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在與正方形的比較中認識長方形。
2、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活動準備
1、神奇口袋一個,內裝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
2、每個幼兒一張方形紙,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紙的寬度等長。
3、《幼兒活動材料》每人一本,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正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
請幼兒邊說兒歌邊摸口袋,告訴大家自己摸的圖形名稱。
2、讓幼兒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長得有點像,長方形就像伸長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
1、讓幼兒找出正方形的紙,用對折的方法比較正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
2、讓幼兒找出長方形的紙,讓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比較長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
使幼兒在操作中發現長方形的特征。
三、導幼兒發現正方形和長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導幼兒總結出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
2、運用折紙的方法,請幼兒將正方形對折出長方形(三角形除外),
長方形變成正方形,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四、連連看看
指導幼兒做畫冊上的練習,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中有長方形特征的某些物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同伴間相互關愛的美德。
2、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記憶重點情節。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培養幼兒同伴間相互關愛的美德。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記憶重點情節
活動準備
課件《小兔過生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幾位動物朋友,它們是誰呢?”出示動物圖片,引出活動內容.
二、展開
1、老師通過提問:“如果你過生日,伙伴們都會送你些什么?”設置情景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節。“咱們小朋友真棒!咱們來看一看,小兔過生日時都有誰參見,他們送小兔什么了?小兔為他們準備了什么了?”
2、放課件,講述故事《小兔過生日》。
3、“好,故事看完了,有誰記住了這個故事的名字?”
4、“故事中有誰?他們送小兔什么禮物了?”“小兔還為他們準備了什么?”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記憶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可以邊提問邊放課件中相關的情節)解決活動的重點。
5、提問幼兒“你知道他們都喜歡吃什么?他們團結嗎?”通過引導使幼兒懂得同伴間要相互團結友愛的道理。解決活動的難點。
6、“咱們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個團結的好寶寶呀?””讓幼兒明白團結友愛的道理。
三、結束 “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不爭、不搶呢?”“咱們就來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做得到,看誰做得好。以后咱們每周評一個謙讓小明星,給他貼一朵小紅花,小朋友愿不愿意爭取?”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故事《小兔過生日》因為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所以進行起來還比較順利,活動目標基本實現。但也存在一些設計上的不足、經驗上的欠缺和臨場發揮不佳問題。主要體現在展開部分,試分析如下:
一、小班幼兒記憶力不是很強,表述能力較弱。看一遍故事一般只能記憶一兩個內容,老師在這個環節應讓孩子多聽一遍故事或分情節分段來聽。增強幼兒記憶,引導孩子把看到的表述出來。這個環節雖然我設計上了,實際只讓幼兒看了一遍,卻提了好多問題,孩子回答起來比較吃力。
二、老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多角度、由淺入深層層引導,語言應兒童化,簡練易懂。我只使用一種方式反復提問,缺乏變化和吸引力,孩子易喪失興趣。
三、重、難點突破時,由于我自己思路不夠清晰,分析教材不夠透徹,以至進行起來不是那么簡潔明快,自己感覺有點吃力,缺乏條理性、順序性。
四、最后的小結不夠規范,概括性不強,引導力不足。
五、課件的制作太簡單、粗糙,沒能為課發揮很好的作用。這也是我的一大缺陷。
小百科:生日,顧名思義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滿周歲的那一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已經很熟練地用勺子進餐,所以幼兒手部的肌肉發育已經比較成熟,因此,我開展此次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手部的靈活性,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名稱:《橡皮泥制作西瓜》
活動目標:
1、試運用揉、捏、壓、粘等方法,塑造孩子們喜歡的水果西瓜。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捏制技巧。
2、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及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
活動重難點:
探究橡皮泥造型的技巧。對幼兒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 活動準備:
橡皮泥西瓜制作視頻,準備綠色的、黑色的和紅色的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同學們,你最喜歡哪種水果?是啊,天氣漸熱,如果能吃上甜甜的西瓜該是多么的愜意呀!想一想西瓜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抓西瓜的外型特征)
二、基本活動:
1、借助多媒體觀看橡皮泥制作西瓜的過程;
2、教師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1)用紅色的橡皮泥揉成圓球;
(2)然后用手掌壓扁,在對折壓扁成半圓形 ;
(3)把綠色的橡皮泥搓成小細條;
(4)把小細條貼在半圓形紅色的橡皮泥邊上;
(5)都貼好后再次揉搓黑色的小點點,做西瓜的子。
三、結束活動;
1、幼兒分組捏制。
2、教師到幼兒中間輔導
活動延伸:
模仿基礎上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如整個西瓜的樣子、蘋果、櫻桃等水果。
活動反思:
做為幼兒教師應該在一次橡皮泥活動中讓幼兒自主的發揮自己的想象來嘗試做各種各樣的東西,不應該只是西瓜或水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鴨媽媽對鴨寶寶的愛。
2、用動作表現鴨子走路的基本姿態。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
2、情景場地
3、風、雨、雷電的聲音課間
4、音樂《母鴨帶小鴨》
活動過程:
一、看字卡導入活動
1、出示字卡:媽媽、寶寶、鴨
2、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鴨媽媽和鴨寶寶的故事。
3、講完故事后提問?
聽完了故事小朋友們有什么感受?生活中你生病了,媽媽是怎么照顧你的?如果你是鴨媽媽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做?
二、創設情景進行游戲
1、教師扮演鴨媽媽,孩子們扮演鴨寶寶進行游戲活動。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很好,你們一定想體驗一下,現在老師來當鴨媽媽,小朋友來當鴨寶寶我們來體驗一下。
2、幼兒分組扮演鴨媽媽和鴨寶寶進行游戲。
3、幼兒之間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三、放松談話
1、做放松活動
2、同幼兒談話小節活動。
師:你們當鴨媽媽時有什么體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當鴨寶寶時有什么的體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體現了媽媽對寶寶的愛。
四、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制作禮物送給媽媽,并且用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
師:媽媽這么愛寶寶我們應該怎樣愛媽媽呢?
寶寶可以為媽媽做什么呢?我們的手可以為媽媽做什么?嘴巴可以做什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長在山村,結識大海的機會很少,但我們并不遺憾,因為我們有一雙想象的翅膀。如果我們能置身海邊享受著晚霞、輕風、星光與明月帶給我們的美妙意境,定會深醉其中。今天,作者峻青給了我們一次機會,讓我們跟隨峻青的腳步,伴著詩一般美妙的語言共同去領略《海濱仲夏夜》的詩情畫意吧!
二、教師范讀
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文中出現的畫面
讀完后教師問:聽罷此文,你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找同學回答
教師:老師也構思了幾幅,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出示幻燈片)
三、朗讀課文
文中出現了很多的景物,且作者把這些景物描寫的都很美,下面請同桌之間大聲的朗讀課文,拿起手中的筆勾畫出文中出現的景物和你認為的一些精彩語句或語段。
四、品讀課文
1、師設問:文中出現了哪些景物?
生回答:晚霞、啟明星、明燈、人
2、教師繼續問:作者把這些景物寫的很美,如同幾幅圖畫,我們來給他們起個名字吧。
教師范起名字,學生跟隨:霞光圖、明星圖、夜色中(月色中)海灘圖
3、教師設問:你最欣賞其中的哪一幅圖或文中的哪個語段?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從修辭、景物特征、色彩變化上分析。
示例:
海濱仲夏夜的景色美
霞光圖:作者抓住色彩的變化,描繪了天上的霞光由橘紅——深紅——緋紅——淺紅,作者在描繪霞光時,還寫出了動態,以動寫靜,使整個畫面滾動了起來,這一天一海,一靜一動,互為映襯,這幅流光溢彩,海天一色的壯美景象美不勝收,使人感到一種自然美。
明星圖:當天邊的那一抹色彩淡下去之后,繼而代之的是一幅靜謐的圖畫,“當一切紅光消失”,這時“高而遠了的天空”“呈現出一片肅穆的” 神色,這些描寫為啟明星的出現作了鋪墊。如果說霞光下的大海是一位煥發著青春熱情的少女,那么啟明星下的大海則像一位溫柔嫻雅的女孩,在深藍的天空下,閃爍著一顆明星,整個畫面顯得典雅、古樸、莊重,它的靜謐、詭異令人沉醉。
夏夜乘涼人的感受美
夜色、月色下的海灘圖:面對多姿多彩的大海,在領略了它的熱情、溫柔之后,此時充溢作者心間的是無法言喻的興奮和愉悅,作者感受到了海的溫柔、寧靜,接觸到了海灘是軟綿綿的,看到海水輕輕的撫摸沙灘,聽到海水發出溫柔的刷刷聲,迎面吹來的海風清新而又涼爽,夾雜著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面對如此的良辰美景,作者的心情怎能不愉快呢。在沙灘上散步的鄉親們的心情也感染了作者,他們在談論著收成,大好的年景鼓舞著他們,談話聲充滿了愉快歡樂的笑聲,作者也為他們的幸福生活而高興。
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一篇好的寫景抒情散文,一定要達到自然美與人的和諧統一,這是我國散文所追求的意境,認為人最終要回歸自然。
如:朱自清的《春》“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峻青的《海濱仲夏夜》“沙灘上的人,有的躺著……休憩吧。”
這些都貫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五、主題探究
作者把景、人的感受寫的那么美,他最終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呢?
(對生活的贊美突出主題)
六、練筆
許多文學作品都是用語言來展示大自然中的色彩美,都會在讀者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絢麗的圖畫,相信同學們的文采也不亞于作者,下面老師給同學們一次展示才華的機會。
教師提出要求:
1、拿起手中的筆,勾畫你心中美麗的圖景,展現你心中的那份最美。
2、選擇校園的一處場景,用文筆描繪它的美。
教師提示:校園中有很多花草樹木,正值秋季,他們的顏色可謂豐富多彩,同學們可抓住顏色的變化來寫;再者校園外就是一片果園,秋風送爽,也送來了瓜果的香味,可調動你的感覺器官來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淘氣的……在……”的句型。
2、根據圖片線索分析判斷的能力。
3、正確運用上、下、里、外等方位詞。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大讀本、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小兔的頭飾,以及這些小動物能活動的藏起來的掛圖一幅。
2、幼兒已經進行了第一階段的大書閱讀第二階段的小書閱讀。
活動過程:
1、大書閱讀
引導幼兒回憶讀本內容:書中的小貓都藏在什么地方
2、小動物捉迷藏
老師出示掛圖,提問:圖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藏在什么地方?
練習句型:淘氣的……在……
例如:淘氣的小狗在房子后面;淘氣的鴨子在池塘里;淘氣的小兔在草叢里……
3、游戲:捉迷藏
我們也來學這些小動物玩捉迷藏的游戲。請小朋友戴上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小兔的頭飾藏好,老師一個個把他們找出來你是淘氣的什么小動物?你在哪里?小朋友練習句型“淘氣的……在……”
結束部分:
玩一玩捉迷藏游戲,看看外面有哪些讓你躲的地方。
活動延伸:
規定一定范圍讓孩子隨意躲藏。
活動反思:
都能用“淘氣的……在……”的句型回答老師的問題。有少數孩子在回答時不夠連貫,在我的提示下注意了也能達到。在看“捉迷藏”的圖時,由于繪畫的動物特征比較明顯,孩子能夠很快的發現動物所在把小動物找出來,對其躲藏地的方位詞運用也比較準確。在開展游戲部分,孩子很感興趣,但帶頭飾用了一些時間,今后有類似的環節,可以讓動作快的孩子去幫助動作慢的,這樣有助于孩子之間的交流和協作,也為我的教學節約了時間。孩子很喜歡模仿動物身臨其境地躲起來,玩得很投入。所以在自己躲的同時,傾聽別人躲在哪里的部分較弱,今后有要注意讓孩子也關注別人的動作,加強傾聽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發現數量的遞增。嘗試進行5以內的數物配對。
2、感受詩歌韻律,體驗語言節奏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火車嗚嗚叫》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今天有些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猜猜看他們會乘什么交通工具來呢?
1、聽火車的聲音,模擬火車的叫聲。
(播放火車的聲音)是什么車?火車開的時候是怎么叫的?火車怎么開的?
二、欣賞故事,感受詩歌韻律,嘗試5以內的數物配對
今天這輛火車有一個神奇的咒語:只要你們說了這句咒語,火車才會開過來哦。
"小火車嗚嗚叫,大家坐坐好,火車嗚嗚向前跑。"
1、這可是一輛載滿了故事和歡樂的小火車哦,我們把它請出來吧!
2、火車上一個乘客也沒有,孤孤單單的。一個也沒有,可以用0表示。
3、聽聽誰來了?小貓喜歡吃什么呀?
小火車嗚嗚叫,小貓喵喵喵。大家坐坐好,火車嗚嗚向前跑。
現在小火車上有幾個小動物?
4、聽聲音,猜猜是什么小動物來了?這個小動物愛吃什么?
小火車嗚嗚叫,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教案來源:)大家坐坐好,火車嗚嗚向前跑。
:原來小火車上只有一個小動物,現在多了一個,一共有幾個小動物?
5、這次的小動物每天早上都會叫我們起床。猜猜是什么小動物來了?
小火車嗚嗚叫,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公雞喔喔叫。大家坐坐好,火車嗚嗚向前跑。
:原來小火車上有2個小動物,現在又來了一個,現在一共有幾個小動物?請你從這些數字中找出3。
6、教師模仿鴨子走路。猜猜是什么小動物?
小火車嗚嗚叫,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公雞喔喔叫,小鴨嘎嘎叫。大家坐坐好,火車嗚嗚向前跑。
:原來小火車上有3小動物,現在又來了一個,現在一共有幾個小動物?請你從這些數字中找出4。
7、身穿小白衣,愛吃青青草,唱起歌來咩咩叫。猜猜什么小動物來了?
小火車嗚嗚叫,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公雞喔喔叫,小鴨子嘎嘎叫,小樣咩咩叫。大家坐坐好,火車嗚嗚向前跑。
:原來小火車上有4小動物,現在又來了一個,現在一共有幾個小動物?請你從這些數字中找出5。
三、幼兒操作游戲"坐火車"
1、引起興趣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想坐坐小火車,請你們他們
2、要求看清火車頭上的數字,請放上相應數量的動物朋友
3、幼兒操作,展示自己的操作板,請個別幼兒介紹你請了幾只小動物坐火車呀?
四、延伸活動,坐火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故事并能感悟故事中表達的情感。
2.知道老人勞動很辛苦,學習主動關心和幫助老人。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二、環境創設及材料
1、創設-個美麗的小花園場景,分別放些假月季花、茉莉花等等。
2、木偶(熊貓奶奶與小馬)
三、活動過程
1.問題啟動
①在聽故事前呈現問題:“熊貓奶奶在林子里新開辟了一塊地,種了許多許多的花,是個很美麗的小花園,她每天辛苦地照顧這些花,但終于發生了一件事”。運用這樣的提問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產生懸念,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內容,既啟動幼兒積極地仔細地明故事,也引起幼兒積極地思維。
②聽故事的錄音(前半段)
從開始……她著急地想:我不在,花怎么辦?它們一定會……。
2.順向設問
問:熊貓奶奶的小花園里有些什么花?引起幼兒回憶故事內容,喚起幼兒要愛惜美麗的花。
①熊貓奶奶每天一早干什么?她怎樣照看這些美麗的花?
②熊貓奶奶突然生病了,為什么?(設想老人的勞動很辛苦,知道由于年老休弱、老人很容易生病,引起幼兒關心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那么熊貓奶奶的花怎么樣了?(幼兒討論,創造性的想象出花有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3.假定設問:
①花園里的花兒長得很好,并沒有渴死,那是因為小象在幫助熊貓奶奶,假如小象不去關心幫助會怎么樣?這個問題主要是引起幼兒充分的討論,去領悟老人勞動辛苦和主動關心老人是可贊美的品德,為形成正確的道德評價提供一些認識并引起情感的共鳴。
②如果你遇到了有困難的老人,你會怎樣做?
4.欣賞、改變
通過故事的表演(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木偶)再現故事中美的場景,美的色彩,美的形象等,來烘托小象主動關心老人,幫助老人的“愛心”與行動。
引起幼兒要向小象學習,激發幼兒尊敬老人的情感,故事中的小象可根據幼兒的想象進行更改。
故事――小花園
熊貓奶奶在林子里新開了一塊地,種了許多許多的花兒,有紅紅的月季花、粉紅的喇叭花,還有潔白的榮莉花,可漂亮了!
熊貓奶奶每天一早就起來到林子里給花澆水,“嘩,嘩,嘩”又清又涼的水一勺一勺澆到地里頭,喝足了水,花開得又美又漂亮。
有一天,熊貓奶奶突然生病住進了醫院,在病床上,她著急地想:“我不在,花怎么辦?它們一定會渴死的!”
幾天后,熊貓奶奶終于出院了,一出院急急忙忙就去看她心愛的花,“咦?熊貓奶奶吃驚地發現,地里的花全開了,比以前更美麗了。”這是怎么回事?熊貓大嬸驚訝極了,忽然她看見鄰居小象拎著一桶水走了過來,只見小象放下水桶,把長長的鼻子放進桶里吸出桶中的水,然后,揚起鼻子,“嘩-”清清的水像一根根銀絲灑到了地里“茲,茲”地響。原來是小象幫她照顧著地里的花呀!她趕緊說:“謝謝你呀!勤勞可愛的小象”。小象說:“不用謝,這么好看的花,我們都該愛護它。”
教學反思:
一節活動,不在于教師如何的精彩,而在于孩子在學中的快樂。活動過程中,我始終記得“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盡量給予孩子們相對自由的想象與表達空間,讓大家動手、動腦、動口,充分調動其感官與肢體,促使孩子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活動中來,自主自覺地完成教育目標。從整體上來看,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激發,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操作的樂趣,體驗到大家合作的快樂感。但是有些環節出現了一些小的疏忽,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由于過于強調幼兒的主體性而忽略了教師的主導性,教師知道要求不夠嚴格,以至于幼兒的活動有些散,缺少依靠點。另外由于時間限制,在孩子們還意猶未盡的時候我打斷了他們,我想在孩子們心里應該有不情愿的成分吧。
小百科:花園指種植花木供游玩休息的場所,舊時原用于命名園林建筑,如巴比倫空中花園,現在花園多用于稱謂開放性的公園或別墅的私人花園。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8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1
關于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8篇03-04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6篇02-28
關于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6篇02-26
關于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2-26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8篇02-24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5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4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匯總8篇02-27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