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側走的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2、探索用身體各部位夾球側行的方法以及與同伴合作方式。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只球 2、籮筐四只 3、螃蟹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教師提問:我是螃蟹媽媽,那你們是誰啊?現在跟著螃蟹媽媽一起去做
運動(側著慢行,雙手平舉、快行、踢腿等)。那螃蟹是怎么走路的?
2、現在我們沿著線慢慢的側行,好,現在加快速度側行,回到原點,集合。請螃蟹寶寶們跟著媽媽坐下。
二、探索練習:
1、教師:那兒有一堆瓜,請螃蟹寶寶們把它們運回家,但是運的時候不能用到我們的大鉗子,你想怎么樣來運?想好之后,請螃蟹寶寶每人去拿一個瓜(強調不能用手),然后沿著線把它們運回家。
2、集合,請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范,請螃蟹寶寶們說說剛才是怎么樣運瓜的?
3、教師:現在請螃蟹寶寶們再運一次瓜,這次用的方法要和剛才的不一樣。
三、合作運瓜
1、教師:剛才是一位小螃蟹運瓜,現在請兩位螃蟹寶寶合作運瓜,我們的鉗子還是不能碰到瓜,想想看,可以怎么運?(運的時候注意兩位寶寶的步子要整齊,大家要一起走,不能讓瓜掉下來)。
2、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范。
3、再次練習,請螃蟹寶寶用和剛才不一樣的方法運瓜,看哪一隊寶寶運的又快有穩。
四、游戲運瓜比賽
1、教師:剛才我們學會了合作運瓜,現在請寶寶們分成四隊,看哪一隊的寶寶先把瓜運回家,在運的時候,惡魔的大鉗子不能碰瓜,也不能讓瓜掉下來,一定要沿著線側行,明白了嗎?
2、再次比賽。
活動結束:
現在請寶寶們把瓜搬回家吧。
小百科:螃蟹屬軟甲綱,十足目,是甲殼類動物,身體被硬殼保護著,靠鰓呼吸。在生物分類學上,它與蝦、龍蝦、寄居蟹是同類動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根據歌曲內容做動作。
2、為自己擁有一雙靈巧、獨特的手而自豪。
活動準備:
用手套做成的小手寶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小手寶寶,小朋友們,你們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小手寶寶)
我的本領可大呢!你們知道我有什么本領嗎?(幼兒自由討論)
(小手可以吃飯,刷牙,梳頭,洗臉,穿衣服,畫畫,做早操等等)
二、1、 小手的本領可真大,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關于小手的歌曲:《小小手》
2、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一遍歌詞,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
(我們都有一雙手,唱歌我們拍拍手,跳舞我們拉拉手)
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真不錯!
三、1、教師一邊彈琴一邊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幼兒仔細傾聽。
2、 小朋友們,這首歌曲好聽嗎?那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3、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學唱歌曲二、三遍。
四、1、根據歌詞內容幼兒自己創編動作。
2、創編得好的幼兒予以表揚,其他幼兒跟著一起模仿。
3、全體幼兒一起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五、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回家表演給爸爸媽 媽看,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利用各種材料嘗試設計并裝飾小魚的身體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動手操作。
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給有小魚輪廓的畫紙;水族館水彩畫顏料、棉簽、才彩色皺紋紙、糨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水族館,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魚的身體有什么顏色?什么樣的花紋?
二、教師介紹使用材料和裝飾方法。
1、教師出示畫紙,引起幼兒思考:怎樣把小魚打扮的漂亮。
2、出示三種不同的裝飾方法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它們是用什么材料怎樣做出來的。
3、幼兒交流,師生共同示范。
(1)團貼:選彩色皺紋紙把紙團緊,圖上糨糊,貼在小魚的身體上。
(2)撕貼: 把彩色蠟光紙撕成小塊,圖上糨糊,貼在小魚的`身上。
(3)棉簽畫:用棉簽蘸上不同的顏色,在小魚身上設計并畫上花紋。
三、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裝飾小魚。
1、教師介紹活動的區域的安排和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項。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小魚。
四、欣賞。
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哪一條小魚,為什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句“變變變,大大大”、“變變變,小小小”。
2.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米老鼠頭飾一個、魔術棒一根、故事圖片3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1、以“米老鼠”變魔術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大家好!(米老鼠從一邊進)我是米老鼠,我帶來了一根神奇的魔術棒。(出示魔術棒)我的魔術棒有可多本領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魔術棒”的故事。
環節分析:以故事中“米老鼠”的形象出現,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借助圖片,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回答問題。
(1)看圖聽故事“有只米老鼠至吃到了香香甜甜的蘋果。”
①教師:米老鼠怎么幫助小雞和小鴨的?(幼:把蘋果變大了)
②米老鼠把蘋果變大的時候,咒語是怎么念的?(幼:指著蘋果說:變變變,大大大)
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變變變,大大大”。現在我們學會念咒語了,我們也一起來變變大。我們一起來變大~變變變~大大大~(鼓勵幼兒用肢體大膽表演大)變的時候,我們也要念咒語噢。你們真能干,能想出這么多動作來變大,現在請你們繼續來聽故事。
(2)看圖聽故事“有一回至救了小雞。”
①教師:米老鼠的魔術棒還會變魔術么?我們繼續聽故事。
②這一回米老鼠碰到了大灰狼,他是怎么做的?(把大灰狼變小了)
③在變的時候他咒語是怎么念的?(變變變,小小小)請幼兒一起說。我們也來變變小,變的時候也要念咒語,(鼓勵幼兒邊念咒語變用肢體表現小)
(3)聽故事“去小白兔家到結束。”
①米老鼠怎么幫助兔媽媽的?(把蘿卜變大了)變得時候怎么說的呢? (變變變,大大大)
環節分析:通過三段式的故事講解,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且學念“咒語”。
(4)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①米老鼠的魔術棒神奇嗎?我們再一起來聽一邊魔術棒的故事。這一回聽故事啊,請大家一起來說,當米老鼠變魔術的時候,請大家一起念咒語好么?
環節分析:通過完整的欣賞故事,讓幼兒完整的感知故事內容,再一次鞏固對故事的認識,加深熟悉故事中的“咒語”,并且能用肢體來表現“大”和“小”。
二、游戲:“變變變”
1、教師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玩法:接下來請你們和神奇的魔術棒一起變魔術吧,我米老鼠來念咒語,你們來變,變好了就不能動了。
2、組織幼兒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環節分析:通過游戲來鞏固熟念“咒語”,感受與大家一起游戲的快樂。
三、遷移游戲經驗
1、如果你有“魔術棒”,你想怎么變魔術? (個別提問)
米老鼠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神奇的魔術棒,讓我們一起去外面變魔術吧~
2、幼兒自由探索,在周圍環境中尋找自己希望改變的物體(自由結束)。
環節分析:通過經驗的遷移,讓幼兒把課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反思:
本節教案適合小班年齡階段,因為小班孩子思維直接形象,語言表達簡練簡單,有一定的想象力,對于直觀生動的物象十分感興趣并且愿意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既能滿足孩子傾聽故事的欲望,又能促進孩子對關心幫助小伙伴的行為的認識,符合孩子關愛同情幫助他人的心理。既能讓幼兒學到一些簡單的詞語,理解故事內容又能增進孩子社會性情感的培養。因此,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活動效果很好,完成了教學目標。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4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八篇02-2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四篇02-22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9篇03-02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八篇02-28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9篇02-26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6篇02-26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2-24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9篇02-24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九篇02-22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七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