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范文匯編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幼兒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嬌生慣養(yǎng)和老師的過多呵護,致使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同時也造成了幼兒的心理惰性,學習上也有畏難情緒以及缺乏足夠的自信心。比如:系鞋帶、挽袖子、倒水等等之類的事情,有的幼兒還在依賴父母或老師。為此。我設計了綜合活動“小燕子學飛翔”,來教育幼兒要克服惰性,勇于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樹立“我能行”、“我最棒”的信念,增強幼兒自信心。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學會獨立,教育幼兒遇到困難不要怕,要勇敢面隊困難,克服困難。
2 讓幼兒樹立“我能行”,“我最棒”的信念,增強幼兒自信心。
3 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識字“飛翔”、“學”。
活動準備:
1 掛圖“小燕子學飛翔”,鳥類圖片(小燕子等),字卡“飛翔”。
2 錄音機及“小燕子”,磁帶。
3 平衡木兩條,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課題導入
1 觀看鳥類圖片展示。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生存必備的共同的本領是“飛翔”(出示字卡“飛翔”并張貼于黑板)。
2 猜謎
身穿黑緞袍,
尾巴象剪刀,
冬天向南去,
冬天回來早。
讓幼兒取下圖片“小燕子”,老師說明今天要講“小燕子學飛翔”的故事。(張貼圖片“小燕子”)。
3 語言導入。小燕子飛翔的本領是“學”來的。(板書“學”)。
二 講述故事
1 引導幼兒觀看“小燕子學飛翔”的掛圖,說一說小燕子是怎么學飛翔的。
2 聽老師完整講述“小燕子學飛翔”的故事。
3 提問:
a 小燕子一出生不會飛,都是媽媽喂食,慢慢地,小燕子一天天長大了,媽媽對它說了什么?它是怎么回答的?
b 小燕子第一次試飛,它飛起來了嗎?它是怎么對媽媽說的?
c 媽媽是怎么鼓勵和幫助它的?
d 又有誰幫助它學飛翔了?
e 小燕子最后學會飛了嗎?
4 分享小燕子學會飛翔的快樂,體驗飛的感覺。
(音樂起)師幼表演“小燕子”。
三 回憶自己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及取得成功的經(jīng)歷。
四 體驗學習過程,感受成功的喜悅。
學習游戲“運沙包過橋”。
規(guī)則要求:
(1)按次序獨立過橋。
(2)動作要規(guī)范到位(頭正、腰身直、兩臂體側展開)。
(3)頭頂沙包或手托沙包前進。
小結
剛才小朋友“運沙包過橋”的表現(xiàn)得非常棒,每個小朋友在走的過程中都克服了一定的困難,順利地走了過來。在這里表揚全班小朋友。
老師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就要象今天這樣,大膽嘗試,努力克服困難,應該自信的說“我一定能行”。把“我不敢”,“我不會 ”之類的話,改為“我再試一次”,“我能行”。
老師:“小朋友,有沒有信心?”
幼兒:“有”
師幼:“遇到困難,我不怕,我能行,我最棒。”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水墨畫中榕樹的墨色濃淡的變化美,體會水墨畫的表現(xiàn)特點。
2、初步嘗試用毛筆簡單繪畫。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鳥鳴的錄音。
2、《鳥兒樂園》教學掛圖;幼兒學習資源②第10—11頁。
3、國畫顏料、墊布、毛筆、宣紙(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播放錄音,請幼兒傾聽鳥兒的叫聲,感受鳥兒的快樂。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你覺得這些小鳥在干什么?它們高興嗎?猜一猜它們有什么高興的事?
小結:這些小鳥都很快樂、很幸福。因為它們生活在鳥兒的樂園里。
請幼兒猜一猜鳥兒的樂園在哪里。
2、欣賞吳冠中的國畫作品《小鳥天堂》。
(1)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②第10—11頁,請幼兒講一講畫里的大榕樹和我們平時見到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并用手指畫一畫榕樹的線條。
(2)結合教學掛圖簡單介紹榕樹的特點: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枝干交錯。
提問:畫面中除了枝繁葉茂的榕樹,還有什么?這些小鳥都是用哪些顏色畫的?如果你是其中的小鳥,你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小鳥喜歡和大樹在一起?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畫面中墨色的濃淡變化以及鳥與樹林的和諧美。
3、教師簡單介紹作品所表現(xiàn)的內容。
廣東新會的一座小島是我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那里“一樹成林”,引來成千上萬只鳥在那里棲息,成為小鳥的天堂。每天清晨,鳥兒們翩翩起舞,盡情鳴唱,非常壯觀。畫家吳冠中被島上鳥樹相依、自然和諧的景象深深吸引,創(chuàng)作了這幅水墨畫《小鳥天堂》。
4、幼兒嘗試用毛筆簡單繪畫。
教師指導幼兒繪畫時盡量保持畫面、桌面干凈整潔。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喜歡朗誦兒歌,并根據(jù)兒歌創(chuàng)編動作。
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jù)兒歌內容用恰當?shù)膭幼鞅憩F(xiàn)
體驗兒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制作的小船。一盆水。兒歌《小船搖》(《神奇的輪子》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4頁)。
形式:
小組
活動過程:
1.出示《神奇的輪子》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小船搖》。
小船搖小動物,坐小船,小船水上搖呀搖,大風吹,呼呼呼,小船快到彩虹橋。
2.與幼兒討論兒歌并嘗試根據(jù)兒歌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
3.準備一大盆水,請幼兒把自己的小船放在水盆里,觀察自己的小船前進的情況。
4.提議幼兒兩人一組,進行賽船比賽,請他們用嘴巴吹,看誰的船最快到終點。
5.請幼兒用扇子扇動小船進行賽船比賽。
6.完成后,請幼兒說說用嘴巴吹和扇扇子產(chǎn)生的風力有什么不同,哪種風力能讓船走得更快。
活動評價:
能朗誦兒歌《小船搖》。
能用不同的方法讓小船向前進。
能分享發(fā)現(xiàn)及表達自己的想法,知道哪種風力讓小船走得更快。
活動建議:
活動適合在比較暖和的時間和地方進行。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特有的`中國印章文化,學習運用相關的詞匯大膽地進行表述,。
2、嘗試用陶泥制作印章。
3、激發(fā)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對北京奧運會的向往之情。
活動準備:
課件(幻燈片、視頻),印章若干,陶泥、刻刀、印泥、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印章,導入活動。
1、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印章,我們一起來欣賞。請你看一看,印章是用什么做的?有哪些形狀?上面刻了些什么?(幼兒自主觀察、蓋印)
2、教師小結:印章的材料多種多樣,有水晶、石頭、牛角、木頭等等,印出來的圖案也是形狀各異,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還有根據(jù)材料自身的形狀雕刻而成的不規(guī)則形。
二、欣賞印章上的漢字,了解印章上漢字的特點。
1、印章上面還刻著奇妙有趣的文字,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看幻燈1)
提問:這個印章上刻了幾個字?這些字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猜一猜是什么字?
2、(看幻燈2)我這兒還有一幅圖片,寫的就是印章上的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比一比,這四個字和印章上的字有什么不同?(豐富詞匯:篆書、圓潤流暢)
小結:印章上的文字和我們平時寫的字不一樣,是中國書法中的一種字體,叫篆書。
3、(看幻燈3)欣賞其它印章作品,了解篆書及特點:篆書的種類很多,有的勁瘦挺拔,有的筆畫圓潤、流暢,有的風格渾厚、有的典雅平和,但每一種都非常美麗,富有裝飾性。
4、印章印出來的文字和圖案是什么顏色的?你喜歡紅色嗎?為什么?(豐富詞匯:中國紅、喜慶、吉祥、熱情)(紅色是中國人崇尚的色彩,紅色是太陽的顏色,紅色代表著生命和新的開始,紅色是喜悅的心情,紅色是活力的象征。)
5、(出示兩塊印章)我手里的兩枚印章都刻著一個“大”字,但藏著一個秘密,請你們看一看、猜一猜。(教師走一圈,幼兒觀察、回答)
小結:這兩塊印章上刻了同一個字,但是用了兩種不同的刻法。有的把文字和圖案保留,是凸出的,去掉不要的部分,這種刻法叫陽刻;有的是把文字和圖案去掉,是凹進去的,叫陰刻。(教師蓋印兩枚印章,演示兩種刻法的效果)。
三、欣賞中國印。
1、印章還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文化。藝術家們將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就設計成了印章的形式,叫中國印。(看視頻)
2、(幻燈)你看到中國印上有什么?是一個什么字,代表什么?這個字象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奔跑、舞動的人)
小結:這枚中國印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舞動的北京”。這個奔跑、舞動的“人”張開雙臂,好像是中國敞開胸懷,歡迎世界各國的人們到北京來,讀解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感受這個國家的現(xiàn)代氣息。紅色是圣火的顏色,是中國對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四、創(chuàng)作體育圖標。
1、藝術家不僅運用了印章的形式設計出了北京奧運會的會徽,還設計了體育圖標“篆書之美”。(觀看幻燈)你知道是哪些運動項目?學一學動作造型。
2、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枚體育圖標的印章?
1)介紹工具:陶泥和刻刀。
2)教師示范:用刻刀的細頭勾畫你喜歡的體育圖標,再用刻刀的粗頭去掉圖標部分。
3、幼兒操作。
4、展示幼兒印章作品。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它有營養(yǎng),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但幼兒對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等還不了解,因此,有必要讓幼兒形成對水果的正確認識,激發(fā)幼兒想吃水果的欲望。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利于其長遠的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活動目的:
1、嘗試用多種材料裝飾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在做做玩玩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蘋果、梨、石榴、橘子、香蕉若干。
2、裝飾娃娃的飾品、膠棒若干。
3、《水果部落》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火眼金金”
1、教師:大家喜歡孫悟空嗎?為什么?
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幼1:他的本領很大
幼2:他抓妖怪,保護師傅
幼3:他的眼睛很厲害
2、教師:是啊,老師也很喜歡孫悟空,他有 一雙火眼金金,能認出各種妖怪,今天我們就玩一個“火眼金金”的游戲好嗎?
3、通過游戲導出各種水果:蘋果、橘子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每出示一種水果,教師與幼兒說一說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使幼兒對水果有進一步的了解。)
4、教師小結:水果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我們應該適量的吃水果。
5、教師:水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他們還會變魔術呢,瞧:他們都變成了水果寶寶,在那唱歌跳舞呢!(幼兒觀看動畫)
二、激發(fā)興趣
1、幼兒欣賞音樂《水果部落》主題曲
教師:看看里面都有哪些水果寶寶?(蘋果寶寶、香蕉寶寶等)
2、教師:剛才我們看到水果家族的人們在那又唱又跳,好高興啊,有蘋果寶寶、香蕉寶寶……好多呢。大家喜歡嗎?(喜歡)老師也很喜歡,看,老師也做了一個水果寶寶。
3、教師出示范例:各種水果寶寶,引導幼兒說一說都是用什么水果做的。(蘋果、梨、桔子、香蕉、石榴)
4、教師示范水果寶寶的五官粘貼方法及位置。
5、請幼兒欣賞《五官歌》。
(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幼兒鞏固眼睛、鼻子、嘴、耳朵、眉毛在人臉上的具體位置)。
6、教師:那你想不想也做一個呢?(想)
教師:那就請大家用老師準備的東西來制作一個漂亮的水果寶寶吧!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幼兒獨自或合作制作水果娃娃,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欣賞——請幼兒大膽簡述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水果做的,互相欣賞。
五、結束——教師:現(xiàn)在,我們帶上自己的水果寶寶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水果娃娃》這節(jié)美術課我是通過課件演示眼睛、鼻子、嘴在人臉上的具體位置,通過利用畫好的水果娃娃臉龐,為幼兒具體講解如何為水果臉龐進行設計,先讓幼兒在水果娃娃上圖顏色,接著演示粘貼技巧。 這節(jié)課設計的難易程度我認為比較適合中班幼兒,課件的制作讓幼兒產(chǎn)生了興趣,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有充足的材料可以選擇,幼兒在使用膠棒時動作不是太熟練,有點笨拙,這就是平時動手的機會比較少,以后要在動手方面多設計一些活動,以加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幼兒園的美工教學并不是為了培養(yǎng)未來的畫家,而是把它當作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意識、創(chuàng)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所有的教學活動一定要堅持開放性原則,就是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時活動的題材必須來源于生活,貼近幼兒,這樣才有利于他們理解,這樣的活動才有價值。(鹿泉市幼兒園 郭喬敏)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戶外觀察使幼兒得到有關冬天的特征和感性知識。
2、學習用口語表達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
3、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4、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環(huán)境材料:
太陽出來和、籃球場、草地上。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尋找冬天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它想和我們交朋友呢。可是,我們都不知道它長得怎么樣。咱們就出去找它的影子,好嗎?
2、明確觀察要求,讓幼兒感覺冷和暖。
3、觀察來往的行人的穿著,讓幼兒想一想與其它季節(jié)有什么不同。
4、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冬天的感覺。
效果分析:
知道一年有四季,冬天是寒冷的天氣,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知道一到冬天有的樹的葉子落地,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jù)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xiàn)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7
活動內容:
貼五官
設計理念:
視、聽、溴、品嘗、觸摸……都是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感知覺。能否自覺積極地運用眼、耳、鼻、口、手等感官去感知,對于一個人能否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主動地發(fā)現(xiàn)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貼五官》這一有趣的活動,不是單純地給于幼兒關于感知的現(xiàn)成知識,而是讓幼兒在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具體的感受和體驗,主動建構有關感知的經(jīng)驗世界。
同時還讓幼兒感受到保護感官的重要性,學會保護感官的方法,養(yǎng)成保護的習慣。
活動目標:
1、 能說出口、眼、耳、鼻的名稱。
2、 能撕貼五官,鞏固五官在臉部位置的認識。
重點難點:
了解五官在臉部的正確位置并且學會撕貼五官。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 一份固體膠。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
3、每組一只裝紙屑用的筐子、兩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3、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臉上有什么?
二、學念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師:眼睛長在臉的那里,有什么用?用相同方法,提問其他五官。
2、學念兒歌,了解五官的作用。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 這是我的鼻子,鼻子聞氣味。這是我的嘴巴,嘴巴嘗味道。這是我的耳朵,耳朵聽聲音。
3、教師出示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提問:小娃娃的臉上少了什么?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三、撕貼五官。
1、教師講解撕貼作畫的要求:按輪廓撕下來,在背面抹上膠水,然后找到合適的位置粘貼。
2、提供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鼓勵幼兒大膽撕貼,提醒幼兒完成后把廢紙放入筐內、用抹布擦手。
3、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拿自己的作品進行展覽,互相欣賞。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老師和自己的臉,初步感知五官的位置。
結合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
引導幼兒關注活動材料,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
通過撕貼五官的操作活動,更進一步了解五官的位置與作用以及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了解橘子的外形特征,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橘子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2. 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愿意探索剝橘子的方法。
3. 體驗觀察、認識橘子和自己動手剝橘子、品嘗橘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每人一個小的布口袋且里面裝有1個小橘子(橘子事先擦干凈)
2. 餐巾紙、大框、小盤子。
活動過程
1. 調動感官初步感知口袋中的橘子。
教師:這里面是什么?怎么做才可以知道?(引導幼兒調動各種感官,摸摸、聞聞、掂掂)
教師:袋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講述用感官感知橘子的特點,如用鼻子聞到了橘子的氣味,用手摸上去的感覺…)
2. 觀察認識橘子
教師:到底是什么?我們把它拿出來看一看。(橘子)再把袋子放到桌上的框里。(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材料的習慣)
教師:橘子看上去是什么樣的?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幼兒用眼睛仔細觀察橘子的顏色以及橘子上下的蒂和臍等部位的特點)
教師: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你們的橘子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橘子的大小、顏色)
3. 引導幼兒嘗試探索剝橘子。
教師:橘子里面是什么樣?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覺呢?(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生活經(jīng)驗,自由大膽猜測橘子的內部特征)
教師:請你撥開橘子皮,看一看里面是什么樣的?數(shù)一數(shù)有幾瓣?(鼓勵幼兒自己嘗試撥開橘子了解其內部結構——橘皮、橘肉、橘子核,并感知一個橘子分成了幾瓣)
教師:我們再嘗一嘗,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啟發(fā)幼兒用簡單的詞語表述品嘗的感覺,如酸、甜、涼涼的、有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