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顏色表現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過觀察、練習,了解并學習畫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水果。
3、知道要換顏色是,將自己的畫筆洗干凈再使用,保持顏色的干凈。
活動準備:
1、各種夏天水果圖片一張。
2、幼兒人手一支鴨嘴筆,一張繪畫用紙。
3、每組紅、黃、綠色的顏料各兩盤。
活動過程:
1、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種多樣。
教師: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嗎?教師一一出示這些水果的圖片,問:"這水果是什么樣子的呢?像什么東西呢?是什么顏色的呢?"幼兒一一說出這些水果的形狀特點及與什么樣的物體相似,并根據圖片說說水果的顏色特點。
2、幼兒嘗試練習手指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我們用自己的手指做筆,畫畫夏天的水果吧。啟發幼兒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練習畫不同的水果。
3、幼兒使用鴨嘴筆,練習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出示鴨嘴筆,幼兒指認名稱。幼兒嘗試使用鴨嘴筆在桌子上練習繪畫。
4、觀察桌子上顏料的色彩,嘗試自己說說作畫的過程。
幼兒觀察桌子上顏料的擺放,引導幼兒用水粉顏料畫水果。
提醒幼兒注意:如果要換顏色,要把自己的筆放在水里洗一洗,才可以再次使用。(讓幼兒可以說說這樣洗筆的好處。)
5、繪畫活動。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指導。
6、評價。
幼兒根據顏色的干凈程度和水果形狀的相似性進行相互評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樹葉變變變
【設計意圖】
隨著天氣的變化,氣溫的突然下降,樹葉紛紛飄落才將秋季的明顯季節特征顯現出來,而這些變化也已引起孩子們的注意。根據我們班幼兒興趣與實際發展需要,結合季節特征,我們正圍繞“多彩的秋天”主題開展教育活動。特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根據樹葉原有的形狀組合,拼貼圖案。
2.發展剪、貼、添畫的美工技能。
【活動準備】
1.收集多種形狀顏色的樹葉,并進行壓制處理(葉子壓平整不要完全脫水)剪刀、膠水、雙面膠、畫紙。
2.粘貼畫范例。
3.《小樹葉》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觀察樹葉。
1.引導
師:“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風把樹葉吹進了我們的教室里, 小朋友們撿起樹葉放在手上的手上!
(教師活動前邊說邊把樹葉撒到到教室的角落,聽《小樹葉》音樂)
“請小朋友揀起來一片樹葉,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葉子和小朋友的葉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新穎的導入讓孩子們欣喜不已,氣氛變得輕松活躍)
2. 觀察樹葉
“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提示:形狀、顏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二、出示范畫,請幼兒觀察,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粘貼畫制作過程。
小樹葉真神奇,形狀不同,可以像那么多東西!看看我們把幾個樹葉拼擺在一起會變成什么?
1.出示范畫(金魚 )
這幅畫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貼的是什么?是有哪幾種樹葉粘貼成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并回答。
2.教師現場做粘貼畫一幅
師:(拿銀杏樹葉)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有一片什么葉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說。(有小朋友說像孔雀 ,像花裙子,像扇子)
“這么漂亮的樹葉,老師想用它做一幅畫,小朋友們幫老師一起做吧!”
引導并示范孩子怎樣用剪刀、膠水、雙面膠等粘貼添畫。和孩子們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圖畫。
(讓孩子觀察樹葉畫制作步驟,對過程有整體系統的印象)
三、制作粘貼畫
1.幼兒自由選擇樹葉,初步嘗試拼擺。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種樹葉,你想用樹葉粘貼什么呢?”請幼兒自由的選擇樹葉,構思自己的樹葉粘貼畫,在畫紙上拼擺,調整。
2.請幼兒跟同伴說說自己拼擺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啟發更好的創意。
3.讓幼兒粘貼,制作作品。
請幼兒適當調整或重新組合好的作品,粘貼,添畫,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膠水涂抹在葉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勻。樹葉要輕壓,防止碎裂。
教師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分層指導。
四、欣賞作品。
將幼兒作品貼在主題墻上,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欣賞粘貼畫作品,獲得美感與經驗。放音樂《小樹葉》舞動身體學習小樹葉舞動,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辦成“會變的樹葉”作品展,讓大家欣賞。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樹葉變變變》這個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開動腦筋用樹葉拼搭各種東西,一個個美麗生動的造型躍然于紙上,有孔雀、蝴蝶、金魚、小兔、還有小船等等,真是讓人贊嘆不已。從這個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于感性的、具有操作性的活動特別感興趣,探索欲望強烈,參與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完成的效果自然就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秋風起來啦,樹葉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們在樹底下忙得不亦樂乎。這樣情景當然不能錯過,引導孩子用樹葉來拓印的大好時機。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了解樹葉的奇妙以及樹葉的外形和葉脈的不同之處。
2、了解拓印的方法,樂意與同伴探索交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拓印樹葉的方法,從中得到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各式各樣的樹葉若干,厚薄畫紙人手一份,蠟筆每桌兩盒,膠水每桌2個。
教師:事先做好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介紹各種奇妙的樹葉
教師:你們搜集的樹葉都是什么樣的,有誰愿意和大家介紹下自己帶來的樹葉。
幼兒自由介紹個子搜集來的樹葉,大家欣賞交流樹葉的特點。
2、欣賞教學掛圖中“奇妙的樹葉”,感受樹葉,葉脈的奇特之處。
教師:請大家欣賞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樹葉(引導幼兒自由想象)。老師考考小朋友,看看誰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腦袋最聰明。
“小朋友看到圖中的這些樹葉,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與平時我們見到的樹葉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呢?”
“這些樹葉是什么形狀的?中間一條一條的小線線(葉脈)誰知道是什么,誰能告訴我”?
小結:秋天到了,小樹葉們都換上了新衣服,離開了自己的媽媽,他們都到哪去了?樹媽媽看見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會著急么。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它們還回回家找媽媽么?什么時候還會去找媽媽呢?(當春天來了小樹葉就會回來找媽媽了)
3、出示拓印畫,引發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教師:這里有一副奇怪的畫,從這副話里面,小朋友們能看到些什么呢?畫里面又藏著些什么呢?誰能看出來?
4引導幼兒觀察拓印畫,討論怎樣進行拓印。
教師:畫里面的樹葉是怎么樣畫進去的?可以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引導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閱你讀幼兒用書,了解拓印樹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先選好樹葉,可以用一種或者兩種、
2>然后把樹葉用膠水貼在厚紙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紙鋪在上面固定好。
3>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蠟筆均勻地涂在薄紙,進行拓印。
5幼兒動手嘗試拓印畫。
教師:
大家想用什么樣的樹葉拓印呢?想怎么樣拓印呢?
1>幼兒分小組進行版畫游戲
2>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手上臟了及時擦干凈,
鼓勵幼兒發揮獨創性設計出新穎的拓印畫。
3>把印好的畫用蠟筆進行裝飾成各種各樣的樹葉拓印畫。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過程,并討論,分析成功與否的原因。
教師:請大家說說自己剛才是怎么拓印樹葉的,拓印出來了嗎?為什么?
小結: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只有畫面產生凹凸不平時才能拓印的,樹葉可以拓印出來,拓印的時候,要把上下兩張紙固定好。
7、幼兒根據剛才的發現,再次進行拓印畫的嘗試。
8、展覽、欣賞各自拓印畫的作品,分享、嘗試探索拓印畫帶來的快樂。
延伸活動
下節課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顏料、油畫棒、鉛筆、水筆等)和不同紙質的紙張。引導幼兒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選擇樹皮、輪胎、布條、不同粗糙程度的墻面等一些其他有紋路便于拓印的東西。由拓印引發幼兒對不同物質的表面機理的關注興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的參與性都是很強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貼技巧,在拓印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種形態與顏色的樹葉拓印,而且能積極的與教師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印畫的特點,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創作。
2、在印畫“蝸牛”的活動中,讓幼兒嘗試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鍛煉孩子們小手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圖片資料, 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蝸牛。
它是身體很小的動物。
它總是背著自己的家。它是什么呢?
二、展開
1、 談談關于蝸牛你有哪些經歷。
你見過蝸牛嗎?
你在哪兒見過的蝸牛?蝸牛長什么樣子?
看過蝸牛后你有什么感想?
2、談談身體小的動物。
、 準備好身體小的動物的圖片或照片。(蝸牛, 瓢蟲, 蝴蝶, 蜻蜓等等)
、谀阒滥男┥眢w小的動物?
、 討論一下身體小的動物有哪些優點。
、 一邊看身體小的動物的圖片一邊討論它們的特征。
3、用準備的顏料裝飾出蝸牛。
、 用食指和中指蘸上顏料。
、 用手指在蝸牛的背上印上圓圓的手印,畫出蝸;ɑňG綠的家。
③ 給畫好的每一只蝸牛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三、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完成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這篇幼兒園美術教學設計——《海底世手擺魚》,向幼兒介紹了深藍色的海水里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魚類,還生長著各種門類的海洋生物
同時這篇幼兒園美術教學設計還告訴孩子們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通過制作手擺魚,了解立體魚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設置海底世界情境,讓學生模仿魚兒在水中游動的各種動態變化。
通過幼兒園美術教學設計——《海底世手擺魚》讓學生享受創造的樂趣,感受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激發學習的興趣。
教學設計:
1.設置海底世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手擺魚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通過做游戲“我是一條魚”,體驗創作帶來的樂趣。
課前準備:
用上一節課剪刻的魚形,并剪貼一些海底生物、植物裝飾教室。課前把美術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情境
讓學生一進來就能被這情境所感染,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
教學過程:
1.播放歌曲《我是一條魚》,學生聽著音樂進教室,分四組坐好。
2.語言導入新課 師:歡迎各位小朋友來到我們的海洋世界1
3.播放海底世界錄像帶,欣賞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樣的魚兒。
師:海底世界是個美麗的家,魚兒在這里自由自在地邀游,快樂極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變成一條魚遨游在我們教室里的這個海底世界呢?
4.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或小組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魚?各小組發表意見后,大家評一評誰的想法妙。
5.出示手擺魚:(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條美人魚,游啊游到你們身邊來,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來玩吧!孩子們這時熱情高漲, 巴不得馬上把手擺魚制作出來。
6.想一想,說一說,手擺魚是如何做成的?
7.教師講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過程)
①剪出兩張一樣大小的魚形,注意魚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為什么?)
、诎阳~形四周粘合起來,注意留出魚尾部分。③給魚裝飾圖案。
8、學生制作手擺魚:
播放海底世界錄像,學生進行手擺魚制作。(強調黑板是海洋的入口處,漂亮的魚兒可順利進入海洋,不夠漂亮的老師將會請他再回去打扮打扮o)
9.游戲:
、偈謹[魚邀游大海比賽,請四名先制作好手擺魚的學生,把魚套在手上,到大海里來一試身
手, 比—比誰的魚兒長得美,誰的魚兒游得好看,誰的魚兒游得快。
、谘未蠛S柧,請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擺魚套在手上,排好隊,跟著老師這條美人魚在淺海區里學游水,強調游時盡量模仿魚兒的各種動態。
③邀游大海:讓學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強調注意紀律,在大海里邀游時應注意靈活應變,避免與其他魚兒相撞。
合理的設計幼兒園美術教學設計對于幼兒園美術老師很重要,優秀的幼兒園美術教學設計可以引領我們在業務上更上一層樓,更加順利開展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廢舊材料進行創作,在創造美的過程中樹立保護環境意識。
2.學習使用新手工工具——造型打花器的使用,并利用傳統剪紙對鞭炮進行裝飾。
3.體驗自己動手做的快樂,感受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慶。
活動準備:
課件、彩色紙、造型打花器、各種薯片罐或衛生紙卷心、雙面膠、固體膠、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欣賞
1.展示各種煙花、鞭炮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談感受。
2.欣賞有關春節的民俗圖案。
二、學習剪“春、喜、豐”字。
三、學習使用打花器,注意一組花與一組花的聯接。
四、制作步驟
1.根據薯片罐或衛生紙卷心圓柱面的長和高,裁取一紅色或黃色彩色紙做底,注意保留粘貼位置。選取一條寬約1.5厘米的色紙,用打花器打出帶狀紋飾,用雙面膠粘貼在底色紙的上下兩端。
2.設計制作中間的裝飾圖案,用剪紙方式制作出具有煙花、鞭炮特征的民俗剪紙紋式,并粘貼。
3.將制作裝飾完成的底色紙,裝飾粘貼在薯片罐或衛生紙卷心的表面(注意平整)。
4.制作煙花、鞭炮的燃放線,在罐子頂端蓋子上扎一個孔,插上燃放線,制作完成(衛生紙卷心上下要做兩張圓紙片粘貼封口后再插上燃放線)。
五、拓展
想想看,還能用這些大大小小的薯片罐和衛生紙卷心做些什么呢?望遠鏡?小人偶?……
六、評價
能否運用民俗剪紙方式裝飾自己的作品,能否通過利用打花器的制作,使手工作品更新穎、更精致精巧,裝飾效果是否有創意、有特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中班美術活動:折紙——魚
活動目標:學習用示意圖折出小魚,并填畫背景,能根據畫面進行簡單表述。活動準備:手工紙、膠棒、勾邊筆、油畫棒、每人一張八開紙。
活動重點:折出小魚,豐富畫面。
活動難點:根據自己的畫面大膽講述。
活動過程:
1.看課件:海底世界。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看示意圖折出小魚。
3.出示示范畫。
4.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幼兒互評作品,并大膽講述畫面內容。
幼兒操作活動中的精彩場面:
鼓勵幼兒在粘貼的時候,把魚在水中活動的方向,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粘貼。通過本次研修活動找到了自己平常習慣用“標準手法”來束縛幼兒,忽視了幼兒把自己的想法無拘無束的表現出來。
鼓勵幼兒把自己想填畫的東西都表現出來,并引導幼兒在涂色上搭配合理。學到的新理念:在填畫背景和涂色方面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問題,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在創作中大膽創新涂色能力和動手能力不斷提高。
作品展示:
從作品展示中體現了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的創造力和鮮活的生命力,卻看不到一切老師說了算,幼兒圍著老師轉的情景。提高了幼兒折紙的技能,激發了幼兒繪畫的興趣,使本次活動的畫面布局飽滿,色彩鮮艷,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得到提升。
幼兒作品評價:
本次評價活動,采取了以小組評價的方式,主要體現:1.是否正確折出小魚的外形。2.小魚活動的`方位是否合理。3.填畫的背景是否豐富。4.涂色是否均勻合理。
5.口語表達是否較完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比較新穎,使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無拘無束的表達出來,作品富有創意,各具風格,為幼兒提供了自己表現,大膽表達的機會與空間,體驗到了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但也發現,活動中存在著一些不足:個別幼
兒畫面簡單,涂色不均勻,填畫背景較單調,口語講述不流暢,需老師在今后的藝術活動中注重對弱勢群體的引導(措施如下:1.要用建議的方式,商量的口吻提出改進的意見。2.耐心指導并鼓勵幼兒向較好的伙伴學習。)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掌握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改變了以往只讓較好的孩子展示并講述,忽略了較弱的群體,在今后的教育活動中,要體現平等、尊重的原則來對待每一位幼兒,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盧龍縣藝術幼兒園張巧玲
教材分析
對于入園不久的小班幼兒進行美術的教育,首先要培養幼兒對色彩美的感覺,有了美感才會有美的創造。培養幼兒的色彩美的感受能力,首先從認識色彩開始。所以我選擇了水果作為本主題培養孩子認識色彩、感受色彩、表現色彩的一個載體。旨在讓孩子在“看看、說說、涂涂”的過程中,鞏固學習色彩的辨認、平涂的技能,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綠、紫等四種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大膽選擇色彩,學習在一定輪廓內涂色的技能。
3、讓幼兒體驗涂色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培養幼兒熱愛生
活的美好情感。
活動思路
游戲導入——創設情境——新授知識——作品展示——課后延伸
活動準備
1、自制情境圖畫,涂好顏色的水果寶寶,沒涂好的水果寶寶、顏色卡片。
2、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通過“顏色卡片猜猜猜”游戲導入活動。
教師將顏色卡片扣放,教師輪流翻牌,引導幼兒說出顏色卡片上顏色的名稱。
二、利用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水果王國要召開舞會(邊說邊出示情境圖畫),水果寶寶們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參加。
2、老師一一出示“水果寶寶”:“小朋友看,水果寶寶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呀?它們漂亮嗎?”
3、穿上衣服的水果寶寶已經去參加水果舞會了,看它們多開心!
三、鼓勵幼兒給水果寶寶“穿新衣”。
1、老師出示沒有涂顏色的水果輪廓圖片,鼓勵幼兒為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師:你瞧這些水果寶寶,還沒有衣服呢?沒有衣服怎么去參加水果舞會呢?它們現在可著急了,這可怎么辦呢?要不我們大家一起來為它們穿上衣服吧!
2、教師示范涂色方法。
師:有的小朋友要問了,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水果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呢?你瞧這是什么呀?(老師出示油畫棒)有辦法了,我們可以請它來幫忙呀。
油畫棒應該怎么用呢?老師強調繪畫握筆姿勢、培養幼兒養成整理繪畫工具的好習慣等等。
老師示范涂色方法。邊說邊示范。兒歌“小小畫筆真神奇,又能畫畫又涂色,涂起色來先涂邊,涂完邊來再涂里,上下涂、左右涂、橫著涂、豎著涂、一定記得要涂滿,不能留下空點點!
3、幼兒涂色,老師巡回指導。(播放輕音樂)
4、鼓勵幼兒和水果寶寶說說話。
小朋友畫的衣服真漂亮,水果寶寶們可高興了,聽,它好像在說謝謝小朋友。小朋友該怎樣回答?(不用謝。┠憧梢院退慌笥颜f說話:紅蘋果你好,我喜歡你;紅蘋果,你真漂亮!等等。
四、作品展示、欣賞、點評。
1、小朋友把水果寶寶貼在情境圖畫上。
2、引導小朋友欣賞作品,說說那些水果寶寶的衣服漂亮。
3、教師點評,說說那些作品顏色涂得好,好在哪里,哪些作品涂得有缺陷,應該怎么涂。(以表揚為主)
活動延伸
由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也要幫助他們。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對印的花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二年級上冊第八課。課型為造型表現,是運用多種顏色在對折的紙上進行自由點畫,進行對印。
奇跡般地出現許多偶然圖像,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開辟自由想象的空間。
在參與活動中,展開想象,培養思維想象的能力。
參與體驗,借助多種媒材進行添畫,使畫面與想象達到和諧統一,使學生認識對稱與平衡、對比與和諧的關系。
在積極多元的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說出5-10件左右對稱的物體。
2、能夠用對印的方法表現2-3幅作品。
3、了解對稱圖形帶給人們的一般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圖片,請你猜一猜它是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物體。出示圖片,請學生猜想,并說出答案。
師:看圖片,這是什么?生說
。▽W生直觀地看到圖片,豐富的色彩,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將學生的注意吸引到課堂。)
二、欣賞圖片,感受對稱。
師:同學們議一議、說一說、找一找日常生活中什么東西是對稱的。
教師解釋對稱就是以一條中心線為準、左右對稱或上下對稱、對角對稱。
通過觀看生活中對稱的圖片議一議對稱的美。(平衡、均衡、整齊、穩定)
三、對印方法的演示
本課需要用到的工具比較多,過程有些繁雜,教師事先準備好作畫的工具進行分步展示。
教師示范
(1)先構思要畫的內容
。2)將紙對折、在中心線的一邊,畫出一半的內容,調色時要注意顏色的稀稠度,要適中。
。3)對印,展開根據印出來的圖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東西像什么?
。4)添畫。
四、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要求:1、創作出一張對印的圖形2、對印出來得圖像什么形狀然后進行添畫、構圖缺陷、色彩不豐富的可添畫裝飾美化。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學生作業,學生自評作業的優缺點。
六、收拾與整理:
毛筆、調色盤、水罐清洗干凈,用抹布將桌子擦干凈。
七、課后拓展
用對稱剪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各種美麗的圖形。
八、板書
《對印的花紋》
1:單個對稱2:雙個對稱
步驟:1:對折
2:想
3:畫{①調色②作畫
4:對印
5:添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學習用大手筆的方法表現向日葵。
2、敢于大膽嘗試用各色水粉顏料做畫。
3、在作畫時能保持畫面和衣服整潔。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向日葵圖片
2、調色盤、氈子、顏料若干,水粉筆若干、抹布、小水桶。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對話引起作畫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幼兒觀察并用語言描述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2、教師
總結:向日葵長著圓圓的大臉盤,周圍有許多圓圓的發辨(花瓣),還有細細長長的身體(莖),身體兩邊是它的手(葉)。
今天我們就用水粉筆為向日葵照張相。
二、教師示范
先畫向日葵的大臉盤——然后畫周圍的發辨(花瓣)——向日葵的身體(莖)——向日葵的手(葉片)。教師還可以啟發幼兒,為向日葵找朋友(藍天、白云、小鳥、花草等等)
三、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幼兒為向日葵拍出大大的照片,臉是圓圓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為向日葵照相。注意暗示幼兒向日葵的臉盤一定要畫的大一些。
四、作品欣賞與交流:
幼兒欣賞自己與伙伴的作品,講講用了什么顏色,請了那些好朋友和向日葵做游戲。
活動反思:
首先我考慮的是如何讓我們班的孩子用水粉畫向日葵,體驗成功感。我首先找了毛筆和油畫筆,最后認為中班的孩子握筆姿勢比較容易掌握的是油畫筆,隨后我特意選了紅色外套的大號油畫筆。白色外衣的小號油畫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彩虹屋的材料設計很巧妙,用來畫畫既方便又容易呈現。隨后和孩子商量后我們把許多材料都取了自己喜歡而容易記憶的名字,如:“媽媽筆”“寶寶筆”“花妹妹”等。
凡高的畫都以亮麗鮮艷的顏色奪人眼球,于是我選了比較明快的黃色背景紙、橙色花瓣、藍色花瓶、紅色花蕊。如果讓孩子們模仿學習,孩子一定很難掌握并且也學的很乏味。我喜歡讓孩子在學習中學得輕松,而順口的兒歌是我在繪畫示范動作中經常采用的方法。
例如拿筆蘸顏料我們會說:媽媽筆,手中拿,藍顏料里洗個澡,伸出腦袋擦身體,左擦擦,右擦擦。
用蠟筆畫我會說:蠟筆寶寶出來玩,X顏色寶寶出來跳舞等。形象畫的語言讓我們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繪畫活動,而每次活動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在和筆寶寶玩,所以我們班孩子的繪畫作品都是很有特色,他們還喜歡邊畫邊說。
我一直覺得“孩子只有在自身豐富的體驗想要表達時,才會有真正屬于孩子自己的繪畫!彪S后我嘗試讓孩子畫花瓶,感覺孩子對花瓶的位置和形狀很難掌握。最后我試著我先把位置放好,就先畫一條直線,把這條直線當花瓶口,把畫面分成了兩部分,上面畫向日葵;下面畫花瓶。在形狀的把握上我利用兒歌讓孩子學習。
如:平平一條路,路前停一停,變出左耳朵;路后停一停,變出右耳朵,左耳右耳連起來,聽一聽!美妙的音樂會開始啦!洗刷刷洗刷刷,從上往下刷,從左往右刷,刷出一只大花瓶!)示范畫花瓶。媽媽筆累了休息!(放瓶子)(花妹妹出來跳舞了,黃顏料里洗個澡,扭一扭,往上跳,往下跳;往左跳,往右跳;跳累了休息吧!)示范畫花瓣。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集錦十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十篇02-16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十篇02-25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十篇02-2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5篇02-22
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15篇)02-16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7篇02-23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5篇02-2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2-16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2-20
幼兒園美術教案(精選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