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
設計思路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是什么給萬物帶來了生機?是什么讓這個季節變得色彩絢麗?置身于大自然懷抱的孩子們一定會告訴你是春風。那么春風有顏色嗎?風在孩子的眼中是什么呢?這也許是我們從來沒想到過的問題。為了激起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我以散文詩《七彩風》為題材,設計了此次活動。
“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痹诒敬位顒釉O計中,為了使幼兒感受到作品意境美,我選用了舒曼的《幻想曲》作為背景音樂,設計了三次整體欣賞環節,旨在通過舒緩的音樂旋律、優美的散文語言幫助幼兒理解作品的情感傾向。三次的欣賞環節以遞進的形式出現,第一次欣賞為鋪墊,第二次結合刷畫讓幼兒理解作品中的畫面,第三次升華幼兒的感受。最后設計了幼兒繪畫環節,意在展開幼兒想象的翅膀,讓孩子把他通過這次欣賞活動聽到的、想到的,用筆表現出來,用以加深幼兒的理解,深化教育效果。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欣賞散文詩,感受理解作品的畫面與情感傾向。
2、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以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1、能夠體現散文意境的繪畫作品,利用油水分離法制作。各色顏料,排筆。
2、錄音機;配樂散文磁帶。
3、幼兒做畫用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 優美抒情的樂曲中,穩定幼兒的情緒,為進入散文所描述的世界做好情感準備。
二、 出示熟睡的小女孩圖片,引導幼兒進行觀察。1、melody教學中close you eyes 游戲形式 出示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風暖暖地吹著,吹得小女孩甜甜地睡著了。)
2、小女孩做了個七彩的夢,她夢見了什么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放音樂)
3、誰來說一說,你覺得小女孩做了一個什么夢。(幼兒充分發言)
三、欣賞散文:
(一)借助提問,理解散文內容。
1、 剛才小朋友們都猜了小女孩的夢,那小女孩做的七彩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來聽一聽散文《七彩風》。”
2、 幼兒欣賞,整體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3、 提問:“你聽了散文以后感覺怎么樣?
(二) 借助繪畫作品,理解散文內容。
1、教師借助刷畫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再次欣賞散文。
2、 提問:“散文中有什么顏色的風?各種顏色的風吹到了不同的地方把那打扮成什么樣子?”
。ㄈ 再次欣賞散文,進一步理解散文所包含的情感。
1、七彩風真美,把大地打扮得那么漂亮。我們閉上雙眼靜靜地聽一聽散文,想一想散文里的大地是什么樣子的。
2、小姑娘睡著了,做了一個七彩的夢。七彩的風輕輕地吹著,它還會吹向哪呢?請你來做一回七彩風,你想吹向哪里,把它變成什么顏色?” (幼兒自由發言)
三、 幼兒自由繪畫創作。
原來風有那么多的顏色,現在請你把你想到的七彩風用筆畫下來。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以“夢”為主線,在《幻想曲》的氛圍中,引導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大自然的奇妙。
優美舒緩的鋼琴曲為幼兒做好了情感鋪墊,開始部分緊緊圍繞小姑娘展開活動!澳憧吹搅耸裁础薄澳阌X得小姑娘做了一個什么夢”開放的提問,輕松的談話,從幼兒愛說、想說、容易說的內容入手,在方法上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思維活躍,想象豐富。
活動中設計了三次欣賞,三次欣賞一環扣一環,步步深入,幼兒也充分發揮了自主能動性,積極調動了以有的生活經驗,在自然輕松的狀態中,理解了散文內容,感受了散文的語言、意境美。在第二次欣賞中,運用了刷畫,新穎的方法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通過“刷”,形象的表現出風吹過的樣子,呈現出詩歌所表達的美景。讓幼兒目視其景,耳聞其詩。將景物與語言結合,讓幼兒形象地感知風的美麗,風的多彩,感受出了散文詩的優美。
最后的自由繪畫為幼兒的想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表達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欣賞,這時期的幼兒,風的形象在他們腦子里慢慢豐滿起來,已有表現事物的渴望,教師適時的引導幼兒討論、繪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使活動內容得到了較好的延伸。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的身份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動手動腦,并注重與幼兒的情感交流,達到了師幼互動。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掌握制作紙杯花的基本方法,能設計自己喜歡的花朵造型。
2、通過觀察,發現不同花朵的特征,運用剪、貼、卷等技能表現花瓣獨特的色彩和形態。
3、體驗利用廢舊物品制作花朵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紙杯花范例。
3、不同尺寸的紙杯、雙面膠、剪刀、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對紙杯花的興趣
播放課件。
師: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粉的。
這些花朵真好看,你們知道這么漂亮的花朵是用什么做的?(紙杯。)
二、通過觀看課件,學習制作紙杯花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不同花朵的特征,感受花的色彩和形態的美麗與獨特。
師:這里有許多紙杯花,你們看看有什么地方不一樣?(花朵的大小、顏色、花瓣的形狀等。)
2、探索運用剪、貼、卷等技能表現不同花瓣的色彩和形態。
(1)播放課件,了解制作紙杯花的基本過程。
師:紙杯怎么樣才能變成一朵花呢?
將紙杯剪開做出花朵狀。用膠帶把花朵固定在吸管上面。最后在吸管上面粘貼葉子。
(2)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運用剪、貼、卷等技能表現花瓣。
師:剛才我們看了許多的紙杯花,發現它們的花瓣不一樣,有的是卷卷的、有的有波浪形、有的是單層花瓣、有的是多層花瓣,那它們又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三、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師:看了那么多紙杯花,那我們也來做一朵美麗的紙杯花送給自己吧。
幼兒進行操作,提醒幼兒在操作時,注意用剪刀的安全。
四、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將幼兒制作的花朵插入花盆。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紙杯花?為什么?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春天的秘密
活動目標:
1、根據詩歌《春天的秘密》讓幼兒以繪畫的形式想象表達出春天的景象。
2、繪畫時注意顏色搭配涂色要均勻。
3、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熟悉詩歌《春天的秘密》(知識經驗)
2、材料:彩筆、拉比、大圖畫紙6張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語言課上學的詩歌《春天的秘密》朗誦一下,從中引導幼兒想象春天的景象。
2、提問:
。1)“你們先閉上眼睛想一想詩歌中都說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啟發幼兒想一想還有哪些是春天的秘密?(小燕子、小草、小動物)
3、討論畫春天的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4、分組討論設計本組繪畫內容進行分工(誰畫什么自己要說出來,最好不與別人重復)商量時小聲點,不要把自己的內容讓別人聽到,要不然就不是秘密了。
5、幼兒分組開始畫,每名幼兒都要參與,一個一個的畫,畫好了的就可以涂色。
6、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注意將各組內容要保密,每組的內容都有不同的特點,以免重復,可以提一些建議。
7、啟發引導幼兒想辦法,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畫成為秘密?
延伸活動:裝訂好幼兒的作品放到表演區編故事。
評析:
幼兒在以往的繪畫中都是自己畫自己的,這次不同的是分小組創作,集體圍繞一個主題來設計,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更增添了孩子們繪畫的興趣及創作的欲望。如:謝辰她們組:謝辰、紫薇畫畫比較好,謝辰畫了一棵開滿桃花的桃樹,紫薇畫了2只小鳥和3只蝴蝶,張良畫的花,張煒玉畫的太陽,柯慶才畫的大柳樹,底色為粉色,顯得畫面干凈清新,很有特點。每副作品都體現了孩子們團結合作的精神,大家在一起涂底色,一起選顏色,互相指導,都想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最好的。最后一項怎樣使大家的作品成為秘密,孩子們想了許多的辦法。如:用布蓋上;放在窗簾后面;反過來擺放等。最后大家一致認可的是劉金鑫的辦法:在上面蓋一層紙,上面寫上“春天的秘密”。經過大家同意后,我將整個作品整理完成,幼兒看了很高興,使孩子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不足:幼兒提出用別的方法來表現春天,沒有實踐。
原因:事先沒有做這方面的準備;這學期一直在繪畫上下功夫,只想讓幼兒通過繪畫方式來完成。
措施:在活動區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通過各種技能,讓幼兒任意創作,使孩子們感到活動還沒有結束。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3
設計意圖:
繪畫形式是豐富多彩的,繪畫活動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過程。本活動力圖創設一個愉悅、輕松的環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學習不同的繪畫形式,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大膽地在自己臉上進行夸張性的化妝。
2.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不同的繪畫形式——臉部彩妝。
3.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4.能與同伴互相幫助,并共同分享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收集有關臉譜資料并帶到幼兒園,通過圖片,認識不同類型的、夸張的臉部化妝。
2.場景布置:迪斯尼樂園(在樂園里掛上各種各樣的臉部化妝圖)。
3.鏡子、臉彩棒、干濕紙巾。
4.教師的道具(米老鼠的耳朵、尾巴)。
5.磁帶(錄有幼兒熟悉的舞蹈音樂)。
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進入迪斯尼樂園,盤腿席地而坐。
老師:小小腿兒盤盤好,小小手兒放放好,小小眼睛看過來,快來看我變魔術。(這是一堂在上海警備區幼兒園舞蹈廳開展的游戲活動。舞蹈廳里面掛滿了面具,有京劇臉譜、球迷臉譜、小朋友收集的小丑臉譜、歌劇臉譜……小朋友席地而坐后,注意力還集中在四周的臉譜上,部分幼兒在竊竊私語。此時,老師不要因他們的注意力沒有全部集中而著急。因為接下來,老師的化妝示范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當然,開場活動也可以以下面這種形式進行:
允許幼兒自由參觀樂園,與同伴說說自己看到什么,交流一下心情后再集中觀看老師的化妝。)a老師以變魔術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如何進行化妝。
老師開始為自己化妝(黑鼻子——長睫毛——白嘴巴——黑胡子),邊畫邊用語言引導幼兒觀察。
1.師用黑色的臉彩棒在自己的鼻頭涂了個黑色的圓點,并告訴小朋友:“這是我的鼻子。(此時幼兒十分驚訝,沒想到老師會把自己的鼻頭涂黑。)
2.用黑色的臉彩棒在眼角各畫了兩根長長的、向上翹的睫毛,說:“這是我的睫毛!保ó嬐旰,我故意向小朋友們眨了眨眼睛,小朋友會心地笑了。)
3.老師用白色的臉彩棒在嘴巴的四周涂上兩個圓,并說:“這是我的腮幫!保ù藭r,幼兒的驚訝聲出現得更加頻繁,有少數的幼兒有點兒按捺不住,不停在自己的位置上動來動去。我沒有制止他們,仍繼續自己的化妝。)
4.師拿黑色的臉彩棒在白色的圓上點若干黑色的小點,說:“這是我的胡子,長長的胡子長出來了!边呎f邊朝外畫幾根長短不一的線。
5.畫好后,老師戴上耳朵,裝上尾巴,打扮成米老鼠。說:“瞧,老師變成誰了?”(老師在進行化妝時,眼睛要不斷地與小朋友進行交流;臉部的表情要豐富、俏皮一些;化妝的動作要快,每一個步驟要緊湊。這樣才吸引所有幼兒的注意力,并激發幼兒參與化妝的興趣。)
b、米老鼠:“歡迎小朋友們到迪斯尼樂園來玩。今天,這里要開一場化妝舞會,你們想不想參加?參加舞會的人,都必須化妝。”
1.每個參加的人都要進行臉部的化妝。
2.可以用臉彩棒在自己的臉上畫線條、花紋、圖形、也可以涂色塊。
3.要動腦筋,自己設計,畫得夸張些,與別人不一樣。(一)幼兒自由化妝。組織幼兒面對鏡子(最好是全身鏡)進行化妝。
a.米老鼠巡回指導幼兒化妝。
1.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化妝。
2.提醒幼兒不要與別人相同。
3.請動作快的幼兒去幫助同伴。
4.用語言提示結合手勢的方法,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臉部化妝。(一開始,一部分膽子比較大的幼兒拿起臉彩棒開始往自己的臉上涂畫,一部分幼兒卻還在猶豫、觀望。我沒有急著催促他們動手,而是引導他們先觀察已經動手的幼兒是如何涂畫的,再鼓勵他們大膽地往自己臉上畫:“你看,某某小朋友他們玩的多開心,你也試試看。”
在巡視的時候,我發現一位小男孩在自己的手心畫。我問他為什么不在臉上畫時,他先是默不作聲,等我再次詢問時,他竟然放聲大哭起來。這是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直至活動結束,他都沒有往自己的臉上畫一下,但他的手掌中卻畫了一個很不錯的貓臉。活動全部結束后,他們本班的老師和他交談后才知道,原來他是一個愛干凈的小朋友,當時是因為覺得往臉上畫,臉會變臟,而我又不停地問他為什么不往臉上畫,他覺得委屈才哭了。如果我當時不急著叫他往臉上畫,而是先肯定他在手上畫的很棒,再鼓勵他嘗試著往兩上畫畫看;或者直接允許他只在手心畫,然后用手當面具參加舞會……可能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另外在化妝的.過程中,小朋友看到鏡子里的臉在不斷變化,看到身邊熟悉的同伴臉變花了,他們變得越來越激動,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場面非常熱鬧,這是,需要老師對場面能稍加控制。巡視中,我不停地針對每一個幼兒的化妝以商量的口吻:“是不是再把上面這個地方畫上幾條線?”或以暗示的口氣:“如果把紅色的嘴巴再涂大、涂寬一點,效果肯定會更好的!”“看看鏡子上的臉譜再畫,慢慢來!薄叭绻茉诩由蠋讞l線就更好了……”引導他們不斷地修改。畫了15分鐘左右,有幾個動作快的小朋友已經把自己的臉畫好了。他們先是對著鏡子自我欣賞了一番,然后拽著旁邊的同伴看自點失控。于是我就大聲宣布:“畫好的小朋友可以去幫助還沒畫好的同伴,也可以去邀請客人老師,幫她化妝!边@一下,他們又重新找到事做,并非常樂意幫助同伴,而沒畫好的幼兒也樂意別人幫忙和他一起畫,不知不覺地他們學會了互相幫助。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小朋友去邀請聽課的老師。如果聽課的老師也能參與近來,那活動會更加成功。)
b.組織幼兒圍著米老鼠坐下。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化妝。
2.老師請個別幼兒上臺,進行有選擇性針對性、對比性的講評。(最好能把用色塊、或用線條、或用圖形進行化妝的幼兒各請幾個上來。)(看到小朋友基本上完成了化妝,我便召集他們收好手中的臉彩棒,圍著我坐下來。此時幼兒的情緒非常高漲,于是,我先讓他們交流一會兒,然后請了用紅藍色塊涂臉和臉上畫滿線條的兩位小朋友上來,想讓大家通過比較感受用線條和用色塊進行化妝所展示的不同美,可只有少數幼兒對此感興趣,回應我的問題。因此,我及時結束了原計劃的講評,宣布:“小朋友們的化妝都非常棒,現在舞會開始,讓我們盡情跳起來吧!”到了結束階段,幼兒都投入到活動中。他們為自己第一次在臉上完成的杰作而情緒高漲。此時老師任何評價的語言都是蒼白且毫無吸引力的,因此,評價環節可以適可而止。此時,小朋友已完成了米老鼠交給的任務,他們最想做的事是唱起來、跳起來,把自己內心無比的快樂表達出來,老師的任務就是滿足他們的愿望。)
(二)舞會。
1.化妝舞會開始。
米老鼠帶領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執教的班級十分活躍,班上的幼兒都很好動、調皮。我帶該班不久,對他們并不了解。在制訂計劃時,我就害怕他們會興奮得失控,于是特意選擇了一首節奏比較緩慢的曲子,但效果不佳。如果我事先向班上的老師了解班上學過的音樂,然后選幼兒熟悉的樂曲;或事先讓幼兒熟悉一下特意選擇的樂曲,情況可能會好一些。
2.舞會結束后,老師組織幼兒先用干紙巾,在用濕紙巾把自己臉上的妝擦掉。
(回到班上,幼兒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在組織他們卸妝時,他們仍不停地問什么時候還能帶他們到迪斯尼樂園玩。活動是否成功,需要老師自己十分投入地參與活動;需要老師盡量運用夸張、詼諧的表情和語言進行指導;需要老師多運用肢體語言,且動作幅度要大、變化要多;需要老師在指導過程中,方法機智、靈活、多樣;需要老師指導時對幼兒的舉動觀察入微,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引導,同時也需要老師能根據活動進展的情況和幼兒的興趣及時調整活動原有計劃等。)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4
設計意圖: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思維是直觀形象,而且每個人教有一雙手,幼兒能夠通過伸出自己的雙手來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從而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培養他們從小善于觀察和發現的好習慣。又結合教育幼兒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還要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從小熱愛勞動和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仔細觀察的習慣。豐富詞語: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活動準備:教師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畫上娃娃、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變一變。
1、幼兒玩手指游戲:握一握,張一張,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會變成什么?
2、幼兒互動: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這個手形可以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這個手形添上幾筆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討論,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大樹)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不斷變化手形,大膽表現自己所要表現的畫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邊相互欣賞與交流自己的手形畫。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5
【教材分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在欣賞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美的事物時,關注其色彩、形態等特征。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賞美!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用線條和圖案裝飾畫面中的蝸牛,大膽想象,添畫簡單的背景。(重點)
2.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并獨立畫出蝸牛形象,學習把主要物體畫在中心位置且最突出的構圖方法。(難點)
3.體驗用線條、圖案裝飾畫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類蝸牛的圖片、實物蝸牛。
2.蝸牛線描范畫一幅。
3.記號筆、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組織幼兒猜謎語: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猜一猜這是哪一種小動物?(蝸牛)
二、出示蝸牛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1.請幼兒講一講蝸牛長的是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進行講述,觀察蝸牛的頭部上的觸角,背部的硬殼以及顏色等。
2.重點說出蝸牛殼上還有什么花紋。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能說出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
三、教師講解示范。
1.出示范畫、觀察感知。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用到了直線、斜線、波浪線、虛線、三角形、圓形、心形等圖案。
2.示范蝸牛的畫法。
(1)畫出蝸牛的輪廓。
先在畫紙的中間,用螺旋線畫出蝸牛的殼,再畫上身體、觸角、眼睛、嘴巴。后來它慢慢地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地跟著長大,終于長成了一個大大的殼。繞圈的時候,線與線之間不要太密。
(2)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
提示:蝸牛的殼就是它的家,蝸牛喜歡美麗的家,那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吧。我們先用線條把蝸牛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云朵形等。
四、欣賞優秀作品,教師提出繪畫要求。
1.展示幾幅優秀作品,讓幼兒欣賞。
2.教師交代繪畫的內容和要求。
(1)先在畫紙正中間畫一只大蝸牛,接著裝飾一下貝殼,最后,畫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涂上顏色。
(2)涂顏色的小朋友要選用一些鮮艷的顏色來著色。
(3)畫畫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五、鼓勵幼兒大膽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觀察并了解幼兒的繪畫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六、作品評價。
1.比一比誰畫的蝸牛最美麗。
2.與同伴講一講自己的作品,將自己的畫編成故事說一說。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關注人物面部的顏色和形狀,體會人物面部的一個千變萬化。
2.嘗試用繪畫、剪貼等方式大膽改變大師的作品,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米羅的人物畫若干、展板、實物圖片(正反面)、蠟筆、人物臉型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大師米羅,欣賞米羅的畫,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這是米羅,是個了不起的畫家,你們認識嗎?你們想不想看他的畫?
師:猜猜畫家畫的是什么圖?
師:覺得這些小朋友畫得怎么樣?覺得很好玩?哪里好玩?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像的臉、手等部位,感受米羅畫的夸張和有趣。
。ǘ┏鍪静煌煨偷膶嵨飯D片和反面的各種臉,感受變化的樂趣。
師:如果李老師也帶來各種可愛的臉,你能把它變成好玩的臉蛋嗎?
出示蘋果、樹葉、方片面包等,對照實物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是什么樣的臉型?
師:它們能不能變成可愛的小臉蛋呢?
翻轉實物圖片,展示裝飾好的臉蛋。
師:你喜歡哪個臉蛋?為什么?學一學表情。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著重觀察顏色和五官的形狀、大小等。
(三)操作
師:今天李老師帶來了很多可愛的臉,待會選自己喜歡的可愛的臉,在臉上畫上各種各樣的眼睛鼻子嘴巴。這里還有報紙,可以扭一扭啊,做成頭發,待會做好以后可以放在相應的畫像上。這樣畫家爺爺的畫和我們的畫變成同一張了。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ㄋ模┱故、講評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7
設計意圖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創造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潛力,同時又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兒為本。我在設計中班美術活動《魚,變變變》時,整個思路就是以這兩點為依據。魚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對于魚的外型特征幼兒已相當的了解和熟悉,我能從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繪畫發展水平出發,以幼兒發展為本,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充分調動幼兒的繪畫熱情和興趣,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創設“小魚不見了”的問題情境勾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激發幼兒探索及創作的欲望。并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工具及載體,通過用蠟筆和水粉間的常用又獨特的組合方式進行美術創作,引導幼兒自主創造,表達自己的意圖及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讓幼兒盡情地表現,畫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創造性、個性的魚,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在教學方法上利用直觀教學和幼兒操作法相結合。
活動目標
。薄L試用蠟筆和水粉筆組合進行美術創作,體驗“變魚”過程帶來的快樂。
2、養成良好的作畫常規。
活動準備
1、水桶、毛巾、水粉筆、一次性桌布、蠟筆、手套等
。、畫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圖一張、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薄⒙蓜舆M場
指導語:今天讓我們坐上潛水艇去海底探險吧!來,準備好了嗎?出發吧。ㄓ變焊蠋熉犚魳纷鱿鄳膭幼鬟M場,坐成半圓形)
2、來到范畫前,引導幼兒猜測
師: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魚都去哪兒了?
。、出示水粉筆
這是一只魔術筆,它一定知道魚躲在哪里?
魔術筆粘上顏料涂在紙上,魚就出來了。
二、基本部分
。、請個別幼兒嘗試作魚
師:真神奇,我們也來試試好嗎?(請個別幼兒上來涂顏料)
2、小結,作畫練習的過程。
。场⑷w幼兒操作
師:好玩嗎?你們想不想要變這樣的魔術?
。础⑻岢霾僮饕
(1)在變魚前先要用淡色的蠟筆畫出自己喜歡的魚和水草,魚要畫得多些,畫的重些。
(2)畫好魚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筆涂上顏料就可以了。
。ǎ常┰谕可珪r水粉筆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顏料會流出來。
。ǎ矗┍3肿烂婧鸵路鹊母蓛,手臟了要及時擦干凈。
5、幼兒分散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評析
師:請動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潛水艇去觀察水里的魚,老師指出有特色的魚和幼兒一起分享,這魚漂亮嗎?為什么?
。病㈤_潛水艇離開教室
師:小朋友變出了這么多的魚,我們把自己的作品帶到教室里,讓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課后反思
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美術活動,本次教學活動讓我最感欣慰的應該是:這是真正屬于幼兒自己的繪畫活動,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整堂課環節思路清晰流暢,形式新穎,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這一教學宗旨。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通過想象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布袋子,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
2、通過運用縫針,剪布等發展幼兒雙手的靈活性和做事的專注。
活動準備;
1、各種袋子若干;
2、各種不同的布料若干;
3、針,線,剪刀,百乳膠若干。
4、幼兒已有一定的使用針線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嘗試講述袋子的特征。
"你看見的袋子是什么形狀的?"
"你看見的袋子是什么顏色的?"
"你看見的袋子又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欣賞各式袋子,觀察其結構。
人手一個袋子,讓幼兒看一看,講一講袋子的結構是怎樣的?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今天我們來做個自己喜歡的袋子,先想一想你要做一個什么形狀的袋子,想好了就開始做。"
講述使用剪刀和針的安全要求。
幼兒制作,老師指導。當有幼兒基本完成后就建議其用百乳膠貼上一些布來裝飾袋子,讓袋子更漂亮。
四、幼兒互相欣賞袋子,幼兒互相評價。
五、幼兒拿著自己的袋子做袋子表演,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9
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表現夏天的基本特征。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用顏色,表現夏天的特征。
準備:幼兒觀察了解夏天的特征、彩筆等
過程:
1、幼兒討論:
(1)你們看到的夏天是什么樣子的?
。2)人們在夏天里做些什么?
。3)怎樣才能涼快些?
(4)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夏天的炎熱?
(5)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
2、小組合作畫。
學會商量,分配各自畫的內容及布局、顏色等。
3、交流分享,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對夏天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美麗的花手帕
活動目標:
1、掌握手工扎染、折紙、點顏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規則。
2、培養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和愛好。
3、養成良好的作業行為和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故事《講衛生的小貓咪》。
2、8開、16開宣紙每人4~6張、調好的各色中國畫顏料、舊報紙、扎染PPT、圍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課前給幼兒觀賞貴州苗族的各種蠟染制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聽故事《講衛生的小貓咪》,小貓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噴嚏,小貓咪講衛生,趕緊到商店買來花手帕。
提問: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這不只是一個美術活動,也是一個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品質的好機會。
二、播放扎染PPT,欣賞并討論
引導幼兒說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圖案和顏色。(圖案有圓形、長條型、蝴蝶型、波浪形……學會說五顏六色。)
分析:孩子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培養了審美感,多變的圖案和艷麗的色彩引發了如何制作這樣美麗花手帕的興趣。
三、指導幼兒制作扎染作品
1、戴好圍兜和袖套,防止顏料弄臟衣服。
2、將白色的宣紙進行多層折疊,注意對角和對邊。
3、將折好的宣紙不同的部分,放入裝有顏料的小碗里點顏色。
4、將點好顏色的宣紙放在報紙上打開晾干。
5、提問:在給“小手帕”染色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兒要掌握折紙和點顏色這兩個主要步驟,因點顏色是新技巧,所以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難點,首先要把顏色按照從淺到深的順序進行排列,引導幼兒有秩序的選擇;其次要把握一邊折一邊點顏色的技巧,并通過實踐慢慢掌握顏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濕的宣紙打開難度很大,所以這個步驟必須由老師來完成,以免損壞作品。
四、幼兒自主探索如何做出漂亮的“花手帕”
1、通過反復的實際操作能夠知道,不同的折紙方法會產生不同的圖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規律,如對折后從折點再折成三角形染色會形成中心擴散的圓形圖案等。
2、通過反復的實際操作能意識到深色和淺色的搭配會更好看,從開始的自由選擇顏色,到逐漸掌握深淺色的搭配。
3、過少的染色會使宣紙原本白色的地方過多,沒有那么好看,顏色過于混合也會降低作品的質量,而且過多的顏色帶來的水分還會使得作品在打開的時候容易破損。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養成正確的睡覺姿勢,知道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
2、 在用三角折紙的基礎上,探索嘗試用正方形(對角折的方式)、長方形等圖形折被子,提高幼兒間的合作意識。
3、 能在紙內添畫人物形象,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
二、活動準備:
1、 三角形紙被子步驟圖以及折好的被子范例,課件。
2、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畫筆、剪刀。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知道正確的睡覺姿勢有利于身體健康。
難點: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折出小被子,并在紙內添畫出人物形象。
四、活動流程:
。ㄒ唬、音樂導入,引導幼兒說己的睡覺姿勢,了解正確的睡覺姿勢有利于身體健康。
1、 欣賞音樂"搖籃曲"你聽到些什么?有什么感覺?
師:這是一首搖籃曲,歌曲中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寶寶在媽媽的懷里睡的很甜、很香。
2、 說說自己是怎么睡覺的?如果你聽到了這首音樂,你會怎么睡覺呢?引導孩子說出手、腿、身子的姿勢。
師:你們說躺著睡,手腿都放在身體的兩側,這樣會很快就入睡。
3、 那我們一起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誰的睡覺姿勢是正確的?為什么?出示課件睡覺的娃娃。
教師:所以我們在睡覺時,最好右側身,腿稍微彎曲,不蒙頭睡覺,睡覺時把手放在胸口,不玩玩具、不說話、不吮手指。這樣的睡覺姿勢才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ǘ⒖床襟E圖,用三角形紙,相互討論折出小被子,并添畫上人物形象。
1、剛才小朋友說這個小朋友的睡覺姿勢是正確的,你們看我把他睡覺得樣子用折紙的方式表現出來了,出示折好的小被子,出示小被子步驟圖,請小朋友相互討論我是怎么折的?
師:誰來說說看我是怎么折的?
2、那我們一起來試試吧!(投放三角形紙若干、彩筆)然后再添畫上睡覺的娃娃。
3、由折出的幼兒向同伴講解用三角形折小被子的方法,并將折畫好的被子粘貼在前面的展板上,比比誰用不同的紙折出的被子多。
師:小朋友通過自己努力用三角形的紙,根據圖示折畫出了被子,你們的小手真能干!
。ㄈ、增加難度,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折出小被子,并添畫上人物形象。
1、孩子們,我們再用正方形試試看,(投放正方形的紙)怎樣才能折畫出小被子。那你說說你是怎么折的?
師:誰來大膽的說說你是怎么折出來的?這位小朋友將角和角對折,把正方形變成了兩個三角形,我們把這樣的折法叫對角折,F在再來試試吧!
2、那么,用長方形的紙能不能折畫出小被子,(投放小剪刀)我們再來試試。
師:長方形的紙是怎么折的,用到了什么工具?你是怎么剪的?
(四)展示、欣賞作品。
教師,一起到前面來看看我們的作品,通過我們的相互合作與動腦,娃娃有了這么多不同形狀的紙折畫出小被子,看,娃娃睡的真香啊!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
五、活動延伸:
孩子們,來我們一起把這些被子裝飾的再美麗一些!
六、活動反思:
在設計中,通過課件,孩子們認識了正確的睡覺姿勢,層層遞進,出示范例,先讓孩子們用三角形紙折,再動腦、探索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折疊,在相互合作中折出小被子,用正方形的方法折疊時,了解了對角折,用長方形紙折疊時,孩子們用到了剪刀,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孩子對折紙更加感興趣,活動中的折紙富有了挑戰性和趣味性。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1
活動來源:
在區域游戲時,聽到手工區的小朋友在討論自己家的臺布的形狀、圖案、顏色等等,還有人說自己想要什么樣的臺布,自己要做什么樣的臺布。因此,我們開展了此次的美術活動,讓幼兒自己來設計臺布。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臺布的裝飾特點。
2. 嘗試創造性地設計臺布圖案。
活動準備:
1.臺布圖片,供幼兒欣賞。
2.娃娃家小桌子一張。
3.《幼兒畫冊》、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引出課題。
。1)請幼兒為“娃娃家”的餐桌設計一塊漂亮的臺布。
(2)欣賞各種臺布的圖片,從臺布的形狀、構圖、色彩等進行了解。
2.討論交流設計臺布的見解。
(1)啟發幼兒從色彩、圖案、構圖、表現手法等幾個方面構思設計臺布。
。2)交流孩子的見解。
3.幼兒繪畫。
。1)引導幼兒學會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提醒幼兒先構思再動手。
。2)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4.展示幼兒的作品。
請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臺布設計,說出喜歡的理由。
活動反思:
雖然臺布在幼兒的生活中也較常見,但卻很少有幼兒會有意識地觀察臺布,因此,在讓幼兒設計臺布前,必須要先讓他們對所要表現的物品有直觀的認識。課前我尋找了一些臺布的圖片,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但從幼兒作畫的過程來看,他們對臺布圖案的色彩、結構排列特征表現出的是隨心所欲。當然,這也是孩子們創造性地表現的成果,各自都有著不同的發揮,作為教師,應帶著欣賞的眼光來評價,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應該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不但自己快樂,也要幫助別人快樂。
2.能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用粘、折、剪、畫等方法制作開心帽。
3.在活動中能主動幫助他人,體會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色皺紋紙、蠟光紙、塑料袋、包裝帶、浴帽、布料、手帕、方便面碗、固體膠、剪刀、廢舊材料等。
2.“帽子”若干、仙女棒一根。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頭戴“開心帽”、手持“仙女棒”:“大家好,我是快樂仙子。我每天都快樂,小朋友,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師:“因為我有一樣寶貝,它能帶給我快樂,還能帶給別人快樂,你們想知道這寶貝是什么嗎?聽完了故事,我相信聰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猜出來的。”
二、教師講述故事。
師:我的寶貝是什么?
幼:開心帽。
師:它是怎么給人帶來快樂的?
。ㄓ變夯卮穑⿴煟海ㄕ伦约侯^上的“開心帽”)我的帽子神奇嗎?想不想也來戴戴?
三、引導幼兒想辦法,讓每個人都有開心帽。
師:小心點呀,不要把我的開心帽搶壞了。這么多小朋友都想來戴戴這個開心帽,可我只有一頂,這可怎么辦啊?
(幼兒回答)師:小朋友,你們的辦法真不錯,聽你們這么一說啊,我打算開一個“開心帽”加工廠,生產更多的“開心帽”,讓更多的人開心起來?墒钦l來幫我呢?工廠里沒有工人可不行!
幼:我來幫忙!
師:沒關系,等你們把帽子生產出來了,我教你們說咒語,帽子就會變得神奇起來的。
四、開心帽制作。
師:那現在我就帶你們去參觀我的開心帽加工車間,走!
1.帶領幼兒參觀開心帽加工車間,了解一些制作工藝。
師:看,這是我的一車間,里面有好多的方便面空碗,動動小腦筋,怎么讓它變成一頂開心帽。
師:這是我的二車間,我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的手帕和方形布,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很快完成生產的。
師:在第三車間里,我準備了好多的彩色紙、報紙等,想請我們的小朋友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折出一頂頂開心帽,你們能完成嗎?
幼:能!
教師逐一介紹車間,引導幼兒觀察、制作。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制作,教師指導。
幼兒自由選擇并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特別加強對能力弱幼兒的指導。
五、學說咒語。
1.師:各車間的完成情況都不錯,開心帽都做得很漂亮,但光漂亮是沒用的哦。還少了什么?
幼:還缺少了魔力。
2.引導幼兒學說咒語—一句讓人聽到后會感到快樂的話。
教師示范:你的歌唱得真好聽!
引導幼兒將開心帽送給需要的人,并說一句讓人快樂的咒語,讓帽子具備神奇的力量。
附:故事快樂仙子和“開心帽”
快樂仙子有一個心愿:讓一切不快樂的人快樂起來。她帶著“開心帽”飛到小朋友命明明的家里。那天,明明正在哭泣,因為他的小鳥死了?鞓废勺影选伴_心帽”戴在他頭上,明明感到非常溫暖,心情慢慢地平靜、輕松起來,夢見小鳥在樹枝上又唱起了快樂的歌。
快樂仙子帶著“開心帽”飛到了珍珍家里。珍珍正在為弄壞了平平的小汽車而難過。快樂仙子把“快樂帽”戴在她頭上。珍珍緊皺著的眉頭舒展了。其實,只要真心地向朋友道歉,把“對不起”說出來,雙方的心情就會愉快起來。
快樂仙子帶著“開心帽”飛到了小美的家里。小美的媽媽出差了,沒人陪她睡覺,她一個人很害怕?鞓废勺影选伴_心帽’戴在她頭上,小美有了“開心帽”再也不感到害怕了。
明明、珍珍、小美都對快樂仙子說:“你真好,我們喜歡你,和你在一起的快樂感覺真好。”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欣賞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實用與美觀。
2、欣賞圖案的裝飾性,能對作品做出自己的評價。
3、遷移欣賞的經驗,對創作陶塑作品感興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欣賞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實用與美觀。
2、能創作陶塑作品。
活動準備:
已有經驗:欣賞感知過各種造型的瓶子。
材料準備:
圖片、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欣賞《彩陶旋渦紋瓶》的外形,討論其用途。
1.這是什么東西?從圖片上看它是什么形狀的?看上去像什么?
2.介紹作品名稱:它是古代人做的,叫“彩陶旋渦紋瓶”。
3.猜猜這個陶瓶是用來做什么的?(指兩邊耳朵)這是什么?有什么用?古代人為什么不做一個把子呢?
二、欣賞花紋的意義和裝飾性
1.這個陶瓶身上是什么?都有哪些線條?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古代人為什么要在陶瓶上畫這些線條?
2.小結:古代人制作了各種陶罐,上面畫上花紋不僅好看,更重要的是說明它的用途。
3.現在來猜猜,這個陶瓶是用來干什么的?為什么?
三、欣賞《人面漁紋瓶》
這是什么?猜猜它使用來裝飾什么的?為什么?
四、幼兒制作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4
活動背景:
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吉祥。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并不完全知道中秋節的意義與傳統禮節。
我班就設計了“快樂的中秋節”主題系列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開展中秋節的活動
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選擇色彩印畫“月餅”,并展開想象,讓“月餅”飛起來,感受成功的喜悅。
2、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了,感受團圓、快樂的節日氣氛。
活動準備:
1、藍色背景圖(長卷)、大蘿卜切片做印章、黃色圓盤(后面貼兩翅膀)。
2、各色顏料、薄海綿、冰盒、美工服;
3、有關中秋的歌曲,電腦。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中秋節我們要做些什么的?”(賞月,吃月餅)
二、展示背景圖
師:“藍色的夜空靜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圓盤,“月亮在這里呢!月亮你快飛到天上去吧!”
打開圓盤后面的翅膀,演示飛到背景圖上。“中秋節月亮寶寶一個人在天上好孤單,她想請圓圓的月餅陪她一起玩。月餅在哪里?你們知道月餅在哪里嗎?”
三、教師示范用蘿卜蘸顏料印月餅
師:“月餅月餅在這里”(用蘿卜蘸色印在畫紙上)。引導幼兒一起說:月餅月餅在哪里?月餅月餅在這里。
師:“小朋友們的月餅在哪里呢?我們也來印月餅吧!”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重點:提醒孩子蘸色時顏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勵孩子交換顏色印畫。
伴奏:《爺爺為我打月餅》
五、想象添畫
1、師:“這么多可愛的月餅寶寶,我們怎么讓它們飛到天上去和月亮寶寶玩呢?”
鼓勵幼兒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師簡筆畫出。說到長翅膀時,教師演示雙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點:翅膀要印在“月餅”的兩側。
2、幼兒添畫,提供勾線筆和顏料,用畫或印的方法讓“月餅寶寶”飛起來。
六、展示作品
1、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墻飾上,體驗成功的喜悅。
2、“‘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亮寶寶好開心啊,她給小朋友們送來了月餅感謝!
出示圓圓的月餅,讓小朋友聞聞,一起切月餅,分享。
活動評價:
孩子已經融入了主題,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還有圓圓的月餅,他們參與活動是快樂的,自由的。
對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畫是第一次嘗試,孩子們特別感興趣,拿起“月餅”就印滿了畫紙,似乎也過于投入自己的作畫游戲而忘記了還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著他們去碰觸。
尤其在讓月餅“飛起來”時,讓雙手蘸上喜歡的顏色,印在圓圓的“月餅”上,讓孩子的快樂達
到了高潮。通過這個活動,我也更加體會了目標為教學、為孩子服務的意識,什么才是適合孩子的,有利于孩子發展的,生成孩子喜歡的活動內容。教學內容是要我們去選擇的,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有意識的設立孩子感興趣的活動,豐富課程內容,更好地為孩子服務。
活動反思:
一個完整的活動不是老師一個人的操作過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觀察和了解,對孩子的觀察,對孩子能力的了解,設立一個可行性的目標,適合孩子才是正確的。在一個活動中,孩子獲得了什么發展是在老師的預設之內的,也有是預設之外的,這才是活動本身帶給我們的思考。
孩子是活動的主體,是我們圍繞的中心,只有關注了孩子,才能發現活動的價值。本次活動可以說是較完滿的,在幼兒示范印畫時可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5
叉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餐具之一,常常用來吃蛋糕、水果、和一些主食,很多時候叉子都被人們當做一次性餐具來使用,用完之后便隨手扔掉,可是,當叉子遇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會發生些什么呢?
哈哈,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創意叉子畫,請你們別小看這把小小的叉子,卻有你想不到的創意,快快帶著孩子們一起試試吧!
活動名稱:創意叉子畫
適合年齡:4—5歲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助叉子用多種方法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能表現出作品的主要特征。
2、喜歡參與美工活動,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3、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看到過各種動物、花卉等,有用幾何圖形拼擺動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次性叉子若干,各色廢舊瓶蓋、一次性紙盤、彩色紙,記號筆,雙面膠,動物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很久以前有一個叉子王國,里面住著好多叉子寶寶,(教師出示叉子)聽說圣誕節快到了,叉子國王就想帶著叉子寶寶們去參加勺子王國的圣誕晚會,但是勺子國王說了,我們今年的圣誕晚會主題是多彩圣誕夜,希望叉子寶寶們都能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來參加我們的晚上哦。于是叉子寶寶們就想著給自己穿什么樣顏色的衣服呢,(出示蘸有顏料的各種叉子)哇,好漂亮的叉子寶寶哦,大家都在相互欣賞著各自的漂亮衣服。咦?發生了什么事呢,只見一個叉子寶寶走著走著就摔倒在地上,站起來一看,哎呀,我的衣服印在紙上了,好漂亮哦(教師出示叉子印畫)……哇,原來叉子也可以畫畫哦!
二、出示各種叉子范畫,幼兒欣賞
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種范畫叉子的筆觸,是叉子全部接觸紙還是只有部分接觸,討論每個作品的組合方式,都用到了什么材料等等。
三、操作實踐,幼兒創意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引發幼兒思考自己要畫什么,都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做畫的先后順序等等,引導幼兒主動發現叉子繪畫的作品特點,提醒幼兒創作時應注意的問題(如:廣告色一次不能蘸取太多,怎樣才能將作品的線條拉長等創作技巧)
四、作品展示,鼓勵幼兒講講自己作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延伸:
此節課教師可針對自己所在班級年齡段,將活動目標稍作調整也能用哦,比如小班,教師不妨做一些半成品的作品(如:各種小動物,花朵等)讓幼兒用叉子添畫,也可在班級美工區設計一面涂鴉墻,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進行大膽涂鴉,都是很有創意的哦。中班教師可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利用叉子設計各種花卉或者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設計一面具有情境的涂鴉墻讓幼兒根據情境繼續創作等都是不錯的創意。
教學反思: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處處都能看見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對幼兒來說,對于交通工具是不會陌生的,它貼近幼兒的生活,服務于幼兒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兒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與共鳴。我先帶著孩子們觀察、討論了車子的基本結構,孩子們舉手發言非常熱烈。在討論未來的車子會有哪些變化、會增加什么功能時,孩子們也充分發揮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繪畫的時候,還是有孩子說:“老師我不會畫!庇谑俏姨嵝押⒆樱囎佑熊嚿恚犬嬕粋你想象中車身的樣子,然后你想這輛車會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車子上就好了。孩子們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合集1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2-14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熱】02-14
【熱門】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02-14
【薦】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02-14
【精】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02-14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線描畫》教案三篇02-15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集錦15篇02-14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合集15篇)02-09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精選3篇)02-15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合集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