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大狼喝粥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大狼喝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大狼喝粥1
活動流程:
一、音樂游戲。
同幼兒一起感受玩鈴鼓的樂趣,在《好吃的食物》樂曲中與鈴鼓一起唱歌,跳舞。
二、講述故事,引發(fā)孩子興趣。
(1)孩子們都喝過什么?怎么喝的?(根據(jù)孩子所說適當?shù)膶W一學)
(2)大狼喜歡喝甜粥,猜猜它會怎么喝?
。3)大狼到底會怎么喝呢?來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4)講述故事
a、大狼在姥姥家喝粥啊嗚啊嗚地喝好不好?為什么?(讓孩子自己說)
b、學一學大狼在自己家喝粥的樣子(舀一勺喝三口)
c、在幼兒園喝粥的樣子(舀一勺喝一口)
三、找圖譜。
A、在姥姥家喝粥的樣子
B、在自己家喝粥的樣子
c、在幼兒園喝粥的樣子
四、徒手練習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節(jié)奏方式。
A、個別幼兒用鈴鼓試一試,其他幼兒徒手練習:
。1)端起碗啊嗚啊嗚喝粥的樣子
(2)舀一勺喝三口(難點,著重練習)
。3)舀一勺喝一口
五、鼓勵幼兒用鈴鼓大膽表現(xiàn)出大狼三種不同的喝粥方式。
。1)端起碗嘩啦啦(拍一下,搖鈴鼓)
。2)舀一勺,喝三口(拍一下,連續(xù)拍三下)
。3)舀一勺,喝一口(拍一下,再拍一下)
六、用鈴鼓表現(xiàn)出大狼喝粥的故事。
七、在奧爾夫節(jié)奏游戲中結束。
幼兒園教案:大狼喝粥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能用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容。
2、學習使用鈴鼓,感受玩打擊樂器的快樂。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出示教學掛圖,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練習用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容。
(1)閱讀教學掛圖,請幼兒猜想大狼是怎樣喝粥的。
“你們喜歡喝粥嗎?你們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是快快地喝,還是慢慢地喝?是一小勺一小勺的喝,還是大口大口地喝?”
(2)教師講述《大狼喝粥》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樣喝粥的呢?”(快快喝,嘩啦啦。)
“大狼在自己家是怎樣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三口。)
“大狼在幼兒園是怎樣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請幼兒模仿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動作。
2、學習使用鈴鼓表現(xiàn)故事內容,感受玩鈴鼓的快樂。
(1)教師出示鈴鼓,與幼兒討論如何使用鈴鼓表現(xiàn)大狼三次不同方式的喝粥。
“今天我們就用鈴鼓做大狼喝粥的碗,學學大狼喝粥!
大狼在姥姥家喝粥。(舀一勺,嘩啦啦,慢拍一下,連續(xù)搖鈴鼓。)
大狼在自己家喝粥。(舀一勺,喝三口,慢拍一下,連續(xù)拍三下。)
大狼在幼兒園是怎木昂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慢拍兩下。)
(2)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空手練習上述三種喝粥的方式。
(3)幼兒學習用鈴鼓表現(xiàn)大狼三種不用的喝粥方式。
幼兒每人拿一個鈴鼓,用鈴鼓逐一練習三種不同的演奏方式。
(4)幼兒和教師一起聽語言CD(盒帶),用鈴鼓表現(xiàn)大狼喝粥的故事。
演奏前提出要求:不演奏時,要保管好鈴鼓,不讓它發(fā)出聲音。
活動延伸
閱讀幼兒學習資源(5)第23—25頁。
教學反思:
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鈴鼓作為演奏樂器,和幼兒一同觀察畫面、傾聽故事、分析內容,幼兒在學會敲打樂器以后,不會滿足于單調不變地發(fā)出一種聲音的。為了使聲音富于變化,有的會越敲越快,有的則越敲越慢,還有的越敲越使勁,或越敲越輕。這時,我問:“大狼大口喝粥是怎樣的呢?”康賀說:“我用鈴鼓用力的搖,嘩啦啦!”心儀說:“鈴鼓輕輕拍,大狼輕輕喝粥!焙⒆釉谀7潞捅硌葜,不斷自主探索適合的強弱和節(jié)奏,獲得表演的快樂,獲得了通過聲音表現(xiàn)事物、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和途徑。
幼兒園教案:大狼喝粥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能用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容。
2、學習使用鈴鼓,感受玩打擊樂器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只鈴鼓、《大狼喝粥》課件。
活動過程
。ㄒ唬┙Y合課件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練習用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容
1、觀看課件,請幼兒猜想大狼是怎樣喝粥的。
“你們喜歡喝粥嗎?你們都是怎么喝粥的?你們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2、教師講述《大狼喝粥》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樣喝粥的呢?”(快快喝,嘩啦啦。)
“大狼在自己家是怎樣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三口。)
“大狼在幼兒園是怎樣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請幼兒模仿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動作。
(二)出示圖譜,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空手練習上述三種喝粥的方式
“現(xiàn)在咱們做個游戲,用拍手的方法來模仿大狼喝粥!
大狼在姥姥家喝粥。(舀一勺,嘩啦啦。拍一下手,搖一下手。)
大狼在自己家喝粥。(舀一勺,喝三口。拍一下手,再連拍三下手。)
大狼在幼兒園喝粥。(舀一勺,喝一口。慢拍兩下手。)
(三)學習使用鈴鼓表現(xiàn)故事內容,感受玩鈴鼓的快樂。
1、幼兒每人一只鈴鼓,學習使用鈴鼓,指導練習搖、敲的動作。
拿鈴鼓的方法:鼓面向上,四指并攏抓鼓邊內側,大拇指放在鼓邊外側。
搖:一手舉起,轉動鈴鼓,發(fā)出聲音。
敲:鼓面向上,一手握住鈴鼓,一手輕敲鼓面。
演奏前提出要求:老師讓鈴鼓唱歌時,你就讓他唱,不讓他唱歌時,不能讓小鈴鼓發(fā)出聲音。
2、結合圖譜,與幼兒談論如何用鈴鼓表現(xiàn)大狼三次不同方式的喝粥。
師:“今天我們就用鈴鼓來做大狼喝粥的碗,學學大狼喝粥。”
姥姥家的甜粥真好喝,舀一勺,嘩啦啦。(慢拍一下,連續(xù)搖鈴鼓。)
家里的甜粥太燙了,舀一勺,喝三口。(慢拍一下,連續(xù)拍三下。)
幼兒園的甜粥慢慢喝,舀一勺,喝一口。(慢拍兩下。)
3、結合圖譜,學習用鈴鼓表現(xiàn)大狼三種不同的喝粥方式。
教師帶領幼兒逐一練習三種不同的演奏方式。
。ㄋ模┗顒友由
在表演區(qū)中,投放鈴鼓,供幼兒表演。
幼兒園教案:大狼喝粥4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是直接和表面的,受年齡的.限制,理解和表現(xiàn)較弱!按罄呛戎唷边@個活動是以故事的形象出現(xiàn)的,短短的一則故事,蘊含了不同強弱、不同速度的音響節(jié)奏。所以我嘗試以語言、動作、節(jié)奏為基本要求,利用故事、節(jié)拍鼓點、表情不斷刺激幼兒對快、中、慢不同節(jié)奏的感受與表現(xiàn),讓幼兒在故事中品位,在快樂中感悟,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一直處于愉快、輕松、和諧、自然的狀態(tài),從而為幼兒良好節(jié)奏感的形成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鈴鼓,能控制好自己的樂器,不隨意發(fā)出聲音。
2、感受玩樂器的快樂,并用鈴鼓敲擊不同節(jié)奏,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活動準備:鈴鼓每人一只,教學掛圖,故事視頻,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帶領幼兒做走跑游戲進入活動室。
【設計意圖:體會節(jié)奏的變化,為活動奠定基礎!
二、展開
1、觀看視頻,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三次喝粥的不同速度并運用聲音表情表演。
。1)提出問題,引起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喝甜甜的粥嗎?動物幼兒園的大狼也喜歡喝甜粥,你們知道他是怎樣喝粥的嗎?猜猜看他是快快地喝還是慢慢地喝,是一勺一勺地喝還是大口大口喝?聽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2)欣賞掛圖,聽老師講故事,學習大狼喝粥的動作。
提問:
1)大狼都是在哪里喝粥的?
2)在姥姥家是怎樣喝粥的?師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燙嘴表情。(第一次喝得很快很快大口大口快快喝,嘩啦啦)
3)在自己家是怎樣喝粥的?師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肚子疼表情。(第二次喝得很慢很慢舀一勺,喝三口)
4)在幼兒園老師告訴大狼是怎樣喝粥的?滲透日常飲食習慣,要不快不慢地喝稀飯。
師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舒服的表情。(第三次喝得不快不慢舀一勺,喝一口)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用表情和語言表達或用聲音和手部動作三種不同的喝粥。
教師講故事,在喝粥部分用鼓打出鼓點節(jié)奏,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
小朋友們都知道大狼是怎樣喝粥的了,那我們一起跟著故事學一遍好嗎?
【設計意圖:熟悉故事,先引導幼兒徒手練習,為鈴鼓演奏打好基礎】
2.學習使用并控制鈴鼓。
(1)學習使用鈴鼓,指導練習搖、敲的動作。
老師今天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只鈴鼓,不過在取鈴鼓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要管好你的小鈴鼓,不要讓他隨便發(fā)出聲音,好,請小朋友們去選鈴鼓吧!
拿鈴鼓的方法:鼓面向上,四指并攏抓鼓邊內側,大拇指放在鼓邊外側。
搖:一手舉起,轉動鈴鼓,發(fā)出聲音。
敲:鼓面向上,一手握住鈴鼓,一手輕敲鼓面。
(2)訓練幼兒對樂器的控制。
常規(guī):老師讓鈴鼓唱歌時,你就讓他唱,不讓他唱歌時,你就不能讓小鈴鼓發(fā)出聲音。
【設計意圖:學習使用鈴鼓的基本方法和使用規(guī)則,培養(yǎng)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
3.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變化,探索用鈴鼓快速、慢速、中速的演奏方法。
。1)教師出示鈴鼓,與幼兒討論如何用鈴鼓表現(xiàn)大狼三次不同方式的喝粥。
提問:我們怎樣用鈴鼓的聲音來表演大狼快快喝粥呢?
教師:大狼快快地喝粥,怎樣讓鈴鼓發(fā)出“嘩啦拉”的聲音呢?
幼兒講述一種方式教師就帶幼兒一起空手練習一次。(練習快速演奏)。
教師:大狼舀一勺,喝三口,怎樣讓鈴鼓發(fā)出這種聲音呢?幼兒講述一起練習。
教師:大狼舀一勺、喝一口,可以怎樣讓鈴鼓發(fā)出這樣的聲音。(表演大狼不快不慢喝粥練習不快不慢演奏)
。2)結合完整的故事講述,幼兒打擊鈴鼓表演故事。運用鈴鼓表現(xiàn)三種不同的節(jié)奏。
大狼在姥姥家喝粥舀一勺,大口大口喝進去(慢拍一下,連續(xù)搖鈴鼓)
在自己家粥太燙了,舀一勺,喝三口(慢拍一下,搖三下),在幼兒園喝粥舀一勺喝一口(慢拍兩下)。
(3)播放故事磁帶,教師指揮,完整表演。
現(xiàn)在我來指揮,讓我們一起邊聽故事邊演奏大狼喝粥吧。聽,故事開始啦
【設計意圖:教師在不斷的引導復述故事的過程中,使幼兒能夠根據(jù)故事內容反復練習鈴鼓的演奏!
4、讓幼兒自由玩鈴鼓,盡情感受玩樂器的樂趣。
。1)鈴鼓真好玩,除了剛才的玩法還可以怎樣拍?請起立,大家盡情地玩吧。
。2)從幼兒動作中提取有代表性的動作。(請個別幼兒做展示,大家學一學)
(3)在音樂的伴奏下,與鈴鼓同舞。
讓我們把剛才的動作連起來跳個鈴鼓舞吧!
【設計意圖:通過幼兒的自由演奏,使幼兒能夠更好更靈活的掌握鈴鼓演奏的技巧,從中體會到樂器給她們帶來的快樂,并且能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三、教室的電話響了,“喂,你好,你是誰?”“哦,你是大狼啊,有什么事情嗎?”“你想請我們班小朋友去你們家做客?”回頭問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然后請小朋友們用手里的樂器和老師們再見,快快樂樂的去大狼家做客……
【設計意圖:增加幼兒的興趣,使課堂有個完整的結束,讓整節(jié)課都在一個故事中呈現(xiàn)】
活動反思: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鈴鼓作為演奏樂器,和幼兒一同觀察畫面、傾聽故事、分析內容,幼兒在學會敲打樂器以后,不會滿足于單調不變地發(fā)出一種聲音的。為了使聲音富于變化,有的會越敲越快,有的則越敲越慢,還有的越敲越使勁,或越敲越輕。這時,我問:“大狼大口喝粥是怎樣的呢?”康賀說:“我用鈴鼓用力的搖,嘩啦啦!”心儀說:“鈴鼓輕輕拍,大狼輕輕喝粥。”孩子在模仿和表演中,不斷自主探索適合的強弱和節(jié)奏,獲得表演的快樂,獲得了通過聲音表現(xiàn)事物、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和途徑。
同時節(jié)奏活動更多的是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進行的。在集體活動中,為達到統(tǒng)一的目的,幼兒要逐步學會克服以自我為中心,能夠注意別人的行動,服從集體的需要,尊重同伴,了解自己行動的結果對同伴和集體的影響,盡力與集體保持一致。于是在活動中我要求幼兒:在演奏前,樂器拿出之后,幼兒必須控制樂器不發(fā)出聲音。整個演奏過程中,用老師夸張的體態(tài)語來提醒幼兒:注意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音色的力度,確保演奏效果。結束時,按指揮的手勢放回大腿。這些細微的動作都要求幼兒注意力集中,能夠抵抗外界的誘惑,克服各種困難,這些無形中都培養(yǎng)了幼兒的意志品質。
【幼兒園教案:大狼喝粥】相關文章:
《狼和鹿》說課稿+教案04-04
大狼巴巴嗚的童話故事12-11
趣味童話故事:大狼的足球12-11
狼的初一語文教案05-25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12-10
七年級語文《狼》教案09-01
狼七年級語文教案05-21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狼》教案06-09
《狼》說課稿06-09
三年級語文《狼和鹿》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