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11-11 15:41:4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產生意圖:

  小朋友每天起床都會聽到起床的鈴聲,但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會注意這個現象,有一次小朋友告訴我所有小朋友都能聽到起床鈴的,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么。于是我想把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些原理告訴小朋友。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對身邊的現象產生興趣,關注周圍的事物。

  2、聲音產生和轉播的原理,并有保護耳朵的意識。

  準備材料:小股和鼓槌,小提琴,三角鐵,水槽,水,白紙,少許沙粒

  活動過程:

  在實驗之前對小朋友提出要求,請小朋友認真的聽,細心的看:

  1、你看到什么?2、你聽到什么?

  實驗一、聲音的產生

  1、先請小朋友看清楚在老師沒有拉響小提琴的時候琴弦是怎樣,然后老師拉響小提琴的時候請小朋友注意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如果小朋友回答不出來,可以提示觀察琴弦)。

  2、把一些小物體,如豆粒放在鼓面上,然后敲鼓,請小朋友聽聲音,觀察鼓面的小豆顆粒有什么現象發生?(小豆都在跳動,原因是鼓面的振動引起小豆的跳動)

  3、老師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觸摸三角鐵,然后告訴小朋友們有什么感覺(有震動)在請小朋友用手摸之前說清楚要求:“請你摸摸三角鐵,有什么樣的感覺。”然后老師再敲響三角鐵,請小朋友用力按住三角鐵,阻止它的振動,請小朋友聽還有沒有聲音?(沒有)告訴小朋友,聲音是因為震動而產生的,如果阻止物體振動聲音就馬上消失了。

  實驗二、聲音的傳播

  1、請小朋友所有把耳朵都趴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撓桌底或者敲桌面,請問小朋友有什么發現?(聲音可以在桌子這樣的固體傳播)

  2、老師在水中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把耳朵貼住水槽,然后問他能不能聽到聲音,請他把結果告訴所有小朋友;老師再在水中敲響三角鐵,請所有小朋友傾聽,能不能聽到聲音?(告訴小朋友聲音可以在水這樣的液體傳播)

  3、老師播放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能不能聽到聲音?(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可以提示小朋友,我們周圍有什么是看不見的?(空氣)

  4、引導小朋友思考聲音在空氣中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老師講話是不是只有前面或者后面的小朋友才能聽見啊?我們平時起床的鈴聲是不是在所有角落都能夠聽到啊?那么聲音是響什么方向傳播的呢?(四面八方)

  實驗三、聲音怎樣在物體中的傳播

  把一個小鼓立在桌面上,然后在鼓的右面(或者左面)立一個紙屏,在紙屏上吊一個小球,老師敲鼓的左面,請小朋友觀察紙屏和小球有什么現象發生?(告訴小朋友,當物體振動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形成聲音的波浪,聲波從鼓的左面傳到右面引起鼓右面的振動,又傳到紙屏從而引起小求的振動,所以就看到這樣的現象了)。

  最后,請小朋友注意保護我們的耳朵,因為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我們才能聽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明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責,并能監守崗位;

  2、能夠使用禮貌用語,較安靜地游戲;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內容:

  娃娃家、醫院、理發店、菜場、銀行、公共汽車、超市。

  活動過程:

  一、引導語

  小朋友,今天我們又要來玩娃娃家了,你們高不高興啊?上次我們在玩娃娃家的游戲的時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來是娃娃家的爺爺,可是后來他看到醫院的醫生不夠了,那是因為醫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醫院,幫助病人看病。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與別人不一樣,他用的是氣功,今天,我要在來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夠把工作做到下班,還有,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不是要安靜一點啊,這樣,在醫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兒游戲

  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媽媽一起將娃娃家整理干凈;

  普遍指導各個服務場所能應用禮貌用語;

  教師觀察:

  1、觀察幼兒是否能夠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觀察幼兒是否能夠自己解決一些遇到的小問題;

  3、觀察幼兒是否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監守好自己的崗位,不在教室中間奔跑;

  4、觀察幼兒游戲的聲音是否比較安靜;

  三、教師評價

  1、讓個別幼兒介紹今天自己的新發現;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2、對今天在游戲中能夠監守自己崗位、并能使用禮貌用語的幼兒予以表揚;

  3、對于全班幼兒在游戲中能夠放低音量地進行游戲給予表揚,并告訴幼兒在下次游戲中也要看他們的表現;

  活動反思:

  小班的幼兒好模仿,已經具有了初步的主體意識,他們渴望像成人那樣參加各種活動,他們會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實生活,而"娃娃家"又比較接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所以,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玩。

  豐富的玩具材料是發展幼兒思維和想象的有效途徑。通過玩具材料可啟發幼兒產生聯想、引起游戲愿望,并可以使幼兒游戲活動更有目的,增加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由于幼兒模仿多,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在游戲初期投放的玩具種類不宜過多,而相同的玩具數量要充足。

  再有,小朋友的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要把能力好的和能力差的搭配起來,讓他們互相帶動和感染,共同感受游戲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大班教案《益智游戲》適用于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操作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觀察的細致性和敏感性,在有趣的游戲中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益智游戲》教案吧。

  一、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游戲中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

  2、在操作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觀察的細致性和敏感性。

  3、與同伴合作進行的搭建游戲。

  4、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板、橡皮筋、水彩筆若干。

  2、各類游戲操作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簡單的向幼兒介紹各組游戲,激發孩子玩游戲的興趣。

  2、幼兒自選小組游戲。

  (1)找圖形——找出相同部分的圖形卡或缺了的那一塊。

  (2)連線——把相同的圖用線連起來或把部分點用線連成和范例一樣的圖案。

  (3)數數——認真觀察,數數圖中物體的個數或自由擺小方塊數。

  (4)走迷宮——提供各種迷宮圖,通過觀察讓幼兒獨自或結伴玩。

  (5)涂色——讓幼兒仔細觀察后,用涂色的方法呈現動物形象。

  (6)大尋找。

  (7)自由拉橡皮筋。

  3、幼兒自由選擇游戲,教師參與到游戲中或與幼兒共同游戲。

  4、游戲結束時可讓孩子自己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小百科:益智游戲是指那些通過一定的邏輯或是數學,物理,化學,甚至是自己設定的原理來完成一定任務的小游戲。一般會比較有意思,需要適當的思考,適合年輕人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郵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勞動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懂得尊重成人的勞動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伴共同制定參觀計劃,嘗試安排自己的活動。

  3、在協商、討論、分工等過程中提高同伴間的相互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老師事先與郵政局的有關人員聯系參觀事宜、一封寫好的信、老師用的計劃書、白紙、勾線筆。

  2、家長與孩子一同寫信給外地的親屬,幫助幼兒認識信的郵寄過程。

  3、協助幼兒收集家中無用的信封,供幼兒游戲用。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引起幼兒參觀的興趣。

  老師出示一封寫好的信,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什么?如果要寄信,應該到哪里去寄?誰會將信送去?郵遞員的工作單位在哪里?

  二、討論制定小朋友自己的參觀要求

  1、“今天我們要去一個非常大的郵局,那里的規模很大,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關于郵局的知識,可是這個大郵局離我們暨陽幼兒園非常遠,在路上,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2、 老師和大家一起參觀的路線、路上的時間進行了討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郵政局有哪些部門,各部門人員在干什么。 “跟好老師,不亂走!”“聽好老師的要求,不能亂動郵局里的東西”“聽好郵局叔叔的介紹”“用眼睛看,記牢在腦子里”小朋友七嘴巴舌的說著,提出的要求很全面。

  三、帶領幼兒參觀

  1、參觀郵政局,了解各部門的職責及工作人員的勞動情景,并動手實踐

  (1)小朋友頂著炎炎烈日,終于步行來到了郵政局,到了郵政局,已經有工作人員在等待迎接我們了,小朋友一路上的勞累一下子被參觀的驚喜所代替,在郵政局的孫叔叔的細致介紹下,小朋友近距離的接觸到了郵政局的知識。知道了EMS國際快遞,,參觀到了郵政局的內務。

  (2)在參觀的過程中,了解的郵寄的過程:郵戳——分裝——分撿——投遞,看到郵局的叔叔阿姨每天要把那么多的信送出去,真正的體會到了郵遞員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勞動。

  2、請郵遞員介紹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把信件、雜志、報紙準時送到目的地的經歷和動人事跡。

  (1)小朋友看到郵遞員叔叔將像小山一樣的信件分割好,把送往一個目的地的信件分裝在郵包的不同口袋里,然后將重重的郵包掛在自行車的兩邊,最后介紹自己的運送經歷。

  (2)聽完叔叔的介紹以后,小朋友紛紛自發的對郵遞員叔叔表示敬意。

  四、活動延伸

  幼兒有了感性經驗以后,對郵遞員叔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有了清楚的認識,甚至有的小朋友說長大了也要當郵遞員,于是我們開展了“郵遞員”的游戲,目的是讓幼兒體驗郵遞員的工作,并練習說出各地的地名。

  五、活動反思

  1、這個活動的選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感興趣、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在整個的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通過自己討論出外出的要求,幼兒都能遵守,外出的常規比以前都大有進步。

  2、幼兒通過現場的學習,真切的看到、摸到郵局的種種,這種實地學習所獲得的經驗比靠書本所得到的知識要來得更深刻,當天晚上,許多小朋友的的都記下以“參觀郵局”為題的日記,可見他們對這次活動的重視程度。

  3、看到了郵局叔叔的辛勤勞動,小朋友真正體會到了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達到了此次活動真正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扇子的不同造型,花紋,圖案。

  2,知道扇子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3,了解扇子跟我們生活的關系,會用扇子解暑。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備一把扇子,制作扇子的材料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了解扇子的種類。

  提問(1)大家把自己帶來的扇子拿出來,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2)你的扇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上面有什么圖案?

  (3)你最喜歡哪一種扇子?他有什么特點?

  2,了解扇子的用途。

  (1)提問:扇子可以怎么用?(幼兒玩一玩扇子,說說有什么感覺。)你們知道扇子除了可以用來扇風還可以用來干什么?

  (2):扇子是我們夏天解暑的一種工具,他能使我們涼快。扇子有很多形狀,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羽毛扇,芭蕉扇,紙扇,香木扇,絲綢扇等,很多扇子上還有不同的圖案,可以掛在墻上裝飾房間,還可以用來跳舞。

  3,教師示范講解扇子的制作過程。

  (1)出示扇子的制作過程圖示,引導幼兒觀察扇子的制作過程。

  (2)提問:做扇子需要哪些制作材料和連接材料?

  4,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5,教師共同將作品布置成"扇子展覽會"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自己制作扇子,送給老人。

  活動建議

  1,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扇子

  2,有吊扇或空調的幼兒園應結合本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吊扇,空調,引導幼兒多用扇子,養成節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的愛心和環保意識。

  2、幫助幼兒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使幼兒明白,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

  3、引導學生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開展環保活動,學習評價故事中的角色行為。

  教學方法

  1、教師通過觀看圖片來講解環保的重要性,并帶領幼兒互動。

  2、通過多媒體讓幼兒更加直觀的了解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準備多張污染水資源和原始生態環境的圖片。

  2、準備一杯清水,一杯污染的水。

  3、利用多媒體播放故事課件。

  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和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環境保護的意識;

  難點是如何讓幼兒知道水污染對人、動物和環境的傷害。

  活動過程

  (一)設計疑問。

  教師帶領幼兒利用多媒體課件觀看小魚在長江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著,接著畫面上小魚由于喝了受工廠排除來的污水,劇烈的掙扎,最后泛白肚子。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長江里面的小魚是怎么了?為什么會死去?并帶領幼兒找出殺害小魚的主要因素。

  (二)聽故事

  教師在帶領幼兒看完多媒體課件后,給幼兒講述黑貓警長查辦笨笨熊工廠污染環境的故事。

  教師在講完故事之后,向幼兒提問笨笨熊的做法對不對?并說出答案。

  (教師小結:原來是笨笨熊的工廠生產排出有毒的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入長江,害的小魚失去了生命。)

  (三)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幼兒播放附近的沒受污染的和受污染河流的錄像。然后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森林嚴重砍伐。2、農藥和化肥。3、工廠的廢水。

  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一杯清水和一杯污染的水給幼兒做比較,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區別和危害。

  (四)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該怎樣保護水資源?

  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讓其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

  (1)節約用水

  (2)愛護花草樹木,在植樹節的時候多植樹。

  (3)建議父母使用環保物品,并教導他們要有環保意識。(例如垃圾分類處理)

  (五)活動延伸:開展“環保寶寶”競賽活動。

  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

  我們人類只有一個可以升息的地球,然而這個地球正被人類制造出來的污染物所威脅著。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地球。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境保護也日顯緊迫,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水,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觸,但幼兒對水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兒進一步去理解水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對“水”的深層次的探究已是一個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一堂社會環保課————《保護水資源》。

  二、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制訂的目標。幼兒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應該為幼兒的終生發展作準備,社會教育也不例外。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

  1、知道水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了解珍惜水資源的好處,初步產生環保意識。

  2、遷移生活經驗,增強幼兒珍惜水資源的意識。

  3、通過看看、說說、聽聽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

  我把活動目標一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三、活動準備:

  本次活動為了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提供條件,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1、2杯水和多媒體課件

  2、多張污染水資源和原始生態環境的圖片

  3、知識準備:和家長一起尋找關于“植樹造林”的資料

  四,說教學法:

  主要應用以下教學法:一、情景體驗法:運用了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從反面深刻地體驗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二、引導教法:教師在帶領幼兒看完多媒體課件后,給幼兒講述黑貓警長查辦笨笨熊工廠污染環境的故事。增強幼兒對保護環境的意識。三、對比法:教師可以拿出一杯清水和一杯污染的水給幼兒做比較,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區別和危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幽默、滑稽引人發笑的原因是奇巧。

  2、激發幼兒愛聽笑話故事。

  3、引導幼兒學看漫畫,嘗試說及創編笑話故事。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四幅。

  2、收集一些笑話圖片,多媒體展臺。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笑話故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讓幼兒結合實際談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小朋友聽過笑話嗎?能講給大家聽聽嗎?你們覺得好笑嗎?為什么好笑?

  2、讓幼兒初步了解好笑的故事。

  (1)出示掛圖1——3,初步感知故事。

  提問:萬爾福叔叔愛自己的頭發嗎?他是怎樣愛惜自己頭發的?(讓幼兒自由說說,然后教師小結)。

  (2)讓幼兒猜測,體驗自由表達的樂趣。

  萬爾福叔叔這么愛惜自己的頭發,你覺得他的頭發長得怎么樣呢?(幼兒自由猜測,教師不作肯定與否定回答)

  (3)出示最后一幅圖,揭開事實。

  我們一起來看看萬爾福叔叔的頭發究竟有多少呢?(讓幼兒自由說說,重點說出只有一根,讓幼兒初步感知故事好笑)。

  (4)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理解好笑的原因。

  提問:你們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呢?(因為萬爾福叔叔只有一根頭發,他還堅持天天梳頭、照鏡子、洗頭發撐著遮陽傘、帶保暖帽等),(引發幼兒說出故事有趣、滑稽、與我們想的不一樣)你們覺得什么地方最好笑?

  (5)完整講述笑話故事。(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萬爾福叔叔可愛自己的頭發了,他每天都要照著鏡子梳梳頭,用洗發水洗頭,用電吹風吹干,夏天他怕曬著頭發,撐上了遮陽傘,冬天怕凍著頭發,戴上了保暖帽,萬爾福叔叔的頭發長得怎么樣呢?原來只有一根。

  二、看漫畫,學說笑話。

  1、找好笑的地方。

  問:這幅漫畫好笑嗎?什么地方好笑?(讓幼兒發現老爺爺腳踩香蕉皮,滑了一跤,拐杖正好打在了鼻尖上)。

  2、學說笑話故事。

  你能把這個笑話講給大家聽聽嗎?(讓幼兒個別講后集體說說)

  3、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看、說其它的笑話故事。

  三、看漫畫的前幾幅圖,創編笑話的結尾。

  小朋友看看這幾幅圖講的使什么?它會發生什么好笑的事情?(讓幼兒相互說說,然后請個別幼兒上前編,引導幼兒編出不同的好笑的結)。

  四、鼓勵幼兒多說笑話,這們可以令人開心,解除煩惱,消除疲倦。

  小百科:頭發,指生長在頭部的毛發。頭發并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經和血管,但含有細胞。頭發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護頭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積極閱讀、仔細觀察,感受畫面和音樂所呈現的優美意境。

  2.能從畫面前后的關聯、變化中合理想象畫面內容,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準備

  PPT課件,幼兒人手一冊繪本,音樂《黃雨傘和雨滴》《朋友》,小黃傘、小藍傘各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繪本,請小朋友一起看封面,說說從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覺這本書會講關于誰的故事。

  2.介紹繪本——《黃雨傘》。

  (繪本的封面給閱讀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背景,在灰色的背景中有一把鮮艷的黃雨傘顯得十分醒目,簡潔的封面奠定了整本書畫面的風格和基調。畫面中間淡淡的灰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是一條雨中的小路。一幅簡簡單單的畫面,足以讓孩子馳騁想象,感受繪本的風格與特色。)

  二、集體閱讀扉頁及前兩頁

  1.閱讀扉頁:說說看到了什么?猜一猜這個打黃雨傘的是誰?

  2.播放音樂《黃雨傘和雨滴》,閱讀第一頁:聽著音樂,你在畫面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3.播放音樂《朋友》,閱讀第二頁:畫面有什么變化?提供小傘道具,請小朋友想象并嘗試表演兩個朋友見面的情景。

  (對這兩個畫面的閱讀,我采用的是讓幼兒靜靜聆聽與畫面極其相配的音樂,在音樂中想象畫面,讓音樂幫助延展畫面的內容。這樣,相對于整本書來說最為簡單的兩幅畫面,沒有讓幼兒在閱讀時匆匆而過。我覺得,這種停留對于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舒緩的音樂放慢了閱讀的節奏,也讓孩子的心靈隨著音樂安靜下來,進入了邊看邊想的境界,進入了與《黃雨傘》契合的閱讀狀態,更為幼兒閱讀后續畫面做好了心理上和閱讀技巧上的鋪墊。)

  三、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1.幼兒自由翻看書本,鼓勵幼兒如果看懂了,可以小聲地說一說看到的內容。

  2.分享交流:發現小朋友撐著小雨傘經過了哪些地方,有什么發現。

  3.提問:那你最喜歡小雨傘經過什么地方呢?(幫助孩子大膽表達自己對畫面的感覺,嘗試用藝術的語言表達閱讀到的感受。)

  (行走是有節奏的,閱讀也是有節律的。孩子們閱讀了前兩幅畫面后,急切地想要了解后面的內容,我及時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自由地翻閱圖書,有效地運用前閱讀的經驗,去捕捉前后畫面之間的關系,嘗試完整欣賞圖書。以“你發現小朋友撐著小雨傘經過了哪些地方”,幫助幼兒融會貫通所有的畫面,并把在自由閱讀中獲得的零散的、片段的信息有機地整合起來,融合成孩子們自己的故事。在基本熟悉整本書畫面的基礎上,借助“那你最喜歡小雨傘經過什么地方呢”,引導孩子們交流、分享對畫面細節的把握、對美的感受……)

  四、感受繪本《黃雨傘》的特別之處

  1.提問:你覺得這本書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結:這本書只有畫面沒有文字,這樣的書叫無字書。畫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畫里面,讓每個看書的人自己來編故事,有的地方和別人差不多,有的地方可以有自己特別的理解。

  (在孩子們閱讀了《黃雨傘》后,我想他們所得到的應該是心靈的自由。一本可以由自己來編故事的書,一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來連接的書,構成了孩子心中自己的書。面對這樣的書,孩子會有很多快樂的表達。)

  五、整體閱讀圖書

  1.播放課件,整體閱讀。

  2.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這本書的理由。

  3.給幼兒介紹書的作者和音樂家,鼓勵幼兒以后再來欣賞這本書和書中的音樂。

  (我們把圖書制作成了自動播放的圖畫書,在閱讀的最后呈現給孩子。伴隨著輕快的主題曲,孩子們再次完整地欣賞畫面、自由地串接一幅幅場景,合成美麗的故事。對孩子來說,這樣的閱讀是來自心靈需求的閱讀,是有利于其身心成長的快樂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探索圖形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常見的各種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與教學相關的PPT、魔術袋一個。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PPT。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羊村長和喜羊羊分蛋糕,兩個人一樣多,怎么分?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并把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請全體幼兒參與進行二等分。

  (1)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每組選一個代表到口袋里摸圖形,摸到什么圖形,那組就對什么圖形進行二等分。

  (2)幼兒嘗試進行二等分。

  (3)每組選代表說說怎么分?如何驗證?

  4、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為范例,引導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教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

  (1)PPT上出現美羊羊和懶洋洋,請幼兒思考:這時有四個人,應該怎樣分蛋糕?

  (2)提問:什么叫四等分?

  (3)小組討論:怎么在原來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每組至少討論兩種方法?

  (4)幼兒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操作。

  (5)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

  (6)提問:你是怎樣進行四等分的?請幼兒在圖形上畫一畫。

  6、活動延伸:

  出示不規則橡皮泥,這個可以進行二等分、四等分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大膽介紹自己認識的恐龍的名稱,外形特征,生存本領等,從外形,習性等不同角度對恐龍進行比較分類,發展思維的概況性和多元性。

  2、萌發了解恐龍外形特征與其品種多樣性的興趣。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難點

  大膽介紹自己認識的恐龍的名稱,外形特征,生存本領等,從外形,習性等不同角度對恐龍進行比較分類

  萌發了解恐龍外形特征與其品種多樣性的興趣

  活動準備

  掛圖。《小朋友的書》,玩具,模型

  活動過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恐龍”

  教師根據幼兒收集的資料信息,引導幼兒利用圖片,資料說說自己調查恐龍的情況,自己知道的有關恐龍的信息。

  提問:你認識哪些恐龍?他們長得怎么樣?有什么特別的本領?

  二、比較,梳理對恐龍的認識

  1、結合掛圖,逐一說出幾種典型的恐龍的名稱,并在《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第5~6頁“我知道的恐龍”中找出相應的恐龍形象。

  2、觀察找出不同恐龍典型的外部特征,加深認識。

  3,如果要給這些恐龍分類,該怎么分呢?

  三、啟發幼兒提問

  關于恐龍,你還想了解一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活動評析

  一、知識的準備

  恐龍的知識對于孩子們來說是比較匱乏的,那么前期的知識積累和準備是很重要的,教師就是抓住了這個關鍵,在活動前給予孩子學習的時間,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才能說出許多關于恐龍的知識,這樣經驗的分享幫助孩子有新的提升,知識也得到了擴充。

  二、教具的運用

  教具還是比較平常的圖片、玩具模型,但是教師將他們充分運用,采用觀察、比較等手段,讓教具盡情發揮它的作用。

  反思

  可以更多的引導或是將自己的身份轉變成孩子的一員,和孩子互相分享,互相學習,那么老師和孩子在活動中更自然,不但可以牽引著主線幫孩子梳理知識,又使活動氛圍更活躍、自然。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10篇】相關文章: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2-16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10篇02-24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6篇02-22

【必備】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九篇02-18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6篇02-18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錦集4篇02-23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錦集7篇02-23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九篇02-21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9篇02-21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2-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综合Av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 |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