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九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食品的一些衛生常識,知道不講衛生和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2、在搶答的活動中,區分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種類。
3、樂意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綠色食品,并參與綠色食品游戲賽。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一些和飲食衛生有關的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紅色彩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1.教師:你喜歡吃什么食品?為什么?
2.教師將幼兒說的各類食品一一貼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畫在黑板上,并進行分類。
二、通過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注意飲食衛生的重要。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觀察畫面,說說: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們為什么會生病?
例如:觀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他會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沒有洗手。)……
3.觀察一名肥胖兒童:他為什么會這么胖?(他吃的東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吃多了……)
三、引導幼兒參與討論:吃什么食品比較好?什么樣的食品要少吃,為什么?
四、請幼兒在紙上記錄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師請幼兒談論自己記錄的結果,并將記錄的結果進行總的匯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給以"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稱號。
五、食品搶答,教師報出食品的名稱,請幼兒說出垃圾或綠色食品。
1.教師:水果、蔬菜。幼兒:綠色食品;
2.教師:薯片、妙脆角、炸雞腿。幼兒:垃圾食品。
六、引導幼兒評選出2個綠色食品。
教師請3位幼兒上來分別扮演3個綠色食品,并站成一排。開展游戲《蹲一蹲》玩法:分別說出自己蹲和別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綠色實物:黃瓜、西紅柿、青菜,第一個是黃瓜說:"黃瓜蹲,黃瓜蹲,黃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聽到后,立即接上來說:"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紅柿蹲。"然后,繼續接說……說錯了,就換人接著游戲。
活動反思:
《細則》中提到“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活動利用家長資源使活動發展的更加深人。在活動中,不是讓家長單純地講述,而是以家長演示為切入點,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幼兒操作為主,真正使資源發揮它的教育作用,實現了深層次的家園共育目標。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2
今天阿呆網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的“注意個人衛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版內容為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通過這種比賽給紅花的方式,來確保孩子們的個人衛生得到更好的保障。這樣做既可以讓孩子的身體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時也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潛能,讓他們認識到榮譽的重要作用。
教學準備:小紅花若干枚,一張粘貼小紅花的泡沫板,講衛生的圖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1、老師首先要針對于講衛生的圖片進行講述,比如飯前飯后要洗手,不可以將手放到嘴里面,玩玩具的時候不能將玩具含在口中。這些圖片展現給小朋友,并且表示出這樣做的方法是不正確的,很容易讓細菌小蟲子鉆到肚子當中去。
2、如果小朋友做的好,比如在洗手洗的非常干凈,全天衣服都保持的非常清潔,這樣的孩子老師可以給予一朵小紅花,放在比賽的板子上面。當越來越多的小朋友看到其他的孩子比自己的多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定的危機感,所以在注意衛生方面會給予更多的保障。
3、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會做出一次評比。邀請家長朋友一起參與到這次的評比任務當中,對于排名前三或者是前五的小朋友可以給予一些文具上的獎勵,孩子們看到這樣的榮譽也會非常期盼自己的獲得。
4、適當的對于排名排在后面的小朋友進行鼓勁兒加油,讓他們也可以更好的注重個人衛生,確保每一個小朋友都更加的健康。
結束:每次評比結束之后,老師都要問問小朋友個人衛生的注重重不重要呀。通過這種爭當注重個人衛生的小天使這樣的方式,來確保每一個孩子從小做起,都更加的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傾聽、想象,情感遷移,感受小老鼠漫長的不安心情。
2、了解一些幫助睡眠的好方法,并愿意嘗試自己睡覺。
3、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課件、畫筆、畫紙、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播放課件。師:現在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有星星、有月亮)就在這么安靜的夜晚,小老鼠要獨自一個人睡覺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幼討論,回答)
師小結:小老鼠覺得自己長大了,有自己的小床,想自己睡覺了。
(二)故事欣賞
播放課件,聽故事。
師:小老鼠到底有沒有睡著呢?為什么?(沒睡著,因為有聲音)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回小偵探來幫小老鼠找找到底是什么聲音?(幼:想)
再次播放聲音,師一段一段播放,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再點擊出相應圖片。(如:風聲,教師點擊風聲圖片。請幼兒大聲對小老鼠說:別緊張、別害怕,這是風的'聲音。一次類推)
(三)聯系生活、討論
問:你睡覺的時候聽過什么聲音?有了小朋友的幫助,小老鼠這回睡著了嗎?(沒)這又是為什么呢?
師:原來是房間的玩具在發出聲音,是衛生間里在發出滴水聲,是櫥柜里的玩具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啊。
問:你睡覺的時候聽過什么聲音?有了小朋友的幫助,小老鼠這回睡著了嗎?(沒)這又是為什么呢?
師:原來是房間的玩具在發出聲音,是衛生間里在發出滴水聲,是櫥柜里的玩具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啊。
提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讓這些聲音不影響到小老鼠呢?(幼討論、回答)
師小結:把玩具收好、鎖好,把水龍頭關掉;把柜子里的東西整理好。
(四)操作、討論。
現在來聽聽小老鼠睡著了嗎?(播放課件)他又說了什么呢?
幼:沒睡著,它說“太黑了”。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小老鼠解決黑的問題呢?請你把好方法畫在紙上。
幼操作,上前介紹。
(五)結束部分。
師:你們的方法真好,聽聽小老鼠的爸爸想的方法吧,有什么和你們不一樣的方法?
播放小老鼠打呼的照片。師:現在我們再來問問小老鼠:小老鼠,你睡著了嗎?睡著了。
出示記錄表,師介紹記錄表。問:你們是怎么睡覺的?你覺得能你能打幾分?請你來說一說。
離場:小老鼠睡著了,我悶酒輕輕地離開,不要打擾它了。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并能說明分類標準。 2.發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分類后說明分類標準。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分類盒、標記卡。
四、設計思路對幼兒來說分類運算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屬性的物體挑出來,如在一堆積木中桃出所有紅色積木。第二個層次是分類一,分類是將一組物體分成各有共同屬性的幾組,如將一堆積木按顏色分為紅、黃、綠三組。求同是分類的基礎,因為求同時標準是現成的,而分類時要幼兒自己產生標準。兩種活動對幼兒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設計時應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為產生標準作準備。分類后說明分類標準是中班幼兒進行分類活動的難點、幼兒還沒有達到能用語言描述某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出分類時頭腦中顯現的標準,因此設計時可以先讓幼兒分類后選擇標記卡來表示分類標準,然后逐步過渡到用語言描述。 五、活動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類—分組討論—說出標準,轉換標準—鞏固操作
1.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征的感性經驗。說明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于幼兒通過反復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征分類(大小),有按物件的兩種特征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征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說明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著重說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3.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按物體的顏色分類(小班數學活動)
按物體的顏色分類(小班數學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物質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一、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里參觀。 提問:花園里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教師講訴故事《三只蝴蝶》(經過改編) 提問:1、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她們是什么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請 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里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四)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小樹葉回家——實物歸類(小班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按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 2.能夠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經驗:已有過按物體顏色、形狀、大小分類的經驗;活動前認識過梧桐樹和銀杏樹。
2.教具:7塊泡沫板(其中5塊上分別畫有大圓圈,并貼有大、小、黃、綠、橘黃色標記,表示各種樹葉的家;另外2塊板上畫有大樹的輪廓并在樹冠上分別貼有一片梧桐樹葉、一片銀杏樹葉)、音樂磁帶(歌曲《秋天》)、錄音機。 3.學具:人手一個小籃子,里面裝著事先揀的不同大小的樹葉。 活動過程
1.學習按樹葉的形狀歸類 請幼兒拎著籃子入場地。
(1)鞏固幼兒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的認識。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上進行描述。 老師:“秋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飄呀飄呀,飄到地上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來了!那么樹葉在哪兒呢?”(在籃子里) 老師:“找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然后告訴大家你的樹葉長得什么樣子。”
(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歸類要求。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對梧桐樹葉、銀杏樹葉的認識。 老師:“聽,誰在哭?” 教師指著兩棵大樹說:“噢,是樹媽媽,它在想自己的樹葉寶寶了,我們把樹葉寶寶送回家吧。”
教師分別指著貼有梧桐、銀杏樹葉的大樹輪廓提問:“它是什么樹葉的媽媽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幼兒操作
請幼兒按形狀將有關樹葉放入“大樹”中,然后教師進行檢查。 (1)認識標記。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圈上的標記。 老師:“籃子里還有小樹葉,我們也給它們找個家吧!” 教師手指四周的圓圈:“你們看,這里還有幾個家,什么樣的樹葉可以住在里面?”“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2)幼兒操作。請幼兒按標記將樹葉分別放入圈中,要求幼兒邊送邊說:“小樹葉,我送你回家。”在幼兒操作時播放背景音樂。對分類有困難的幼兒,教師可指導他們進行分類;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引導他們將同樣的樹葉放在不同的集合中。 活動講評
引導幼兒檢查是否每片樹葉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對放錯的樹葉進行糾正;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請他給大家示范。 活動延伸
在復習活動和區角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讓幼兒進行歸類活動,例如各種不同的瓶蓋、紐扣、串珠等。開始時,提供單一材料讓幼兒按標記歸類;在幼兒熟練掌握后,再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按不同標記進行歸類活動;
最后,讓幼兒自己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并匹配標記。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各種樹葉、瓶蓋、紐扣進行間隔排序、數數等活動。
班數學游戲活動:認識大小和長短
一、活動目的:學習觀察卡片上實物的大小和長短,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及匹配活動。 二、材料介紹: (一)材料提供 各種實物圖片若干,塑封的底版圖一張(畫有大小標記),回形針10個,筐5個。 (二)使用材料
(1)將筐里的實物分類。
(2)分別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活動。 (3)再給小動物分別匹配相應大小的食物。 (三)教育功能:
(1)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思維能力,學習分類。
(2)認識常見小動物,知道它們各自愛吃的食物,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能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及匹配活動。 三、指導要點:
引導幼兒看底版圖,了解大小標記。讓幼兒取筐分類,找一個最喜歡的小動物按指定的大小標記進行排序活動。說一說,這個小動物最喜歡吃什么,把它找出來,再給它們匹配相應的大小食物。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5
一、 出示指偶,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哇!你們看今天誰來我們班了呀!對了,是我們的五官里的五個兄弟來到了我們班。我們一起來聽聽,她們五個兄弟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
二、 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認真傾聽。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五兄弟》。
三、 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故事里面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原來呀,眼睛哥哥生氣了,覺得只有自己不能休息,那后來發生了什么呀?眼睛哥哥有沒有繼續生氣呀?
教師:原來后來耳朵弟弟說我們的五官兄弟鼻子,嘴巴、手、耳朵都有在做事,都沒有在休息。它們各自有自己的用處呀!
教師:那如果我們失去了自己身體的某一感覺器官,會怎么樣呀?
教師:原來呀,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腳用來走路,手可以用來吃飯。每一個器官都時缺一不可的。
四、 出示鏡子,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外貌特征。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外貌特征。
教師:那老師有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一個鏡子,現在請小朋友輕輕的拿出來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長的是什么樣子的呀?
教師:原來有的小朋友的眼睛是大的,有的是小的,有的小朋友的眉毛是粗的,有的眉毛時細的,都是不一樣的呀。
1、 引導幼兒說說最喜歡自己感覺器官中的哪一部位。
教師:那你們最喜歡自己的那一部位呀?為什么呀?
教師:有的喜歡自己的眼睛,有的喜歡自己的眉毛,因為覺得它們很好看。那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身體器官,看看跟自己的五官呀有什么不同哦。
五、 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餐后散步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聽聽一聽、聞一聞、看一看沿途的發現。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練習助跑、跨跳等動作,提高幼兒彈跳能力和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勇敢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讓幼兒熟練跑、跨、跳等動作,提高幼兒彈跳能力和平衡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游戲,培養幼兒勇敢及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音樂律動“我是小小兵”。
2、物質準備:紙質獨木橋4個(長2米,寬20厘米)、紙箱12個(高30厘米)、紙筒4個、紙團若干(是幼兒人數的2~3倍)、毛線一根(長4米)、音樂2首、獎品若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音樂律動:“我是小小兵”
導語:小朋友們好,今天天氣可真好啊,所以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在戶外做一個小游戲,大家高不高興啊?(高興)不過,在做游戲之前,我們先活動活動身體,好不好啊?(好)讓我們一起來做音樂律動吧!(音樂起,教師和配班教師一起做動作)。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勇敢的小戰士”
導語:小朋友們,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好不好啊?你們喜歡穿軍裝的小戰士嗎?(喜歡)那你們想不想當一名勇敢的小戰士呢?(想)看來我們的小朋友都很勇敢,那老師今天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游戲就叫“勇敢的小戰士”,讓我們一起來玩好不好啊?
2、教師組織幼兒站到起點線后面,分為四組,每組7人
(1)介紹游戲規則及玩法。
說明:每名“小戰士”應先跑完紙質平衡木,單腳跨過紙箱,然后拿起紙團,跳到指定地點,把紙團扔到紙筒里(第一次沒有扔進去,可進行第二次,直到扔進去為止),然后從隊列的右側返回,站到隊尾后,第二位小朋友繼續上一位小朋友的動作。
(2)游戲保證每位小朋友都嘗試一遍。
三、結束部分:
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表現的都很棒,都很勇敢,我們鼓勵一下自己吧!(鼓勵紙團投的最多的一組小朋友)老師今天買了好多的糖果,作為給小朋友的獎勵,好不好啊?(發放獎品,每位小朋友2個糖果)小朋友們排好隊回教室吧!
(要求:將廢紙屑扔到垃圾桶里,不要隨地亂扔。)
附兒歌《我是小小兵》
小小兵,小小兵,我是小小兵,年紀小,膽量好,常常練兵操,有敵人,來犯我,向他開槍炮,兵兵兵,乓乓乓,兵兵兵,乓乓乓,向前沖,向前沖,敵人不放松,嗒嗒嗒嘀,嘀嗒嗒嗒嘀嗒嗒。
附:活動場地布置圖
紙筒
紙箱
指定點
平衡木
紙筒
指定點
紙箱
紙箱
紙箱
指定點
紙筒
紙筒
指定點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有事可以向朋友或老師傾訴,把不高興的事情悶在心里是會生病的。
2.了解傾訴是一種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方法,是一種使人快樂的方法。
3.樂意將自己的事情向別人傾訴并樂意做一個傾聽者。
活動準備
圖片:小朋友哭了
活動過程
一、了解遇到高興或者不高興的事情等各種情況都可以向別人傾訴。
1.幼兒遷移自己的經驗,為哭泣的幼兒想解決辦法。
(1)出示圖片
提問:這張圖片上有誰?她怎么了?
(2)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么才能讓她不哭呢?”
(3)引導幼兒討論,想出多種方法去幫助圖片上的小朋友。
2.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的情感體驗,知道把不高興的事情放在心里是很難過的,
而且還容易生病。
(1)了解傾訴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傾訴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2)教師小結:大家可以把自己高興的、不高興的、難過的、愉快的等等很多很多事情告訴別人。
你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好朋友、老師,告訴你想告訴的一切人。
這樣大家可以了解你、幫助你,還可以分享你的快樂或者幫你解決問題。
二、嘗試向同伴傾訴,體驗傾訴和傾聽的感受。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個朋友,也可以是老師,互相說一件你想說的事情。
讓幼兒兩兩嘗試傾訴,體驗與人交流的愉快。
2.教師:現在你有什么感覺呢?
說的人有什么感覺,聽的人有什么感覺呢?
3.教師小結:大家認真地說,認真地聽,與同伴講述自己心中的事情。
你們以后心中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想小朋友說,可以對老師說說。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肚臍的作用,體會生命的傳承與血緣的聯系。
2.知道正確的保護肚臍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加深對媽媽的情感,愿意愛護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胎兒發育圖和胎兒生長視頻,"高人矮人"的游戲牌,背景音樂,玩具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看圖揭曉謎底。
教師:一只小眼睛,不會看東西,長在肚子上,衣服藏好它。
二、結合課件,了解正確保護肚臍的方法。
1.觀看圖一,猜測腹痛的原因。
教師:請你猜一猜他為什么會肚子痛呢?
2.觀看圖二,討論腹痛的起因。
教師:醫生給他做了檢查,檢查結果很快出來,看看診斷書上都寫了什么呀?
3.觀看圖三,了解肚臍與腹痛的聯系。
教師:為什么用手摳肚臍、睡覺露肚臍會肚子痛呢?聽聽醫生是怎么說的。
4.觀看圖四,了解保護肚臍的方法。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肚臍?
5.幼兒討論,掌握其它保護肚臍的方法。
教師:除了不用手摳肚臍、睡覺時用被子蓋好肚臍,你還知道哪些保護肚臍的方法?
三、集體游戲,掌握衣服護臍的方法。
1.集體游戲:高人走矮人走。
2.發現問題,討論解決辦法。
教師: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假如白天小肚臍露在外面吹到了風,我們的肚子也會痛的,那怎么樣在白天也不露肚臍呢?
3.個別幼兒示范,教師指導。
4.幼兒操作,掌握衣服護臍的方法。
四、觀看圖片,簡單了解肚臍的作用。
1.自由講述對肚臍作用的了解。
教師:你知道肚臍在我們的身上有什么用?
2.幼兒自由參觀,教師指導。
3.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4.情感升華,愛媽媽愛自己。
五、體驗活動,加深寶寶愛媽媽的情感。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感知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2、認識刷牙的工具材料,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愿意天天早晚刷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有關刷牙的ppt。
2、牙膏、杯子、牙刷3,牙齒模型4,幼兒已學會漱口,會念兒歌。
教學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小紅臉和小藍臉》感知刷牙的重要性。
1、看ppt第一張(有小紅臉和小藍臉的圖片)引出故事。
2、觀看動畫片前半段,感知刷牙的重要性。
3、老師就動畫片里的內容提問。
4、小結;細菌小紅臉和小藍臉最喜歡不愛刷牙的小朋友,讓他的牙齒生病,牙齒生病了不僅不好看還會使人疼的不想睡覺、不想吃飯影響我們的健康。
二、借助幻燈片和實物,了解刷牙的工具和步驟。
1、提問:刷牙用到什么?小朋友快告訴小明。
2、平時如何刷牙的,請小朋友來示范。
3、告訴小明刷牙前先給牙刷上擠牙膏,然后往杯子里倒水接下來含一口水漱口(念漱口歌邊做動作)開始刷牙最后漱口。
三、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拿出牙齒模型觀察牙齒感知牙齒。
2、借助牙齒模型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學習刷牙歌,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4、觀看動畫片的后半段,體驗刷牙的作用。
四、發刷牙記錄表,強化天天刷牙的意識。
五、幼兒帶口杯牙刷刷牙,教師觀察指導。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育活動孩子們知道了要怎樣保護牙齒,并且學會了怎樣刷牙。在這次教育活動中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課堂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們自我清除菌斑,預防牙周病發生、發展和復發的最主要手段。選擇合適的牙刷、牙膏、刷牙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幫助控制牙菌斑,維護口腔健康或延長修復體的使用壽命。如果刷牙方法不適當,不但達不到刷牙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各種不良后果,最常見的是牙齦萎縮和牙齒頸部的楔狀缺損。
【有關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九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5篇)02-14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5篇02-14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教案22篇02-14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錦集7篇02-17
關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集合5篇02-14
關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匯編6篇02-13
關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錦集四篇02-11
關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2-11
關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集合8篇02-11
關于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合集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