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設計思路:
在一次參觀南大街老房子的時候,吳佳伊小朋友自豪地對我們大家說:“我以前的家就住在這里。”孩子們一聽,可來勁了,都向她詢問:“以前你們住哪一間?帶我們去看看。”“現在你家搬到哪里去了?”……回來之后,還有不少幼兒在向自己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老家和新家。根據《綱要》精神“活動內容要符合孩子的基本生活經驗和興趣熱點”,因此我預設了這次活動。旨在通過這次活動,給孩子一次了解門牌號碼的機會,嘗試發現門牌號碼的秘密,從中使孩子對門牌號碼的數字表示意義、排列規律等有初步的了解,并積累一些相關的日常生活經驗,體驗現代生活的優越。活動的第一個環節,主要是通過討論,了解為什么要搬家,體會城市建設的不同變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第二個環節是在老師創設的生活游戲情景中,通過尋找新房子上門牌號碼的秘密找到小動物;最后環節中,討論交流各自發現的門牌號碼的秘密,并對活動進行延伸。
二、活動目標:
1、體驗城市建設的變化和現代生活的方便。
2、在探索操作中,嘗試發現門牌號碼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規律。
3、通過活動,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相關的日常生活經驗。
三、活動準備:
創設森林小區環境:大樹、小路、新房四間;信若干封,內裝鑰匙和門牌號碼卡;賓館門牌號碼兩張;小動物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
1、上次,我們到南大街去參觀老房子的時候,吳佳伊告訴我們她原來就住在那里,現在你搬到哪里去了?
2、你們有沒有搬過家?(幼兒交流:原來住哪里,現在住哪里?)
3、為什么大家都要搬新家?
(二)游戲活動:找新家
要求:
1、幼兒找一個同伴一起拆信、找新家。
2、提醒幼兒注意拆信的文明。
3、找到小秘密的人走小路去小動物家開門,找到小動物。(根據門牌號碼開相應的門鎖)。
(三)交流延伸:
1、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小秘密?為什么會找得又快又對?
2、延伸:(出示賓館的門牌號碼)這也是一個門牌號碼,你在哪里看到過?這個門牌號碼表示幾樓幾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的內在情感脈絡。
(2)教幼兒學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系。
(3)教幼兒按照詩歌的重復結構仿編,將個人的經驗想象用 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讓幼兒學會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根據詩歌內容,制作1幅教學掛圖。
2、水筆、油畫棒、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第一層次:學習作品
教師主要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和詩歌的詩文及畫面,弄清楚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初步感受詩歌中的內在情緒。
①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如:教師問:你們都有家嗎?喜歡自己的家嗎?今天,老師請你們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家”,你們仔細聽聽看,詩歌里都說了誰的家,是怎樣說的?
②接著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誦1遍詩歌,給幼兒一個初步的印象。
③以對話的方式,讓幼兒講出詩歌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記憶詩歌。例如:藍色的大海,是誰的家?黑色的云朵,是誰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誰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誰的家?當講到最后一句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帶領全體幼兒一齊說完。
④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聯系。如,教師問:為什么說,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為什么說,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為什么說,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為什么說,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后,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朗誦兩遍詩歌,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初步感受到詩歌的內在情緒,能正確地朗誦。
第二層次:進一步理解詩歌
這個層次可采用多種活動形式進行,意在進一步感受,理解詩歌,以及由詩歌引發的,通過多種途徑去探尋相關事物的“家”。
(1)詩歌表演
通過動作形態、語言等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觀察,尋找相關事物的“家”,并用語言表述出來。
(3)利用畫報、電視等知識媒介物,尋找相關事物的“家”。
第三層次:遷移詩歌的經驗
這個層次,主要通過另一種活動形式,把幼兒從詩歌中猁的知識經驗,再現出來,為第四層次的活動作準備。
可以采取剪貼畫的形式進行 。教師從一些廢舊的畫冊上剪下圖案,由幼兒自由選帖,添畫,表現一幅“家”的圖畫。
第四層次:擴展想象,仿編詩歌“家”
這個層次重點讓幼兒把獲得的大量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現出來。
(1)教師帶領幼兒回憶并復習詩歌。然后請全體幼兒一齊朗誦詩歌,并讓幼兒談談每段詩句事物之間的聯系。
(2)激發幼兒講講,除了詩歌中說的,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誰的家呢?
(3)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把想象的東西仿編成一首新的詩歌。教師可先示范,再請1名幼兒上來講。
教師要幫助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然后請幼兒分組自由仿編,教師注意觀察,指導。最后,讓每位幼兒輪流說一句詩,組成一首新的長長的“家”的詩篇,以結束整個活動。
教學流程圖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動手操作---創編詩歌
教學反思
在實施過程中,我首先根據詩歌的內容制作了圖片來吸引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從活動的現場效果可以看出本節課教學與傳統的詩歌教學有著令人欣喜的變化。首先利用圖片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視覺、聽覺上有新鮮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幼兒在仿編詩歌時都能注意與詩歌情調和諧,幼兒想象思維活躍,整個活動都是主動、積極的,對仿編詩歌充滿了興趣。
小百科:家庭是指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旋轉現象的興趣及探究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2、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盒音樂呼啦圈 風車 水杯 塑料管 乒乓球 紙片 恐龍蛋殼 塑料瓶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以音樂盒的轉動來引導幼兒學習音樂盒里娃娃來轉動自己。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音樂盒嗎?喜歡音樂盒嗎?
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大的音樂盒,我們就是音樂盒里的娃娃,現在音樂響起讓我們一起轉動起來吧。”音樂停了,小朋友們也停下來慢慢的做到自己的座位上。
2、當才看小朋友們轉動的時候都非常的開心,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小伙伴他們也想像小朋友一樣愉快的轉動,下面老師將有請五個小朋友幫助它們轉動起來。仔細觀察然后請回小朋友。
下面哪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轉動了什么,你又是用什么辦法讓它轉起來的呢。請幼兒完整的敘述
3、提問:“剛才的材料中,你覺得有不能轉動的嗎?有沒有辦法讓看起來不能轉的東西轉起來嗎?
鼓勵幼兒想想看似不能轉的.東子轉起來。
: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也能相處辦法,讓不能轉的東西轉起來。
4、觀看ppt 進一步了解轉動在生活動的廣泛應用。
觀看并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東西在轉動,猜一猜它有什么作用。
:轉動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人們利用轉動的原理發明了很多東西,轉動的用處可真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初步學會統計的方法,以及在統計表中做統計記錄。
2、學習使用曲線圖來表示事物的變化過程,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培養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嘗試精神。
二、活動準備
1、環境:設置四個入口“玩具關”、“動物關”、“圖形關”、“顏色關”。地上畫有兩個大統計表。
2、統計表若干,鉛筆若干。
3、電腦課件,大空白記錄表1張,錄音機,磁帶。
4、骰子、保齡球、套圈、氣溫記錄表、飛標、鯊魚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引起興趣。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到孫悟空的花果山里玩呀?不過進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我們來問問孫悟空,怎樣才能進入花果山呢?
2、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
(1)配班教師扮演孫悟空,提出問題。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花果山做客。不過,想進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果山有四個入口,分別是“玩具關”、“圖形關”、“動物關”和“顏色關”,而每個關內都設有難題,小朋友把這些難題解決了,就可以進入我的花果山玩了。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剛才孫悟空告訴老師,這些難題就是數一數圖形關里面的圖形、動物關里面的動物、玩具關里面的玩具、顏色關里面的顏色的數量有多少,然后用數字在表格上記錄好。看哪一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最先攻破難題,進入花果山。
(3)幼兒合作操作。
3、小結:統計的概念
4、學習曲線圖的記錄方法。
(1)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2)幼兒第二次嘗試操作。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骰子、記錄表),探索擲骰子的記錄方法。
(3)教師小結操作情況。
(4)學習曲線圖的記錄方法。
A、示范記錄孫悟空擲骰子的變化過程。
(幼兒看課件,教師在大空白表格上示范記錄。)
B、引導幼兒小結記錄的步驟。
(5)幼兒第三次嘗試操作。
幼兒分組操作:猜拳、擲骰子、打保齡球、記氣溫、圈套、擲飛標、按鯊魚牙。
(6)教師小結操作情況。
5、游戲:會跳舞的曲線圖。
幼兒戴上頭飾扮演音符,在地上的表格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站好,組成曲線圖聽音樂跳舞。
6、聽音樂出場。
小朋友,天黑了,我們要回家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腦的重要性,形成對大腦的初步認識。
2、初步了解科學用腦,保護大腦的基本方法。
3、豐富人體形態結構的認知,提高保護意識。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大腦。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大腦。
1、師:小朋友知道圖片上是什么嗎?(大腦)
幫助幼兒形成對大腦的初步認識。
2、師:大腦在我們身體里可是總司令呢,
你們知道為什么說大腦是我們的總司令嗎?
3、小結:我們寫字、畫畫、作游戲、走路、跑步等等,都是由大腦來指揮的,所以大腦是我們的總司令。
4、觀察圖片。
教師向幼兒介紹簡單的大腦知識。
大腦有左右腦,有腦神經,有腦干。大腦負責智力活動,小腦負責運動。
大腦中不同的神經負責不同的活動,有的負責吃飯,有的負責睡覺,有的負責唱歌等等。
二、了解保護大腦的基本方法。
1、師:請小朋友摸摸自己的頭,有什么感覺?
小結:我們摸到的是頭骨,它可以保護我們的大腦。
2、保護我們的大腦還要注意什么?
(讓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
(1)要勤于用腦。
(2)不要用腦過度。
(3)保證大腦的合理營養。
(4)保持樂觀的情緒。
三、拓展想象——趣味練習。
1、當你生氣的時候大腦的內部是什么樣子的呢?
想一想用圖畫畫出來。
2、當你幸福的時候,大腦的內部是什么樣子的呢?
想一想用圖畫畫出來。
小百科: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位于顱腔內。低等脊椎動物的腦較簡單。人和哺乳動物的腦特別發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活動的重點)
2、能力目標: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3、認知目標: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活動的難點)。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活動的重點)
2、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想飛的小象》故事課件;“我不會……可是我會……”句型圖譜;美工區:繪畫操作材料。
課前準備:
在活動前,幼兒對動物(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等)的一些本領有所認識和了解。(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和基礎,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體驗,幼兒才有表達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觀看課件,激發興趣,引發討論。
1、小象為什么想飛?
2、小象能學會飛這個本領嗎?
在活動的一開始,通過看課件,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采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猜想這只的小象能不能學會飛,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的語言環境。
(二)、進行部分
一)、分段講述故事,觀察討論,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提出以下問題:小象爬到樹上學飛,發生了什么事?小象遇到了哪些動物?小動物們對小象是怎么說的?爸爸媽媽是怎樣說的?小象又是怎樣去做的?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傾向,幼兒在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對故事內容有初步的理解。
二)、完整欣賞故事。
通過這一環節,在幼兒頭腦中建立故事內容的完整構架,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語言,使幼兒進一步深入體驗故事內涵,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三)、集體討論——我的本領。
故事中每一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樣的本領呢?
在這一環節中,鼓勵幼兒大膽的、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本領,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結束部分:利用句型說自己的本領
啟發幼兒用“我不會……可是我會……”的句型,比較完整的進行講述。
當幼兒對故事內容本身的學習、理解和體驗已經達到了較好的程度時,教師應進一步創設機會,讓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引導幼兒根據句型圖譜“我不會……可是我會……”進行語言表述,并在幼兒取得成功時,及時予以肯定,使幼兒獲得成功感。
(四)、活動延伸:畫本領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選擇自己喜愛的繪畫材料進行作畫,在作畫過程中,鼓勵幼兒邊畫邊與同伴交流,說說“我不會……,可是我會……”。
以上教學活動的開展,我遵循文學作品的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階梯性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從理解到表達,從模仿到創新,從接受到運用的整合過程。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對語言藝術的敏感性,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學會團結、互相幫助。
2、用不同的對唱形式表現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訓練孩子的節奏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這節課的重難點在于:讓孩子把基礎律動和表演律動結合起來共同表演。
活動準備
1、《三個和尚》動畫課件
2、一對水桶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以講故事來導入本節課,從前有一個和尚他每天自己挑水喝,嘿喲、嘿喲,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沒過多久又來了一個和尚,于是他們商量著抬水喝,嘿喲、嘿喲。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又來了一個和尚,這下他們共有三個人,于是怎么辦呢?他們都不愿意去挑水喝所以他們就沒水喝、沒水喝。
2、以念兒歌的形式來讓孩子加深印象: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3、和孩子用基礎的律動表現兒歌旋律(拍手、連指、拍手、連指)教師示范。請幼兒表演。
4、以表演律動表現兒歌(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教師示范。請幼兒表演。
5、合作表演,分組進行。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7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02-28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九篇02-28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9篇03-06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六篇03-04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6篇03-0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6篇02-28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02-27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6篇03-07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3-06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五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