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11-02 10:56:2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音樂給予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感的愉悅與釋放。所以,讓孩子在玩耍中感受音樂,應該是我們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的態度。

  所以,本活動通過與指套傀儡、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使孩子體會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音樂教學的目的。

  活動設計的主旨在于創設讓孩子多次感受音樂的機會,如欣賞指套傀儡的游戲、跟隨老師隨意地舞蹈、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是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有興趣地進行游戲。

  另外,孩子可能會在游戲進行了一段時期以后,產生自己的新玩法和新規則,我們要給予孩子—個寬松的環境,激發孩子的創造想象力。

  【內容與要求】 1、感受歌曲和游戲的規則,養成聽音樂做游戲的習慣。

  2、用踵趾小跑步積極參與游戲,并樂意表現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指套傀儡。

  【過程與指導

  欣賞感受——理解體驗——表現表達

  (木偶游戲) (師生玩耍) (投入游戲)

  一、看木偶做游戲

  1.誰來了?小木偶要玩游戲,玩什么游戲呢?(木偶做“碰一碰”游戲二遍)

  ——熟悉音樂的旋律。

  2.他們在做什么游戲?我們也來做吧。(先由兩個老師聽音樂玩游戲,反復時請出幼兒一起玩游戲,直到全體幼兒都參與游戲為止)這個游戲好玩嗎?(坐下休息休息)

  ——在跟玩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歌詞和動作。

  二、了解游戲里的歌、動作和規則

  1.這個游戲里有首歌的,我們是一邊玩一邊唱的,這首歌唱了些什么?(一起學唱)

  ——在多次感受之后,孩子相互補充,完整地學唱。

  2.老師做游戲,你們幫我們唱歌。看看,你們唱到哪里,我正好找到好朋友了。

  ——既鼓勵了孩子歌唱,又提出了新要求。

  3.老師和孩子一起玩,感受聽音樂正好找到好朋友的游戲規則。

  4.剛才,你還用什么好看的動作來找朋友的?(提示:除了手的動作,還有好看的腳的動作嗎?——聽音樂用踵趾小跑步找朋友玩。)

  ——新的舞蹈基本動作,就在玩的情緒的驅使下,進行著。

  三、玩游戲

  1.我們既要用好看的動作找朋友,又要很快地找到朋友。(玩游戲2~3遍)

  2.你還想和好朋友碰哪里?(可以碰身體的任何部分)

  ——孩子在相互的碰觸中,體會著游戲的樂趣。如,他們頭碰頭、腳碰腳、屁股碰屁股,玩得非常高興。 ‘

  如果孩子們可以,這個游戲的動作,可以由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重新表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歌詞大意:

  兩只小小眼睛睜開又閉上。兩只小耳朵,一只小鼻子,兩邊小面頰一只小下巴,兩片小嘴唇把牙齒關在里面。

  教學提示:

  老師有節奏地拍手讀一遍歌詞,后給小朋友講解歌詞大意.小朋友們跟著老師有節奏地拍手讀歌詞。老師帶領小朋友學新歌.小朋友們學會后,邊唱邊用手指出唱詞和臉上對應的部位,如:眼睛、耳朵、鼻子等。

  課堂游戲:

  敲敲打打

  活動目的:

  1.在熟悉音樂曲式和性質及初步學會舞蹈的基礎上,啟發小朋友嘗試用鈴鼓的不同敲法來表現,動作節奏。

  2.激發小朋友探索欲望,發揮其想象力、創造力。

  3.在邊敲邊跳的過程中體驗集體舞的歡快情感。

  活動準備:

  學舞蹈,掌握基本舞步.

  活動過程:

  1.感受音樂,學習舞蹈

  a.聽前奏回憶歌曲,感受節奏。

  b.學習舞蹈(進退步、踱步、踏步、小碎步)。

  老師:“我們來用好看的舞蹈把這首樂曲的活潑歡快表現出來。”

  2.嘗試用鈴鼓的不同敲法來表現舞蹈。

  a.出示鈴鼓:可以怎么敲?可以怎么搖?

  b.出示圖譜:哪里可以敲,哪里可以搖?

  c.小朋友嘗試用鈴鼓跳舞。

  老師:“我來跳舞,你們拿著鈴鼓和我一起跳;試想想做什么動作時敲鈴鼓,怎么敲?又做什么動作時搖鈴鼓,怎么搖?”第一遍集體嘗試邊跳邊敲,第二遍老師按舞蹈順序提問,個別小朋友做出,老師重復后,再集體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游戲目標:

  1.學習分類,6以內的數數及認數。

  2.激發幼兒學數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

  游戲準備:

  1.1—6數字卡各一張。

  2.星星10顆,大的6棵,小的4顆(其中大的5個角的紅星星2顆,金黃的3顆,大的6個角的黃星星1顆,小的4個角的綠星星3顆,小的4個角的藍星星1顆)

  3.把剪好的星星放在天空上。(黑板上)

  游戲玩法:

  1.幼兒觀察,說說星星有哪些顏色,哪些星星大?哪些星星小,每種星星各有多少?

  2.按星星的大小不同,形狀不同,分別進行分類。

  3.教師出示數字卡,幼兒根據卡片上的數到“天上”摘星星。

  4.教師拍手,幼兒根據拍手次數到“天上”摘有幾個角星星。如師拍4下,便摘4個角的星星。

  5.幼兒根據教師說的要求摘不同顏色的星星。如教師說摘3顆紅顏色的星星,幼兒便摘3顆紅顏色的星星。

  游戲建議:

  還可以根據加減算式的得數摘星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大棚,讓幼兒初步了解大棚的作用。

  2、通過種植員的介紹,幼兒知道大棚是誰發明的,以及發明后有什么好處。

  3、激發孩子熱愛科學的情感。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5、探索、發現生活中大棚蔬菜的特征。

  活動準備:

  蔬菜大棚一座、蔬菜種植員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好,每天我們吃的飯菜是誰做的呀?

  2、媽媽在做飯時給我們都做些什么可口的菜呢?

  3、那你們知道這些蔬菜是在哪種出來的嗎?(引導幼兒說出大棚)

  4、那你們見過大棚嗎?想去參觀蔬菜大棚嗎?

  二、帶幼兒去參觀蔬菜大棚:

  1、再去參觀蔬菜大棚前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參觀蔬菜大棚時的行為教育。

  2、帶幼兒去參觀蔬菜大棚。

  孩子們有序的參觀沒有結果子的西紅柿大棚。看到紅的西紅柿就想摘。

  三、參觀蔬菜大棚:

  1、教師向幼兒介紹種植員。

  2、進入蔬菜大棚,種植員向幼兒介紹大棚的發明者,以及大棚中種植的蔬菜名稱、蔬菜怎樣生長、怎樣受粉、怎樣管理和蔬菜大棚的種植給人們帶來的好處。讓幼兒通過參觀蔬菜大棚,而激發幼兒的興趣與科學探究的欲望。

  孩子們認真的聽為什么要給西紅柿人工授粉。認真的看爺爺怎樣給大棚蓋草柵。

  四、教師小結:

  這次通過參觀蔬菜大棚,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科學知識。蔬菜大棚的種植讓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所以我們要感謝蔬菜大棚的發明者王樂義,更要感謝蔬菜種植員,是他們讓我們一年四季有新鮮的蔬菜吃,所以我們要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更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組織幼兒參觀蔬菜大棚,幼兒不但增長了很多知識,還從中懂得種植蔬菜大棚的不易,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才會有所收獲。并懂得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激發幼兒對科學知識的探究欲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引導幼兒認識和使用溫度表,溫度表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它能幫助幼兒了解溫度變化的情況。本活動的重點在于引導幼兒探索溫度表的特性及作用,啟發幼兒注意觀察溫度表中刻度的變化,體驗溫度變化與幼兒身體感覺的關系,進而理解溫度表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探究溫度表的科學奧秘的興趣。

  2、 認識溫度表,知道溫度表是測量氣溫高低的儀器。

  3、 初步了解空氣在不同條件下的溫度不一樣。

  活動準備

  溫度表、空調、冰水和熱水。

  過程建議

  1、 探究活動:觀察溫度表遇到冷空氣與熱空氣時的變化。

  (1) 幼兒分別將手放在裝有冰水的杯口和裝有熱水的杯口。

  (2) 幼兒觀察溫度表尋找“紅線的頂端”,教師向幼兒解釋紅線的意義。

  (3) 將溫度表分別放在兩個杯子里,讓幼兒發現溫度表的變化,紅線遇到熱氣會上升,遇到冷氣會下降。

  2、 引導幼兒認識溫度表。

  (1) 幼兒觀察溫度表的外形:溫度表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刻度、水銀、數字、編號、°c特殊符號。)

  (2) 游戲:認度數。

  (3) 幼兒將溫度表放在熱水和冷水中,根據溫度表的刻度學習如何記錄溫度。

  3、 討論:哪些情況需要用溫度表?

  4、 操作活動:測量氣溫,幼兒到有陽光的地方和沒有陽光的地方進行氣溫測量。

  延伸提示

  將溫度表放在科學角內。讓幼兒通過測量和記錄,發現一天氣溫的規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性質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用動作表現作品,能隨音樂有興趣地表演,體驗神氣、高興、害怕三種情緒,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2、教育幼兒對待朋友要以誠相待,說話算數。

  3、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獅王進行曲》音樂、獅王頭飾一個、孔雀、長頸鹿、眼睛蛇等各種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

  2、幼兒對音樂有了初次的理解、表演經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們為什么會成為好朋友?那你不喜歡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

  (出示獅子頭飾)小朋友,看這是誰?它是什么樣子的?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們喜歡這個大獅王嗎?這么兇猛可怕的的大獅子你們為什么還喜歡它呢?

  二、回憶故事

  原來,小朋友都在獅王的生日舞會上已經認識了這個獅王,那你還記得生日會當時的情景嗎?讓我們一起再來回憶一下吧!

  1、聽音樂,教師講故事

  提問:

  誰能說一說?

  1、故事中獅王是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舞會上的?請小朋友學一學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表現獅王的神氣。

  2、小動物聽到獅王的吼叫心里覺得怎樣?生活中,你遇到哪些事情還會害怕?3、當獅王告訴小動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動物了,小動物心情怎樣?你高興的時候會怎樣?小朋友在遇到什么事情時還會高興?小動物高興的時候是怎樣的?誰能來學一學?(幼兒模仿小動物表演)你是哪種小動物?你是怎樣表演的?

  三、角色表演

  接下來,我們就來表演一下獅王的生日舞會,老師扮演獅王,請幼兒扮演小動物,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投入!能夠和同伴友好合作

  提問:小動物聽到獅王的吼叫都嚇得藏了起來,接下來又發生什么事情呢?獅王吃小動物了嗎?為什么?如果這次獅王沒有守信用,而是吃了小動物,會怎樣?既然這個獅王這么和藹、講信用我們在和獅王一起做游戲時應該怎樣表現的更加親密、友好呢?

  小朋友說的都很好那接下來就讓我們再來試一次,看誰在和大獅王歡慶的時候能夠表現出和獅王的'親近、友好。

  四:生活遷移

  小朋友,你們喜歡守信用的獅王嗎?原來我們小朋友也都愿和獅王一樣做一個說話算數的好孩子呀,相信大家也一定都喜歡和守信用的人交朋友。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我們應該說到做到?

  小結: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誠實守信,我們周圍就會減少許多坑蒙拐騙,減少許多猜疑、顧慮,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會更加和諧。那就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為當一名誠實守信的人而努力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一次,班里一個愛好攝影的孩子從家里帶來了照相機的三腳架,這引發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有孩子問:“這照相機的三腳架穩嗎?照相機會倒下來嗎?為什么不能做成兩腳架呢?”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站起來”的物體。于是,我想到可以收集生活中的各種材料,讓幼兒設法使物體“站起來”,以此激發孩子們對生活中各種“站起來”的物體的關注與思考,并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這個活動有三個大環節:第一環節,以輕松的“站起來”游戲導人,豐富幼兒的體驗。第二環節,嘗試使物體“站起來”,其中又分兩個小環節:(1)操作與交流方法;(2)按歸納出的三種方法將作品分類放置。第三環節,尋找生活中“站起來"的物體,將幼兒探索出的使物體“站起來”的方法與生活中各種“站起來”的物體相聯系,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環節的安排上我們力求互有承啟,小步遞進,以有效達成目標。

  目標:

  1.嘗試讓物體“站起來”,感受使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自己的發現。

  準備:

  1.媒體準備:游戲音樂mp3。

  2.經驗準備:幼兒喜歡玩“站起來”的游戲。

  3.材料準備:剪刀、扭扭棒、木質積木、塑料積木、雪花片、塑料圓環、泡沫板、游戲棒、拱形紙片、手工紙、卷筒紙芯、木夾、書、三個呼啦圈、八幅圖片(東方明珠塔、花瓶、帳篷、屋頂、相機三腳架、路牌、支撐大樹的三腳木樁、相架)。

  過程:

  一、游戲:站起來

  師:孩子們,讓我們跟著輕松的音樂玩喜歡的游戲“站起來”吧。

  (隨著音樂每小段的自然休止,教師報出數字指令,讓幼兒做“站起來”的動作。如教師報數字“3”,孩子們就立即兩腿站立并加一只手伏地,或者兩手撐地加一條腿站立,另一條腿騰空抬起。)

  師(小結):大家用了各種動作使自己站起來、站得穩,真棒!

  (析:在輕松的音樂中,幼兒聽著教師的數字指令,參與“站起來”的游戲,為下一環節探索使各種材料“站起來”的方法做好經驗方面的鋪墊。)

  二、嘗試使物體“站起來”

  (一)操作與交流

  1.簡單認識材料。

  師:看到大家玩得那么開心,桌子上那么多材料也想玩“站起來”的游戲。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

  指導要點:(1)請幼兒走到操作桌前看一看各種材料,并與同伴自由說說材料的名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2)提醒幼兒在接下來的操作中小心使用剪刀、游戲棒等尖銳物品。

  2.探索讓各種材料“站起來”的方法。

  師:想一想、試一試怎樣幫助這些材料“站起來”。

  指導要點:(1)鼓勵幼兒在幫助一種材料“站起來”后,再去嘗試幫助其他更多材料“站起來”,使幼兒在有限的操作時間里操作更多種類的材料。(2)在幼兒能用一種方法幫助某種材料“站起來”后,鼓勵幼兒探索更多方法幫助此材料“站起來”,拓展幼兒思路。

  3.交流與小結。

  師:你讓什么“站起來”了?你是怎么讓它“站起來”的?

  指導要點:根據幼兒敘述的方法,將基本方法概括為三類(有的物體可獨立站起來;有的物體可找與它一樣的物體幫忙站起來;有的物體可找與它不一樣的物體幫忙站起來)。例如:

  幼:我把書打開,書本就能獨自站在桌面上了。

  師:原來有的物體是可以自己獨自站立的。

  幼:我把兩片雪花片插在一起,雪花片就站了起來。

  師:一片雪花片找到了和它相同的朋友幫忙,互相一插就站起來了,真棒。你還嘗試過什么方法也能使雪花片站起來嗎?

  幼:我用剪刀把卷簡紙芯剪出兩道口子,將雪花片插在紙芯的口子上,雪花片也站起來了。

  師:你幫雪花片找了和它不一樣的紙芯朋友幫忙,還使用了工具剪刀,使紙芯有了小小的改變,這樣也能幫助雪花片站起來。

  幼:我用扭扭棒把三根游戲棒綁在一起,像照相機架子一樣,游戲棒就站了起來。

  師:你幫游戲棒找來了和它不一樣的朋友——扭扭棒來幫忙,結果三根游戲棒一起站了起來。

  師(小結):有的物體是可以自己站起來的;有的物體找來了和自己一樣的朋友幫忙,站了起來;還有的物體找來了和自己不一樣的朋友幫忙,站了起來。

  (析:幼兒在游戲中嘗試了用各種肢體動作使自己“站起來”,在這里教師引導他們將方法遷移到幫助生活中的各種物品“站起來”中,并拓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方法。)

  (二)送物體回家

  師:請你們用小科學家亮亮的眼睛找找看,哪些物體是自己“站起來”的,請把它們送到第一個家。哪些物體是請和自己一樣的朋友幫忙“站起來”的,請把它們送到第二個家。哪些物體是請和自己不一樣的朋友幫忙“站起來”的,請把它們送到第三個家。

  師(小結):我們成功地將這些物體送回了家。小科學家們的眼睛真亮!

  (析:鼓勵幼兒按之前總結出的使物體“站起來”的三種方法,將眾多作品分別送回三個“家”,了解幼兒是否已理解這種分類方法。)

  三、發現生活中“站起來”的物體

  師:生活中也有很多站起來的物體。看看你的作品和哪張照片像。

  幼:我的作品是用扭扭棒把三根游戲棒綁在一起,讓游戲棒“站起來”了,它和圖片上東方明珠塔的底部、照相機的三腳架、還有撐帳篷的架子都很像。

  幼:我的作品是用長方形積木撐住一本書,和圖片上的相架很像。

  師(小結):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和我們想出來的辦法差不多,說明我們很會動腦筋。那就讓我們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看一看更多用各種方法“站起來”的物體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根的不同形態,知道植物的根生長在土里。

  2、在活動中能大膽表述,體驗探索不同植物根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樹根、黑板、籃筐。

  2、園內種植園3、幼兒問卷《列舉三種根的樣子》(用圖文結合的方式)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樹根,讓幼兒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2、你們還知道什么植物有根?

  3、教師小結:原來,大部分植物都有根。

  二、第一次探索

  1、幼兒動手找青菜的根

  (1)今天,我們來到了種植園,那你們知道我們的種植園都有哪些蔬菜呢?

  (2)你們真棒,那我要考考你們:請你們找一找青菜在哪里,它的根又在哪里?

  請你動手拔一拔,看誰的動作最快。

  2、集合,提問: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在哪里?你從哪里找到青菜的根?

  小結:原來根喜歡住在泥土里。

  三、第二次探索

  1、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長得什么樣子。

  2、小結:青菜的根是直直的,旁邊有許多小毛毛。

  3、我們的種植園里有那么多植物,是不是每種植物的根都和青菜的根長的一樣呢?

  想不想一起去探索發現根的秘密呢?

  4、接下來給你們一個任務:請你去找一找、拔一拔、看一看菜園里其他植物的根。要求:

  (1)自由組合,三人為一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選好組長到老師這里拿筐。

  (2)每種植物只能拔一顆,并且拔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出示記錄紙)

  (3)聽到鈴鼓聲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三人坐在一起。

  5、集合:幼兒分組介紹自己的記錄(從幼兒記錄的方法、形式上進行點評)

  6、幼兒觀察自己拔的蔬菜的根。

  提問:你們找到了哪些植物的根?他們的根分別是怎樣的?

  (每組一個代表發言回答,其他組員補充)

  7、根據幼兒觀察到了不同根的特征進行分類。

  小結:我們今天都發現了根的秘密,想菠菜、青菜這樣直直的根,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直根系。像韭菜、大蒜的根,像老爺爺的胡須,叫須根系。像蘿卜這樣的根粗粗大大的,叫變態根。

  四、結束

  剛才我們發現了根的秘密,那你們知道根有什么用途嗎?回家查查資料,我們下次再討論。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

  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

  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

  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包餛飩的技能,培養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

  2、體驗家鄉的風味小吃,感受自制繪本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 大班溫州童謠表演《吃餛飩》、PPT。

  2、 餛飩皮若干、餡料若干、調羹人手一把、碗、紗布、托盤等若干。

  3、 濕毛巾人手一條。

  活動過程:

  一、溫州童謠表演《吃餛飩》。

  二、教師談話,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小朋友們,在這首童謠里面你聽到了什么?吃了餛飩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原來餛飩湯喝了會讓我們的眼睛變亮,餛飩還可以搭配別的食物一起吃。那真是太美味了。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吃完了還要把碗送回去。

  三、教師向幼兒介紹包餛飩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各種包餛飩的材料和工具,我們一起來看看。

  (餛飩皮、餛飩餡、托盤、勺子)

  四、教師講解示范如何包餛飩。(出示視頻)

  1、幼兒觀看視頻,怎么包餛飩。

  2、示范包餛飩

  包之前袖子卷卷好,用毛巾把小手擦干凈。取一張餛飩皮平鋪手心,用勺子取適量的陷放在餛飩皮的中間,不能太多。將餛飩皮的四個角往中間包,注意不能把餡露出來。最后把包好的餛飩輕輕放入托盤中。

  五、幼兒練習包餛飩,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擦干凈小手。

  2、教師提醒幼兒包餛飩時餡要適中,要包得不露餡。

  3、包好后陪伴老師端出去煮熟。

  六、觀看現場自制繪本《美味的餛飩》

  就在小朋友看表演、包餛飩的時候,我們的張老師把這一切現場編輯成了一本電子繪本書,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七、請客人老師品嘗餛飩。

  食堂的阿姨們把小朋友包的餛飩煮熟了,哇!真是太棒了!我們請在坐的客人老師一起來品嘗下我們親手包的餛飩吧。看哪位小朋友會大膽地并且有禮貌的請客人老師品嘗。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9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9篇03-02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01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9篇02-27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8篇02-2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3-0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7篇03-02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4篇03-01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2-27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5篇02-2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2-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中国人手机在线观看 | 一级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