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 篇1
背景:
在前三次的非式活動中,發現第一次非式活動時,幼兒只是對新材料感興趣,許多幼兒觀察能力不強,拿到模式沒有仔細的觀察,而是急于排。在第二次的非式活動中,通過老師在活動前向幼兒提出要求讓幼兒仔細看一看火車上的動物寶寶是怎么排隊的,然后請幼兒一邊看,一邊說,一邊排,這樣在第二次非式活動中,引起了幼兒觀察模式的興趣,并嘗試著按模式排ABAB、 AABB。在第三次非式活動中,我在材料上作了一些調整,增加了AABB,ABC模式,讓幼兒嘗試。在前三次非式活動的基礎上,這是一次排序的正式活動,由于在非式活動中積累一些經驗,引發幼兒仔細觀察大膽表述排序的方法的欲望,并從中比較AABB、ABAB 排序模式的不同。
目標:
1、在非式活動積累經驗的基礎上,能根據模式排序,并能根據大小、顏色、名稱表述排序的方法。
2、通過活動初步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準備:卡車若干、蘋果、生梨等水果若干、各種蔬菜、食品等、貨架若干。
過程:
(一)創設情景
1 、小兔開了一家超市,貨架上擺滿了各種物品,可是超市里沒有水果怎么辦呢?(幼兒議論)請小朋友幫忙去運水果。
2、運水果時要仔細的看一看卡車上的水果寶寶是怎么排隊的?
(二)嘗試操作
每位幼兒自選一輛汽車裝運水果。
老師進行個別指導。
(三)歸納小結
1、請幼兒把汽車開到停車場。
2、幼兒和老師一起驗證
(1)看一看紅汽車上的水果是怎么排隊的?
小結:一個蘋果一個生梨……是一個隔一個排的。
(2)看一看綠汽車上的水果是怎么排隊的?
小結:二個蘋果二個生梨……是二個隔二個排的。
(3)比較
紅汽車上的水果排隊與綠汽車上的水果排隊有什么不一樣?
(四)游戲(找錯)
小兔給物品排隊,一不小心,有的地方忘了、漏了,請小朋友把漏的地方找出來、說一說,然后補上去。
1、幼兒在貨架上找錯,找到了說一說,再補上去。
2、請幼兒找個朋友講一講這些物品是怎么排隊的?
3、請個別幼兒說說找到哪里錯了?這些物品是怎么排隊的?
(五)遷移
出示ABC模式,讓幼兒看看,這些水果是怎么排隊的?請幼兒下次在角落活動時再去試一試。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比較,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并進行排序。
2.培養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圖樣。
2.學具:
①幼兒分組操作材料:a、鋪地磚;b、串彩鏈;c、圍圍墻;d、排排隊
②花片
③黑白方塊若干。
3.環境創設:小動物的.家。
【活動過程】
(一)以小朋友為“小動物布置新家”引入課題。
(二)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簡單的排序規律。
1.幼兒分組操作。
a、鋪地磚:提供藍、白兩種顏色的泡沫地磚,讓幼兒按顏色變化規律排序。
b、圍圍墻:提供四種顏色炮彈玩具,讓幼兒按顏色及節數按規律排序。
c、做彩鏈:提供不同長短、寬窄、顏色長條手工紙讓幼兒根據紙條多種特征串成彩鏈條。
d、種樹:提供高矮、品種不同的樹木,讓幼兒按其形狀、高矮不同的規律排序。
[評析:讓幼兒設計物體的排序規律,是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幼兒可選擇不同活動材料進行操作,便于分層指導、因材施教。]
2.自主探索活動內容的交流:
1.取分組活動的內容若干,提問:你是怎么排的?
2.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排法,請幼兒排一排,教師強調規律性。
3.針對幼兒的疑惑進行討論。
4.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排序的方法有多種,可按形狀、顏色、數量等多種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張大卡片,引導幼兒發現并說出它們的排列規律
(第一張蝴蝶不變,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張蝴蝶不變,小花逐一減少;第三張蝴蝶逐一減少,小花逐一增多)。
[評析: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圖形排序的規律。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
(四)讓幼兒自取不同顏色花片,學習按物體數量的遞增和遞減的規律排序。
(五)欣賞黑白序列
教師出示黑白序列,讓幼兒觀察尋找序列中黑白兩色是以幾個為一組進行排列,知道黑白兩色也可組成許許多多有趣的序列。
(六)設計“黑白配”小毛巾
1.運用以有的排序知識設計一條“黑白配”小毛巾。
2.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黑白配”小毛巾,說明排序規律。
【活動延伸】
觀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
評析: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生活,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滲透到
生活情景之中并進行再運用,有利于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促進其創造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并以情境講述的方式來設計數學活動,更容易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熟悉的材料,創設情景,讓幼兒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第一環節學習排序,第二環節幼兒操作,第三環節搶答題,三個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形狀等排列的一種互逆關系。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形狀、大小、數量排列順序。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幻燈。
2、幼兒操作:每幼兒1張長條紙,大小雪花片若干,木珠若干,糖、花生、紅棗若干,幾何圖形(圓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 ,你們好,這是我的好朋友唐老鴨,今天他我給大家運來了許多的禮物,瞧,都有些什么呀?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找出排列的規律,學習排序。
開來了第1列草莓火車,這列火車上裝的是什么?這些草莓都是按什么規律裝的?我們來看看這剩下來的一節車廂該裝什么樣的草莓呢?
(按照大小的規律排列的)第2列火車進站了,又給我們運來了什么? 這些蘋果又是按什么規律排列?請你猜猜看這剩下來的車廂該怎么裝呢?
瞧瞧第3列火車又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種類的不同排列)
小結:原來按照物體的大小、數量、種類等排列順序,我們叫排序。
2、幼兒操作活動
唐老鴨火車長還帶來了好多的禮物,但他們都亂七八糟的,我們來幫助一下他怎么樣?這些禮物里都有一些已經是在這樣的紙上擺好的,請你找出前面的規律,繼續將這張紙排滿。然后我來幫你們送給唐老鴨?(請每5人一組分在各隊里)第一組幼兒按照食物的種類進行排列。糖、花生、紅棗······第二組幼兒按照幾何圖形的形狀和數量間隔排列如:
第三組幼兒按照雪花片的大小和數量間隔排列。1片大雪花片,3片小的雪花片······第四組幼兒將珠子按顏色和數量間隔排列。如2顆紅的、1顆藍的······(帶點貼紙獎勵做對的孩子)
3、分組游戲《搶答題》
小朋友送給唐老鴨的禮物都是根據大小、顏色、形狀、種類進行排序的,唐老鴨看了真高興,他還給我們帶來了問題要考考小朋友,老師先把小朋友分成三隊:蘋果隊、香蕉隊、草莓隊。瞧,問題來了,請聽題。
(三)結束部分。
唐老鴨今天跟小朋友玩的真開心,現在他要回家了。小朋友再見。
課前反思:
本次活動我以情境講述的形式貫穿于整節課,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操作活動的興趣。
通過第一環節的學習(排序),幼兒此時有一點的疲倦,學習興趣也從高漲的狀態,逐漸轉向低谷狀態。因此,在幼兒給唐老鴨送禮物的操作活動中,既起到鞏固作用,又起到引新作用。但是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幼兒探索一下可以按顏色、形狀等的不同方法來排序,我設計地半成品操作內容對于大班的幼兒過于簡單,最好是讓幼兒自己按這些物品來排序,然后讓他們相互檢查,這樣會比較好。最后一個環節我用搶答來再次激起幼兒的興趣,也再次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整個活動我是根據幼兒的學習規律、有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培養幼兒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發現,去探索掌握知識的能力。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3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總五篇02-08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總六篇02-07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總7篇02-07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編六篇02-07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編8篇02-06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編7篇02-03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總6篇02-02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總8篇02-01
幼兒園大班排序教案范文匯總九篇02-01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四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