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11-18 11:07:2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這次幼兒園組織開展的素質教育一日活動參觀海洋水族館后,孩子們對海洋里的動物興趣越來越高,好多孩子帶來自買的玩具,談論著看到的海洋動物,從孩子們的言語中發覺他們對鯊魚興趣特別濃厚,有的孩子說:“鯊魚可真大,怪不得它要吃人”;有的孩子說:“原來鯊魚長的是各色各樣的”;還有的孩子說:“鯊魚真壞,又要吃人,又要吃魚,我們把它消滅掉!薄犞⒆觽兊脑捳Z,我覺得有必要讓孩子們在認識了解鯊魚的同時,知道鯊魚和我們人類的關系,了解其功用,激發幼兒保護海洋動物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進一步認識鯊魚,了解鯊魚的功用。

  2、激發幼兒探索鯊魚的興趣及有保護海洋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鯊魚圖片若干。

  2、鯊魚可制成的物品的實物或圖片。

  3、迷宮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猜謎:牙齒像把刀,魚兒見了逃,海中稱霸王,全身都是寶。

  二、說說鯊魚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鯊魚?鯊魚有些什么本領?等。

  三、討論:鯊魚要吃魚和人,那么鯊魚對我們人又有什么有用之處呢?

  引導幼兒講述,告訴幼兒鯊魚對我們人的有益之處,如:肉可以吃、鰭又叫魚翅是珍貴的食品、鯊魚肝可以制成魚肝油、鯊魚皮可以制成皮包、皮鞋、皮手套等。

  小結:鯊魚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鯊魚,不能隨便捕殺。

  四、 活動延伸:

  走迷宮

  出示迷宮圖,請幼兒在區角游戲時幫助小鯊魚找回家的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

  2、讓幼兒具體感知風,并讓他們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感覺到。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觀察風給外界帶來的變化,如:紅旗、水、頭發等的變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個氣球,碎紙屑許多,小風車每人一個。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這幾天老師讓小朋友觀察了樹枝搖動,紅旗飄,水面起波紋,你們知道是誰引起的嗎?

  2、讓幼兒感知空氣流動形成風。

 。1)教師引導幼兒玩氣球,通過玩氣球親自感受空氣流動形成風。

  (2)幼兒自己動手做小實驗: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扇動空氣,使空氣流動形成風。

 。3)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哪里有空氣流動,哪里就有風。

  3、了解風的特性。

 。1)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當小扇子,扇動空氣,說出扇的快臉上有什么感覺,扇的慢臉上又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扇的快,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扇的慢,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

 。2)老師給小朋友扇扇子,請小朋友試一試能不能抓住風?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風?

  小結:風看不見,抓不著,只能感覺到。

  4、玩紙屑。

 。1)分給幼兒每人一小堆紙屑,讓他們想辦法玩紙屑,看誰最聰明,想的玩法多。

 。2)討論:玩完后讓幼兒自由討論,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辦法產生風使小紙屑動的。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風》含PPT課件

  6、玩“風車轉轉轉”游戲。

  幼兒每人一個風車,想辦法讓風車轉起來。請幾名幼兒到前面演示講解后,幼兒自由玩風車。

  帶幼兒到戶外玩風車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認識自己的成長過程。

  3、能創編動作。

 。、認讀“我長大了。”

  活動準備:嬰兒和成人的衣服若干、詞句卡“我長大了”、自制的魔棒、錄像機、幼兒成長的照片或錄像帶(幼兒自備)、各種美勞材料。

  活動過程:

  1、出示嬰兒和成人的衣服,請幼兒說說為什么自己不穿這些衣服,這些衣服適合誰穿。

  2、出示《變變變長大了》,講述故事《衣服變小了》。

  故事:衣服變小了?

  今天放學時,欣欣把一張邀請卡送給美兒。美兒打開一看,原來星期天是欣欣的生日,她邀請美兒參加她的生日會,美兒十分高興。回到家,她親手做了一份禮物,準備在生日會上送給欣欣。星期天終于到了,美兒打開衣柜,想找一條心愛的裙子,穿著去參加欣欣的生日會。美兒首先穿上一條紅色的裙子,她發現裙子太短了。接著,她穿了一條橙色的裙子,又發現裙子太瘦了。之后,她又想穿一件藍色的衣服,但當她拿起衣服一看,便說:“太小了!泵纼赫驹阽R子前不停地試穿衣服,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衣服都變小了。美兒快要哭了。這時媽媽拿著一條新裙子走了過來,對美兒說:“美兒,媽媽已給你準備了一條新裙子。你的衣服沒有變小,只是你長大了。”美兒一邊看墻上的照片,一邊說:“媽媽,原來我真的長大了!

  3、故事完成后,提問幼兒故事的情節。

  為什么美兒的衣服變得不合身了?

  美兒最后有沒有新衣服參加生日會?

  你會怎樣處理不合身的衣服?

  4、出示卡片“我長大了”與幼兒一起讀。

  5、請幼兒創編一個表示“長大了”的動作。老師出示一支自制的魔棒,讓幼兒輪流拿著魔棒扮演魔法師,當幼兒用魔棒指某幼兒時,該幼兒便要做“長大了”的動作。

  6、請幼兒出示自己成長的照片或錄像帶,介紹照片或錄像帶的內容,例如拍攝地點、自己正在做什么等,并說說自己的身材和相貌的變化。如果幼兒有一系列的成長照片,可以請他們按照成長的次序,把照片貼在圖畫紙上,加以裝飾,擺放在展覽區,互相欣賞。

  總結分享:

  活動建議:

  1、結合本活動的進行,教師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進一步增強幼兒長大了的自豪感,如可結合新生入園鼓勵幼兒主動幫助弟弟妹妹做事情,或開展贈送禮物、表演節目等各種形式的大帶小活動等。

  2、可通過開展親子活動,制作動植物的成長圖,如蝴蝶、青蛙、花等,讓幼兒體會萬事萬物都在成長變化。

  3、創設種植、飼養區,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測量等方式,記錄、感受動、植物的成長變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尺子,了解其用途,發現其區別,進而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并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探索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子,并了解尺的名稱,特點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2、幼兒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種長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3、操場上畫一條寬為120厘米的“小河”。

  三、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子。

 。1)分組討論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尺子在小組介紹。要求說出是誰幫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子,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請小組推薦,介紹比較有趣、特殊的尺子。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么樣的尺子,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點。

  (1)分組討論。

  提問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這么多的尺子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討論。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3)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3、找出尺子的共同點。

  (1)提問引發思考:尺子有這么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歸納提升: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4、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僬堄變耗贸鲎约旱某咦,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②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垡龑в變盒〗Y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時尺子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也不能多計,最后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測量操場上“小河”的寬度(120厘米寬)。

 、儆變河米约旱某咦訙y量,老師將幼兒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讓幼兒反復測量,確認后再記錄。)②集中觀察記錄表,看看小河有多寬,讓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奂杏懻摚簽槭裁葱『拥膶挾葧霈F三種不同的數字?

  ④引導幼兒小結:尺子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⑤分別請量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尺子上刻度最大的數字(表示尺子的長度),教師幫助測算出小河的寬度(120厘米)。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數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五、活動延伸:

  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1)理解散文的化合物形象和情節內容,學習比喻句。

  (2)感知敘事散文的語言特點。

  (3)學做有責任的人。

  二、活動準備:

  指偶,圖書,教學掛圖等。

  三、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引出難點

  1、引導幼兒自由閱讀散文、圖畫書

  “你在書中看到什么?書中講了什么事?”

  2、談話活動。

  “小朋友什么時候會臉紅?臉紅得像什么?”

  (引導幼兒說比喻句)

  (二)欣賞教師邊有表情的朗誦散文邊進行指偶操作

  “故事里誰會臉紅?你們喜歡誰?”

  (三)理解散文內容

  1、逐幅出示掛圖通過提問理解散文內容

  畫面一:“貓做錯了什么事?它做錯事后怎么做?它會臉紅么?”(豐富詞匯:溜掉)

  畫面二:“黃狗、花狗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為什么狗、貓做錯事臉都不會紅?小孩做錯事會臉紅嗎?”

  畫面三:“小孩會臉紅嗎?小孩做錯了什么事?”

  “打破茶杯后,他們又是怎么做的?他們說什么?” (豐富詞匯:頓時、畚萁)(幼兒學說:“怪我不好,請原諒!”)

  2、感知作品中的比喻句

  “小孩做錯事時,臉紅得像什么?”(“他們一下紅了臉,臉蛋紅得像落山的太陽。”)

  “小孩改正了,做好事,臉紅得像什么?”(“臉更紅了,紅得像初升的太陽!)

  幼兒學說比喻句:“他們一下紅了臉,臉蛋紅得像落山的太陽。”

  “臉更紅了,紅得像初升的太陽。”(結合動作學說。)

  (四)討論:“如果人人都沒有責任心,世界會變成怎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在我們的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需要我們去發現!叭炯垺笔侨藗冊谧畛醯臒o意識中發現的,后來成為中國傳統的一種民間美術,因其變化無窮最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一種適合幼兒特點富于游戲性的美術活動。能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認知領域:通過活動了解我國民間藝術悠久的歷史,初步感知染紙工藝的樂趣。

  2.情意領域: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增加幼兒對色彩變化和創作的樂趣。

  3.技能領域:嘗試用折疊、浸染的方法染紙,體驗不同折法產生的色彩、圖案變化,并感受對稱美。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積極參與染紙活動, 嘗試用折疊、浸染的方法染紙,感受其中的樂趣。

  教學難點:嘗試重疊暈染的效果,感受深色能遮蓋淺色的顏色特性。

  活動準備

  兩種不同的紙張(白紙、宣紙各一張),4—6幅范例,字條,4張彩紙,事先學習幾種折紙的方法(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彩色墨水,宣紙,水彩盤,舊報紙,抹布,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 出示紙張導入:對白紙和宣紙進行比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小結:白紙厚而硬,吸水性差,遇水不容易破;宣紙薄而軟,吸水性強,遇水容易破。

  2.復習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的折法。

  二.基本環節:

  1. 出示范例:請幼兒觀察再次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 教師示范講解染紙的過程及方法:

  (1)先折疊:每折一次都要壓平,這樣等下染出來的紙就平整,這時候不需要打開。

  (2)染顏色:把折好的紙的角或邊浸到水彩盤中,想要花紋大一點就在顏料中多染一會兒,想要花紋小點就在顏料中少染一會兒。這時候宣紙里面吸飽了顏料,剛才老師說宣紙濕了很容易破的,要把里面的水分去掉一些,所以把它放到舊報紙里輕輕地按一下就可以。

  (3)打開作品:小心地把它打開,按折的順序打開就不容易破,平放在舊報紙上晾干。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歡快的音樂):

  (1)要求:保持地面、桌子、身上干凈,可以用不同的折法染出來的效果不一樣,打開時要小心平放在報紙上晾干。

  (2)幼兒動手操作:提醒幼兒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畫面色彩明快。同時別讓顏料滴下來。

  (3)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把作品打開。

  (4)幼兒可嘗試多種折染的方法,感受不同折染方法能產生變化無窮圖案的樂趣。并啟發幼兒大膽設計折疊方法進行染紙。

  三.結束環節:

  1. 講評、展覽:

  師幼欣賞,簡單介紹自己的作品。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民間工藝的熱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2. 教師總結

  延伸環節:

  小朋友們,這些染紙太美了,這樣美麗的染紙到這兒是不是就結束了?他們還有什么用途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揮創意挖掘更多的用途。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節手工制作活動—染紙,是利用吸水性較好的宣紙折疊后再蘸上顏料,然后滲透形成圖案。同時以游戲的口吻來調動幼兒學習的欲望,開始我請幼兒動手操作來發現白紙和宣紙的不同并復習幾種折法,在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染紙活動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紙的角或邊變成了嘴,像喝飲料一樣把有顏色的水吸在紙上,要求每張嘴喝的水的顏色都不一樣。這樣講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時都能較好地掌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在最后展開時,可能是幼兒有些過于著急導致作品被扯壞。但是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對染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信心。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意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

  本節課我已經上過很多次了,但是每次上課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都有新的.收獲,我想這就是老師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能兩兩匹配的數是雙數,剩下一個不能兩兩匹配的數是單數。

  2、教幼兒能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學習兩個兩個地計數。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磁性教具:1-10的數字卡;一套水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引導幼兒復習從1正數到10,然后從10倒數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水果圖片,引導幼兒先說出名稱,再數出是幾個?最后用相應的數字卡表示出來。

  2、教幼兒學習用筆把水果兩個兩個地圈起來,看看哪幾種水果剛好兩個兩個地圈好;哪幾種水果還掉有一個。

  3、圈起來后,告訴幼兒像剛好圈起來的水果數字2、4、6、8、10是雙數;還剩一個沒有圈起來的水果數字1、3、5、7、9是單數。

  4、進一步引導幼兒學習區分單雙數并理解單雙數的含義。游戲:"手拉手"。

  請數名幼兒到前面來分成兩組,然后讓每組的幼兒兩兩進行手拉手,拉手后,看看哪組的幼兒剛好匹配成對,哪組卻剩有一人;最后說出哪組是單數,哪組是雙數。

  5、利用游戲"數字寶寶回家"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

  (1)引導幼兒在1-10的數字中分別找出哪些數字是單數,哪些數字是雙數。

  (2)練習看標記分類擺放單雙數。("·"表示單數,"··"表示雙數)讓幼兒按標記把1-10數字卡送到單雙數的家。

  (三)結束部分:

  啟發幼兒到戶外找一找哪些東西是單數,哪些東西是雙數。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過程中,老師說的太多,沒有讓幼兒充分的操作探索;顒又校梢哉堄變河袃纱尾僮,第一次,讓幼兒用探索的方法來感受對稱剪紙;通過感受和對比,再整理幼兒的經驗與對稱剪紙的方法,最后,再進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則作為提升,激起幼兒在以后區角中再次嘗試的興趣;顒又校蠋熤灰プ∫粌蓚重點進行講解,盡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縛、誤導了幼兒的思維。而在活動中,也要盡量的多給幼兒探索、操作的時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活動過程】

  1、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說說我的前后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舍得幼兒園的什么?

  5、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著想老師說說心里話。

  6、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制作一個大雞心展現在幼兒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請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簽名。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沙漠,擴大幼兒對自然界的了解。

  2、認識沙漠里的駱駝,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有關沙漠自然風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資料。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的畫面,初步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

  (1)教師:畫面上有什么?駱駝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駱駝的身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特殊的用處?

 。3)教師:駱駝喜歡吃什么?駱駝生活在什么地方?

  (4)教師:駱駝有什么用途?

 。5)教師小結:駱駝生活在沙漠里,駱駝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體里的水分散失,還可以白天防曬,晚上保暖。駱駝底眼睛會產生許多眼淚,讓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長長的睫毛,可以阻擋沙子跑進去。駱駝的鼻孔可以閉合,這樣可以防風沙。駱駝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進去。駱駝的身上有駝峰。可以分為單駝峰和雙駝峰。駝峰可以儲藏營養。

  駱駝的腳底有寬寬厚厚的肉墊,不怕熱熱的沙子,也不會陷進軟軟的沙子里。駱駝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稱駱駝為沙漠之舟。

  2、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你見過沙漠嗎?沙漠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3)教師:沙漠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防止沙化?

  3、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幼兒觀看介紹沙漠的錄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動植物。

  沒有條件的,可組織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交談,教師可尋找相應的書籍和圖片,向幼兒介紹相關的知識和經驗。

  4、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1)觀察畫面,說說:沙漠里有哪些動物?它們叫什么名字?

  (2)請你用連線的方法幫駱駝走出沙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通過墻飾中出現的不合常理的現象引發幼兒的思考和想象,激發幼兒創編故事的興趣;通過幼兒間的討論交流,開闊幼兒思維想象的空間,讓幼兒了解創編故事的方法,適時引導,提高幼兒創編故事的能力。

  1、了解并依據故事的結構,學習創編有一定情節的故事內容。

  2、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敢于并愿意從多角度想象和表達。

  二、活動環境與材料:

  創設一面海底世界的墻飾,其中的動物植物等,都由幼兒根據自己興趣選擇放什么,不放什么。當幼兒的想法與墻飾內容不符時,允許幼兒先按照自己的愿望表達。

  準備一些白紙、彩筆等

  三、活動準備:

  從新學期開始引導幼兒討論在空空的墻壁上,我們布置些什么,引導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組織幼兒討論并基本達到共識。而后,教師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相應材料,教師也為幼兒提供一些參考資料和工具等,支持并幫助幼兒順利實現自己的想法,為創編故事做準備。

  四、活動過程:

  1、以墻飾中隱含的問題情景引發幼兒思考和創編的興趣幼兒喝水的休閑時間里,教師發出疑問"小兔為什么會在海里?

  2、幼兒充分發表意見,教師耐心并認真傾聽幼兒的不同想法教師鼓勵幼兒依據自己的經驗做不同的設想。

  3、教師提議以此"海底世界中的小兔子"為主題創編故事。

  4、與幼兒討論創編故事的方法·說明故事名稱·小兔子掉進海里的原因·小兔子掉進海里以后結果怎么樣?

  5、幼兒選擇獨立或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繪畫創編教師用規范的正楷字幫助幼兒記錄所講內容、名稱,并將記錄及經幼兒同意稍加整理不影響原意的文字念給幼兒聽。

  6、創編交流活動在當天及以后兩周內的生活環節閑暇時間,引導幼兒將自己創編的故事分別進行講述。

  五、活動的延伸擴展:

  回家后幼兒以繪畫表現想象內容和主題及講述中表達的語言水平判斷幼兒創編故事水平。

  游戲;我們要表演:引導幼兒將自己創編的故事進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創造性的用動作和表情表演故事內容,制作演出道具,包括頭飾等,增強幼兒創編的興趣。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10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2-17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2-10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2-13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九篇02-18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02-18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7篇02-15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編5篇02-11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5篇02-18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8篇02-18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9篇02-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一区二区三 | 日本私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一本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香蕉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