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蠶寶寶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蠶寶寶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提高幼兒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熱愛生命,喜歡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加深對昆蟲、卵生等小動物生活習性的了解。
問題板塊
幼兒提問:
1、幼兒對蠶子提問“老師這個小黑點怎么越來越黑呀?”
2、“蠶寶寶吃什么呀?”
3、“蠶寶寶死了嗎?”
4、“蠶寶寶怎么不吃東西了?”
5、“蠶寶寶變成了什么樣子?”
6、“蠶子怎么來?”
主題壁報
教師引導:
1、帶領幼兒仔細觀察。
2、鼓勵幼兒用各種樹葉喂蠶寶寶,看看它們到底吃什么。
3、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物品,鼓勵幼兒去嘗試、探索。
布置季節主題墻飾《春天來了》在墻飾上布置孩子們觀察蠶寶寶變化的過程的記錄。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圖書區:
提供各種昆蟲生長過程及生活習性的圖片、書籍。
建筑區:
鼓勵幼兒為蠶寶寶蓋房子、建公園、花壇。
巧手區:
為幼兒提供毛線、橡皮泥、豆類、剪刀、白紙、彩筆等多種材料讓幼兒制作各種昆蟲。
自然角:
提供活的小動物、昆蟲標本,各種食物,蠶子,觀察記錄本等物品,鼓勵幼兒觀察。
家園合作
1、感謝家長為幼兒買的小動物帶到幼兒園來,讓幼兒觀察。
2、帶領幼兒認識桑葉,有可能的采集
1、家長資源:在家里和孩子一起養蠶。
2、社區資源:為蠶寶寶采桑葉。
3、網絡資料:利用互聯網下載有關昆蟲生長過程、生活習性的圖片、資料。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細致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了解蠶寶寶的生活習性。
2、嘗試運用漸變色繪畫,充分發揮想象,大膽創作一群正在游戲的彩色寶寶。
3、體驗繪畫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掌握漸變色的涂色方法。
活動準備:
1、蠶寶寶圖片
2、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并說一說。
老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誰知道?
講解蠶寶寶的由來以及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它們喜歡吃什么?
二、細致觀察蠶寶寶的圖片
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并說一說。
老師:蠶寶寶是什么顏色的?身體有什么特點?頭部是什么樣子的?中間呢?
有沒有尾巴?有沒有腳?和我們常見的毛毛蟲像嗎?
了解蠶寶寶的習性。
老師:蠶寶寶喜歡吃什么啊?它們怎樣走路的?她們會睡覺嗎?
進一步討論怎樣繪畫蠶寶寶。
三、出示幼兒用書,欣賞蠶寶寶的圖畫。
欣賞幼兒用書里面《正在交談的彩色寶寶》和《快樂的蠶寶寶》
老師:引導幼兒說說畫面里蠶寶寶的身體是什么顏色?用顏色有些什么特點
盡量在繪畫中用近似色,比如淺藍+天藍金黃+橘黃……
老師示范近似色的涂色步驟。
四、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模仿蠶寶寶的爬行動作,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協調性,促進幼兒感 知運動能力的發展。
2、在蠶寶寶的自身運動中了解蠶一生的變化。
3、在體育活動中感受、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布袋21只、彩色絲帶若干、錄音機、磁帶、
安排活動場地。活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