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

時間:2021-10-26 13:28:4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物體表現不同的聲音,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并學習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2、通過對動作的體驗,了解不同的聲音效果。

  3、分享創造和成功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巨人、小狗、藍老鼠的腳印PPT動畫。

  2、臉盆、茶杯、響瓶各五個。

  3、幼兒對各種腳印的識別常識。

  【活動過程】

  1、展示PPT,故事導入。

  T:PPT上展示的是什么?(大橋)

  T:橋下住著一只灰老鼠,他在等他的好伙伴藍老鼠,這時……--播放PPT,出現巨人的腳印。

  T:誰來了,你知道嗎?

  S:藍老鼠。

  T:是藍老鼠嗎?(是人)

  T:你怎么知道是人的?(那個是人的腳印)

  T:是一個大巨人呢還是一個小矮人?

  S1:小矮人S2:大巨人。(你的理由是什么?)(巨人用了四步就走過了這座橋)

  2、感受聲音與動作的關系。

  T:大巨人走路是怎么樣的,誰來試一試?(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模仿大巨人走路,按照四分音符的節奏。(嘴巴里發出"咚""咚"的聲音。)

  --繼續講述故事。

  T:課時灰老鼠不開心,他的好伙伴還沒有來。咦!又有人過來了!

  --操作PPT,出現小狗的腳印。

  T:巨人用了四步就走過了橋,小狗卻用了八步,這是怎么回事?

  S:……(巨人走路是"咚""咚",那小狗走路呢?)--引導幼兒表現小狗走路的動作。(用手拍腿,以八分音符的節奏表現。)

  T:現在大橋上有巨人和小狗的腳印,如果他們倆一起出來,會是怎么樣的呢?

  --教師表現巨人,幼兒表現小狗,陸續走過大橋。

  --最后藍老鼠終于出現了,灰老鼠高興的拍起手來,用拍手的動作表現藍老鼠的聲音(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幼兒分三組表現巨人、小狗、藍老鼠的聲音,陸續過橋,然后三組小朋友交換角色再進行表演。

  3、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物體給動畫伴奏。

  T:剛才動畫播放的時候有沒有聲音?(沒有)

  T:我們來給它配音怎么樣?(配音需要工具,用什么呢?)--出示:臉盆、水杯、響瓶。

  T:巨人的聲音用哪樣東西表現比較好?(臉盆)--最小的響瓶表現藍老鼠的聲音。

  T:我們的工具準備好了,在配音之前呢,我們先來練習一下。

  --物體分發到幼兒手中,進行指導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分組表現巨人、小狗、藍老鼠陸續過橋,給他們配音。(進行三次)

  4、表演三重奏。

  T:剛才我們配音的時候,是一個一個表現的,如果他們一起過橋,發出來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呢?

  --播放PPT第二頁。

  T:我們給這一段動畫配音,看看效果怎么樣!我們來嘗試一下!

  --三組小朋友同時表演。

  5、活動延伸:尋找不同的配音工具。

  T:如果我們不用今天我帶來的東西配音,還可以用什么來配音?

  --幼兒想象回答。一起去尋找其他配音工具并且嘗試配音。

  小百科:腳印,腳踏過的痕跡。多喻走過的道路,留下的事跡。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重點)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能夠根據兒歌內容創編動作。(難點)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

  1、棍棒操;

  2、會唱兒歌《兩只老虎》。

  物質準備:森林的圖片、老虎的頭飾兩個、音樂《pokerface》《兩只老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導入:棍棒操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音樂:小朋友跳的可真棒,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一聽,歌里唱到了誰?(小老虎),小老虎住在哪里呢?(森林、動物園)

 。ǘ┮鲋黝},激發幼兒興趣。

 。盒∨笥褌兛瓷掷镉惺裁茨?(樹、花、鳥)咦!小老虎在哪里呢?(教師請配班老師扮成老虎跳舞)噓!原來在這里!小朋友們,小老虎在干什么?(在跳舞)它們是怎么跳的?

 。ㄈ┙處熓痉恫⒁龑в變簩W習:老師也學一學小老虎跳舞,小朋友看老師學的像不像?老師跳的像嗎?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你們要先學會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范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并指導幼兒。

  右腿直直腳前翹,左腿彎彎手叉腰;右腳尖尖向后點,左腿直直向右瞧;一步一拍后踢步,繃著小腳踢屁股!

  左腿直直腳前翹,右腿彎彎手叉腰;左腳尖尖向后點,右腿直直向左瞧;一步一拍后踢步,繃著小腳踢屁股!

  3、教師清唱,引導幼兒完整的跳一遍舞蹈。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的完整跳一遍舞蹈。

 。ㄋ模└鶕䞍焊鑳热輨摼巹幼鳎⒈硌荨#ò唇M)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學會了嗎?回家跳給爸爸媽媽看好不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

  3、在創編活動中體驗歌唱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 4個,小雨點4種各2個,︵2個。

  2、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老師,您好》。

  二、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1、(出示圖片︵)教師邊指圖邊范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讓我們聽一聽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師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兒隨樂演唱)。

  2、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并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師:(出示圖片小雨點)這是小雨點,它會跳舞,還有幾個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圖片小雨點)。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教師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師帶領幼兒隨樂演唱歌曲后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

  三、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并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我這里還有許多小圖片,你們發現了什么?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那小問號究竟唱了什么?請仔細聽!

  (教師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前四句歌詞,同時在繪畫活動中傾聽教師完整范唱。

  1、教師提出要求,幼兒作畫。

  師:小雨點可能會在哪里跳舞呢?請你用勾線筆在紙上畫出你的想法。

  2、幼兒交流繪畫作品,教師選擇適合的四幅答案貼在“?”處。

  五、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貼圖片的地方你們唱,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話后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四幅繪畫作品,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根據提供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填編歌詞,猜測出新娘是誰。

  2、運用多種方式感受喜慶熱鬧的氛圍。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頭巾(10塊)、鈴鼓和小鈴、糖果

  2、幼兒熟悉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新娘游戲

  1、請一幼兒戴紅蓋頭扮新娘,隨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跳新疆舞進活動室,其他幼兒一起拍手歡迎。

  2、幼兒一起問:"新娘新娘你是誰?新娘:"請你猜猜我是誰?"猜出新娘是誰。

  教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幼兒回答從服飾、聲音等來猜。

  二、幼兒編編、唱唱、猜猜。

  1、教師:有一位新郎邀請我們去參加他的婚禮,看看它是誰?(大灰狼)看看新郎新娘是怎么打扮的?

 。ㄓ變海盒吕尚厍坝幸欢浯蠹t花、新娘頭上有紅蓋頭,還有喜字呢……)教師:"新郎新娘打扮得喜氣洋洋,可是新郎還不知道新娘是誰?我們一起幫新郎問:新娘新娘你是誰?新娘說:請你猜猜我是誰,還要把我也唱到剛才那首好聽的歌里。"

 。1)出示圖一,看看新娘的手,猜猜、唱唱。

  教師唱:新娘新娘你是誰,讓我來看看你的手。新郎是怎么唱的?"幼兒一起唱著回答。

  教師:新郎說:伸出你的手讓我來猜一猜?纯葱履锏氖珠L什么樣?"幼兒:毛毛的,手上有很多毛、毛茸茸的…教師唱:"你的手兒毛茸茸,""新娘可能是誰呢?"幼兒:狗熊、狐貍、狼狗……教師隨幼兒回答唱:"是不是一只狗熊(狐貍、狼狗)?"教師:"我們連起來唱唱,幫新郎問問新娘吧。"一起看圖唱第一段:新娘新娘你是誰,讓我來看看你的手,你的手兒毛茸茸呀,是不是一只狗熊(狐貍、狼狗)你的手兒毛茸茸呀,是不是一只狗熊(狐貍、狼狗)?

  教師:"新娘沒回答。哎,光看手還真不好猜!怎么辦?"

  (3)出示圖三,看看新娘的尾巴,猜猜、唱唱。教法同上。

  新娘新娘你是誰,讓我來看看你的尾巴,你的尾巴粗又長呀,是不是一只狐貍(狼狗)?你的尾巴粗又長呀,是不是一只狐貍(狼狗)?

 。4)出示圖四,看看新娘的嘴巴,猜猜、唱唱。教法同上。

  新娘新娘你是誰,讓我來看看你的嘴巴,你的嘴巴尖又長呀,是不是一只大灰狼?你的嘴巴尖又長呀,是不是一只大灰狼?

 。5)出示圖五,掀起新娘的蓋頭,唱唱新娘是誰。教法同上。

  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是誰,你長得和我一個樣呀,原來也是一只大灰狼,你長得和我一個樣呀,原來也是一只大灰狼。

  教師"新郎看到新娘溫柔又可愛,心里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幼兒:它笑得眼睛都彎了、它高興得臉兒紅了。

  教師:"猜猜新娘的感覺怎樣?"幼兒:新娘也很高興,她的臉也紅紅的。

  2、給歌曲取名字。

  教師"這首好聽的歌曲還沒有名字呢,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吧!"幼兒:大灰狼結婚、大灰狼和新娘結婚、大灰狼真開心、新郎新娘結婚……教師引導:"這首歌猜的是誰的新娘?我們就把《大灰狼的新娘》做題目,你們同意嗎?"

  3、完整唱歌。

  隨音樂看圖把歌曲5段完整唱1~2遍。

  4、情景表演讓我們來把這首歌內容表演一下吧,請女孩子來扮新娘,男孩子扮新郎,兩人一組,進行表演。

  三、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參加大灰狼的婚禮,開心嗎?為什么?""想對新郎新娘說什么祝福的話?"(幼兒:祝新郎新娘結婚快樂!祝新郎新娘永遠幸福!祝新郎新娘永結同心!……)教師:"新郎新娘很開心,說謝謝你們的祝福!請你們吃喜糖嘍!"幼兒吃喜糖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大灰狼娶新娘》是一則趣味性較強的童話故事,語言簡單通俗易懂,句子重復較多。從熟悉的大灰狼到讓幼兒猜測它的新娘是誰為線索。采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一定順序的單頁單幅畫面,展現了新娘的外形特征,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情感,扣住幼兒的心弦,使幼兒興奮。大灰狼的新娘是誰呢?這個問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新娘的形象。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并大膽演唱。

  2.喜歡創編歌詞活動,體驗創編的樂趣。

  3.感受、表現溫暖的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四幅。若干呼啦圈(做烏龜殼)。勾線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回憶歌曲。導入創編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么?烏龜媽媽和它的寶寶在做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玩兩只烏龜的游戲。

  (幼兒在熟悉的音樂旋律及教師生動豐富的肢體動作帶動下,再次感受音樂,并能隨著音樂再現不同母愛的表達方式.或抱一抱,或親一親……積極地予以情感回應。)

  師:我們小朋友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媽媽的愛。而且需要朋友之間的友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什么呢?

  幼:我會和好朋友一起眺舞、一起去打籃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圖書、一起玩玩具……

  (設問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確,引發幼兒情感共鳴,將親情遷移到友情,過渡自然。)

  師:相同的旋律換上新詞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們把《兩只烏龜》改編成新歌《兩個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開心的事情編唱到新歌里。

  2.編歌詞

  幼兒根據旋律畫出自己創編的歌詞。

  教師巡視并指導:了解幼兒繪畫內容;幫助幼兒按節奏(xx xxIx一)規范、整理歌詞。

  (由于口頭創編容易忘記歌詞,所以讓幼兒嘗試用畫歌詞的方式記錄創編的部分歌詞。在音樂旋律伴奏的引領下。每位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與好朋友之間相處的生活情景,思維活躍,創編出不同的歌詞,如,我們一起來把舞兒跳、我們一起去看故事書、我們一起分享水果吃、我們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兒邊唱邊畫,獲得了創編歌詞的好方法。)

  3.集體演唱

  看圖完整演唱幼兒創編的歌詞。

  附:創編歌曲:兩個好朋友(原曲調為D調.幼兒適宜曲調為C調)

  4.幼兒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內容。

  (幼兒結合圖文、繪畫及其節奏的暗示。自主學習改編歌詞。在寬松、自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幼兒越編越自信.越編內容越多,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提供了大膽創造并體驗成功與快樂的機會。孩子們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增進了相互間的友誼,并運用肢體

  語言表現同伴間的相親相愛,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a(Xx I X―)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l X― )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I X― }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I x― )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隨,來到了幼JL園做游戲。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們一起游戲真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會依木偶的形象創編歌詞,并即興演唱歌曲。

  2、學會操作木偶的技能:搖頭、點頭、做操的動作。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磁帶(木偶模仿音樂、雜偶的音樂、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樂)、錄音機。

  創設情景:使班級每個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線偶、桌面偶等),數量超出幼兒的人數。

  技能準備:幼兒已學過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幼兒有初步的創編舞蹈的技能。

  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欣賞過歌曲,并對歌曲較熟悉。

 。2)幼兒初步會創編簡單的歌詞。

  【活動過程】

  1、律動:木偶模仿音樂,教師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依音樂做木偶人的動作人室,要求幼兒動作要合拍,要像木偶人的動作。

  2、練聲:木偶學唱歌,教師示范講解,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練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師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念兒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兒眼睛看著木偶,邊念兒歌邊練習“套木偶、走路、搖頭、做操”的動作。

 。2)復習歌曲兩遍,教師同樣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導幼兒邊唱邊操作木偶,要求幼兒要唱準,還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動作。

 。3)幼兒創編歌詞。

 、俳處熗瑯右孕∠蟮纳矸菀,引導幼兒說說要怎樣根據小象的樣子編歌詞?如:可愛的小象套在手,我們把它逗一逗,拍拍手,點點頭,搖搖腦袋點點頭,跟著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擺擺手,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谝龑в變鹤杂蔀樗矚g的動物編歌詞,并可適當改變動作。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編出順口的歌詞;引導能力一般的幼兒為所喜歡的動物木偶創編歌詞;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自由創編歌詞。

  ③在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練習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搖頭、點頭、做操……

  ④待幼兒仿編后,教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木偶(提線偶、掌中偶、桌面偶),邊操作邊唱仿編的歌曲。教師全面巡視,引導幼兒依據木偶的角色進行操作、仿編、演唱。

 、菡垈別幼兒上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教師、幼兒根據同伴編的歌詞進行講評。及時表揚編得順口、有進步的幼兒。

  4、復習舞蹈:雜偶。

  教師引導幼兒練習舞蹈的動作,要求:

 。1)動作要像木偶,彎腰、雙臂側平舉并放松。

 。2)動作要合拍,符合音樂形象。

  5、舞蹈:“雜偶”出室,要求幼兒的動作要合拍。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看有關木偶表演的節目,讓幼兒對木偶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音樂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木偶的動作。

  教學反思:

  我從這幾方面來總結和反思本次活動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本著簡單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個活動過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貍布偶一個、記錄表、鉛筆若干。教具雖簡單,但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孩子們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

  2.教育對象的選擇:活動的主題是“我會交朋友”,為了拓寬孩子的交友范圍,我選擇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一開始我還擔憂孩子們會不會去與其他班的幼兒交往,后來發現我的擔憂是多余的,孩子們對于與其他班的孩子進行交往非常雀躍,這讓我深悟:教學要敢于嘗試。

  3.游戲的選擇:選擇“套圈”游戲,目的是進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戲中有這樣一段歌詞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鞏固剛剛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時游戲有一個角色的分配,這又讓幼兒學會了協商和合作,并且體驗了與朋友一起玩游戲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主動交朋友的情感。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表現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交友和游戲這兩個環節,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孩子還主動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做到大膽詢問、主動邀請、合作協商,不因對方是老師而拘謹。

  本次活動由一位幼兒的一句問話:“老師,什么是愛好?”讓我看到了活動的不足之處,“愛好”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太書面化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我也有稍作解釋,但還不夠詳細具體,以后在教學中考慮問題還要再全面些,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爭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個臺階。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7

  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聆聽的習慣,感受小魚和鯊魚不同形態的音樂,引導創編各種小魚游的動作,表現其音樂形象。

  2、激發幼兒喜歡小魚的情感及做音樂游戲的興趣。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與難點:

  重點:

  引導幼兒創編各種小魚游的動作。

  難點:

  分辨小魚和鯊魚兩種不同情趣的音樂。

  準備:

  大海圖一幅,各種水生動物。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開火車來到“海邊”。

  問:我們來到了哪里?

  大海里有什么呀?

  幼兒自由想象,教師根據回答,在圖中放上螃蟹、海馬、烏賊蝦、帶魚、鯨魚、小魚和鯊魚等。

  二、初步感受小魚的鯊魚的音樂。

  1、自由想象音樂。(完整欣賞音樂一遍)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想聽嗎?我們來聽吧!

  問:你聽了音樂,有什么感受?

  2、小魚和鯊魚也來了,聽聽看,哪是小魚游,哪是鯊魚游。(完整欣賞一遍)

 。1)欣賞小魚游的音樂,創編小魚游的動作。

  A。我們來聽這段音樂是誰來了。(幼兒欣賞辨別)

  B。小魚怎么游的?

  C。我們跟著音樂來游吧!幼兒跟著音樂做小魚游。

  D。老師請出一位能跟著音樂節奏游的“小魚”示范。(引導幼兒發現,這條小魚能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擺動)

  E。集體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擺動。

  F。小魚還可以怎么游?讓幼兒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魚游的動作。

  G。跟音樂不同的小魚游。

 。2)欣賞理解鯊魚的音樂。

  A。聽聽著段音樂是誰來了?

  B。鯊魚的音樂聽上去怎么樣?(幼兒自由想象)

  C。鯊魚遇到小魚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述說)

  D。辨別小魚逃跑的樂句。

  音樂中有小魚逃跑的樂句嗎?我們來找一找!

  三、師生合作游戲。

  1、出示頭飾,激發幼兒玩游戲的熱情。

  2、交代游戲要求:

  A。老師做鯊魚,小朋友做小魚,小魚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小魚游動作參加游戲。

  B。聽到小魚逃跑的樂句,才能逃跑。

  3、游戲。

  4、簡短小結,請一幼兒做鯊魚再次游戲。

  活動反思:

  學習歌曲的環節,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礎上,我組織小朋友們將旋律演唱和間奏演奏相結合表演,從集體到小組,變換的表演方式,體驗了各種形式的樂趣,也感受到了音樂到來的快樂。這一環節,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種愉快的音樂氛圍以及情景表演中。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嘗試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借助繩子大膽想象,能與同伴合作創編歌詞。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圖譜一套;

  2、幼兒創作圖譜若干;

  3、人手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ㄒ唬⿲霂煟航裉炖蠋熃o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根繩子,就在你們的椅子底下,請把它拿出來,你們喜歡嗎?

  (二)學習歌曲。

  1、簡單了解繩子的特征。

  (1)幼兒觀察:繩子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從長短、粗細、手感等方面觀察。

  師:看一看,你手里的繩子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還看到繩子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對,繩子細細長長的象什么呀?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呀,那細細長長的繩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呢?

  師:對,摸上去有些粗糙。

 。2)小結:這細細長長的繩子它還會變魔術呢。

 。3)教師簡單示范用繩子變出蝴蝶。老師用繩子變出了什么?你們想不想去試一試?鼓勵幼兒用繩子去擺一擺,變一變,說一說。

  2、幼兒操作:用繩子變魔術。

  你用繩子變出了什么?教師用圖記錄幼兒變出的圖形,如小魚、山、池塘等。

  師:你用繩子變出了什么?

  3、教師示范演唱歌曲,介紹歌曲名字《會變魔術的繩子》。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用繩子變成了這么多的東西,真有趣呀,老師還想把你們變魔術的事情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曲。

 。1)教師從幼兒變出的圖形中任意選擇出兩幅圖進行歌曲創編活動。

  我把變出的蝴蝶和小魚編進歌曲里去,歌曲的名字就叫做"會變魔術的繩子"。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示范演唱。如: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么神奇。變出蝴蝶多么有趣,變出小魚多么有趣。多么有趣,啊哩羅。

  4、教師再次示范演唱歌曲。

  師:你聽到了哪些好聽的話?

  師:你聽到了一句完整的話,你的小耳朵真靈。

  師:你知道什么是阿里啰嗎?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是呀,高興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喊一聲:阿里啰。教師帶領幼兒學一學阿里啰。

  師:對,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小小繩子的歌曲。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并結合圖譜整理歌詞。

  5、結合圖譜,集體練唱歌曲。

  (1)教師指圖帶領幼兒一起演唱。

 。2)提醒幼兒聽好音樂節奏,有表情地再次演唱。

  6、嘗試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1)師出示波浪線:這是什么符號?你知道什么意思嗎?

  師:你知道波浪線表示什么意思嗎?唱的'時候應該怎樣呢?

  師:你說的很好。什么樣的聲音才是溫柔連貫的呢?演唱時速度應該怎樣?音量呢?

  師:那就讓我們用溫柔連貫的聲音,用慢一些的速度來唱一唱。教師帶領幼兒嘗試用溫柔連貫的聲音演唱"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么神奇"這一句。

  師:繩子變出了蝴蝶和小魚,你們開心嗎?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

 。2)師出示曲折線:這是什么符號?你知道什么意思嗎?

  師:你的想象力很豐富,它是曲折線。那表示演唱的速度、音量應該怎樣呢?

  師:那就讓我們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唱一唱。教師帶領幼兒嘗試用活潑、歡快的聲音練習"變出蝴蝶多么有趣,變出小魚多么有趣"這一句。

 。3)教師帶領幼兒嘗試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7、嘗試用對唱的方法練唱歌曲。

  師生對唱:教師和幼兒分句對唱師:你們想不想和老師合作。磕抢蠋熛瘸奂t色部分,你們唱藍色部分,黃色部分大家一起唱。(交換)(三)創編歌曲。

  1、出示幼兒操作圖譜和卡片,提出創編要求。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繩子不僅變出了蝴蝶、小魚,還變出了其他有趣的東西,你們想把你們變出的東西編進歌曲里去嗎?

  師(出示幼兒操作圖譜和卡片)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小卡片和歌譜,這張歌譜需要兩個人合作完成,請你把剛才用繩子變出的東西用簡單的線條畫在小卡片上,然后插進歌譜,和好朋友一起跟著音樂唱一唱。

  2、幼兒合作創編歌曲。

  3、個別小組展示。

  師:他們用繩子變出了什么?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吧。

  幼: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么神奇。變出太陽多么有趣,變出白云多么有趣。多么有趣,啊哩羅。

  師:他們編的歌曲真好聽,讓我們為他們鼓掌。有誰和他們編的歌曲不一樣呢?

  幼: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么神奇。變出小蛇多么有趣,變出小樹多么有趣。多么有趣,啊哩羅。

  4、師:帶著你們的歌譜唱給客人老師聽吧。

 。ㄋ模┙Y束活動師:我們拿著歌譜去唱給樓下的弟弟妹妹聽吧。

  附內容:《會變魔術的繩子》歌詞(歌曲旋律同"柳樹姑娘")小小繩子,細細長長,會變魔術,多么神奇。

  變出蝴蝶多么有趣,變出小魚多么有趣。

  多么有趣,啊哩羅。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在于鼓勵孩子探索繩子的不同玩,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應該以孩子們自己探索為主,老師灌輸為輔。教師展示新玩法的時候也可以讓幼兒仔細觀察并且以此為基礎想出更多的玩法。要突出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從而提高幼兒體育學習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和體驗A段樂曲的平穩、B段節奏的跳躍和C段音樂的優美。

  2、借助啄木鳥個大樹捉蟲的情節和動作,初步認識和感受樂曲和曲式結構,嘗試用簡單的動作表現音樂樂段的變化。

  3、在分角色做運動時,注意與同伴進行眼神交流,體驗合作運動的樂趣。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⒈音樂(完整的ABC段、A段、B段、C段)。

  ⒉掛圖。

 、硤D譜。

  活動過程:

 、背鍪緬靾D導入故事,激發幼兒欣賞的興趣。

  教師:①這棵大樹怎么了?(幼兒討論)故事:②在一個美麗的鄉村里有一片蘋果樹,有些蘋果樹生病了,請來了啄木鳥醫生,經過檢查發現是蛀蟲在搗亂,于是啄木鳥醫生就"篤篤篤,篤篤篤"地把蟲捉完了。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變得更美麗了。

 、餐暾蕾p音樂初步感受樂曲的平穩和優美。

  教師:①老師為剛才為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配上一首音樂,讓我們來欣賞吧。ǖ谝槐樾蕾p音樂)②老師為這首音樂制作了一張圖譜(出示圖譜)請你根據老師手指的圖譜,完整欣賞音樂,了解音樂的結構。(第二遍欣賞音樂)這首音樂可以分為3個部分?A部分講蘋果樹生病了,B部分講啄木鳥醫生為大樹治病,C部分講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啄木鳥高興的飛來飛去。

 、郜F在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右手食指跟老師手指圖譜,欣賞音樂(第三遍欣賞音樂)。

  ⒊引導幼兒用動作參與欣賞。

  問:①啄木鳥是怎么給生病的大樹檢查的?(聽A部分音樂,做檢查的動作,如:由上到下均勻地撫摩樹干等)②啄木鳥又是怎么給大樹治病的?(聽B部分音樂,做捉蟲的動作。)③大樹的病治好了,啄木鳥高興得怎么樣了?(聽C部分音樂,做有節奏地做飛的動作。)⒋欣賞音樂創編動作:

 、僬埿∨笥炎恢蒙习缪葑哪绝B跟音樂做動作(教師指圖,第一遍欣賞)。

  ②請一位幼兒到黑板前指圖譜,其余在位置上扮演"啄木鳥"聽音樂做動作(第二遍欣賞)。

  ③小朋友在坐位置上,找你旁邊的小朋友分別扮演"大樹"和"啄木鳥"聽音樂做動作。(第三遍欣賞)。

  ⒌指導幼兒學習分角色聽音樂表演。

  幼兒在場地中間找空位置扮演角色聽音樂做動作。(要求:幼兒自選角色:啄木鳥或大樹,聽音樂角色做動作,引導幼兒注意與同伴眼神的交流)。

  ⒍活動結束:幼兒欣賞音樂,扮演啄木鳥到操場上捉蟲.

  活動反思:

  1、在農村幼兒園中,在一個幼兒教學班里,幼兒的實際年齡常常是有區別的,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來進行備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2、注重對幼兒進行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的培養,能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空間,提供自主活動的機會,并適當的給予指導,重視對幼兒情感的培養。

  3、幼兒在活動中情緒積極,主動性強,能夠獲得一定的技能。

  4、由于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很好地駕馭教學過程,較好地達成了活動目標。

  5、教態自然,親切,有情感交流,能理解和尊重幼兒。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10

  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綠色、白色和黑色》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探索用動作和表情自由表現老狼的焦急、疲勞和失望,進一步感受樂曲ABA的結構。學習感受樂曲A段音樂靜悄悄進行的性質和B段音樂向上、向外擴張的緊張感及A段悄悄的隱沒的性質,學習在有趣的游戲中按情境克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按音樂的要求進行、停止、入座位,進行時保持隱蔽的姿態和適當的距離。不發出聲響,不碰撞椅子,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綠色、白色和黑色》教案吧。

  課題生成:

  當時選擇此活動,是因為在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中,發現本班幼兒具有了一定的冒險精神,幼兒能夠表現的勇敢、堅強,敢于和困難作斗爭。那一階段幼兒喜歡看戰斗性強的動畫片,如《星球大戰》、《奧特曼》等。因此,根據幼兒的興趣,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來滿足幼兒的欲望。此活動就是其中之一,我選擇了一段情節較豐富的音樂,讓幼兒以通過故事理解、感受音樂的性質,再讓幼兒通過想像及自身的動作來表現自己對音樂感受的程度。故事中的狼是幼兒懼怕和憎恨的動物,小白兔在幼兒的心目中則是可愛、軟弱的小動物。而在活動中,小白兔很聰明、勇敢,它運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黑色的老狼,這一點正是孩子們所喜歡、所期望的。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樂曲ABA的結構。學習感受樂曲A段音樂靜悄悄進行的性質和B段音樂向上、向外擴張的緊張感及A段悄悄的隱沒的性質。

  2、探索用動作和表情自由表現老狼的焦急、疲勞和失望。

  3、學習在有趣的游戲中按情境克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按音樂的要求進行、停止、入座位,進行時保持隱蔽的姿態和適當的距離。不發出聲響,不碰撞椅子。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節奏圖動畫軟件。

  2、故事《小白兔與狼》的動畫軟件。

  3、狼的頭飾2只。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隨音樂進場。

  (2)復習歌曲《拉拉勾》、《表情歌》。

  2、基本部分。

  (1)欣賞整段音樂,感受音樂節奏。

  ①教師:現在,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仔細地聽聽,這段音樂,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幼兒發表不同意見,然后教師小結。

 、诟惺芤魳返墓澴,出示節奏圖,隨音樂拍打節奏。

  ③教師:這幅節奏圖上有些什么顏色?(白色、綠色、黑色)這三種顏色表示什么呢?教師聽音樂輕聲講一遍故事。

  白色的逗號音樂表現的是誰?(小白兔)黑色的句號音樂表現的又是誰?(老狼)這段音樂的名字就叫:綠色、白色和黑色。

  (2)結合故事《小白兔與狼》的情節分段欣賞音樂。

 、僮屛覀円黄饋砺犚宦牭谝欢我魳,聽完后提問:聽了之后有什么感覺?

  小結:這段音樂很快、很跳躍,說的是小白兔采蘑菇和草莓,可黑色的老狼又在綠色的草叢里等著,小兔子該怎樣去采蘑菇、草莓哦。

  ②個別小朋友隨著音樂表演(提醒幼兒將靜悄悄行進的表現出來)。

 、勐牭谝欢我魳芳w表演。

 、芟旅,我們一起來靜靜地聽第二段音樂。

  聽后提問:聽了第二段音樂,你感覺怎樣?(沉重)小結:這段音樂說的是黑色的老狼在綠色的草地上等著白色的小兔,它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小白兔,黑色的老狼會怎樣呢?發揮幼兒想像)⑤聽第二段音樂集體表演。

  (3)再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最后一段音樂。

  ①最后一段音樂的旋律與前面哪一段音樂旋律一樣。

  ②最后一段與第三段的音樂旋律是一樣的,第二段的音律是不一樣的,這樣的結構,音樂上稱它是什么結構?(音樂結構)③這段音樂說的是小白兔采到蘑菇、草莓回家的情景,那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悄悄地、緊張地、快快地回家)小結:這段音樂越來越輕,感覺是小白兔越來越遠,最后到了家。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小白兔回家的情景,注意:必須在到最后一拍時,才能坐到椅子上。

  3、整體表演。

  (1)老師來扮演黑色老狼,幼兒扮演小白兔玩游戲。

  (2)請一個幼兒扮演黑色的老狼,其他的幼兒扮演小白兔的戲。

  4、結束部分。

  音樂游戲:《全家樂》,根據幼兒的情緒和需要決定游戲次;黑色的老狼,它想吃小白兔,黑色的老狼在草叢左等右等,它等得太久太累了,還沒發現小白兔。原來,小白兔想了一個綠色的主意,來到了森林,采了蘑菇和草莓。然后小白兔又穿過森林,跑過草地,回到家。黑色的老狼什么也沒有得到,氣急敗壞地回家了。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此活動結合采用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生動形象,孩子們也十分感興趣。活動中,孩子們積極性較高,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也較融洽,充分發揮了幼兒的創造力及想像力,孩子們在表現老狼焦急、疲倦、饑餓的神情和動作時栩栩如生。整個活動效果良好。

  二、專家點評本活動采用了個別表演和集體表演相結合的方式來欣賞音樂,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表現欲,為孩子創造了充分表現自我的條件和機會,輕松地達到了目標。

  三、反思與討論什么樣的教育技能才是21世紀的教師必須具備的新技能?

  小百科:黑色基本上定義為沒有任何可見光進入視覺范圍,與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見光光譜內的光都同時進入視覺范圍內。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三拍子的節奏。

  2、用正確的節奏歌唱。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錄音機、鋼琴。

  活動過程:

  一、談話法

  1、小朋友,你知道大樹媽媽最愛什么?你見過樹葉從樹上往下飄落的樣子象什么?

  2、邀請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暖身操,如下:

  1 2 3雙手放下 雙手平舉 雙手高舉

  二、欣賞法今天老師叫小朋友唱一首關于葉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會跳舞的葉子》請小朋友先來欣賞這首歌曲。

  三、學唱新歌

  1、發聲練習1=C——F1 3 1 3 5—— │ 5 4 3 2 1 ——┃┃秋天 秋天 到 , 樹葉 飄呀 飄。

  樹葉 象 什么? 飛舞的 小蜻 蜓。

  樹葉 象 什么? 神秘的 小精 靈。

  2、節奏訓練X X X │ X ─ X │ X ─ X │ X ─ 0││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師清唱歌曲,幼兒拍手伴奏,正確打出三拍子的節奏。

  (2)按節奏學說歌詞X X X │ X ─ X │ X ─ X │ X ─ 0││綠 色 的 葉 子 小 又 輕X ─ X │ X ─ X│ X X X │ X ─ 0││風 一 吹 搖 擺 不 停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它 象 飛 舞 的 小 蜻 蜓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也 象 神 秘 的 小 精 靈。

 。3)學唱新歌

 。4)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邊唱邊隨著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搖擺的動作;一組邊唱邊拍出3拍子的節奏,兩組一起配合歌曲進行。

 。5)幼兒邊唱邊根據歌詞即興表演。

  活動評價:

  1、會唱歌曲。

  2、能隨音樂節奏做動作。

  活動延伸:

  觀察樹葉飄落的樣子,拾落葉。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圖譜的過程中,感受3拍子音樂的節奏特點。

  2、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鈴鼓、雙響筒、圓舞板、木魚(人手一件)。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圖譜一幅、三、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聽》,初步感受3拍子樂曲的旋律。

  2、熟悉音樂《會跳舞的葉子》,進一步感知3拍子樂曲的旋律。

  (1)傾聽音樂《會跳舞的葉子》,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

 。2)嘗試用身體動作感知音樂。

  3、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并表現3拍子的節奏特點。

  (1)觀察圖譜,提問:"你發現了什么"(2)引導幼兒看圖譜拍出節奏,重點指導休止符。

  活動反思:

  《會跳舞的葉子》是一節大班美術教育活動。對于大班的課程,開始上課時自己是有些膽怯的。一是本次從來沒有教過大班,對大班的課程體系,幼兒的發展水平不是太了解。二是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老師來說,從來沒有參加過比賽、優質課,心里有些底氣不足。但是,每一次機會都很難得,既然沒有,既然膽怯,何不就抓住機會試一試呢,做好自己,關注過程,只負責將過程走好,結果暫不考慮。

  就這樣,經過一次小組集體研課磨課最后形成了我們小組內部的教案。教案雖然有了,但是在實際上課的時候還會發現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問題。第一次上課時由于時間倉促之前沒有試課,課后河師大的王老師及與會老師給我提了很多建議,自己再一點一點推敲試想上課時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再想出與之相應的解決辦法。第二次上課,孩子的畫畫效果不錯,但是在課堂的組織和管理還有教學技巧上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于是,開始逐字逐句地斟酌上課時要說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聽課的姐姐們也給我提出了想法和建議。在綜合了建議之后,我又一次修改自己的教案,最終形成了最后的文字。園里的很多老師都給了我很多鼓勵和幫助,賈老師還把自己的經驗也告訴了我,就是把自己上課時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寫下來然后背下來,上課的時候按照流程,做足準備。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滲透著無數的汗水,每一個光鮮亮麗的背后都有著不為人知的默默努力。蝴蝶破繭而出,背后是掙扎,是付出,是努力,付出和汗水從不欺人。

  如果這節課,再讓我上一次,我依然覺得還有地方能夠做得更好。也許,就是這樣上課、反思、再上課、再反思,能夠得到更多屬于自己的經驗,這也正好驗證了那句“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所以,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要更加注重反思,不只是反思自己,還要反思過程,反思活動結果,反思孩子。反思,讓進步更多。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12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中最后樂句的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2、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用指偶根據演唱內容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友好、真誠的情感。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演唱。

  2、難點:唱好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ㄒ唬┮魳酚螒颉墩遗笥选芬}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吧!

  1、幼兒隨音樂做游戲《找朋友》,然后和好朋友坐在一起。

 。ú捎糜變菏煜さ挠螒驅胝n題,為學唱歌曲做好兩個準備:一是情緒上的準備,通過游戲讓幼兒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去和好朋友一起活動。二是節拍及動作上的準備,《找朋友》和《一對好朋友》兩首歌曲都是2/4拍,同時歌詞和動作有些類似,比如"你好""再見"等等,這樣容易調動起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學習新知識。)

 。ǘ┬蕾p歌曲

  師:找到了好朋友真開心,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1、幼兒兩兩自由交流。

 。ㄔ谶@里,給幼兒時間讓他們自由的交流,比如孩子們會說說悄悄話、拉拉勾、眨眨眼、拍拍手等等,充分給孩子交流的機會和自由。)

  師:你們真是一對好朋友!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歌名就叫《一對好朋友》。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這一對好朋友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心里是怎么樣的?

  3、再次完整傾聽樂曲。

 。ㄔ诖谁h節中,老師并沒有直接讓幼兒欣賞歌曲記憶歌詞,而是先給幼兒創設了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和好朋友充分交流,其實,孩子們的交流也正是歌里唱到的,然后讓孩子們帶著同樣的體驗去欣賞歌曲,更能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情感。)

  (三)學習歌曲

  師:一對好朋友在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做一做。

  1、老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

  2、隨伴奏音樂說歌詞。

  3、隨伴奏音樂輕聲跟唱歌曲。

  4、好朋友面對面一起演唱歌曲。

 。ū经h節從朗誦歌詞到輕聲歌唱再到有感情的演唱,老師沒有過多的提示語言,而是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以幼兒的感受為主,引導孩子逐步提高,既突破了難點,又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強調的:以幼兒為主體。)

 。ㄋ模┍硌莞枨

  1、讓幼兒和好朋友隨音樂創編動作

  2、請一對好朋友表演創編的動作

  3、集體隨音樂表演歌曲

  4、交換朋友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通過自由創編、分組表演、集體表演、交換朋友表演等多種形式,孩子們可以更好的去交流,更好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ㄎ澹┱勗

  小結:和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讓我們和更多的好朋友一起來唱這首好聽的歌吧!

  活動反思:

  在歌曲《一對好朋友》這節音樂課中,我盡量根據二年級學生的 特點,在導入的時候讓學生欣賞了他們熟悉的歌曲《找朋友》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而

  引入到新課教學。在歌唱的過程中,抓住了重點和難點的教學,學生 掌握比較好, 附點四分音符和倚音的演唱都比較正確, 歌曲的表現性也不錯。

  在歌曲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的德育,人和人之間要和睦相 處,人和動物也是好朋友,也要和睦相處。

  一節課下來, 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 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難點, 教師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礎樂理課要上得輕松, 學生也學得開心, 課堂還很活躍。 這節課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將某一特定的節奏或旋律 融到他們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動作組合之中, 孩子就特別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掌握的,但這對我們教師提出 更高的要求,對生活、對學生、對音樂學習規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養以及較高的教育教學技巧。

  這堂課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比如, 在組織學生拍手為歌曲伴奏 時,二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專注于手上的動作,而忽略耳邊的音樂, 這樣容易造成節奏亂的局面, 課堂的紀律也很難把握, 以后要引導學 生多關注音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13

  設計意圖:

  以《瑞典狂想曲》開展系列同課異構活動,幼兒喜歡炒豆豆的游戲,通過在音樂種豆豆、澆水、松土等情境中,在"炒豆豆"時,能通過互動、爆豆豆等激發幼兒游戲的樂趣,在音樂中進行情境表演,感受音樂的活潑、輕松的氛圍,體現三段體的結構,大膽進行創編,體驗游戲樂趣。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瑞典狂想曲》活潑輕松的氛圍,借助圖譜支架,表現音樂三段體的旋律變化。

  2.能根據情節大膽創編游戲動作,在句末音處表現"爆豆豆"的趣味情節。

  3.提高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水平,分享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

  1.教學圖譜一份。

  2.音樂《瑞典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節,直接導入。

  教師:昨天老師在農場鋤地時,挖到了幾粒種子,是什么種子呀?我們把它種下去,看看它能長出什么來?

  教師:怎么種呀?

  二、借助圖譜,欣賞音樂。

 。ㄒ唬┨剿鰽段音樂,嘗試玩"種種子"的游戲。

  1.三個合作,隨樂有節奏地去農場種菜。(分角色表演)

  2.創編動作,分種子和勞動者角色表現音樂。

  教師:種子種好了,接下來要做什么。浚ńo種子澆水、松土)

  3.完整傾聽A段。

  出示節奏圖譜,欣賞音樂。

  4.完整表演A段。

  (二)探索B段音樂,嘗試玩"種子生長"的游戲。

  1.創編種子成長動作。

  2.種子和小農夫互動。

  3.創編摘豆子動作。

  4.聽音樂合拍表演。

 。ㄈ┨剿鰿段音樂,嘗試玩"炒豆豆"的游戲。

  1.探索炒豆豆的方法,學會看圖譜,理解并表現樂句末換鍋"爆豆豆"。

  教師:豆豆成熟,接下來該干嘛了?(炒豆豆)

  2.聽著音樂玩炒豆豆游戲。

  三、完整表演,分享快樂。

  活動延伸:

  1.嘗試遷移經驗,表現"炒豆豆"更加高級的玩法(翻鍋炒豆)。

  2.嘗試將生活中的其他情景創編成音樂游戲。

  活動反思:

  開學第二周,我們開展了一個音樂活動:《炒豆豆》,這個活動的目標是學習兒歌內容,學做手指動作,掌握手指游戲的玩法;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手指游戲的樂趣;提高與同伴友好合作開展游戲的水平。在活動中幼兒很感興趣,玩得好開心,首先我教幼兒學會兒歌,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再玩游戲。玩游戲時先學會左手的動作,再學習右手動作,重點把右手學會。學會右手之后,再教幼兒自己左手和右合作表演,學習兩次之后,再邀請兩個幼兒上臺表演,然后再加到三個人玩游戲,再加到四個人玩然后再圍成圈玩。幼兒玩得好開心,整堂課都很認真。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反復玩了好多次,仍然很認真,因為每次玩的時候都比上一次加了難度,對幼兒來說每次都是一個挑戰,如果他不聽就不會玩,所以幼兒很認真。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開展活動時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14

  設計意圖:

  《快樂的羅嗦》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歡快、活潑的云南民間舞曲。是幼兒所喜愛的。新《綱要》中提到: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件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那么,怎樣在本活動中體現新《綱要》的精神,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演奏樂曲呢?在此活動中,我以幼兒最喜歡的動物為題材,編成簡單的故事導入教學,并將樂句分解,與故事中動物的特征相匹配,在這基礎上,讓幼兒扮演小動物并自由創編表演動作,結合形象、生動的圖譜,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樂曲的節奏,再請幼兒將動物與樂器相匹配,這樣的做法使幼兒能輕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樂句的強弱變化,較快地感受、理解樂曲。

  重點:

  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樂曲及演奏樂曲。

  難點:

  有節奏的創編舞蹈動作。

  難點解決:學習看圖譜及教師的身勢動作。

  目標:

  1、學習節奏樂《快樂的羅嗦》,感受、表現樂曲歡樂、活潑的情緒,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2、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樂曲及演奏方式。進一步學習看圖譜演奏。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工具與材料:

  1、圖片、圖譜,幼兒使用的胸飾:小兔、小馬、小青蛙、小羊若干,獅子一個。

  2、錄音機、錄有《快樂的羅嗦》的磁帶。

  3、打擊樂器:小鈴、鈴鼓、圓舞板、雙響梆子、鼓、鈸、洗衣板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及樂曲。

  提問:小動物們演奏的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二、動作與節奏相匹配。

  1、出示圖片,聽音樂,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小動物的動作,并在教師的幫助下確定節奏型。

  2、幼兒自由選擇,教師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佩帶胸飾坐到該位置上。)

  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請看圖譜吧。(出示圖譜)

  (1)幼兒看圖譜跟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

  三、樂器與動物相匹配。

  教師:小動物們,我們要開始演奏了,我們來請一些樂器做朋友,請你們找一件適合你們的樂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現?為什么?

  2、小馬,的篤的篤用什么樂器好?

  3、小羊“咩——”地叫著,可以用什么樂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樂器表現?

  四、幼兒選擇樂器,嘗試演奏樂曲《快樂的羅嗦》。

  1、分句練習。

  2、跟隨音樂教師指揮,幼兒完整演奏。

  3、累加樂器鈸、鼓完整演奏。

  4、藝術活動的高潮表現:嘗試部分幼兒演奏,部分幼兒跳舞的綜合藝術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律動所選用的樂曲就是《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樂曲有著明顯的進行曲風格,很適宜在行進中模仿律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引出音樂都是有節奏的、要跟著音樂的節奏走路。教師在引導個別幼兒示范,要求其他幼兒邊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集體做動作。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現音樂的節奏感。

  不足之處:

  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多鞏固,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活動不單單是一節音樂,更多的是在音樂活動中滲透了教師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的取向。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中小花貓和灰老鼠不同的聲音。

  2、表現出小花貓合灰老鼠的動作和形態,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游戲的方法。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游戲的方法,掌握游戲規則。

  2、難點:能配上節奏唱出休止符的停頓,能表演出小花貓和會老鼠的形態動作。

  【游戲準備】

  音樂、事先豐富歌曲、場地。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小花貓和灰老鼠”進一步熟悉歌曲,并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全體幼兒拉成圓圈而坐。

  2、師:可愛的小花貓和灰老鼠我們一起唱首歌吧!

  (1)第一遍,教師用體態暗示幼兒唱歌坐姿要正確。

  (2)第二遍,教師分析歌曲,幫助幼兒了解小花貓和灰老鼠幽默詼諧的情趣,重點在唱出小花貓和灰老鼠的情緒,唱出休止符的停頓。

  二、學習游戲的動作,進一步熟悉音樂樂句

  1、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動作

  (1)個別幼兒表現小花貓和灰老鼠的走路

  (2)集體聽音樂模仿學習

  要求:在邊聽音樂邊模仿,動作夸張有趣(小花貓是怎么走的?灰老鼠是怎么走的?)

  1、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的聲音

  (1)教師示范,提問:小花貓和灰老鼠的聲音是一樣嗎?那我們怎么樣去唱呢?(灰老鼠聲音低,小花貓的聲音響)

  (2)幼兒學習

  第一遍:教師示范小花貓和灰老鼠唱法。

  第二遍:幼兒唱小花貓,教師唱灰老鼠。

  第三遍:跟伴奏分成兩部分幼兒進行練習

  第四遍:跟伴奏個別幼兒帶領練習

  2、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動作和體態

  (1)個別幼兒模仿灰老鼠的動作(賊頭賊腦的神態),個別幼兒模仿小花貓的動作。

  (2)集體聽音樂,配合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動作形態

  要求:能夸張的表現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形態及動作

  三、學習游戲,掌握規則

  1、游戲方法

  全體幼兒拉成一個圓圈,然后有二個幼兒扮演灰老鼠手相互搭肩做抬米缸,請一個幼兒做小花貓在圈外,七八個幼兒做小灰鼠在圈內。

  放二遍音樂,扮演貓和老鼠的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作相應的動作,當抓住一二只老鼠時,停止游戲,說明被吃掉,不能游戲。重新開始,請其他幼兒進行游戲。

  2、規則

  (1)做米缸的幼兒可以邊做邊喊“嘿嘿嘿”拉成一個圈。

  (2)做貓和老鼠的幼兒,一定要在喊完“嘿嘿嘿”后才開始追逐。

  (3)追逐時不能逃跑到圈外。

  四、教師小結

  表揚積極游戲的幼兒,對下回游戲提出創意。

  【活動反思】

  小孩子生性好動,以游戲為生命。只有幼兒對教育活動內容有興趣,并保持著適中的輕松愉快情緒時,才能確保其認知效果最佳。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基礎,而游戲又是幼兒感興趣的事,幼兒時期是游戲期,游戲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幼兒身心、智能、道德品質、情感、創造性以及個性成長的重要手段。音樂游戲是在歌曲或樂曲的伴奏下,按音樂的內容、性質、節奏、樂曲的結構等進行游戲,有一定的規則和動作要求,這些動作常常是律動,歌表演或舞蹈,它采用游戲的方法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發展他們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和表現力。以幼兒感興趣的音樂游戲來進行音樂教育,這是音樂教育的關鍵。音樂游戲能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提高幼兒的審美力、豐富幼兒情感、形成良好的創造心理素質,使幼兒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創造心理素質,是幼兒創造力的萌發劑。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的嚙齒類動物,俗稱“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02-28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28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2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薦】02-28

幼兒園大班音樂獅王教案03-04

幼兒園大班下音樂教案03-0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柳樹姑娘03-03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15篇)02-28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15篇02-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秘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人妇乱系列中文字幕 | 五月婷婷国产在线 | 亚洲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性爱视频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