉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學過的知識)

  老師想問問你們,有仔細觀察過葉子嗎?(有:就請幾位小朋友簡單回答一下)

  今天老師帶領(lǐng)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每個人都要認真仔細的觀察,看看他們有什么特點,是不是相同的。(兩兩一組出示相似的葉子)

  現(xiàn)在和你身邊的小朋友6個人一組可以交流你觀察到的結(jié)果(1~2分鐘),

  請幼兒進行回答。

  3.小結(jié):(組織紀律,進行小結(jié))世界上有許多種葉子,每棵樹也有很多片葉子,但是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的脈絡(luò)。這些信息就是我們自己的特點,代表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是獨特的。

  活動延伸:

  樹葉可以制作出美麗的作品,在以后的美術(shù)課和手工課一起進行制作。

  活動反思:

  《神奇的葉子》這一課的活動,我設(shè)計了三個版塊。第一版塊是了解、介紹葉子。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有關(guān)葉子的知識,養(yǎng)成收集、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第二版塊制作葉畫。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第三版塊是編故事。目的是鼓勵學生勇于展示自我,發(fā)揮潛能。

  三個版塊的設(shè)計,我注意做到:

  一、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和體驗,讓課堂貼近生活

  “回歸生活、關(guān)注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生活化是小學思品課程的首要特征。本節(jié)課我在設(shè)計教學活動時從學生生活實際“找身邊的變化”入手,尋找教育教學的最合適的切口和教育點,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使課堂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學生。

  二、關(guān)注學生的參與和實踐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從準備到展示到交流,給學生以充分的活動空間,給學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間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小組交流比指名讓學生發(fā)言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改變學習方式,在制作葉畫這一環(huán)節(jié)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完成還是與人合作,尊重學生的選擇。欣賞學生的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讓學生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成功的喜悅。真沒想到,他們能做得這么好!下課后我感觸頗深,我們真的不能小看二年級的學生,只要我們適當加以引導,比如在做之前先請他們說說葉畫的做法,注意些什么,然后大膽放手讓他們?nèi)嵺`,我們的學生就一定能帶給我們驚喜!

  三、關(guān)注課程內(nèi)容的綜合性、開放性和課堂活動方式的實效性

  課程內(nèi)容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課堂。在設(shè)計教學活動時,我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處理教材,在這一主題中整合多學科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努力創(chuàng)設(shè)適宜的活動條件,以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體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在活動中盡情地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學習的樂趣。

  本課也感到有些不足之處:

  1、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對學生要求提的不夠明確。個別學生收集的葉子顏色、形狀、品種較單一。有關(guān)資料查找不全面。

  2、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了解不夠,給編故事留的準備時間太短,影響了故事的質(zhì)量。

  3、評價語言不夠豐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注意努力學習,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鈣塑板版畫的制作步驟和方法,嘗試制作自己的畢業(yè)照。

  2、感受濃濃的師生情、同伴情。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顏料、滾筒、濕毛巾、桌布、反穿衣;

  2、鉛筆、鉛畫紙、鈣塑板;

  3、版畫制作步驟(PPT、圖片)

  4、老師的畢業(yè)照。

  活動過程:

  一、交流(價值分析:通過交流,引出活動主題,幼兒初步感受畢業(yè)后離別之情。)

  1、思考:再過19天,你和你的老師、小伙伴們就要分別了,心里肯定會有點舍不得,當你想念的好朋友的時候怎么辦?

  2、幼兒交流

  小結(jié):當想念好朋友的時候,可以打電話,寫信,還可以用微信、QQ互相聯(lián)系,還可以互贈照片,讓朋友永遠記得你的樣子。

  二、了解制作步驟(價值分析:通過觀察、交流,了解鈣塑板版畫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1、觀看視頻

  2、幼兒交流分享

  (1)照片的制作過程中用到了哪些工具?(出示工具)

  (2)那照片是怎么用這些工具制作出來的呢?(出示圖示)

  小結(jié):今天印照片的方法就叫做版畫,第一步是刻:用筆在板上用力地刻上你想畫的內(nèi)容;第二步是刷:用滾筒在底版上從上往下均勻地刷;第三步是印:注意要邊對邊角對角的對齊;最后一步就是晾干。

  三、制作畢業(yè)照

  (價值分析:通過自己制作,進一步把握鈣塑板版畫的方法,并在互贈照片中感受濃濃的師生情、同伴情。)

  1、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2、互贈照片。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的'畢業(yè)照》是在幼小銜接的主題背景下的一個大班美術(shù)活動。活動打破了以往老師示范的方式,而是讓幼兒在觀看視頻以后再自己尋找制作版畫的方法,而老師只是起到將制作方法小結(jié)和提升的作用。而版畫的形式也不同于我們以往美術(shù)活動中的繪畫形式,這樣的形式還是比較新穎的,孩子們也比較新奇,而美術(shù)活動也是幼兒對美的一種享受。

  今天的活動中,在情感的烘托上還是不夠,對濃濃的幼兒在師生情和同伴情感受的還不夠。由于我們班的幼兒對版畫中的刻的方法掌握的比較好,而今天的活動中,這部分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方法掌握也不太還,所以有板被刻破的現(xiàn)象,也有可能是由于幼兒的新奇,所以我在提操作要求的時候,個別孩子沒有靜下心來傾聽,這也是沒有掌握方法的其中一個原因。但是今天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熱情還是很高的,許多孩子印了一張又一張,而且也能在送照片的環(huán)節(jié)中主動地送于朋友和老師,所以整個活動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大小、排序方式的影響,加強對數(shù)量8的認識。

  2、能觀察物體的外部特征找出該物體或者給物體進行定位。

  3、能用語言表述相關(guān)的操作內(nèi)容,愉快地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1、認識怪獸導入活動。

  展示怪獸和數(shù)字。

  教師:這些怪獸真奇怪,它們的身上有好多的點點,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點子跟中間的數(shù)字有什么關(guān)系呢?

  2、吃相應的數(shù)字。

  根據(jù)怪獸身上的點數(shù)吃相應的數(shù)字。

  3、根據(jù)骰子的點數(shù)記錄數(shù)字。

  請3-4位幼兒到教師機上操作點擊骰子滾出一個數(shù)字。

  使用熒光筆在怪獸身上來標記相應的數(shù)字。

  4、游戲幼兒分組操作。

  組一:記錄怪獸身上的點數(shù)。數(shù)出怪獸身上的點數(shù),在方框里寫出點數(shù)。

  組二:按照怪獸身上的圖案搭配相應的圖案1。

  組三:按照怪獸身上的圖案搭配相應的圖案2。

  組四:把怪獸送回家。

  5、看課件檢查答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復習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2、通過十二生肖兒歌的創(chuàng)編,鞏固幼兒對十二生肖排列順序的認識。

  3、了解十二生肖的輪回規(guī)律,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yǎng)簡單的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自制生肖鐘,生肖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有趣十二生肖。

  學具:紙板制作的鐘面、十二生肖動物圖片、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認識十二生肖以及排列順序。

  1、師出示禮物:前幾天孫老師過生日,朋友送我一個禮物。猜猜朋友為什么會送這個禮物給我?(引出生肖)

  2、你屬什么?你們家里人是屬什么的呢?十二生肖里還有哪些動物?

  3、生肖一共有多少?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把他們排好隊請出來(第一次操作)

  4、檢查幼兒的操作,復習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5、師小結(jié):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屬相,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在我們中國流傳了幾千年。一種動物表示一個生肖,也就是一個屬相。通過生肖我們能推算出自己和別人的年齡。

  二、看課件仿編兒歌《十二生肖》。

  1、 十二生肖是排好隊來過一年又一年的,你們知道誰排在第一名嗎? 2、 講述“十二生肖的故事”:誰排第一個?第二呢?最后會是誰呢?3、不知道?沒關(guān)系,老師編了一首兒歌《十二生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

  三、看課件《有趣的十二生肖》,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規(guī)律。

  1、幼兒看課件,自己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編,教師整理。

  3、看課件,集體朗誦兒歌。

  四、做十二肖鐘,了解生肖輪回規(guī)律。

  1、老師帶來一面生肖鐘,小朋友看上面有幾個小時?十二個小時正好對應十二生肖,讓我們一起來做個生肖鐘吧!

  2、玩生肖鐘。

  (1)小朋友的生肖是什么?有個小妹妹比你小5歲,她的生肖是什么?有個大哥哥比你大5歲,他的生肖是什么?

  (2)小朋友的生肖是龍,小朋友的媽媽也屬蛇龍,為什么不是一年生的,生肖會一樣呢?

  (3)(啟發(fā)幼兒結(jié)合“生肖鐘”進行思考說出媽媽是以前輪到的,小朋友的生肖是以后輪到的,生肖是不停的輪流,一年一個生肖,12年輪回一次。

  小結(jié):十二生肖是按順序排列的,十二種動物表示十二年的生肖,每輪一次要多少年?輪到第十三年生肖就會重新開始。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生肖,生肖不會變,同年出生的人生肖都是一樣的。

  延伸活動:

  讓我們把生肖鐘一起帶回去算一算我們身邊人的年齡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了解樹的作用,激發(fā)愛護樹、保護樹的環(huán)保意識。

  2. 了解一些保護的方法,增強愛護樹的環(huán)保意識。

  3. 運用已有的觀察經(jīng)驗,選擇合適的觀察法進行觀察。

  4. 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樹。

  5. 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了解樹的作用,及其保護樹的方法,切實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掛圖、手工樹、下載圖片;白紙、筆每人一份、尼龍繩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

  謎語導入:今天老師想請你們猜一樣常見的東西。它是一種植物的總稱。個頭比較高,有根、枝干和葉子。

  師:出示教具,手工大樹,你見過的樹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喜歡樹嗎?為什么?

  基本環(huán)節(jié):

  1. 出示更多的下載圖片,觀察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樹(樹的外形、樹的種類、樹的作用)

  2. 遷移幼兒生活經(jīng)驗,說說樹的作用。

  3. 出示教學整體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1) 鼓勵幼兒獨立看圖,并將觀察結(jié)果用繪畫的形式簡單地進行記錄。

  (2) 師:樹有許多作用。這幅圖上面說了一些樹的作用,但要請你仔細觀察,找找樹的作用在哪里。用你的方式在白紙上記錄下來,待會告訴大家,看誰找的樹的作用最多。

  (3) 幼兒獨立觀察并記錄

  (4) 集體交流

  4.師進行小結(jié)

  5.討論怎樣保護樹

  師:樹的作用那么大,我們要怎樣保護它呢?

  幼兒回答,師小結(jié)。

  6.幼兒觀看保護樹的圖片

  7.游戲:大風吹

  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為小樹穿衣,幼兒園里有許多小樹,現(xiàn)在我們也為它們穿上厚厚的衣服吧!用尼龍繩纏繞樹頸。

  延伸環(huán)節(jié):

  在為小樹穿衣的環(huán)節(jié)中,可以以分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增強孩子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教學反思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自制教具與下載圖片引起了幼兒的濃厚興趣,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了良好的鋪墊。

  在幼兒方面:教師為引導,幼兒充分利用觀察法,并結(jié)合手腦,理解圖片內(nèi)容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發(fā)揮了幼兒的探究欲望,且得到了實踐。結(jié)合幼兒特點以游戲方式結(jié)束,加深了幼兒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記憶,掌握較好。

  對于老師來講,活動設(shè)計顯得有些重復,孩子注意力有些分散,應精簡。老師也知道了孩子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動眼,動嘴,動手,且合作意識大大提高。實踐活動對于孩子們十分重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目標:

  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shù)量,在游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準備:

  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只,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墻壁,與孩子觀看墻上有什麼?(墻上的影象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墻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fā)現(xiàn),讓孩子拿著玩具在墻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墻上影象的變化。(玩具的影象是黑色的。)

  3、一只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xù)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xù)表演,然后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墻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啟發(fā)孩子想象影象像什麼?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jù)手指數(shù)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