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幼兒園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箍棒》幼兒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箍棒》幼兒園教案1
目標:
1、體驗物體從短到長的順序關系。
2、能根據全范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按長短給5根小棒排序。
3、愿意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小棒排列的順序。
準備: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紙9《金箍棒》,磁貼:金箍棒長短順序卡5個;底紙10《水果排排隊2》,磁貼:大小水果排序卡蘋果(或桃子)5個。
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介紹情境,引出問題出示底紙9《金箍棒》和長短順序卡磁貼:“一群小猴來到花果山找孫悟空學本領,孫悟空拔下幾根汗毛吹了口氣,變成了金箍棒!大家看看一共有幾根金箍棒?這些金箍棒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哪根最短?怎么看出來的?哪根最長?怎么看出來的?
教師:“這5根金箍棒該怎么發才合適呢?最短的一根發給誰?”請幼兒自由表達,得出一致意見:最短的一根要發給最小的那只。
2、演示規則教師邊說邊演示:“好,那我們就把這根最短的金箍棒放到最小的猴子手里(放入框條)。正好跟這個框條一樣長,不長也不短。”
教師:“其他幾根金箍棒該發給誰呢?等一會兒請小朋友自己把這些金箍棒按從短到長的順序,一根一根的放進框條里,發給這些小猴子。每一根都要不長也不短,正好放進框條里。你會做了嗎?等所有金箍棒都發完了,還要按順序說一說金箍棒是怎樣排的?”
3、介紹鞏固組活動教師:“今天孫悟空還準備了一些水果,要招待這些猴子們。這個《水果排排隊》的活動你們還記得怎么玩嗎?請小朋友從小紅旗開始,照著范例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前三個水果,再想一想,剩下的水果怎么接下去排呢?排完以后再說一說,水果是怎么排隊的。”
二、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逐一請幼兒自選活動。
2、觀察指導教師重點觀察“金箍棒”組,看幼兒是否理解操作規則。
3、常規提示
三、交流評價
1、交流教師:“剛才你是怎么給小猴子發金箍棒的?誰愿意把剩下的金箍棒發完?”請個別幼兒上來完成排序。“他排的對嗎?是怎么排的?”
2、評價教師:“今天哪些小朋友學會了把金箍棒從短到長?排好以后你告訴小猴金箍棒是怎么排的嗎?你是怎么說的呢?”“哪些小朋友還到其他組去玩了?哪些小朋友會先收好材料再換組?”
3、整理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整理學具。
四、結束活動。
《金箍棒》幼兒園教案2
目的:
1、激發幼兒對體育游戲中創造活動的興趣,同時培養堅強、勇敢的意志品質。
2、通過玩耍紙棒,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活性,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3、促進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不斷豐富經驗,感受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準備:報紙棒若干、場地布置。
過程:
一、熱身活動。
1、 幼兒獨立的活動。(一名幼兒帶領大家繞場地跑)
2、 教師帶領幼兒一同活動(聽信號變換跑、跳躍、下蹲、劃船)。
場地布置
二、游戲活動:
引語:“我們是花果山的美猴王,今天一起出來操練。”
1、 教師運用紙棒的引導活動:(投擲)
2、 幼兒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的創編活動。教師巡回觀察,適時的介入幫助。
3、 小組創編活動展示。
4、 真假小猴王:幼兒分為兩隊,手持“金箍棒”,背靠背站好。聽到信號后,一隊跑,另一隊轉身追,并用“金箍棒”拍假小猴王。(拍擊臀部) 重復游戲。
三、游戲評價:
1、 對幼兒們的活動表現進行表揚,特別是有進步、有創意的。
2、 對游戲中自我保護進行分析。
3、 鼓勵幼兒在下次的活動中有更
《金箍棒》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以紙棍為道具的體育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2、練習膝蓋不著地爬行,增強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能和同伴合作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5、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根自制的紙棒(用舊報紙做成);布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幼兒每人手持一根紙棒,做棍棒操。
師:小朋友當小孫悟空,老師當猴王,請猴兒們一起操練起來。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探索紙棍的各種玩法。
“孫悟空最大的本領是什么?小朋友用金箍棒能夠變出多少種玩法?”教師巡回觀察,發現幼兒不同的玩法,并啟發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共同分享。
2、教師引導幼兒在分享同伴經驗的基礎上,練習膝蓋不著地爬行。
(1)、請幼兒學學孫悟空爬山的動作。
(2)、教師示范:把紙棍接成一條直線,手腳著地“騎”在紙棍上爬行。
(3)、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規范爬行動作。
(4)、幼兒分組進行游戲,要求“以速度最快,膝蓋不著地者為勝”。
3、競賽游戲:《救師傅》
(1)、教師引導:“小孫悟空們,你們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我們要去就師傅。可是在路上有一座很高的大山,我們要爬過大山,拿出金箍打跑妖怪,才能救出師傅,看誰不怕困難最先救到師傅!”
(2)、教師講解玩法:幼兒站成一隊,第一個幼兒首先膝蓋不著地爬過高山,最后拿起金箍棒打妖怪,回來拍一下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接著出發,依次進行。
(3)、幼兒分組比賽,給獲勝的幼兒給予鼓勵。
三、結束部分:
聽《白龍馬》的音樂,利用棍棒,在教師的引導下做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孫悟空想和金箍棒深受幼兒的喜歡,于是我利用舊報紙請幼兒卷棍棒,并將其融入健康活動中。此次活動從金箍棒的制作到健康活動的開展,幼兒的興趣非常高,積極愉快的參與游戲;幼兒充分發揮想象玩棍棒,玩法多種多樣。不足之處:一是我設計的游戲環節過于單調,若是能在增設一些像跨過小河,走獨木橋,跑過草地等環節發展幼兒的跑、跳、平衡那就更好了。二是,口令還不夠明確,一節健康課,如果口令明確易于幼兒理解執行,那么教師上健康課就不會那么累。總之,通過了這次健康活動讓我收獲到了:健康課的教學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將更能激起幼兒參與活動。
《金箍棒》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探索軟棒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鉆爬、跑跳、投擲等運動技能。
2、體驗玩軟棒的樂趣。
3、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探索軟棒的多種玩法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平衡橋、攀登架、跨欄、流星球、軟棒、玩具蜘蛛、孫悟空胸飾、活動背景音樂。
2、置衣筐、擦汗毛巾。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激發興趣
1、教師帶上“孫悟空”胸飾:瞧瞧,我是誰?你們愿意做我花果山上的小猴兒們嗎?好,那就跟俺老孫去花果山咯,孩兒們,走!
2、熱身律動。
3、到了花果山了,俺老孫有件禮物要送給你們。(出示“金箍棒”)
二、百變金箍棒
1、金箍棒,俺老孫可以玩出很多不同的玩法,等會請小猴子們每人拿一根“金箍棒”也來玩一玩,看誰玩的方法最最多。
2、幼兒探索嘗試,教師指導,重點啟發幼兒一物多玩。
3、集中幼兒,進行集體交流。
(1)你剛才是怎樣玩的?誰和他玩得不一樣?
(2)教師小結:“金箍棒”的玩法有那么多,待會你還可以去試試其他小猴子的玩法。
(3)幼兒再次嘗試,教師引導幼兒嘗試更多的玩法。
(4)觀察幼兒運動量,適時提醒幼兒脫衣擦汗。
三、勇戰蜘蛛精
1、呀,不好,盤絲洞里的蜘蛛精想出來做壞事,我們拿好金箍棒去除掉他們吧,你們看妖怪給我們設置了那么多障礙,一條是山路,要鉆過山洞;中間一條怎么過去?(跳、跨);還有一條是水路,需要走獨木橋。
2、到達妖怪洞口,我們站在黃線后面將金箍棒變成寶劍射進洞口,看準洞里的蜘蛛精,用力射進去,記住千萬不要碰到蜘蛛絲哦。射好之后趕緊跑回來,再拿一根金箍棒選一條小路再去打另外山洞里的蜘蛛精,好嗎?
3、妖精被我們擊中了,太棒了,我們勝利了,快拿回我們的金箍棒,我們還要一起陪唐僧西天取經去呢。(音樂:白龍馬)
活動反思:
金箍棒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孩子們從小就對孫悟空產生濃厚的興趣,從小就喜歡玩金箍棒。到了中班,大部分幼兒已經掌握了金箍棒的很多玩法,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放在花樣玩金箍棒上,尊重了孩子的個體差異,更調動起了孩子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興趣。
首先教師扮演孫悟空小朋友扮演小猴:你們看我是誰?我是美猴王,請我的小猴戴上頭飾。
其次鼓勵幼兒多嘗試各種玩法。教師:你們能想出玩紙棒的各種方法嗎?比一比誰的辦法最多,本領最大?雙腳立定跳過紙棒、用紙棒當馬騎、用手托著紙棒走路、用紙棒“擊劍”等。接著把紙棒都擺成小河,跟著猴王一起來學習跨跳過小河。通過玩游戲:過河運果子請幼兒背上小籃子,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路徑運果子,分小組強調跨跳過小河的規則,同時比一比哪一組幼兒運回的果子最多。
角色道具吸引幼兒,游戲貫穿引導有趣。玩槍弄棒可以說是男孩的最愛,而本節活動教師與幼兒始終以“孫悟空和孩兒們”的角色探索,通過環環相扣的情景,使一根“金箍棒”可以變換多種玩法,可以百變,可以拼擺,幼兒在自由的玩耍中時時感受著新奇和快樂。整個活動體現了探索在前。教師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分層次引導幼兒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使走、跑、跳、鉆、爬、拋接、平衡等各種動作都得到鍛煉,促進幼兒身體協調發展。有個人,有合作,有集體,不同的形式,由易到難的要求,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創造欲,而且培養了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和競爭意識。
【《金箍棒》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孫悟空的金箍棒歇后語及答案05-22
幼兒園春天優秀教案02-10
幼兒園小班《水果謎語》教案04-24
幼兒園找春天的教案02-10
幼兒園大班繞口令教案12-19
幼兒園小班繞口令教案11-2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幼兒園大班開學安全課教案02-12
2022幼兒園元宵節教案02-09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