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喇叭花的外形特征,嘗試用目測的方法剪出喇叭花的花冠、葉和莖,并能用鏤空剪的方法大膽創(chuàng)意花心形狀。
2、能大膽動手、積極創(chuàng)作,體驗合作剪紙的快樂,激發(fā)對春天、對大自然的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能夠回憶以往經驗,用目測的方法剪出喇叭花的花冠、葉和莖,并能用鏤空剪的方法大膽創(chuàng)意花心形狀。
2、難點:在合作創(chuàng)作中能夠注意分工和畫面的整體布局。
活動過程:
1、欣賞ppt圖片,認識、了解喇叭花。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喇叭花嗎?我們來欣賞一下。
(2)教師播放ppt圖片,引導幼兒欣賞、觀察,了解喇叭花的外形特征。
--師:看,喇叭花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花冠像一個個什么?恩,喇叭花的花冠像一個個喇叭,所以人們把它們叫作喇叭花。
--喇叭花有些什么顏色?恩,五彩繽紛可漂亮了!花心部位看上去像什么?葉子有什么特別的?它的莖是怎樣的?
2、出示范畫,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
(1)師:小兔很喜歡喇叭花,春天到了,它在自己的花園里種下了幾顆種子,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喇叭花一朵一朵地開放出來,可真美,像在訴說著什么有趣的事情。森林里的其它小動物見了,也想在自己的花園里種上喇叭花,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2)師:誰來試一試、剪一剪喇叭花的花冠?(讓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剪花冠)你是怎么剪的?花冠上還少了什么?花心用什么方法來剪呀?(幼兒嘗試用鏤空剪的方法剪出花心)你喜歡什么樣的花心形狀都可以,等會你可以來試一試。
(3)師:那喇叭花彎彎繞繞的莖可以怎么剪出來?(剪螺旋線的方法)
(4)師:今天我們每組小朋友一起合作小動物,那合作剪紙的時候我們有的小朋友可來以剪?有的可以剪?還有的小朋友可以剪?待會一組上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商量一下,明確一下分工。我們看看待會哪個小動物家的花園最漂亮。
3、幼兒小組合作剪紙,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剪紙常規(guī)(垃圾的處理、輕聲商量),注意分工和畫面的布局,大膽創(chuàng)意花心形狀。
4、展示作品,集體講評。
(1)師:你覺得哪個小動物家的花園最美麗?為什么?(從畫面的布局、花心形狀鏤空的設計、花的顏色等方面講述)
(2)哪個小組愿意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合作的?
(3)師:小動物們非常喜歡自己花園里的這些喇叭花,很感謝你們呢。喇叭花一朵又一朵,猜猜它們會相互訴說著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可請幼兒用肢體動作扮演盛開的喇叭花,說說有趣的事)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香蕉游戲認識數量遞增和遞減。
2通過猴子跳舞的表情扮演感應大小調。
活動準備:樂器:打棒、木魚棒
道具:紗巾、數字卡、香蕉數量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小猴子的表演真好玩,可是肚子餓了,小猴子請大家來吃香蕉……
反思:通過故事引導出活動內容,簡單的故事引導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紗巾香蕉
1、練習一瓣一瓣剝開香蕉(紗巾中間包一只打棒,紗巾四角往中間摺,從中心點抓起“紗巾香蕉”)
師:“小朋友自己會吃香蕉嗎?怎么吃呢?”幼兒示范剝香蕉皮的動作“我們用紗巾和打棒來假裝香蕉試一試。”
2、吃香蕉游戲
唱歌:依拍子剝紗巾香蕉皮
數字:依數字“假裝”吃香蕉
3、香蕉麥克風
唱歌:問句(拿香蕉麥克風唱歌)
數字:答句(拿麥克風請別人唱出數字)
反思:通過不同游戲讓幼兒感應數量的遞增和遞減。發(fā)展孩子的想象力。幼兒邊聽音樂邊數出數量,有趣又生動,很認真的和著音樂進行著。
三、猴子跳舞
唱歌:猴子拍手 數字:造型
猴子擦汗
師:“小猴子吃飽了,它覺得要運動一下,請猴子來跳舞吧。”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傾聽和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捉弄別人,就會傷害別人,失去朋友。
2、教會幼兒做錯了事要勇敢承認,養(yǎng)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
3、通過討論逐漸養(yǎng)成幼兒積極、大膽,清楚地語言表達能力。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培養(yǎng)幼兒知錯能改,與他人分享快樂的好習慣。
2、難點:積極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小狐貍圖片,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他是誰?(小狐貍)最近,小動物們都不愿意理睬小狐貍,因為它總喜歡搞惡作劇,什么叫惡作劇?
二、 欣賞故事前半段,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引發(fā)幼兒思考。
師:小狐貍是怎樣捉弄小動物們的?
幼1:小狐貍騙小鴨子吃池塘里的星星,結果小鴨子喝了一肚子的水。
幼2:小狐貍騙小刺猬扎西瓜,等刺猬扎上了西瓜,它把西瓜一推,小刺猬就四腳朝天下不來了。
師:小動物被捉弄之后,還喜歡和小狐貍做朋友嗎?
幼: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狐貍做朋友了。
師:沒有了朋友,小狐貍好孤單啊!
三、 欣賞故事后半段。
師:小狐貍在做什么呀?
幼1:小狐貍在用鋸子、用榔頭釘東西。
幼2:小狐貍做了槍和炮。
師:原來小狐貍做了一把亮閃閃的槍,它要拿槍去干什么呀?
幼:去捉弄森林里的其它的小動物。
師:小狐貍拿著槍,對準了小動物們。這時候是誰沖在了前面保護大家呢?(小黃狗)
現在老師演小狐貍,你們做勇敢的小黃狗,嘴巴張大,我要開槍了。這些小黃狗有什么反應?(老師做打槍姿勢)
師:那小黃狗接住子彈后是什么樣的?
師:咦!原來子彈是用巧克力做的。小黃狗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其它小動物。這時,小動物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吃巧克力。
師:這一次,小狐貍還捉弄別人嗎?那它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用回答。
師:小朋友你愿意做小狐貍的朋友嗎?為什么?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怎么做呢?
教師小結:因為小狐貍知道了搞惡作劇會傷害朋友,所以它知錯就改,帶來了美味的糖果和小動物們分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們做錯了事要勇敢地改正,學會給別人帶來快樂,就會有更多的朋友,大家就會更喜歡你。
師:不一會兒子彈就被打光了,小狐貍又跑回家拿了什么?
幼:推出一門大炮。
師:炮里哄出了什么?(巧克力)
師:于是,小動物都快快樂樂地分享著美味的巧克力。
四、 分享快樂。
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分享吧!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自己做錯了事及時改正的例子。
2、幼兒記錄交朋友的一些方法,并說給其他人聽。
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中運用圖片、聲音和游戲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問答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幼兒養(yǎng)成勇于擔當,知錯能改的好習慣,懂得與他人分享快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充分發(fā)揮了主動性,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但在活動細節(jié)方面和環(huán)節(jié)過渡上還不夠完善。
小百科:狐貍(Fox)是一種通常生成在針葉林和積雪的針葉林生物群系的被動型夜間生物。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詩歌直抒胸臆地表達了對身邊的人和事物的感謝,很符合幼兒即將離開幼兒園,對身邊熟悉的老師和親密的小伙伴說一聲感謝的情感需要。
采用反復聽賞的方式,在回想與討論的過程中逐步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意義,傳遞詩歌中的暖暖愛意。手語是一種感人的肢體語言,跟隨視頻或圖譜模仿做手語表現詩歌的內在含義,可以讓幼兒體驗到手語傳遞著無聲聲的愛的力量,豐富幼兒的肢體表達方式,也促進幼兒表達能力的提高。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理解詩歌中對父母、老師,大自然所表達的感思之情。
2.能看懂手語表達的意思,并愿意跟隨模仿,體驗感恩的表達。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內涵。
2.難點:嘗試運用手語表現詩歌,體驗運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恩。
活動準備
1.詩歌中相關手語動作的視頻、圖譜。
2.幼兒用書第6冊第14~15頁。
3.音樂CD(《感謝》。民來切制川區(qū)話。
活動過程
(一)感恩的情懷。
1.孩子們,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默默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的成長還離不開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們應該深深地感謝周圍的人和物。
2.今天我們來聽一首詩歌,聽一聽詩歌里都感謝了誰。
(二)、欣賞詩歌。
1.完整欣賞第一遍。
師:聽了這首詩歌你有什么感覺?
師;這是一首讓人溫暖感恩的詩歌。
2.完整欣賞第二遍。
師:你在詩歌里聽到了什么?詩歌里要感謝誰?為什么要感謝他們?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對幼兒的多種表達教師要積極回應,自然滲透感恩的情懷。)
3.完整欣賞第三遍。
師:再次傾聽詩歌,幫助幼兒把圖譜補充完整, 集體檢驗圖譜排列順序是否正確。欣賞視頻。
(三)、欣賞視頻
1.理解手語的表達
師:這些動作叫什么?跟我們平時跳舞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師:你看懂了哪些動作?表示什么意思?
2.嘗試模仿做手語
師:我們也跟著視頻做做手語
師:說說做過手語以后的感覺。
手語是聾啞人交流的一種動作,是讓人感動的肢體表達,很溫暖人心,只有懂得感恩,生活才會美好。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5
活動由來:
戶外散步時,兩名幼兒為魚池內螞蟻爬上葉子這一現象發(fā)生爭論,并圍繞“螞蟻會不會游泳”討論不停,這一爭論引起許多小朋友的好奇。為滿足幼兒對螞蟻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生成了此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不同材料,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激發(fā)了幼兒探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螞蟻,培養(yǎng)幼兒自己尋找科學答案的能力,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培養(yǎng)幼兒喜歡對身邊現象大膽猜想、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3、鼓勵幼兒在活動中互相幫助、友好協(xié)作。
活動準備:
1、小碗、水、小棒、石頭、紙等。
2、螞蟻較多的場地。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帶著問題參與實驗并尋找出答案。
難點:幼兒運用多種現場材料救助螞蟻。
活動過程:
1、討論:螞蟻會不會游泳?
教師七次有的幼兒認為螞蟻會游泳,有的說不會,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呢?
幼:小螞蟻不會游泳,它停在葉子上是求生呢!
幼:螞蟻會游泳,不然它怎么會游到葉子上去呢?
大家各抒己見,并且爭得面紅耳赤,不過多數幼兒贊同螞蟻會游泳的`看法。
2、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幼兒帶著疑問拿著小碗開始進行探索。
“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我們怎么樣才能知道呢?”我問幼兒。小朋友說:“我們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里呢?”我反問,幼兒說:“拿個小碗吧。”于是幼兒帶著疑問拿著小碗來到操場上迫不及待地開始實驗了。他們將螞蟻輕輕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螞蟻會怎樣。
幼:小螞蟻爬得太快了。
幼:是呀!它們和在地上爬得一樣快。
幼兒全神貫注地關注自己碗中的螞蟻,并且邊觀察,邊和旁邊幼兒交流著……我問幼兒這樣看,能知道小螞蟻會不會游泳嗎?幼兒說,“不行,碗里沒有水。”我又問:“那怎么辦呢?”幼兒輕輕地說;“我們在碗里放上水就知道了。”于是……
3、把螞蟻放在裝水的碗中再次觀察尋找答案: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
教師引導幼兒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后再觀察螞蟻的活動。看著,看著,一名幼兒激動地把小碗舉到我面前說:“老師你看,小螞蟻會游泳,它們正在水里快樂地扭動著身體呢。”
另一名幼兒揮著手招呼旁邊小伙伴:“快看,我的螞蟻會潛水,它們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螞蟻在水底爬呢。
于是,幾個幼兒聚集在一起討論著:“小螞蟻肯定會游泳,你們看它E水里游得多自在呀,再看水,有點像放大鏡,螞蟻變大了,看它的身體有六條腿,嘴像鐮刀一樣,眼睛小小的,沒有睫毛。”
之后,多數幼兒激動地呼應起來:“我們贏啦!小螞蟻會游泳。”
這時一名幼兒皺著眉頭說:“我的螞蟻不動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話,提醒了其他幼兒。于是,大家紛紛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螞蟻,似乎都不動了。最后,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螞蟻都倒出來了。
4、引導幼兒一起探索救助螞蟻的好辦法。
師:剛才我們看到螞蟻快要死了,我們小朋友都把螞蟻和水倒出來,幫助螞蟻逃生,那如果螞蟻在湖中、海里落難了,又沒有辦法把水0出來,咱們應該用哪些辦法落水的螞蟻呢?
幼:上次在池塘里我看見小螞蟻爬上了葉子,往水里放些葉子,螞蟻不會累也不會淹死了。(隨后孩子們開始找葉子往里放)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葉子怎么辦呢?你們再仔細想還有沒有別的好辦法來救助小螞蟻。
第二輪的探索活動開始了,幼兒有的放小石頭(讓螞蟻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紙,有的放木棒……
幼兒:老師,我想到一個好辦法,把一根長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頭在水里、一頭在外面,螞蟻順著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對于這個建議,大家都比較贊成,于是,幼兒再次投人救助螞蟻的活動中。
5、: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師:螞蟻剛到水里是什么樣子的?
幼:能夠自由自在地游泳。
師:螞蟻在水里待了一會兒之后又是什么樣子的?
幼:做掙扎,然后動作就慢了下來、運動小了。
師:如果放進一片葉子(紙、棒等)會怎樣?
幼:螞蟻會自救。
師: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回去后,通過上、看圖書等方式尋出答案。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yōu)點:
此次探索活動源于幼兒一次意外現象的發(fā)現,產生了“螞蟻會不會游泳”的疑問。由于問題是幼兒在活中發(fā)現的,所以幼兒探索時興趣濃厚。老師能適時引導,通過猜想、動手實驗、驗證猜想,使幼兒從剛開始以自我為中心的無依據猜想到根據客觀依據進行猜想,培養(yǎng)了幼兒求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
2、活動中的不足:
幼兒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fā)現螞蟻在水中待一會兒后,活動越來越少。由于怕螞蟻死,于是就把它們放生了,為了保護幼兒純真的愛心,因此探索活動也就此停止。因此,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幼兒還是沒能通過本次實驗找到科學的答案,最后只能引導他們通過上查資料、從書中尋找答案。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遺憾。
主要內容:
1、質疑:到底該不該拿小螞蟻做實驗?
有的教師認為:如果可以這樣實驗,幼兒以后對什么發(fā)生興趣,就對什么進行探索、實驗,那么,是不是會有很多的小動物會喪生或殘疾?可以通過一些資料、影像來解答幼兒的疑問。
有的教師認為應該讓幼兒去探索,當幼兒發(fā)現螞蟻不能在水中待長時間,他們也是有愛心的,立刻便把螞蟻放生了。這不是一次愛心教育的契機嗎?
2、幼兒獲得知識的過程,是探索和發(fā)現的過程,要親自動手的機會,但是也要重視愛心教育。
只有幼兒親自參與探索,才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這次不讓幼兒實驗而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或看一些資料,幼兒只是對螞蟻有一些膚淺的了解。但通過幼兒自己探索、實驗,他們可以從中尋找出答案還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利用幼兒的好奇心理,引發(fā)幼兒為探索確立目標。尤其所探索的內容是從幼兒的疑問中來,所以幼兒的探索興趣濃厚,以至于每個幼兒都能夠參與其中。
幼兒對萬物都感興趣,充滿了好奇,教師應該鼓勵幼兒進行探索,還要相信幼兒有能力探索出答案,不能因幼兒小或其他原因阻止幼兒。但在有一定難度的探索活動進行前,老師要講出注意事項,如在探索螞蟻到底會不會在水中游泳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如果螞蟻在水中不會游泳,快死了,我們該怎么辦?”從而讓幼兒心中樹立愛心意識,必要時候還可以請老師幫忙。
綜合評析:
“發(fā)現問題——猜想——實驗驗證——發(fā)現新的問題”這一過程和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相一致,幼兒發(fā)現池塘里螞蟻爬上葉子,便對這一現象產生興趣,紛紛就螞蟻會不會游泳進行猜測。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親自拿實驗工具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在此過程中,又延伸出探索救助螞蟻的好辦法。由此可見,教師這一選題對幼兒有意義,不僅培養(yǎng)幼兒科學的探究,而且也培養(yǎng)了幼兒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本活動很好地體現了預設和生成的結合,事先預設的目標本來是通過觀察探索并尋找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這一答案,但當幼兒發(fā)現螞蟻在水中快死的時候都把水倒出來時,教師馬上引導幼兒探索救助螞蟻的好辦法,并了相應的材料,雖然沒有實現預定的目標,但生成的活動對幼兒發(fā)展有更大的價值。
小組合作反思緊緊圍繞“該不該拿小螞蟻做實驗”這一問題展開,中心突出,研討較深入,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表達出充分的理由,形成鮮明的兩種對立觀點:一方認為只有親身實踐,幼兒的認識才會更深刻,所以應該讓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小螞蟻探究。另一方則認為,不能因為幼兒對什么感興趣就對其進行探索、實驗,否則會有很多小動物喪生或殘疾。通過深入探討,大家最后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應支持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究,但在必要情況下,教師應在之前做一定的價值判斷,并對探究內容做一定篩選。不僅有聚焦的問題,又有交鋒的過程,最后又形成一致的認識。這是一個觀點碰撞及同伴互助的過程,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和研討。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兒歌,并能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表演。
2、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的一些量詞,并在游戲中學習接觸新的量詞,練習完整講述。
活動重點:
會說兒歌。
活動難點:
能說準量詞。
活動準備:
1、售貨廳,兒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頭飾一個猴子頭飾五個
3、兒歌錄音磁帶一份
活動過程:
一、 情景表演,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開了一家鋪子。(邊說邊拉開帷幕,幼兒看見的是小兔子在鋪子里。) 小兔子: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開了一家鋪子,歡迎大家光臨。
(師出場):哇!小兔子家開了鋪子,張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鋪子里有些什么東西。(轉身向兔子,指著襪子)這是什么東西?一共有多少?(請幼兒回答,學習正確使用量詞:三雙襪子) (再指著一排瓶子)這一排是什么?共有幾個?(請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練習:四個瓶子) (教師轉身對兔子)小兔子,這桌子也賣嗎?
兔子:賣,當然賣咯! 師:哎,我看這桌子挺好的,小朋友們看看鋪子里有幾張桌子?(指導幼兒正確運用量詞:張)
(師拿起兩把塑料的椅子)你們看漂亮嗎?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多少,然后告訴大家。(指導幼兒學習用“把”這個量詞)
師:還有些什么?(老師尋找別的東西,突然發(fā)現) 瞧,這些帽子可真多,有大有小,有白的有花的,一共幾頂,我們來數數。一頂、兩頂、三頂、四頂、五頂,一共五頂帽子。(幼兒練習頂這個量詞)這里的東西可真多呀! (突然來了五只小猴子)
之一:小兔子,我要買五頂帽子。 小兔子:啊?是幾頂?我沒聽清楚。 師:小朋友,小猴子要買多少帽子,告訴小兔子。 (幼兒齊答:五頂帽子)
之二:小兔子,我要買四個瓶子。
之三:小兔子,我要買一張桌子。(老師幫小猴抬下)
之四:小兔子,我要買三雙襪子。
之五:小兔子,我要買二把椅子。 小兔子:我的東西賣完了,明天再來開鋪子。(拉上帷幕)
二、 引出兒歌
1、 隨著拉上帷幕的同時播放錄音磁帶,第一遍欣賞兒歌。 (主要集中幼兒注意力) 師:是誰把剛才的是編成了這么好聽的兒歌?他到底編的對不對,我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
2、 第二遍欣賞兒歌
3、 理解兒歌內容
(1) 是誰在森林里開了一家鋪子?(幼兒完整講述)
(2) 鋪子里有些什么東西?(要求正確運用量詞)
(3) 東西被誰買完了?小兔子怎么說的?
三、 幼兒學念兒歌
1、 放慢速度,幼兒跟老師一起念一遍。
2、 提示要求,會的小朋友念響點,不會的輕輕念。
3、 分組練習,加快速度。
四、 游戲
1、 教師指導幼兒游戲,出示一些兒歌中沒有的物品,引導幼兒用“我要買XX的句式,并能正確使用量詞來參加活動,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如果有幼兒沒有正確運用量詞,可以請其他幼兒幫助他。
師:“小朋友們都會念這首兒歌了,你們會不會買東西呀?好,小兔子的鋪子又要開了,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樣,說清楚你要買什么?小兔子就會賣給你。”
2、 游戲擴展:開放幼兒的活動空間,增加互動。兔子:“今天的生意好極了,我的貨這么快就賣光了 。
【【實用】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模板集錦6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2-28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6篇03-01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10篇03-06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5篇03-03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7篇03-02
離騷優(yōu)秀教案模板02-04
《師說》優(yōu)秀教案模板02-04
師說優(yōu)秀教案模板02-04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八篇03-03
幼兒園驚蟄優(yōu)秀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