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1-12-02 10:08:4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五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是通過與蛋寶寶做游戲--觀察各種蛋寶寶的不同點--給蛋寶寶排隊--了解蛋寶寶的內部結構(相同點),激發幼兒對蛋寶寶的興趣,從而不挑食,是來源于生活的好教材。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蛋;知道不同的蛋有大小、顏色之分;能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隊。

  2.知道蛋都有蛋清、蛋黃、蛋殼。

  3.幫助幼兒喜歡吃蛋,知道蛋有豐富的營養。

  活動重難點重點:知道蛋寶寶的名稱,知道蛋有大小、顏色之分,能按大小排隊難點:知道蛋都有蛋清、蛋黃、蛋殼

  活動準備:

  1.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若干;

  2.透明杯、毛巾若干、雞娃娃、裝飾的盒子一個。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用蛋寶寶引出課題,調動孩子積極性。(3分鐘)師:小朋友們,(出示雞媽媽娃娃)你們看這是誰啊?

  幼:雞媽媽師:今天雞媽媽很開心,所以帶了小禮物來看小三班做客,猜一下,它帶來了什么禮物 。

  幼:雞蛋、雞寶寶……師:雞媽媽給你們帶的禮物就在這個漂亮的盒子里面,現在黃老師要請一位坐姿漂亮的小朋友上來摸一摸,看看你猜對了嗎?然后再讓幼兒大聲的說是什么?摸起來什么感覺?

  幼:蛋,雞蛋,摸起來硬硬的、滑滑的師:哇,小朋友的手真靈巧,一摸就知道。那我們一起喊他出來,好不好啊,來跟老師一起喊:"蛋寶寶,蛋寶寶。""骨碌碌,骨碌碌出來了。"

  二、展開部分

  1、根據幼兒已知經驗辨認蛋寶寶(3分鐘)師:寶貝們,"雞媽媽不僅帶了自己下的蛋,它還為我們準備了大禮包哦,它說呀,要我們閉上小眼睛,它才給我們變出來呢(幼兒閉眼)" 當當當當···呀,這么多蛋寶寶啊"瞧一瞧,這些蛋寶寶都叫什么名字呢?你見過它們嗎?"舉手告訴我。(鴨蛋,鵝蛋,鵪鶉蛋,雞蛋多個)小朋友說的都很對,那你們知道這些蛋寶寶的媽媽都是誰嗎?(讓孩子回答,然后用PPT驗證)

  2、比較蛋寶寶 (5分鐘)師:不同的動物下的蛋寶寶是不一樣的,那他們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呢,我們來找一找,看一看吧!請(隆老師)給每張桌子都放一個蛋寶寶,也請小朋友們坐姿漂亮,不要去摸我們的蛋寶寶哦。

  師:剛剛(藍老師、隆老師)給每張桌子都放了一個蛋寶寶,現在我們一一看黃老師手里的蛋寶寶和你們桌子上的蛋寶寶有什么不同呢?舉手回答幼: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師:小朋友們真細心,觀察得真仔細,老師手里是什么蛋寶寶?

  幼:雞蛋師:桌子上的蛋寶寶和老師手里面的蛋寶寶一樣的小朋友們舉手黃老師看一看。哇,好幾桌的蛋寶寶都和老師的一樣,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真快,觀察得也非常仔細,發現出了很多的不同,現在黃老師還要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感受一下他的重量是不是一樣的。

  :通過我們的比較,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有的蛋是白色的,有的蛋顏色偏紅、有的淺綠色、還有的蛋帶有花紋……所以呀,不同的動物生的蛋寶寶也是不一樣的。

  3、給蛋寶寶排隊,練習大小排列。(3分鐘)師:噓!(藍老師、隆老師幫忙把蛋寶寶收起來)剛才我有聽到蛋寶寶們在吵架哦,因為它們都覺得自己很大,那我們應該怎么幫助它們呢?老師這里有四個不同的蛋,誰愿意幫助它們,幫他們排一下隊呢?(幼兒排好隊以后PPT驗證)

  4、運用實物引導幼兒觀察蛋寶寶內部結構(3分鐘)師:我們從大小、顏色、輕重認識了各種蛋寶寶、發現都是不一樣的,那你們想看看這些蛋寶寶里面是什么樣子嗎?(想)每種蛋各打破一個,你們發現了什么?(都有蛋黃,蛋清,)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呀,這黃黃的就是蛋黃;清清的是蛋清,像水一樣清;千萬別忘了外面還有薄薄的蛋殼呢。蛋清蛋黃營養豐富,小朋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一個雞蛋很有好處,可不能挑食啊。

  三、結束部分:

  (1分鐘)師:世界上還有許多動物媽媽也會生蛋,那我們一起去尋找一下。在尋找之前我們先把這些打開的蛋寶寶送到廚師那兒做成美味的蛋羹,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理解作品內容,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2、 感受音樂性質的不同,學習圍繞主題,根據自身體驗進行大膽講述。

  3、 發揮幼兒的創造力、現象力以及辨別科學與迷信,夢境與現實的能力。

  活動準備:

  設置家的情景:小床、地毯、娃娃等組成。背景兩幅(一幅背景為黑夜,一幅背景為夢境[用紗窗布制作],兩幅背景可以前后翻動),圖片,標記,錄音機,磁帶四盤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桌面教具,引出課題

  1、出示桌面教具,請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時候?娃娃在干什么?(晚上,睡覺)

  2、師:娃娃在睡覺的時候,會做什么夢呢?讓老師來告訴你們,請欣賞散文《夢》。

  二、初步學習理解作品內容,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1、幼兒欣賞教師的配樂散文朗誦。(朗誦到\\\\"做了個夢\\\\"時翻背景)

  欣賞后提問:①這篇優美的散文題目叫什么?

  ②娃娃做了一個什么夢?

  教師簡單小結。

  2、幼兒再次欣賞教師的朗誦(無配樂)

  提問:你覺得散文里那些詞語很好聽,很美?

  小結:夢里的事情好怪好怪,會讓我們笑,還會讓我們怎么樣?

  三、感受音樂性質的不同,學習圍繞主題進行大膽講述

  1、聽低沉的音樂

  ①師:有一個小男孩,他也在做夢,請你聽聽音樂,他是在做一個怎么樣的夢?(放音樂)

  ②幼兒討論。

  ③出示背景陰沉沉的,男孩在哭的畫面。師:對,小男孩在做一個非常傷心可怕的夢。你做過哪些傷心可怕的夢呢?(幼兒講述,講一個教師就在畫面上貼一個表示可怕的夢的標記。)

  ④教師小結:

  (1)正確引導孩子,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妖魔鬼怪,只有敵人、壞人、困難,小朋友會用自己聰明的小腦袋把困難克服,把敵人打敗。

  (2)夢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

  2、聽歡快的音樂

  ①師:有一個小女孩,她也在做夢,請你也來聽聽音樂,她做了一個怎么樣的夢?(放音樂)

  ②幼兒討論。

  ③出示背景燦爛,小女孩在笑的畫面。師:對,小女孩在做一個開心快樂的夢,那么你做過那些開心美好的夢呢?(幼兒講述,講一個教師就在畫面上貼上一個表示開心的夢的標記)

  四、結束

  不錯的活動:聽歡快的音樂,自由舞蹈

  師:我們都喜歡做快樂的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聽著歡快的音樂,盡情跳舞吧!

  教師帶領幼兒邊跳舞邊出活動室。

  附:散文《夢》

  夢

  天黑了,月亮回家睡覺了,小鳥回家睡覺了,我也躺在小床上睡覺了。睡著的時候,我做了個夢。在夢里,我變成一只小鳥飛向太陽。呀!太陽變成了一只果醬大餡餅。我啊嗚一口,吶,真是又香又脆呀!

  夢里的事情好怪好怪,我笑,我哭,還會害怕地喊叫,醒來的時候什么都不見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彩色的夢》的內容并學習朗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系。

  3、了解兒歌的含義。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重點難點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系。

  2、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1、小草、小花、白云的圖片及頭飾。

  2、《夢》兒歌掛圖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夢。

  請幼兒講一講自己做過什么樣的夢?夢到了什么?

  2、向幼兒介紹“小客人”,猜猜它們的夢。

  (1)向幼兒介紹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歡做夢,猜猜它們的夢是什么顏色?

  (2)說說小朋友的夢是什么顏色?

  3、請幼兒看掛圖,說兒歌。

  教師請幼兒看掛圖,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分別用兒歌中的語言說出來。

  4、請幼兒自主選擇頭飾,分別扮演小草、小花、白云、小朋友,分角色朗誦兒歌。

  5、引導幼兒想象:還有誰會做夢?它的夢是什么顏色的?用兒歌中的話說出來。

  夢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白云愛做夢,夢是藍藍的;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擇的教學內容《彩色的夢》目標較全面,也較具體,且目標的難度適中,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這個活動的目標體現了語言活動的主要目標: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學習朗誦,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系,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動準備的材料是用來創設游戲情境的,活動開始,向幼兒介紹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歡做夢形式創設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更能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的學習興趣。在此活動中,我通過語言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教幼兒正確地念兒歌,這樣也為以后引導幼兒想象奠定了基礎。活動時聽說游戲規則中一定要包含語言練習的要求,否則就不能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此游戲規則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這就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教師制定的規則一定要簡單,語言也一定要簡潔明了,以便于幼兒理解游戲的規則,基本了解游戲的玩法。在教師與個別幼兒游戲的環節中,我能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且在幼兒基本了解游戲規則的前提下,教師擔任主角指導游戲,這一環節十分重要。教師先與全班幼兒游戲,可以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出現,讓幼兒成為勝利者,練習游戲中的規則性語言,并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接著,教師再與個別幼兒進行游戲,讓每一位幼兒清楚地感知游戲的全過程,為幼兒自主游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此游戲較適合采用讓幼兒兩兩自由結伴的形式進行活動。這樣可以讓每位幼兒都能充分地、自主地進行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練習的機會,也有利于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我從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讓幼兒自主游戲,但并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巡回觀察幼兒的活動,了解幼兒的游戲情況,并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我也把此活動有意識地穿插安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讓幼兒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進行發音練習和訓練各種能力。

  小百科:夢,也有夢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做夢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類已知的這兩方面,人類依然無法解釋夢形成的機制原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主題來源

  秋天來了,大自然會發生一系列明顯的變化:樹上的果子熟了,地里的莊稼熟了,天氣轉涼了,樹葉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了,小草漸漸枯萎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毛衣。然而,小班幼兒對大自然的這些變化,還缺乏一定的感知能力。設計主題活動“秋天多可愛”,就是通過觀察、操作、游戲等多種活動形式,幫助幼兒認識秋季這一喜慶季節的歡樂,豐富多樣的樹葉,色彩鮮艷的花卉又給孩子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孩子們共同享受秋天的豐盛果實,知道這一切和成人的勞動是密不可分,初步形成“秋季”的概念,從而萌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人民的積極感情,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二、預設主題目標

  1、認識秋季主要的花卉樹木和豐碩的果實,感知氣溫的.變化,初步掌握秋季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學會有順序的、細致的觀察事物。.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4、讓幼兒懂得勞動果實是人們辛勤勞動得來的,應該珍惜。

  三、主題網絡:

  四、環境創設:

  1、師生共同制作樹葉貼畫,手印畫布置墻飾。

  2、在自然角放置各種秋天的花、農作物、水果,供幼兒觀察。

  3、將幼兒的撿到落葉串接起來掛在活動室內,適時附上幼兒關于秋天的童言稚語,營造秋天濃濃的氛圍4、用樹葉與孩子玩游戲,如小小葉片來追我,鋪樹葉小路等。

  五、日常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自然角的水果,看看若干時間后會發生什么變化。

  2、在午餐后,品嘗各種水果,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品嘗過程中的感受。

  吃水果時請幼兒說說其名稱及味道,并探索水果的果皮,果殼等。

  3、利用散步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落葉,并看看那些樹掉葉子,那些樹不掉葉子

  4、開展“樹葉像什么”的談話。

  5、欣賞秋季的花卉,加深對秋季特征的印象。

  六、家園共育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秋天的花、農作物、水果。

  2、提醒家長在家應多鼓勵幼兒自己剝瓜果的皮。

  3、請家長在雙休日帶領幼兒去公園等地方,踩踩樹葉,采集葉片;上幼兒園時帶到班里,放到自然區工大家觀賞。

  4、請家長帶領孩子檢拾和請掃門前的落葉。

  5、針對秋季干燥的特點,讓孩子注意護膚,多飲開水。

  七、區域活動美工區:

  給各種水果涂色;泥塑水果娃娃;撕貼水果;樹葉壓印,壓印后請幼兒自由添畫;手印畫;樹葉拼拼樂。(將樹葉自由拼成某一形象);手工:一串紅;益智區:提供各種水果玩具,引導幼兒按物點數。

  將水果圖片與實物或水果玩具一一對應。

  提供大小、顏色不一的樹葉,讓幼兒按顏色或大小給樹葉分類。

  語言區:各類有關秋天的幼兒讀物。

  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閱讀《蛤蟆種瓜》、《樹葉蝴蝶》。

  打電話:提供電話機讓幼兒自由交談。

  科學區:提供果醬、水果糖等,供幼兒觀察、擺弄。

  收集各種水果核、用小塑料袋裝好,供幼兒觀察、擺弄。

  提供樹葉、塑料袋、羽毛、自動降落傘等,供幼兒探索飄落物體的特征。

  張貼有關秋天動物和植物的圖片,供幼兒欣賞。

  表演區:用各種輔助用具把自己打扮成各種水果娃娃,進行表演。

  《秋天》等音樂磁帶,供幼兒歌唱或自由運用動作表演。

  八、預設活動

  第一周

  1、體育:切西瓜

  2、歌曲:蘋果

  3、綜合活動:水果全家福

  4、美術:秋天的水果

  5、語言:蛤蟆種瓜

  第二周

  1、參觀:水果店

  2、兒歌:瓜娃娃

  3、歌曲:秋天

  4、數學:1和許多

  5、美術:一串紫葡萄第

  三周

  1、音樂游戲:撓癢癢

  2、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3、數學:樹葉媽媽和孩子

  4、參觀:撿落葉

  5、美術:樹葉印畫

  第四周

  1、體育游戲:小小葉片來追我

  2、音樂游戲:大風和秋葉

  3、語言:會響的小路

  4、美術:樹葉裝飾

  5、科學:什么東西飄下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媽媽和寶寶的生活方式及習性。

  2.能說出喜歡的小動物的名稱,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3.感受動物之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媽媽》掛圖(見教具盒)。

  ◎《動物寶寶》游戲卡(見教具盒)

  ◎《找媽媽》操作單(見幼兒操作包)

  活動與指導

  ☆談話

  1.出示《小動物的媽媽》掛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看一看,圖上都有誰呀?

  2.操作《動物寶寶》游戲卡,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媽媽。

  師:小貓找不到媽媽了,很著急,你能幫幫它嗎?

  還有一些小動物也著急了,我們幫它們找一找媽媽吧。

  ☆辨認

  1.幼兒觀察、區分動物幼年和成年時候的不同。

  師:小貓和貓媽媽長得一樣嗎?它們有哪些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媽媽長得一樣嗎?

  小雞和雞媽媽長得一樣嗎?雞媽媽的頭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區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師:青蛙媽媽的寶寶不見了,你們知道青蛙媽媽的寶寶是誰嗎?

  它的寶寶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我們把它找出來吧。

  小蝌蚪和青蛙長得一樣嗎?

  ☆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動物寶寶和媽媽。

  師:你還見過哪些動物寶寶和媽媽?

  它們和媽媽長得一樣嗎?

  ☆操作請幼兒幫助《找媽媽》操作單中動物寶寶找到自己的媽媽。

  活動建議

  本活動在幼兒對動物有一定認知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的。通過辨認一些動物寶寶和媽媽,初步了解他們的不同特點,感受動物寶寶與媽媽之間的親情。

  活動前,教師可通過收集圖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媽媽》等多種方式豐富幼兒的經驗。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區分動物成年與幼年的不同,如個頭大小、尾巴長短、皮毛顏色等,并為幼兒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在進行青蛙與蝌蚪時可借助故事情節,引導幼兒說出青蛙的特征。活動后,可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寶寶和媽媽的圖片;飼養讓小動物,讓幼兒萌發愛護動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動的操作環節,也可利用區域活動時間完成。還可在美工區提供《蛋寶寶穿新衣》操作單,引導幼兒進行涂畫與裝飾,完成作品。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7篇02-08

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七篇02-10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五篇02-07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五篇02-05

精選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九篇02-1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五篇02-02

關于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2-11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8篇02-11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2-10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7篇02-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宅男午夜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偷自拍亚洲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