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11-11 09:51:0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5篇)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等風俗。

  2.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3.通過手工制作感受端午節的氣氛,萌發對傳統節日風俗的興趣。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

  1.通過觀看視頻讓幼兒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

  2.通過PPT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的風俗。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活動準備:

  1.有關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來歷,賽龍舟、艾草、粽子、掛香包圖片,艾條等;

  2.春節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圖片;

  3.手工材料紙杯子,五色彩線,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

  看圖猜節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師:這是什么節日?誰來告訴老師一下這個節日里我們都要做什么?

  3.師:知道了前面那些圖片是描述春節的。那我們現在再看一下這幾張圖片,圖中有什么?是什么節日?

  二、基本部分

  1.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端午節。端午節是哪一天有沒有人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有誰知道端午節的故事?

  2.師:好,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端午節的來歷》來進一步了解下端午節。

  3.師:看了短片以后誰來告訴老師一下端午節是哪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4.師:端午節吃粽子,你們吃過嗎?誰來說一說?

  5.師: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節還有一種游戲叫劃龍舟。那在我們這個地方是很少見的。

  6.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的?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小視頻來看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

  7.師:(讓配班老師悄悄點燃艾葉)大家聞到什么味道沒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來是艾草呀!誰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會有很多蚊蟲,點燃的艾草有這樣一股特殊的味道,它可以趕走蟲子。剛才我們只聞到了它的味道,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樣子。(圖片)8.師:今天呀,我們小朋友一起了解了這么多關于端午節的事情,誰來給老師說一下我們當地是怎么過端午的都有什么風俗習慣?(插柳條,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9.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了嗎?它是為了紀念誰的節日?

  三、手工制作

  1.師:下面我們做個小手工,制作一個漂亮的荷包送給我們的爺爺奶奶祝我們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2.師:好,荷包做好了,我們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說了這么多小朋友們再來說一下端午節師幾月幾日,是紀念誰的節日?

  四、聽老師講故事

  師:最后大家聽老師講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2

  活動名稱:快樂端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ǘ┗顒訙蕚洌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ㄈ┗顒舆^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顒用Q:快樂端午

 。ㄒ唬┗顒幽繕耍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ㄈ┗顒舆^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ㄋ模┗顒友由欤

  請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3

  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端午節活動教案

  20xx-06-06來源:中國幼兒教師網

  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端午節活動教案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祟敬之情。

  二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為孩子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帶五彩線等,并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五彩線若干。

  3、 準備有關端午節慶祝活動的錄像

  三、活動過程:

  1、 交流經驗。

  提問:端午節是哪一天?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進行哪些活動?借助圖片和實物,在寬松的氣氛中,師幼一起交流所獲得的關于端午節風俗的經驗,教師作適當補充。

  2、 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提問:你們知道端正午節為什么會有這些風俗嗎? (如果有幼兒知道,請該幼兒來講述。教師補充)

  3、 講述屈原的故事,給幼兒講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賽龍舟的由來,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心情。

  4、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5、 講述其他風俗的由來。

  6、 觀看有關端午節慶;顒拥匿浵瘢私夤澣盏拿耖g慶祝習俗。

  ——包粽子活動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2、樂于參加包粽子、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綁粽子的繩 、裝米的盆(4個)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 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著 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學前班的小朋友們 和老師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

  二、在音樂聲中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包粽子。

  三、將包好的粽子交給伙房蒸煮

  四、品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 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請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師:好了, 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 賽龍舟 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范: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體驗民俗文化,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于參加家務。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活動準備:

  視頻(端午節如何包粽子)粽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粽子餡安全剪刀盆子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老師:小朋友們好!端午節快到了,老師家里要來客人,小朋友們說說老師應該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給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幫助老師。

  小朋友:愿意。

  老師:老師家要來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個人包粽子,忙不過來,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包粽子嗎?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墒悄銈冎罏槭裁炊宋绻澮贼兆訂?(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系,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頻,了解端午節由來以及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

  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會吃粽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放視頻)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頻學習及老師的示范,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著包出一個大概,對于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采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老師:哇,__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并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6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磁帶《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愿者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教學反思: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7

  教材分析

  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包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大班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逐漸提高,他們喜歡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制作,并能嘗試借助輔助材料表現物體的細節特征。本次親子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家長的指導合作過程中,探索用剪、貼、針線穿縫等技能縫制香包的方法,體驗親子制作香包的快樂,感受節日的溫馨。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有掛香包的習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嘗試用針縫的方法制作香包,知道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注意用針的安全。

  3.體驗與家長自制香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針、線、各色花布、吊墜、彩珠等等。

  2.幼兒已有用針經驗。

  3.民間音樂的磁帶、教學課件。

  活動建議

  1.利用教學課件,幫助幼兒感受香包的不同形狀。

  (1)觀察香包,了解掛香包的用途。提問:端午節人們為什么要掛香包?

  小結:古時人們在端午節這天小孩早晨出去踏青脖子、手上和腳上掛上穿好的五彩線胸前還要掛著香包驅蟲辟邪,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2)了解香包的不同形狀,激發自制香包的興趣。

  小結:香包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圓形、心形的、圓柱體的、葫蘆形的、椎體的等等,色彩鮮艷,裝飾美麗,香包主要有吊繩、香包袋、吊墜三部分組成。

  2.討論、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知道縫制香包時要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保護自己和他人安全。

 。1)探討制作香包的方法和步驟,了解制作香包的基本流程。提問: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樣使用這些材料來做香包?

  小結:首先要根據自己想制作制作的香包形狀裁剪布料進行縫合,然后安裝吊繩、制作吊墜,最后在香袋里裝上艾草、干花等香料。

 。2)親子討論制作什么形狀的香包,并與大家分享交流制作方法。

  (3)討論做香包的注意事項,提醒家長和小朋友正確使用剪刀和針線,確保人身安全。

  3.在音樂聲中,家長指導幼兒縫制香包,體驗親子制作的快樂。

  4.共同欣賞、評析作品,共同分享親子制作香包的樂趣。

 。1)幼兒和家長展示并講述自己的作品,重點引導講出自己作品的制作過程。

 。2)引導幼兒互相評價,主要在觀察評價中感受作品的優美造型、新穎的創造想象?矗∠隳移羻?

  大班綜合優質公開課《鴨子騎車記》視頻+課件PPT+音樂+詳案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

  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視頻

  1 、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做五彩繩

  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

  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

  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 清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

  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 、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

  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 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運用句型“不僅·····還”

  1 、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 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

  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

  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包、做五彩繩

  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

  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 “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范:

  比如說,

  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 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

  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評析

  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 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 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 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最后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5、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視頻(端午節兒歌)

  2、圖片(粽子、龍舟、香囊等)

  3、實物:粽子、香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給掛圖選字活動。(鞏固上面學的端午節知識)

  1、師:在黑板上掛有關端午節的圖片,請小朋友選字貼在圖片的下面。

  2、幼:選字活動

  三、看視頻,學兒歌。(再次鞏固有關端午節知識)

  師:教讀《端午節兒歌》

  五月五,端午到。

  賽龍舟,真熱鬧。

  吃粽子,帶香包。

  蚊蟲不來身邊鬧。

  幼:跟著老師和視頻一起學習《端午節兒歌》。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端午節的日期,通過學習端午節兒歌,知道什么是端午節。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從聽故事看視頻中感受端午節的意義。

  3、幼兒和老師還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節相關游戲、嘗嘗端午節粽子,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粽子

  2、艾蒿等實物

  3、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五月五》,讓幼兒感受到端午節是一個喜慶、熱鬧、愉快的節日。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

  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

  咸鴨蛋,噴噴香,龍舟下水喜洋洋。

  2、教師為幼兒設置區角游戲環節:通過區角環境創設的端午主題,教師配合圖片和動畫給幼兒講解介紹有關端午節的習俗。

  (1)掛艾葉: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2)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3)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根據史書記載,吃粽子源于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4)佩香包:節日習俗,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5)五彩繩: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續漢書》、《后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以抵防惡氣。

  3、教師出示端午節吃的粽子,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分發粽子、幼兒吃粽子感受端午節的快樂。

 。1)教師出示端午節粽子實物讓幼兒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2)教師撥開粽子讓幼兒了解粽子的組成并讓幼兒認識粽葉。

  (3)教師將粽子分給幼兒品嘗,大家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在幼兒園的端午活動內容。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幼兒對端午節民族文化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

  3、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粽子的制作方法,嘗試手工制作粽子。

  二、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端午節》

  2、兒歌《快樂的端午節》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節相關習俗文化圖片

  5、粽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廚師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跟讀兒歌《快樂的端午節》,感知端午節的習俗。

 。2)你們剛才聽了兒歌,兒歌中描述了什么內容?

  (3)這是什么節日?圖中的人們都在做什么?

  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幼兒觀看圖片,人們正在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習俗。

  2、教師繼續出示課件,進入社會大觀察環節,幼兒觀察圖片,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1)你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2)你們家里是怎樣過的端午節呢?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時,家里會吃粽子,誘人賽龍舟,還會插菖蒲、掛艾蒿。

  3、教師講述故事,調動幼兒的情感。

 。1)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屈原的故事,激發幼兒的情感。

 。2)請幼兒聽完故事后說說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對故事中的屈原說點什么呢?

  4、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認識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驟方法。

 。1)教師播放包粽子的過程,引導幼兒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師分發好吃的點心:粽子。

 。3)幼兒品嘗粽子,在吃粽子的環節中感受節日的氣氛。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將手工制作材料:卡紙、紙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區,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動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師在本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結束后,還可以舉行一次端午節班級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在當天一起來包粽子。

  五、資料庫

  端午節

  粽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掛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五月五是端午節,

  五月初五是端陽。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2、了解端午節有掛艾草以驅毒避蟲的習俗,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民俗民風。

  2.自制自玩龍舟,

  活動準備

  粽子,做龍舟的材料,賽龍舟的錄像或圖片。

  活動過程

  A、師讀兒歌、講講端午節的來歷

  (1)師讀:五月五,過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賽龍舟,喜洋洋。老師講屈原的故事。

  (2)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顒樱喊兆、劃龍舟。

  B、包粽子、看圖片

  (1)向幼兒介紹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糯米,線)。示范包法,幼兒用紙片折“粽子”。

  (2)幼兒看圖片,引導幼兒體會粽子的獨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各地方包的形狀各異,有三角粽,有長條粽?谖恫煌,有紅棗餡,有肉餡,有無餡的。

  (4)吃粽子時,我們習慣蘸蜂蜜糖,或者白糖,這樣吃起來更香。

  C、采艾草、用途

  (1)師出示艾草,讓小朋友們觀看。在我們農村地區,艾草通常是長在田野邊。(2)它的作用是驅蚊,辟邪。把它插在門上。

  D、制作龍舟

  (1)讓幼兒欣賞龍舟大賽的錄像和圖片,激起幼兒自制自玩的興趣。

  (2)制作龍舟。

  將布圍在用兩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貼上各種彩色紙條。

  畫一個龍頭,制作龍的頭飾。

  E、劃龍舟

  組織幼兒進行“龍舟大賽”。船頭的幼兒頭帶龍的頭飾,其余兒童排成一隊坐在龍舟里,按鑼鼓節拍作劃船動作。也可兩舟之間開展競賽,哪隊動作整齊哪隊為勝。

  F、延伸

  通過學念《過端午》,畫畫《賽龍舟》來增強過端午節的感受。最后,請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五月五,過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賽龍舟,喜洋洋。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練習身體側滾的動作并掌握動作要領,提高身體的靈活、協調和平衡能力。

  2.大膽嘗試合作、敢于挑戰,能合作完成向中心側滾完成一個夾心粽任務。在包粽子的游戲中.

  3.樂意參與到游戲中,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長短不一的廢舊橫幅布若干,活動前檢查場地上是否安全,幼兒的衣著、鞋襪是否合適。

  活動建議

  1.創設“粽子王國舉行粽子展覽會”情境,帶領幼兒熱身,重點活動上肢、下肢。

  小朋友們,今天粽子王國要舉行粽子展覽會,讓我們一起去參加吧,引導幼兒隨語言提示做側身走獨木橋、跑步助跳過小河,蹲走過山洞等,進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動作練習。

  2.創設“變身粽寶寶”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用橫幅做粽葉、小朋友做糯米,大膽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進入粽子王國有一個要求,每個人都要把自己變成粽寶寶,請你選一塊橫幅,想辦法把自己變成粽寶寶吧。

 。1)分發廢舊橫幅,人手一張,引導幼兒探索自己包棕子的方法。引導幼兒躺在粽葉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葉固定,然后側滾,在滾了半圈以后記得把手伸出來,然后一直側滾,直到把粽葉裹完。

  (2)創設情境:粽子展覽會就要開始了,可是參加活動有一個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選手才能參加,下面讓我們比一比吧,引導幼兒進行個人包粽子比賽。

  (3)幼兒自由包粽子,教師指導,鼓勵孩子解決游戲存在的問題。

  4.合作包粽子,介紹游戲規則

  創設情境:粽子王國展覽會開始了,今天要展覽的的是夾心粽子,請粽寶寶想辦法變成夾心粽粑。

 。1)自由選擇好朋友,兩個孩子合作包夾心粽子,指導孩子從粽葉兩端向中間側滾,直到把粽葉滾完。

 。2)合作包夾心粽子

  (3)聽音樂,玩游戲。

  5.創設粽子王國游玩的游戲情境,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請幼兒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游戲活動。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粽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粽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才故事里說了什么?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粽子呢。吃粽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粽子的風俗。

  從粽子的味道、形狀、粽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游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游戲,并分享游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著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愿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里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端午節活動幼兒園教案(1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愛耳日活動教案02-22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0-16

幼兒園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02-19

幼兒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02-16

幼兒園中班識字活動教案02-24

幼兒園端午節科學活動方案02-14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語言教案02-16

幼兒園愛耳日活動小班優秀教案02-19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15篇)02-17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15篇02-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 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网站 |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