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清楚地表述自己喜歡的葉子,在欣賞中初步學習用點、線、面來裝飾樹葉。
2、在創作中體驗線描畫的樂趣,能較細心地完成作品。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線描畫《神奇的葉子》,記號筆,綠色畫紙,磁帶。
活動過程:
一、欣賞線描畫《神奇的葉子》:
1、欣賞:今天老師帶來一幅《神奇的葉子》,看看畫上的葉子是什么樣的?形狀?里面是什么樣的?
2、介紹自己喜歡的葉子。
前一階段小朋友收集過許多樹葉,還有哪些不一樣形狀的葉子,介紹一下?
3、提出設想:今天我們也用有趣的點、線、面來裝飾你最喜歡的一片葉子,然后把它們串起來做成樹葉門簾,掛起來裝扮我們的教室。
二、討論制作過程:
怎樣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三、小結即提出操作建議:
1、先用粗筆畫出輪廓,注意葉柄畫得明顯些。
2、用線條分塊面,用點、線、面進行裝飾,注意線條的疏密、整齊。
3、畫好一面后剪下來,留出黑邊,再畫反面,兩面可以裝飾的不同。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個別幼兒畫時細心地分割和裝飾。
五、在歌表演中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串樹葉門簾掛起裝飾教室。
教學反思:
我在選題時,考慮到葉子是幼兒所熟悉的,且利于幼兒探索的,選材來源于生活,符合幼兒興趣,會動手操作出自己所想象的作品,但本節課沒有達到目標,要求學習用點、線、面來裝飾樹葉,但我在上課時欠缺對點線面的分析,幼兒不夠理解這一概念。我提供的范作中忽視了暗示性的想象作品,裝飾的作品可以抽象一點,以幫助部分幼兒根據范例進行創意活動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本班幼兒的自主性很好,對記號筆,剪刀等美工材料都能很好運用。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衍紙活動,能在活動中感受衍紙帶來的快樂
2、幼兒在做做、卷卷中感知衍紙獨有的卷曲藝術特性。
3、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衍紙圖片、衍紙作品、衍紙、彩色卡紙條、乳膠、棉棒、樹枝、筷子、PC管、排筆、馬克筆、濕毛巾等等。
活動過程:
一、作品欣賞
作品展示,激發興趣。出示衍紙作品圖片,觀察內容。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出示衍紙作品)。你們知道它是從哪里來的么?它是從衍紙王國里來的!那里還有很多衍紙寶寶,都特別的漂亮,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片分析)
小結:我們王國里的所有東西,都是用衍紙做成的呢!
二、幼兒探索衍紙的卷曲特性
教師:小朋友們猜猜看,在它沒有變成這樣之前,是什么樣子的呢?
(幼兒積極討論。請幼兒回答)
三、跟隨故事(教師示范)
四、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1、教師:剛才我是用什么方法吧它變成這樣的?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分析用各種材料,粗細不同的方法,卷出不同的效果)
2、教師:這些卷卷的衍紙,還可以變成什么樣的形狀呢?怎么捏呢?
3、教師:現在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把我們紙條寶寶們變成美麗的樣子呢?
五、幼兒創作(培養幼兒設計能力、動手制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
1、引導幼兒運用基礎造型進行設計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2、教師:現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衍紙創設,不過每張桌子只能坐4個小伙伴哦。
六、作品展示
教師:小朋友們都完成了你們的衍紙王國,來告訴我們,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卷出來的?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魚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本班孩子們喜歡吃魚,對魚有著濃厚的興趣,看到有魚的地方都會停下來觀看,已有經驗非常豐富。活動中加深了幼兒對魚的認識與了解,知道各種魚身上會有不同的花紋。同時嘗試運用畫、撕貼、按等方法裝飾魚,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提升新的經驗。
一、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裝飾魚,將裝飾好的魚貼到水簇箱里。
2、學習畫、撕貼、按等方法技能,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性,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剪好的各種形狀的魚,一個做好的水簇箱。
2、彩色筆、多種色水粉顏料、調色碟、彩色即時貼的碎紙、膠水、毛巾。
3、音樂古箏曲。
三、活動過程
1、兒歌形式引入。(《水簇箱》——小小水簇箱,魚兒真漂亮,穿上花衣裳,紅黃藍綠橙。)
2、欣賞觀看魚的幻燈片。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魚身上的色彩及花紋。學學水簇箱里的小魚游。
3、提出問題:師:老師帶來了好多小魚,請小朋友們幫它們穿上花衣裳,讓它們也變得漂漂亮亮的,然后放到這個水簇箱里面,讓我們每天都可以觀賞看到它們,好嗎?
4、教師示范各種材料的使用方法。
(1)、用彩色筆在魚兒身上畫圖案,圖案可畫線條、圖形,最后涂色。
(2)、用手指在色碟里點上顏料后,按到魚身上。
(3)、撕開彩色即時貼碎紙后,貼到魚身上。
5、幼兒自選材料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讓幼兒隨著音樂大膽自由地裝飾作畫。)
(1)、用彩色筆在魚兒身上畫線條或圖形并涂色。
(2)、用手指在色碟上點顏料作畫。(教師提醒:手指點顏料后在碟子邊刮一刮,換色時要用毛巾把手指的顏料擦干凈。)
(3)、撕開彩色即時貼的碎紙貼到魚兒身上(教師提醒:不用的廢紙裝到收納盒子里)
6、分享與經驗提升。
1.教師與幼兒一起將裝飾好的魚兒用膠水貼起來,錯落有致地貼在活動室的'背景墻------水簇箱里。
2.師幼一起欣賞,分享并提升新的經驗。
師:現在我們的水族箱有好多魚了。你最喜歡哪一條魚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提供豐富多樣又易于操作的裝飾材料,幼兒在觀察、制作等環節,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法來裝飾魚,不僅體驗到制作的快樂,而且培養了幼兒畫、撕貼、按的技能,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提升了新的經驗,師幼互動良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教幼兒練習使用畫筆的正確方法,培養幼兒對美術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大白紙若干張,上面用線條勾畫出了許多害蟲形象(如:蚊子、蟑螂等)
2、蠟筆若干
3、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過程
1、教師將大白紙貼在教師的墻上,布置成一個害蟲的王國。
2、游戲的口吻向幼兒介紹游戲的玩法,激發幼兒游戲的欲望。
教師告訴幼兒:“教室里來了許多的害蟲,有吸血的蚊子,散布細菌病毒的蒼蠅……,它們都停在我們的墻上,讓我們把它們都消滅掉吧!”
請小朋友把花送到自己認為進餐好的小朋友。
教師示范使用蠟筆的正確方法,帶領幼兒在畫上的害蟲身上來回畫線涂色,將它們都“消滅”。
幼兒“殺”害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現顏色的神秘,感受顏色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學習用先涂色塊,再勾花邊的方法裝飾裙子。
2、增加對線條、圖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教具準備:
范畫,裝飾的花裙子,未裝飾的裙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裙子),并提問:這是什么?它們美嗎?
2、導出課題:美麗的花裙子
三、講授新課:
1、①(貼圖片)看,這些小朋友穿上這么漂亮的花裙子,她們多高興啊!
②(貼圖片)并提問:咦,這個小朋友怎么啦?她為什么不高興呢?
小結:因為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沒有她們的花裙子那么么美。
③那我們來幫幫她吧,好不好?
④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讓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
小結:就用我們的小手、彩筆來幫幫她吧!
⑤給她的白裙子上畫什么呢?
小結:畫花兒、魚兒,小兔子,熊貓,蘋果……等等
2、教師示范:
①先用兩三種稍淺的顏色涂在裙子上。
②再用較深的彩筆在上面勾出花紋。
看,小姑娘笑啦,她感謝小朋友們為她想出的好辦法。
問:除了可以畫這種圖案,還可以畫其它的(如圖片)
在每個小朋友的書上有兩個小朋友正等著你們給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請小朋友們拿起我們的彩筆來幫她吧,看誰設計的花裙子最漂亮。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五、作品展示,對優秀的作品進行評析,予以獎勵。
六、總結:
其實在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美的東西,只要我們小朋友們細心地去觀察去發現,用我們的小手和智慧去創造美,將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1、教學準備:白卡紙(連卷)、顏料(稀釋過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紙、音樂
2、活動目標:激發孩子充分的想象,讓孩子識別基本色彩并搭配。
3、活動過程:
(1)、夏天,天氣特別炎熱,雨婆婆也被太陽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連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魚們到處在找水喝,可每到一處就被魚兒們“咕咚咕咚”喝個精光。
這可怎么辦呢?
帶領幼兒作找水狀一起游,并且把自己當做小魚。
(2)、想到方法來拯救我們的小河姐姐了嗎?
出示蘭色顏料并提問:河水是什么顏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顏色的?那下面就請大家幫助河姐姐把藍色的河水覆蓋滿整條小河吧
(3)、請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個藍色顏料杯子,把顏料倒在白紙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勻,把白色都覆蓋掉。
(4)、小河姐姐真高興,因為她又恢復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傷心起來,因為她雖然恢復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們都不見了,下面我們就要幫她把朋友們找回來。
請小朋友去已經覆蓋滿河水的小河里摸魚,把紙拉起來,然后和媽媽一起去選一條尺寸大小都合適的魚,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要涂在有紋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顏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這個環節一定要父母一同參加。
(5)、請父母幫助幼兒用手指點上小魚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體情況定。
三、欣賞自己的作品《魚趣》并且點評。
四、教育咨詢:如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將拓墨色塊添畫成小動物。
2、能根據動物的特征合理搭配色彩并進行大膽裝飾。
3、結合自己的作品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創意,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棉簽、8K正方形紙、水粉顏料(相鄰色或相對色)、PPT等。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有拓墨借形想象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
二、講解示范——在互動中學習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將拓墨色塊添畫成小動物。
1、出示拓墨色塊,觀察它的形狀。
教師:小朋友,你發現這是什么動物?
2、幼兒進行各種猜想。
3、教師:想不出來沒關系,我們換個角度,轉個面來看一看,就會有新的發現。
4、教師:老師也動腦筋想一個和小朋友不一樣的。
5、請一個幼兒上來進行創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正確定位
合理搭配色彩進行裝飾
大膽想象,添畫情節
6、全體幼兒創作。
三、活動講評。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2、欣賞講評:請幼兒結合自己的作品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創意,在點評中指導孩子能根據動物的特征合理搭配色彩并進行裝飾,表揚有創意的作品,讓孩子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美工區,繼續用拓墨色塊添畫其他的動物。
2、語言區:講述添畫后的故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大膽的在紙盤上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進行創作。
2.合理利用廢舊紙盤,體驗紙盤再利用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帶來的紙盤做的快樂球。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漂亮的東西,你們看是什么呀?
2.這個好看的快樂球。是老師用紙盤和皺紋紙做的呢,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嗎?二、觀察教師制作的快樂球范例。師:“提問:這是什么?是什么東西做成的呢?”幼兒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進行一定的總結:這是一個花球,是拿用紙盤和皺紋紙制作成的。
二、介紹制作的方法。
1.師:我們先拿出我們紙盤和皺紋紙彩帶,然后在紙盤上邊上黏上一圈的漿糊,最后將皺紋紙彩帶粘在紙盤的周圍紙盤球就做出來了。
2.教師分發制作的材料,幼兒分組進行制作操作活動。
三、幼兒操作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指導制作有困難的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問題與教室的衛生問題。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
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相互交流欣賞。活動反思出示的快樂球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制作的欲望,在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中,幼兒觀察和討論制作過程。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利用紙盤進行制作。活動中用到的皺紋紙揉搓成小球,大部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精細動作慢慢完善,揉搓成的小球個個都很有形,在制作的時候,個別幼兒在擺布上還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
近期孩子對于美術區域中的色彩紙條很感興趣,總是將紙條拿在手里轉圈圈玩,我禁不住思考,如何能讓幼兒玩出精彩玩出智慧?《指南》中指出: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幼兒共同確定表達表現的主題,引導幼兒主題開展想象,進行藝術表現。這一闡述給了我啟迪。如果能圍繞幼兒的興趣結合主題活動開展一次混齡紙藝活動。而花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常見又非常喜歡的美麗的一種東西,我以卷紙花為主題,用彩色紙卷出花形,并增添花莖和花葉部分不僅讓幼兒通過觀察能夠發現美麗的花朵外形的特點,還能制作出立體又美觀的花。
教學目標共性目標:
1、感知卷紙花是由花、樹干、樹葉三個基本部分組成的,嘗試運用卷、剪、貼的方法來表現出卷紙花。
2、體驗合作創作的樂趣。
高層次目標:學習用卷的方法制作花桿和卷紙花低層次目標:能按輪廓剪樹葉和花瓣,并貼上葉子。
教學準備經驗準備:能沿著輪廓剪
材料準備:彩色紙條,雙面膠,塑料吸管,膠水, ppt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卷紙花。
觀看PPT卷紙花,引起幼兒的觀察興趣。
教師:看一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這些花漂亮嗎?它們是真的花嗎?
二、引導幼兒探索發現那么它們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呢?今天我們就走進“紙”的世界。
三、引導幼兒探索將紙條變成花朵。
1、做花桿老師這里有兩種材料我們要把它做成花桿我們可以怎么做?
老師介紹花桿的做法提醒幼兒斜著卷,要卷緊,頭和尾要粘牢。
2、剪花老師這里有一個紙條,上面有一條直線,仔細看一下線條的位置,代表剪到這里就停下來。剪之前我們先把它對折,再對折,注意:線條那面在外面。
如果有的小朋友覺得難,剪不好,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畫好線條的紙,一會可以自由選擇。
3、卷花將雙面膠粘到紙條的頭、中間、尾部三個位置,然后將紙條卷到花莖上(要卷緊)。
4粘葉子紙上有什么?它像什么?實線是用來干什么的?
老師這里準備了兩種紙,一種是畫有葉子輪廓的紙一種是空白紙和筆,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想要的材料。將葉子剪下來然后粘到花莖上,一朵花就完成了。
四、幼兒自由結伴,分工進行創作。
1、中班孩子和大班孩子結對,大班孩子負責卷花桿和花,中班孩子剪花瓣及葉子在大孩子的指導下粘貼花桿。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積極探索,并注意良好的操作習慣。
五、相互欣賞作品,感受成功的體驗。
引導幼兒將做好的卷紙花放在花瓶里
六、活動評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秋風起來啦,樹葉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們在樹底下忙得不亦樂乎。這樣情景當然不能錯過,引導孩子用樹葉來拓印的大好時機。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了解樹葉的奇妙以及樹葉的外形和葉脈的不同之處。
2、了解拓印的方法,樂意與同伴探索交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拓印樹葉的方法,從中得到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各式各樣的樹葉若干,厚薄畫紙人手一份,蠟筆每桌兩盒,膠水每桌2個。
教師:事先做好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介紹各種奇妙的樹葉
教師:你們搜集的樹葉都是什么樣的,有誰愿意和大家介紹下自己帶來的樹葉。
幼兒自由介紹個子搜集來的樹葉,大家欣賞交流樹葉的特點。
2、欣賞教學掛圖中“奇妙的樹葉”,感受樹葉,葉脈的奇特之處。
教師:請大家欣賞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樹葉(引導幼兒自由想象)。老師考考小朋友,看看誰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腦袋最聰明。
“小朋友看到圖中的這些樹葉,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與平時我們見到的樹葉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呢?”
“這些樹葉是什么形狀的?中間一條一條的小線線(葉脈)誰知道是什么,誰能告訴我”?
小結:秋天到了,小樹葉們都換上了新衣服,離開了自己的媽媽,他們都到哪去了?樹媽媽看見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會著急么。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它們還回回家找媽媽么?什么時候還會去找媽媽呢?(當春天來了小樹葉就會回來找媽媽了)
3、出示拓印畫,引發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教師:這里有一副奇怪的畫,從這副話里面,小朋友們能看到些什么呢?畫里面又藏著些什么呢?誰能看出來?
4引導幼兒觀察拓印畫,討論怎樣進行拓印。
教師:畫里面的樹葉是怎么樣畫進去的?可以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引導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閱你讀幼兒用書,了解拓印樹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先選好樹葉,可以用一種或者兩種、
2>然后把樹葉用膠水貼在厚紙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紙鋪在上面固定好。
3>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蠟筆均勻地涂在薄紙,進行拓印。
5幼兒動手嘗試拓印畫。
教師:
大家想用什么樣的樹葉拓印呢?想怎么樣拓印呢?
1>幼兒分小組進行版畫游戲
2>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手上臟了及時擦干凈,
鼓勵幼兒發揮獨創性設計出新穎的拓印畫。
3>把印好的畫用蠟筆進行裝飾成各種各樣的樹葉拓印畫。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過程,并討論,分析成功與否的原因。
教師:請大家說說自己剛才是怎么拓印樹葉的,拓印出來了嗎?為什么?
小結: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只有畫面產生凹凸不平時才能拓印的,樹葉可以拓印出來,拓印的時候,要把上下兩張紙固定好。
7、幼兒根據剛才的發現,再次進行拓印畫的嘗試。
8、展覽、欣賞各自拓印畫的作品,分享、嘗試探索拓印畫帶來的快樂。
延伸活動
下節課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顏料、油畫棒、鉛筆、水筆等)和不同紙質的紙張。引導幼兒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選擇樹皮、輪胎、布條、不同粗糙程度的墻面等一些其他有紋路便于拓印的東西。由拓印引發幼兒對不同物質的表面機理的關注興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的參與性都是很強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貼技巧,在拓印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種形態與顏色的樹葉拓印,而且能積極的與教師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