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畫出棒棒和胖胖發生的相反事情,表現相反的意思。
2、對繪畫感興趣,能有耐心的自信的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熟悉故事《棒棒天使》
勾線筆、油畫棒
活動重點:
大膽的繪畫相反的事情,表現出相反的意思
活動難點:
能畫出抽象的相反事情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勾起孩子的回憶
1、小朋友還記得《棒棒天使》嗎?他的好朋友是誰?(胖胖天使)
2、棒棒和胖胖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們一看故事書吧。
二、復習故事《棒棒天使》
1、帶領孩子一起看著說說相反的事情。
2、那今天就請小朋友當小畫家,畫畫棒棒和胖胖發生的一件相反的事情吧。
三、繪畫具體要求
1、具體談談畫的內容
(1)、畫之前請你來說說你想畫哪件相反的事?
(2)、重點對上面下面飛、干濕、上翹和下沉、橫著飛和豎著飛
(3)、如果你想畫上面和下面飛你會怎么畫?上翹和下沉該怎么畫?先畫什么么?如果畫淋雨的畫面你該怎么畫?
(4)、除了書上說的你還能想到哪些相反的事情呢?
2、就畫棒棒和胖胖發生的一件相反的事情
3、今天我們用這個勾線筆的小小的一端,用細細的線畫出輪廓,畫好以后用油畫棒涂色。
4、出示a4紙,你看我們的畫紙很大,請小朋友畫之前先想好了,畫什么事情,棒棒畫在哪個位置,胖胖畫在哪里,不要全部擠在一個小小的地方。
5、今天我們不用添畫啦,小朋友只畫相反的事情。
6、先請值日生拿3張報紙鋪好,老師來發筆和紙。
7、幼兒畫畫,老師巡回指導,對于不會畫的小朋友給予鼓勵和提示。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開汽車看花去”學會有控制地變換方向畫曲線。
2.嘗試換筆操作,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感受色彩的豐富與美妙。
3.萌發愛春天的情感,體會參與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重點:
能根據路的彎曲變化,有控制地變換方向畫曲線。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春游的經驗,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柳樹綠了,小燕子飛回來了等),見過春天的花(迎春花、桃花、梨花、油菜花、郁金香等)。
2.背景圖一幅;小圖片(小燕子、柳樹、各種花兒、小蜜蜂、蝴蝶);各種水果車的圖片;幼兒作業紙。
3.音樂磁帶,錄有樂曲《開汽車》、《汽車喇叭聲》、歌曲《小汽車真漂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司機,玩開汽車的游戲,愿意嗎?我們先來練練開汽車的本領吧!
(幼兒聽“開汽車”的音樂,練習開汽車的動作,按喇叭、向左拐彎、向右拐彎、剎車、進入活動室)
2.每個小司機開汽車的本領都很棒。(出示背景圖),小司機們,春天到了,花兒都開了,看,都有哪些顏色的花,認識它們嗎?春天還有哪些朋友也來了?
(1)隨著歌曲《春天》的旋律,教師出示小圖片。
(2)我們一起唱出來吧。
(3)春天多美呀,草綠了,花開了。今天,我們一起開著汽車去春游好嗎?
(活動一開始的律動“開汽車”,滿足了幼兒好動的天性,較自然,較容易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幼兒的情緒具有易受感染的特點,春游是幼兒在春天較喜歡的活動,這種情緒引領他們愉快地進入了本次活動的情境,激起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學習有控制地變換方向畫曲線。
1.討論游戲規則。
去春游的路彎彎曲曲的,小司機們討論討論,汽車能開到草地上去嗎?路拐彎了,汽車要不要拐彎?喜歡哪種花,可以開過去看一看,跟花兒打打招呼。
讓幼兒知道:汽車開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不能開到草地上,不然會把小草弄疼的;要看清楚路,路拐彎了,汽車也要拐彎。
2.嘀嘀嘀(放汽車喇叭聲)什么聲音?原來小汽車早就準備好了,在等著小司機們呢。汽車廠的叔叔阿姨真聰明,把汽車造成了水果的樣子。是些什么車呢?(蘋果車、菠蘿車、草莓車)真有趣,你們喜歡嗎?
想一想,想開什么車呢?(幼兒自由發言,再次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3.我也很喜歡這些車,我要先開一輛菠蘿車試試。教師示范,重點提醒幼兒:
(1)路拐彎了,汽車也要拐彎。
(2)向路旁的柳樹、小燕子、春天的花問好。
(3)可以把你喜歡的車都試一試,換一輛車就換一種顏色。
4.幼兒操作。
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車輛的行走路線,教師以司機隊長的身份巡回指導。“真棒,真是能干的小司機”。提醒小朋友將將筆放回原處,再拿另一支筆。
(出乎幼兒意料的色彩鮮艷的各種水果車,豐富了幼兒的感知,為拓展幼兒的思維打下基礎,有利于幼兒的發展,還引發了幼兒對繼續進行的活動的向往和興趣,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達到了**。
將變換方向畫曲線的技能融入“開汽車”的規則中,“路拐彎了,汽車也要拐彎”“不能開到路的外面去”,這種具體的、幼兒易于理解的要求,幼兒既樂意接受,也容易接受。)
三、展示、欣賞
1.說說你開的什么車?看到了哪些顏色的花?還看到了春天的哪些朋友?
2.欣賞:“快來看呀,汽車開過的地方,成了一條彩色的路,真漂亮”。
(“你開的什么車?看到了哪些顏色的花?還認識了春天的哪些朋友?”在美術活動中,滲透了語言教育、科學教育的功能,有利于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彩色的小路,多美呀”在贊揚聲中,幼兒得到了鼓勵,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將使他們對繪畫充滿信心。)
活動反思:
在小班初期的.繪畫活動中,有的幼兒缺乏自信,老說“我不會畫”,有的幼兒則不能清楚地理解繪畫的要求,還有的幼兒對繪畫缺乏熱情,稍微畫上兩筆就不愿意畫了。而此次活動,幼兒表現出來的積極性,深厚的興趣是始料未及的,每個幼兒都積極地參與活動,活動將結束的時候,有的幼兒還不愿停下手中的畫筆,還要求:“我還要開汽車”。
此次活動,使我們得到了以下經驗:
1.要選取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內容;以幼兒最喜愛的游戲形式引導幼兒繪畫,這樣,他們更樂意參加活動,能更容易、更清楚地理解活動要求,從而使活動較順利地達到預設的目標。
2.教育者在設計活動之前應深思熟慮,讓興趣伴隨幼兒活動的始終,并提高到一定的動機水平,讓興趣作為活動的驅動力存在,轉移、維持甚至培養幼兒的注意,促使每個幼兒都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傘型,并能大膽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裝飾傘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設計的傘,并粘貼在畫面的合適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關心。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粘貼好上一次畫好的雨中的路人)
2、音樂,錄音機,
3、粗細黑筆,蠟筆、粘紙,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
1、律動入座
2、音樂情境導入
3、教師小結
二、說一說
1、你見過什么樣的傘?
2、你喜歡什么樣的傘?
三、畫一畫
1、請畫下你喜歡的傘的輪廓
四、剪一剪
1、請剪下小傘
2、請撐傘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認識操作標記: 第一組是黑白線條裝飾;
第二組是黑白線條與蠟筆結合裝飾;
第三組是黑白線條與剪貼結合裝飾。
2、自由選擇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布局
3、撐傘走一走
六、去送傘
1、展現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傘活動(粘貼好上一次畫好的雨中的路人)
3、音樂,錄音機,
4、粗細黑筆,蠟筆、粘紙,剪刀等。
活動反思:
撕紙是小班幼兒很喜歡的一種活動,它不僅能鍛煉手部肌肉的精細動作,還可提高手眼的協調性,紙被撕碎時發出的聲音以及撕后的形狀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極大的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感興趣,他們團結協作,共同的在輕松的氛圍中欣賞了美、創造了美、感受了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在活動時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所以我的活動領域為社會與美術的整合,名稱為《奇妙的扎染》,年齡段為大班。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小朋友們接觸的東西也越來越現代化,慢慢的有些傳統的東西就會被遺忘。本活動以中國的扎染工藝為活動對象,幫助幼兒從生活中提升美的經驗、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本活動引導幼兒通過親自制作扎染手帕,感受古老的扎染工藝,感知民間藝術的神奇與偉大。本主題主要呈現的只是讓幼兒了解扎染的美麗和現代扎染方法的一個小方面,扎染還有許多傳統和現代的色彩、圖案和花紋,,還須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去認識、學習和探索。
活動目標
1、技能:引導幼兒學習簡單的扎染方法,嘗試制作出螺旋紋,
2、情感: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對扎染的興趣,感受學習的快樂
3、認知:欣賞傳統扎染作品和現代扎染作品的特點,初步了解扎染是中國傳統工藝
活動重點:學習扎染技藝之一的螺旋紋
活動難點:制作過程中寧手帕和扎橡皮筋的動作
活動準備
手帕、橡皮筋、染料、滴管、圖片、手套、音樂、防水衣、視頻、紙芯
一、游戲導入
1、老師出示白手帕用變魔術的方法展示螺旋紋手帕
2、師:哪一張手帕更美呢?(幼兒回答)
3、師:你們猜一猜這么漂亮的花紋是怎么來的呢?(幼兒猜測)
二、介紹扎染
1、老師說出方法是扎染
2、師:這個方法叫做扎染
3、師:到底什么是扎染呢?請小朋友們認真聽一聽、看一看
4、老師介紹扎染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
5、師: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做扎染嗎?(幼兒回答)
活動過程
師:因為我們可以利用如圖中所看到各種工具,對我們的紡織品進行捆、縫、夾等,你們在圖中看到了哪些工具呢?(幼兒回答)師:結扎后要做什么呢?
(幼兒回答)師:然后再進行染色,這就叫做扎染。
師:由于我們的扎染技術歷史悠久,結扎方法多,染色出來的花紋也很豐富,所以現在我們的手工扎染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用傳統的扎染,另一種是現代的扎染。
老師播放傳統扎染作品的圖片,幼兒觀察
師:看,這就是傳統的扎染作品,他是什么顏色的,都有哪些花紋呢?它的花紋是我們生活當中能夠看見的東西嗎?(幼兒回答)
師:傳統的扎染作品顏色叫做藍靛色,它的顏色來自于自然界中一種叫做板藍根的植物,花紋主要來自于我們生活當中可以看見的動物、植物、和人物。
老師播放現代扎染作品,幼兒觀察
師:到了現代,我們的扎染作品和花紋發生許多變化,看,這就是現代的扎染作品,它是什么顏色的?它有哪些花紋呢?(幼兒回答)
師:現代扎染作品顏色豐富,花紋都是一些奇形怪狀的,現代扎染的花紋更多來自于我們的想象和創造。
三、嘗試學習制作扎染
1、師:了解了扎染,你們想制作屬于自己的扎染作品嗎?
2、老師為大家介紹今天學習扎染圖案叫做螺旋紋,它是用紙芯和橡皮筋來進行操作的
師:小朋友們要認真看哦,我一會兒要考考大家
3、老師播放制作方法的視頻(幼兒觀看視頻)
4、老師結合PPT引導幼兒一起回憶復述制作方法,老師并強調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5、講解到擰螺旋紋時,老師單獨出示視頻,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學擰螺旋紋
6、接著一次強調橡皮筋的捆法
師:帕子擰好后像一個小花卷,接著開始捆橡皮筋,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橡皮筋捆好之后是這樣的。接著開始染色,在染色時,小朋友要注意盡量將顏色上滿。
7、老師請幼兒操作,在操作前老師要強調規則
師:8位小朋友為一組,在制作扎染時要保持安靜,使用后的材料請放回托盤里,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請先將桌子擦干凈,將衛生紙放回托盤中,請小朋友抬小椅子有秩序的上座位。
8、幼兒操作,老師在旁協助并進行輔導
四、展示作品
1、老師請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整理好桌子后,到候場區準備做好模特步的準備師:請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檢查一下桌面干凈嗎?將桌面擦干凈,把紙放回托盤里,接著將自己的螺旋紋手帕放在桌面上,小手像熨斗一樣將帕子整理平坦,整理好的,小朋友可以先想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動作,待會兒走模特步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哇塞,小朋友們制作的螺旋紋太漂亮了,我都等不及要把美麗的扎染螺旋紋展示給大家瞧一瞧,小朋友們快拿上自己的螺旋紋作品到老師這里來準備。
2、老師請小朋友站成一長排
師:我們今天做的扎染花紋叫什么名字?(幼兒回答)小模特們,準備好了嗎?
五、活動延伸
師:我們的螺旋紋手帕還有點濕,我們一起拿出去將它曬干吧!大家一起去把手帕曬干吧結束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初步了解了扎染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在活動當中,通過圖片小朋友能夠自己去觀察、發現扎染技術的變化,在觀看的視頻的過程中強調了活動當中的難點動作,小朋友們操作擰螺旋紋的動作大多數
活動反思
幼兒是作出來的,只有個別幼兒還需要老師的幫助,在捆橡皮筋的時,許多還需要老師進行協助,但是到最后上色后,展示效果時,整體效果時非常好的,重難點基本上也解決了,活動效果較好,但是,在以后的活動當中要練習捆的動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吹點的樹木讓孩子體會春季的美景。
2、培育孩子清楚自然、觀測和察看自然的興致,提升孩子的蓺術表現力。
教學預備
1、教學課件(關于春季樹木的圖片)。
2、種種顏料、紙片、調色盤。
3、配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課題
提出問題。教師:“看,誰來啦?”“春女孩子來啦。春女孩子帶來了啥禮品呀?”讓孩子自由回答。
二、看教學課件。
1。播放flash——桃樹、杏樹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的色彩。
2。播放flash——柳樹。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葉子。
3。播放flash-——迎春花。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
4。播放 flash——丁香花。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
三、開展畫畫
1、看范畫:關于柳樹、迎春花、桃樹的范畫。
2、幼兒教師演示:在紙片上滴幾滴赭石色,用嘴巴吹成樹的模樣,等晾干后,再給樹穿上不一樣的衣裳。變為桃樹、柳樹、迎春花。
3、孩子畫畫:分3組讓孩子畫畫,幼兒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樹的方向性、點花葉技巧。
4、將孩子的作品粘貼出展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選用園形體的廢舊材料,制作自己喜愛的動物頭飾,體現材料使用的多元化,并滲透循環再造的環保意識教育。
2、通過用園的形體構成各款可愛的動物頭飾,提高對造型美的感覺力、想象力和動物操作能力,從成功的喜悅中培養自信。
教學重點:選用園的形體材料構成動物頭飾。
教學難點:掌握毛線類材料的粘貼固定方法。
活動準備:
1、發動幼兒收集園形的廢舊材料。(紙杯、碟、碗,廁紙筒,甜筒紙卷,塑料園鈕扣,毛絨球,各種不同質料、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園形物品)。
2、制作頭飾用的長條紙和松緊帶,剪刀,各種粘合材料(漿糊、乳膠、透明膠紙),顏色筆,抹布等。
3、投影機和有關資料。
4、設置環境:擺設畫有小動物形象的拱門,地面放置8~10個藤圈,3~4塊荷葉形板,吊掛2~3個皮球,布置成小動物幼兒園。
活動過程:
1、游戲進入活動場地
教師扮八哥老師,幼兒扮小動物,聽樂曲做律動進入拱門后,引導幼兒觀察環境,鼓勵幼兒使用場地上材料,進行簡單游戲,從中感知園形、環狀、球等物體的共同特點。
2、進園的聯想。
引導幼兒講出活動中所接觸到的園紙板、藤圈、皮球的外形及共同特征,歸納為都是園的形體。并指出自己扮演的動物中哪部分是園的。
3、引出課題。
制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可愛動物頭飾參加動物聯歡會。
4、組織幼兒設計方案
觀察桌上園的形體材料特點,讓個別幼兒講出自己的制作方案,互相啟發。
5、觀看投影。
從投影中找出由園構成的動物形象,豐富信息。
6、解決教學難點。
幫助幼兒歸納說出許多小動物臉上有胡須,選細線粘貼固定,再示范使用透明膠紙粘貼等方法。
7、幼兒制作頭飾。
觀察幼兒選材、結構、裝飾情況,重點指導粘貼動物胡子的程序;幫助幼兒給頭飾釘上松緊帶。提議完成制作的幼兒,戴上頭飾,按音樂做律動。
活動評價:
1、組織幼兒互相觀賞彼此的頭飾,請2~3名幼兒說說誰的頭飾最可愛,為什么?
2、指導幼兒欣嘗1~2件作品,分析如何選用園的形體構成有趣而可愛的動物形象,如何搭配色彩更調和,怎樣把毛線類材料粘得更穩,從而感覺園形體的造型美。
3、幫助幼兒認識動腦動手,能變廢為寶,滲透環保意識教育。
4、戴上頭飾一起去參加聯歡會,結束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l、進一步鞏固手工捏塑成型和連接等技能:
2、能根據情景創作,用自然物進行細節裝飾。
3、能大膽創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蘑菇圖片多幅。
2、牙簽、竹片等自然物。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l.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很好,小兔來到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沒有了,這下小兔沒有晚飯吃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兔吧!
(2)教師m示蘑菇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自由交流蘑菇的形態和特點。
(3)教師小結:蘑菇像一把撐開的小傘。
2.集體討論、交流蘑菇的制作方法。
(1)教師:你準備怎么用陶泥來制作蘑菇呢? (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示范:先用手捏一個小碗,然后用一段粗粗的泥條作為蘑菇的柄,連接起來。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幫助部分手部力量較弱的幼兒。
(2)指導幼兒連接蘑菇的面和柄。
(3)用牙簽等自然物在蘑菇面上刻畫花紋,或用泥片裝飾。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互評,教師作點評。
5.玩“給小兔送蘑菇”的游戲,結束活動。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2-26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2-2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八篇02-26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2-24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六篇03-01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九篇02-28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七篇02-28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七篇03-04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七篇02-27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七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