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11-25 16:04:5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風來了》幼兒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5篇)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認讀"風"、"云"、"雨"、"雪"等漢字,感知漢字的基本規律。

  2.通過猜謎語、討論等活動,認識各種自然現象,豐富知識和詞匯。

  3.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對識字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風"、"云"、"雨"、"雪"圖片以及相應的漢字卡片。

  2.其他自然現象的圖片以及相應的漢字卡片3.圖片《風來了,雨來了》。

  活動過程: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念雨、風、雪、云的謎面。

  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河里看不見。(雨)飛過戈壁沙遮空,飛過大海波濤涌,飛過森林鳥雀驚,飛過花園亂花叢。(風)一片一片又一片,不是糖來不是面,冬天有時滿天飛,夏天一片也不見。(雪)忽然不見忽然有,像龍像虎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云)幼兒猜謎底,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出示漢字卡片,嘗試認讀相應的漢字。

  教師:上面是謎底的圖片,下面是表示謎底的漢字,請你猜一猜下面的漢字。

  教師先請個別幼兒讀漢字,再帶領大家一起認讀漢字,注意糾正幼兒不準確的發音。

  3.組織幼兒討論,了解各種自然現象,感知相應的漢字。

  教師:除了"風、云、雨、雪"這四種自然現象,你還見過哪些自然現象?

  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如雷、電、彩虹等。教師出示漢字卡片,并帶領幼兒讀一讀。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不僅能說出許多自然現象,而且還知道這些自然現象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

  4.開展閱讀活動,感知漢字的基本規律。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漢字卡片"雨"和"雪"。

  教師:這是什么漢字?這兩個漢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為什么有"雪"和"雨"字頭呢?

  5.豐富關于天氣方面的詞匯。

  出示漢字"風",教師:這是什么漢字?你見過或知道有什么樣的風?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并帶領幼兒閱讀。

  出示漢字"云",教師:這是什么漢字?你見過或知道有什么樣的云?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并帶領幼兒閱讀。

  6.閱讀游戲"風來了,雨來了"。

  教師出示圖片,共同閱讀兒歌畫面。

  教師帶領幼兒朗誦兒歌,并帶領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幼兒看教師手中出示的漢字卡片并讀出漢字,如果出示的是"風"就說"風來了",出示的是"雨"就說是"雨來了"。當四個漢字念完后,繼續念兒歌做動作,當念到"屁股"時,大家可以任意做一個動作或造型,不能說話,也不能動,誰動了,游戲重新進行。

  幼兒開展游戲2到3遍。

  7.教師出示其他自然現象的圖片,帶領幼兒創編兒歌。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了解風的形成,了解制造風的方法。

  通過感覺感受風的存在。

  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扇子、羽毛、吸管、肥皂泡、電風扇、風箏。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小朋友摸一摸,抓一抓周圍,看看能不能得到風。

  2、請幼兒描述風。(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可以用眼睛看見風吹樹葉、小旗。可以聽見風的聲音。可以感覺風吹在臉上涼涼的)

  3、青青和果果來到廣場放風箏,果果問青青,風是從哪來的?

  4、果果對青青講解風的產生:風是因為空氣流動形成的。空氣流動得慢,就是微風。空氣流動得快,就是強風。

  5、小朋友制造風。用扇子扇一下,產生了風。用口吹一吹,產生了風。風扇轉動,感覺風扇周圍有風。

  6、了解風和我們的關系:風能發電,風能傳播種子。風可以把濕衣服吹干。有時海上風力過大,就是臺風,產生強降雨。有一種龍卷風,能把大樹連根拔起,甚至吹毀建筑物,對人類產生危害。

  活動延伸

  到戶外,吹泡泡,放風箏,進行體驗風的活動。

  教學反思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自然現象,雖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這節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了解關于風這一自然現象的一些簡單常識。我最大限度的調動自然資源,選擇生活中可利用的實物進行了此堂課,讓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到風,只有讓幼兒親自感受到風的存在,才可以體會到單憑口說理解不了的知識。

  幼兒百科: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后,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樂意合作,體驗表演活動的快樂。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風來了》的音樂磁帶和課件(課件一:掛在衣架上的靜止的衣服;課件二: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課件三: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觀察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活動過程:

  1、看課件(一),自由模仿表演掛在衣架上的衣服。

  2、嘗試表現衣服被小風吹動的動態。

  ①請幼兒發揮想像,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小風中的狀態。

  ②啟發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創編的動作,并帶領幼兒互相學習。

  ③看課件(二),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

  ④鼓勵幼兒隨表現小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嘗試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①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②啟發幼兒合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互相纏繞的造型。

  ③看課件(三),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④鼓勵幼兒隨表現大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喜歡或創編的造型。

  ⑤完整欣賞課件《風來了》。

  4、游戲:風來了。游戲可進行一至兩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現。

  活動延伸:

  1、欣賞音樂劇《頑皮的風》,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表演的欲望。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其他物體(如樹、湖水等)在風中的景象。

  活動反思:

  通過輕松活潑的律動形式把孩子帶到音樂的殿堂,調動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情感,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先范唱讓孩子體會歌曲的情緒。讓孩子輕聲模唱從而感受歌曲的情感,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為了發揮孩子創造力讓孩子自編動作,使活動氣氛達到高潮。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曲,也發揮了孩子的創造能力,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目的'。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4

  設計背景

  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一種自然現象。從風的形成、風的種類到風的作用,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科學知識。讓幼兒淺顯地了解這些知識,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強科學素養。通過動手“制造風”,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等,從而開發幼兒的潛能。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辯證的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2、知道怎樣做才能減少風災,可以利用風來做什么。

  3、在活動中能和同伴協調配合,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重點難點

  怎樣做才能減少風災,可以利用風來做什么。

  活動準備

  1、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觀察一些與風有關的現象:掛在室內的裝飾小花、小鳥掛件在飄動;樹的搖動;水中的浪等。

  2、物品準備:注射器、氣球、扇子、羽毛、吹管、細繩、噴霧器、電吹風、蚊香、風扇、碎紙屑、紙板、飲料瓶等。

  3、知識準備:風的諺語;尋找不同的風等。

  活動過程

  一、動手實驗,了解風產生的原因

  1、教師用注射器吹起一個氣球,并用細繩扎好。在吹氣球的過程中,與幼兒互動。

  師:氣球有什么變化?

  幼:變大了。

  師:為什么變大了?

  幼:因為有“氣”進入氣球。

  師:“氣”從哪兒來?

  幼:從針筒中來。

  師:針筒中的“氣”從哪兒來?

  幼:從空氣中來。

  小結:我們周圍都是空氣(為下面認識風產生的原因打下基礎)。

  2、教師打開電風扇,讓幼兒感受到“風”。

  師:現在將風扇關閉,小朋友還能感覺到風嗎?

  幼:沒有風了。

  小結:當打開電風扇時,由于空氣流動,我們感覺到了風,當關閉電風扇時,空氣不流動,所以就沒有風了。因此,風是由于空氣流動產生的。

  二、幼兒實驗,加深對風產生原因的認識

  1、各組小朋友從自己的工作臺上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試一試如何讓空氣動起來產生風。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組選出代表)。

  2、教師將吹起的氣球發給幼兒,請他們兩人一組,將氣球里的氣放出,感受空氣被壓迫出來的動力,是否形成了風。

  3、羽毛比賽。

  (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問:如果讓羽毛動起來(不用手觸到)怎么辦呢?(扇,吹動)

  (2)幼兒分兩組,老師同時從高處放下兩片羽毛,看哪一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長。(幼兒共同向羽毛吹氣,運用手中的物品扇動空氣)

  4、分組討論: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能在什么時候發現風或制造風(騎車,汽車開動,快跑的時候)。

  三、歸納總結,分析風的種類

  1、根據活動準備,尋找生活中不同的風。

  現在就請大家來說一說,你們都找到了哪些風。

  (1)空調吹涼風;

  (2)刮大風時很冷;

  (3)打開冰箱有涼風;

  (4)臺風;

  (5)媽媽灑完香水后有香風;

  (6)電吹風里的風很熱。

  教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風,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這些風。風是一個大家族,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型的風可以按等級分,按季節分,按風向分。如一級炊煙隨風偏,二級風來吹臉面,三級風吹葉動彩旗飄,四級風吹飛紙片……;夏季的風溫暖潮濕,冬季的風寒冷干燥。

  請幼兒根據兒歌判斷現在室外風的等級。

  2、實驗風的干濕、風向。

  用風扇將噴出的水霧吹向孩子,讓大家感受風潮濕的感覺,并引導孩子回憶下雨時風的特點(有點涼,吹在身上有濕的感覺)。再用電吹風吹向幼兒的頭,感覺風很熱很干燥!

  點燃蠟燭,讓孩子拿著站在窗口、門口和走廊上,觀察火苗的方向,并說出風是從哪兒吹來的。

  教師總結:

  小朋友了解了判斷風的等級、風向和風的干濕的方法,這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你們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進一步提問:你們知道負責天氣預報的科學家是怎么預測風的等級和風向的嗎?(風向標,測風儀)

  3、動手制作風向標。

  (1)將紅蠟光紙條兩頭對折剪出頭,粘在細木棍兒上。

  (2)將吸管插入裝有沙子的飲料瓶中,再將細木棍兒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

  鼓勵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風向標,最后把孩子們的作品擺放起來集中展示。

  活動延伸

  帶幼兒用自制的風向標到戶外觀測風向。

  教學反思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自然現象,雖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這節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了解關于風這一自然現象的一些簡單常識。我最大限度的調動自然資源,選擇生活中可利用的實物進行了此堂課,讓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到風,只有讓幼兒親自感受到風的存在,才可以體會到單憑口說理解不了的知識。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 感知風的存在,了解風形成的原因。

  2、 積極探索哪些材料可以產生風。

  活動準備:

  軟紙、硬紙、扇子、書、風車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風的存在

  提問:你知道風嗎?哪里有風?

  說說風來了你的感覺,以及花草樹木的現象。

  二、探究問題:風的形成

  1、出示靜止的風車,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使風車動起來呢?你有什么辦法把風娃娃請出來?

  2、介紹各種操作材料,提出要求:用老師給的各種材料和用具去試試,看看能不能變出風娃娃?看誰想的辦法多。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想想用什么辦法能讓這些紙條、布條、風車動起來。

  除了老師提供的用具還有什么辦法讓這些東西動起來。

  啟發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和探索的結果。

  小結:用手、紙板扇的時候,用口吹的時候,空氣流動了,風娃娃就來了。

  三、了解風和人類的關系。

  1、請幼兒說說風的作用。

  2、小結:風能調解大氣的溫度,風能凈化空氣,風能發電。風有大有小,適當的風力可以被利用來為人們做事,是有益的,風力太大,就會產生一定的危害。

【《風來了》幼兒園教案(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關于風的謎語01-15

幼兒園關于風的謎語集錦02-26

人教版小學語文《朱鹮飛回來了》教案12-21

《風》一年級語文教案05-19

風一年級語文教案01-26

幼兒園小班綜合《春天來了》說課稿含反思09-26

二年級語文教案《風娃娃》02-26

二年級語文《風娃娃》教案范文10-30

《風娃娃》二年級語文教案05-22

二年級上冊《風娃娃》教案(人教版)12-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络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 日韩久久精品五月综合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 图片专区日韩欧美 | 色综合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