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通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看圖譜念兒歌。
2.懂得亂伐樹木給大自然帶來的危害,萌發愛綠護綠的情感。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進入兒歌描繪的情景
1.這是哪里?你覺得這里美嗎?為什么?
2.這里到處都有綠綠的樹、草,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會有誰來到這么美麗的樹林里呢?
二、觀看課件,理解兒歌內容
1.觀看畫面一:畫面中的'小熊扛著斧子入場,邊走邊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⑴誰來到了這里?
⑵它要做什么?
⑶你猜它想用什么材料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觀看畫面二:小熊繼續唱: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它走到一棵樹前,咦,這里有棵樹,就砍這棵吧。
⑴小熊有沒有砍這棵樹呢?我們來看看。
⑵小鳥是怎么說的?(不要砍,不要砍,樹是我的屋)見小熊要砍樹它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著急)那我們一起來做小鳥告訴小熊。(請幼兒要注意語氣)。
3.觀看畫面三:畫面中小熊又走到一棵樹前(松鼠在樹上)那棵不能砍,就砍這棵吧。
⑴誰在樹上?小熊還會砍嗎?為什么呢?那我們繼續看下去。
⑵松鼠是怎么說的?(不要砍,不要砍,我在樹上住)(請幼兒加上動作與表情來念念。)
4.觀看畫面四:小熊:這棵也不能砍,那棵也不能砍,為什么呢?
誰來告訴小熊為什么不能砍?(啟發幼兒說出亂砍樹木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從綠林變成沙漠、水土流失、動物無家可歸……)
5.懂得亂伐樹木給大自然帶來的危害,萌發愛綠護綠的情感。
⑴請幼兒看看沒有了樹給環境帶來的危害(老師逐一給幼兒邊看邊介紹)。
⑵引導幼兒思考:還有哪些生活在樹上的朋友會阻止小熊的砍樹行為,為什么?
6.討論:幫助小熊想辦法找到住的地方。
⑴小熊:我不砍樹了,可是我住在哪里呢?請小朋友來為小熊想想辦法吧!
⑵繼續觀看課件,提問:小熊住在哪兒?它和誰住在一起?它住在樹洞里舒服嗎?
7.完整欣賞課件一遍。
三、學習看圖譜念兒歌
畫面出示兒歌圖譜(請幼兒看畫面聽兒歌)
1.出示兒歌圖譜,教師完整念一遍,教師與幼兒一起分析圖譜中圖畫的意思。
2.幼兒看圖譜和老師一起朗誦圖譜一次。
3.幼兒一邊表演,一起看圖譜朗誦詩歌。
四、激發幼兒環保意識
懂得如何保護樹木,愛護環境
我們剛剛說了樹有很多的作用。樹還是小鳥的屋,松鼠也在樹上住,小熊住樹洞,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樹呢?
附故事
小熊砍樹
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
小鳥說,不要砍不要砍,樹是我的屋,
松鼠說,不要砍不要砍,我要樹上住,
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
小熊不蓋屋,小熊不砍樹,
夜晚睡在樹洞里,甜甜美美打呼嚕!
《小熊砍樹》反思:
活動的最大不足是我沒能很好的掌握好時間,對于一些問題的處理,拖的時間太長,加上一些細節考慮不是很周到,如,換了教室加上位置的變換讓孩子感覺很新鮮,有幾個調皮的孩子有點躁動;看幻燈時,沒把前面的窗簾放下,致使后面的幼兒看得不是很清楚,還有就是當孩子的回答,有點跑題的時候,自己有些急躁,語言組織也不嚴謹了。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取長補短,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2
目的:
1、參與相應情境理解內容,體驗友好相處的快樂。
2、結合內容,認識有關的字,豐富詞匯。
準備:
1、每人別上胸飾扮演松鼠或小鳥,教師扮演松鼠媽媽。
2、準備好頭飾和斧子道具,配班教師扮演小熊。
3、掛圖一副。
4、活動室布置成森林場景(其中有幾棵立體大樹),幼兒席地坐地上。
過程:
一、進入描繪的情景,引起幼兒興起:
1、小朋友們,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
2、小熊扛著斧子入場,邊走邊唱:我是一只小熊造房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造的很漂亮。
3、提問:誰來了?他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通過情景對話熟悉內容:
小熊:(自言自語)小熊要蓋房上山來砍樹!好,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不行,不行!
小熊:(指另一棵樹)那我就砍那一棵。
松鼠媽媽:也不行,也不行!
小熊:(指幼兒坐著的那棵大樹)那我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呀!它要砍大樹!
齊聲: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
小熊: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讓,為什么?
(小鳥,小松鼠——告訴小熊,小熊不能砍樹的道理。如:大樹是我們的家等)
小熊:我不砍樹了,可我住哪里呢?
松鼠媽媽:小鳥小松鼠們,我們一起來幫助小熊想想辦法,好嗎?(小鳥小松鼠互相商量合適的辦法,并告訴小熊。)
松鼠媽媽:小熊,朋友們給你提了這么多建議,你認為住在哪兒最合適?(小熊對松鼠媽媽耳語)
松鼠媽媽:小熊讓我暫時保密,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二、學習《小熊砍樹》
1、引導幼兒思考?還有那些生活在樹上的朋友會阻止小熊的'砍樹行為,為什么?
2、出示掛圖:提問:小熊住在哪里?它和誰住在一起?它住在樹洞里舒服嗎?
3、讓幼兒欣賞,了解的名稱(出示名稱)
4、教師借助圖片,文字完整的朗誦,認識相關字。
5、帶領幼兒分角色學念(其中幼兒念小鳥,松鼠的詩句,教師念小熊的詩句。)
6、我們又多了一個好朋友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跳一個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慶祝一下好嗎?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3
活動意圖:
《小熊砍樹》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義于一體的兒歌,它的情節性較強,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它又蘊涵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多媒體課件和圖譜的運用,使兒歌內容更加形象、生動,能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理解兒歌內容,學會有感情地朗誦。
3、初步建立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兒歌圖譜、錄音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感知兒歌情境。
1、播放課件,幼兒通過觀看、傾聽、想象,感知兒歌情境并了解角色對話語言。
2、討論:為什么樹木不能砍?
3、了解砍伐樹木的危害性。
二、借助圖譜,理解兒歌內容。
1、嘗試看圖譜念兒歌。
2、完整欣賞兒歌。
3、分角色朗誦。
4、集體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三、分組討論,集中交流保護樹木的方法。
四、小結,建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4
活動目標
了解樹木與動物、人類的密切關系,體驗友好相處的快樂。
參與相應情境,理解兒歌內容。
能仿編第二、三句,并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兒歌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兒歌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兒歌內容,知道要愛護樹木
難點:仿編兒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初步了解了樹木與動物、人類的密切關系
松鼠、小熊、小鳥頭飾,玩具斧子,掛圖一幅,活動室布置成森林景象。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一起進入兒歌情境
1.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小鳥、小松鼠和松鼠媽媽一起做一些動作。
師提示:聽,什么聲音?
小熊扛著斧子入場,邊走邊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師問;誰來了?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通過情境對話(如下)熟悉兒歌內容。
小熊(自言自語):小熊要蓋房,上山來砍樹!好,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不行,不行!
小熊:(指著另一棵大樹)那我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也不行,也不行!
小熊:(指著幼兒坐的那棵大樹)那我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呀!它要砍大樹了!
齊: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
小熊: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能砍,為什么呀?(啟發小鳥、小松鼠們告訴小熊不能砍樹的道理。)
小熊:我不砍樹了,可我住在哪里好呢?
松鼠媽媽:我們一起來幫小熊想想辦法,好嗎?(給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商量合適的辦法,并大膽表述。)
松鼠媽媽:小熊,朋友們給你提供了這么多的建議,你認為住在哪里最合適?(小熊對松鼠媽媽耳語。)
松鼠媽媽:小熊讓我暫時保密,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二、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思考:還有哪些生活在樹上的動物會阻止小熊的砍樹行為,為什么?
2.出示掛圖,提問:小熊住在哪里?它和誰住在一起?住在樹洞里舒服嗎?
3.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
4.請幼兒邊跟教師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5.帶領幼兒分角色學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6.啟發幼兒仿編第二、三句詩,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
7.我們又多了一個好朋友,真開心!我們一起來唱個歌(旋律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慶祝一下吧!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查看幼兒園里的`大樹,并分組認養,掛上班名,幼兒名的牌子,輪流為大樹澆水或做清潔護理工作等。
效果分析:
教師為幼兒設置的情境,使幼兒更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兒歌中去,同時幫助了幼兒更好地理解兒歌內容。教師還為幼兒提供了自由討論、相互交流、大膽發言的機會,使幼兒不僅獲得了有關的知識,增加了交往,而且還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展,增強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附:小熊砍樹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
小鳥說:不要砍,不要砍樹是我的屋
松鼠說:不要砍,不要砍我在樹上住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小熊不蓋屋,小熊不砍樹夜晚睡在樹洞里甜甜美美打呼嚕。
《小熊砍樹》反思:
活動的最大不足是我沒能很好的掌握好時間,對于一些問題的處理,拖的時間太長,加上一些細節考慮不是很周到,如,換了教室加上位置的變換讓孩子感覺很新鮮,有幾個調皮的孩子有點躁動;看幻燈時,沒把前面的窗簾放下,致使后面的幼兒看得不是很清楚,
還有就是當孩子的回答,有點跑題的時候,自己有些急躁,語言組織也不嚴謹了。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取長補短,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5
活動目標
理解兒童故事內容,豐富詞匯:“砍”、“甜甜美美”。
知道樹是人類的朋友,大家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
夠大膽創編,積極參與到情境表演中去。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
圖文并茂的詩歌掛圖,字卡(“砍”“甜甜美美”),頭飾及動物圖片(小熊、熊爸爸、小鳥、松鼠),背景圖一幅(森林、草地),錄音機及磁帶。
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初步了解大樹的作用,知道樹木與人類及動物的關系。
活動過程
帶小動物搬家。教幼兒戴頭飾扮演小鳥、小松鼠,帶領幼兒聽音樂或飛或跳到“新家”。
幼兒觀看并參與情境表演。
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熊。“小熊”扛著斧頭進場,邊走邊唱:“我是一只小熊,造房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教師扮演松鼠:“小熊想干什么?你們猜他用什么來造房子?”
小熊自言自語:“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好!就砍這一棵。”
松鼠:“不要砍、不要砍”。
小熊說:“那我就砍那一棵。”
松鼠:“不要砍,不要砍。”
小熊說:“那我就砍這一棵。”(手指小動物的`新家)
松鼠與小動物齊聲說不要砍,不要砍。”
(松鼠引導大家說出為什么不能砍樹)
小熊說:“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能砍,那我住哪里呢?”
(松鼠鼓勵大家積極為小熊想辦法)
松鼠:“小熊,小動物為你想了那么多方法,你認為住哪里最合適呀?
小熊在松鼠耳邊神秘地耳語,然后跟大家再見。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
出示圖片背景圖,邊操作小動物圖片邊朗讀兒歌一遍。
提問:小熊住到哪兒去了?
出示圖文并茂的詩歌掛圖,有表情地朗讀一遍。
提問:小熊要蓋屋,上山干什么?
(學習字:“砍”,運用表演道具——斧頭幫助幼兒理解,并讓幼兒模仿動作)小鳥看到了,怎么說?小松鼠看到了,怎么說?
(大家分角色學說這兩句話)
最后小熊有沒有砍樹呀?為什么不砍?那他住哪里?住得舒服嗎?
(學習詞:“甜甜美美”)
完整欣賞,學習朗讀。利用表演情境,請出“小熊”與大家一起邊表演邊學習兒歌。
與“小熊”一起跳舞,做朋友。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6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懂得亂伐樹木給人類環境帶來的危害,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2、學習看圖譜念兒歌,對文字符號感興趣。
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懂得要愛護樹木。
難點:
學看圖譜念兒歌,并學習操作圖譜。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個、音樂(最近的天堂)。
2、A4圖譜五張、各種小圖片數張。小鳥和松樹的頭飾若干、宣傳標語牌兩個。
過程:
一、老師帶領小朋友學小鳥,在音樂聲中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呼吸新鮮空氣、理理羽毛、和同伴說悄悄話)。(電腦畫面出示森林背景)。
二、進行兒歌描繪。
(1)提問:“誰來了?”“它要做什么?”“小熊會用什么材料蓋房子?請大家欣賞下面的畫面。”
(2)提問:小熊要砍樹了,小鳥會怎么說?”松鼠會怎么說?”
(3)“小熊聽了小松鼠的話,會怎么說呢?”“這棵也不能砍,那棵也不能砍,為什么?“
小結:“沒有了樹木,就會引發沙塵暴、到處都是沙子飛揚,土地就會干枯、小動物就沒有地方住、都死去了,綠色的美麗環境就會消失,剩下的只是枯草。”
(4)“沒有了樹木,我們的地球會變得這么可怕,小熊明白了,
幼兒討論:“小熊不砍樹,它可以住哪里呢?你們幫它想想辦法。”
三、看圖譜念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一遍。
2、簡單講解圖譜的含義。(如:房子代表屋;月亮代表夜晚;圈圈代表呼嚕)。
3、提問:“小熊到底住在哪里?”“它住在樹洞里舒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教師完整朗誦一遍兒歌。
5、幼兒看圖譜朗讀兒歌。
A、師幼一起看圖譜朗讀兒歌一遍。
B、分角色表演兒歌。
6、幼兒分組動手制作圖譜。
操作前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一下。操作后請每組派代表上臺有表情地念兒歌
四、結合生活實際講述。
“你喜歡小熊嗎?為什么?”“對,小熊也想到要保護樹,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人在亂伐樹木。平時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身邊的樹
五、延伸活動。
前幾天,我在我們的幼兒園花壇邊老師發現有幾棵小樹苗在哭泣呢!原來是有的小朋友在活動時,把它的樹枝折歪了,現在我們一起去把小樹苗受傷的地方治療一下好嗎?并掛上標語。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7
一、活動目標:
1、參與相應情景,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語言的優美。
2、學習看圖譜念兒歌,培養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
3、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亂伐樹木等給人類、環境帶來的危害,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松鼠、小鳥的胸飾、多媒體課件、油畫棒、白紙等。
三、活動過程:
(一)自由創編動作
老師和幼兒扮演小鳥、小松鼠在優美、抒情的音樂中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呼吸”新鮮的“空氣”,理理羽毛、說悄悄話等。
電腦畫面出示森林背景圖,郁郁蔥蔥,鳥語花香。
(二)進入兒歌描繪情景
1、師:聽,什么聲音?
畫面中小熊扛著斧頭邊走邊唱:我是一只小熊,造房子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蓋得很漂亮。提問:
(1)誰來了?
(2)它要做什么?
(3)小熊會用什么材料來蓋房子?
2、情景對話,熟悉兒歌內容,畫面中小熊繼續唱: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它走到一棵樹前,樹上有幾只小鳥:咦,這兒有棵樹,就砍這棵。提問:
小熊要砍樹了,小鳥你們怎么說?(啟發幼兒說出不要砍,不要砍,樹是我的屋)。畫面中小熊又走到一棵樹前,(松鼠在樹上)那棵不能砍,那就砍這棵吧。提問:
松鼠你們會怎么說?小熊: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能砍,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啟發幼兒說出亂砍樹木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小熊:我不砍樹了,可我住哪兒呢?(幼兒講)
師:你們給小熊想了這么多好辦法,那小熊會住在哪呢?讓我們問問小熊吧!小熊:我想暫時保密,等你們聽完一首兒歌就知道了。
3、學習看圖譜,念兒歌。畫面出示兒歌圖譜,教師示范完整朗誦一次。提問:
(1)小熊到底住哪兒?
(2)它住在樹洞里舒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豐富詞:甜甜美美)幼兒看圖譜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一次。
(3)完整朗誦一遍兒歌。
4、觀看課件,了解有關環境污染的'情況。師:由于我們人類不注意,造成了周圍許多環境的破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討論“如何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師:看了這些環境污染的圖片,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地球媽媽也心痛極了,她傷心地說:“小朋友,快想辦法救救我吧!”小朋友,快幫地球媽媽想辦法,想想怎么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吧!
(幼兒講:不亂丟垃圾、多種樹、買東西帶籃子或布袋減少白色污染、保持水清潔、不吸煙、保護野生動物等等)
5、制作環保宣傳畫
師:剛才小朋友們想了很多的好辦法來保護環境,老師有個主意,我們把剛才講的畫出來,去向周圍的人宣傳,讓他們和我們一樣愛護好我們的環境,好嗎?
(每組幼兒合作,制作宣傳畫,教師輔導)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8
目的:
參與相應情境,理解兒歌內容,體驗友好相處的快樂。
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準備:
1、每人別上胸飾扮演松鼠或小鳥,教師扮演松鼠媽媽。
2、準備頭飾和斧子道具,請配班老師扮演小熊。
3、掛圖一幅。
4、活動室布置成森林場景。
過程:
一、自由創編動作在抒情的音樂聲中,小鳥、小松鼠坐在大樹上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理理羽毛、抖抖翅膀、說說悄悄話,等等。
二、進行兒歌描繪的情景
1、聽,什么聲音?
2、小熊扛著斧子進來,邊走邊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3、提問:誰來了?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通過情景對話熟悉兒歌內容。
小熊: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好,就砍這一棵。
松鼠媽媽:不行,不行!小熊:(指另一棵樹)那我就砍那一顆。
松鼠媽媽:也不行,也不行!小熊:(再指另一棵)那我就砍那一顆。松鼠媽媽:呀!它要砍大樹了!大家齊說: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小熊: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讓,為什么呀?(小鳥、小松鼠告訴小熊不能砍的道理,如大樹是我們的家等。)小熊:我不砍樹了,可我住在哪兒呢?松鼠媽媽:小鳥、小松鼠們,一起來幫小熊想想辦法,好嗎?(小鳥、小松鼠互相商量合適的辦法,并告訴小熊)。
松鼠媽媽:小熊,朋友們給你提了這么多建議,你認為住在哪兒最合適?(小熊對松鼠媽媽耳語。)松鼠媽媽:小熊讓我暫時保密,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三、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思考:還有哪些生活在樹上的朋友會阻止小熊的砍樹行為,為什么?
2、出示掛圖,提問:小熊住在哪它住在洞里舒服嗎?
3、教師借助圖片完整地朗讀兒歌一遍。
4、請幼兒邊跟老師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5、帶領幼兒分角色學念兒歌,其中幼兒念小鳥、松鼠的詩句,教師念有關小熊的詩句。
6、啟發幼兒仿編第二、三句詩,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達。
7、我們又多了一個好朋友,真開心!我們一起來唱個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慶祝一下吧!
兒歌:小熊砍樹小熊要蓋屋,上山來砍樹小鳥說:不要砍,不要砍樹是我的屋松鼠說:不要砍,不要砍我要樹上住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小熊不蓋屋,小熊不砍樹夜晚睡在樹洞里甜甜美美打呼嚕評析:教師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情境,通過情景表演吸引幼兒參與相應情境,并順其自然的提出問題,鼓勵和支持幼兒互相交流,積極想辦法,給幼兒提供了敢于表達的空間,以上都為理解兒歌內容,體驗友好相處的快樂。目標服務,我認為本課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并滲透了環保的理念!
活動反思:
1、在本教育活動中,我以幼兒“樂學”為前提,注重激發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活動中,自己創設語言情景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使幼兒如臨其境,在整個活動中都是積極主動參與,達到了很好的教育目標。
2、在活動中,自己充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的穩定性不是很集中,因此提供給幼兒的圖片直觀又突出重點,這不僅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更能使幼兒專注于活動的表演,提高學習效率。
3、在活動中只有極個別幼兒(約2—3個幼兒)對活動不感興趣,經活動中的觀察和活動后的了解,得知這幾名幼兒本學期剛從農村轉來,父母外出打工,在用普通話與人交流時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此現象,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要因材施教,針對個別幼兒要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以便更好地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感到自信、成功、快樂!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9
一、教學目標
讓孩子們了解樹木對環境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愛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學習簡單的故事情節構建,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初步接觸因果關系的概念。
二、適用年齡
適合3-6歲兒童
三、所需材料
繪本《小熊砍樹》(或類似主題的故事書)
紙張若干
彩色筆/蠟筆
小玩具動物模型(可選)
四、活動流程
(一)引入故事
教師可以先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大家知道森林里住著哪些小動物嗎?”、“你們覺得小動物們最喜歡森林里的什么東西呢?”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接著簡要介紹今天要講的故事背景:在一片美麗的森林里,住著一只好奇又愛冒險的小熊。有一天,它決定做一些改變……
(二)講述故事
使用繪本或者口頭講述《小熊砍樹》的故事。主要內容為:小熊因為想要建造一座更大的.房子而開始砍伐周圍的樹木,結果導致許多小動物失去了家園。最終,在其他朋友的幫助下,小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與大家一起努力植樹造林。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們的反應,并適時提出問題鼓勵他們思考,如:“如果我是那只小熊,我會怎么做呢?”
(三)分組討論
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分配一個小任務,比如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美麗森林、用肢體語言表演小熊和其他動物之間的對話等。
每個小組輪流展示他們的作品,并向全班同學分享想法。
(四)總結反思
請幾位小朋友談談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園。即使是小小的行動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鼓勵孩子們回家后跟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知識,并且實踐起來,比如參加社區綠化活動等。
五、擴展活動
可以組織一次戶外實地考察,帶孩子們去公園或者植物園參觀,讓他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開展“我為校園添綠色”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親手種下一棵樹苗或是一些花草,體驗種植的樂趣同時也加深了對環保的理解。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 10
課程目標
墆養孩子們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通過故事讓孩子們理解樹木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激發孩子們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小熊玩偶一個(或圖片)
樹木圖片若干
簡單的手工材料(如彩紙、膠水等)
《小熊砍樹》的故事書或自編故事文本
課程流程
1.引入話題(5分鐘)
老師拿出小熊玩偶(或展示圖片),向孩子們介紹今天要講的故事主角——小熊。
提問:“你們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嗎?它喜歡做什么?”引導孩子們討論森林里的生活。
2.講述故事(10分鐘)
老師開始講述《小熊砍樹》的故事。故事梗概可以是這樣的:小熊為了建造自己的新家而決定砍伐森林中的樹木,但很快他就發現這樣做破壞了家園,影響到了自己和其他動物的生活。最后,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小熊學會了如何更加環保地建設家園。
在講故事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情節提問,鼓勵孩子們思考并回答問題。
3.分組討論(10分鐘)
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圍繞“為什么我們需要保護樹木?”、“如果失去了樹木會發生什么?”等問題進行討論。
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4.創意手工(15分鐘)
使用事先準備好的手工材料,指導孩子們制作簡易版的“綠色家園”。比如可以用彩紙剪出各種形狀的小樹,并貼在大張紙上形成一片森林。
鼓勵每個孩子發揮想象力,在自己的作品上添加更多元素。
5.展示與分享(5分鐘)
完成后,請每位小朋友輪流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短描述他們的“綠色家園”。
6.總結回顧(5分鐘)
回顧今天學到的知識點,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對積極參與討論和表現突出的孩子給予表揚。
注意事項
在整個活動中注意觀察孩子們的情緒變化,確保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
手工環節時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銳物品。
鼓勵孩子們自由發言,創造一個開放友好的學習氛圍。
【幼兒園教案:小熊砍樹】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熊砍樹》04-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熊砍樹11-28
幼兒園小熊教案11-09
幼兒園《跳舞的小熊》教案07-19
幼兒園小熊的家教案03-03
幼兒園小班小熊過橋教案01-01
幼兒園小班小熊請客教案02-27
幼兒園教案:小熊學刷牙03-09
幼兒園小熊教案15篇11-09
幼兒園小熊教案(精選21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