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愿,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1、師:示范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么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范將圖形對折。
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么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小朋友,剛才老師是怎么變的?
啟發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么變?看看能變成什么?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范,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么。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圖形、梯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愿望,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撕,圖形也會變身,并且變的會更多。
二、組織幼兒自己玩拼圖游戲師:下面我們一起玩個拼圖游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么。
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示范給小朋友看老師拼出的圖形。
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由幾個什么樣的圖形寶寶組成的?
幼兒回答。
師:我們還可以拼出什么,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比一比。
幼兒操作展示幼兒的拼圖,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照大小正逆排序三個物體。
2.用語言講述排序結果,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對排序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比較概念
2.小熊玩具三個;禮物三盒;球三個(大小不同);玩具(大小不同)每人一套。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境引入課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幾位小客人到我們幼兒園來玩了,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出示三只熊)是誰呢,誰能告訴大家?這些熊大小一樣嗎?
(不一樣)
二、展開
1.復習區別大小,找出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1)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看一看,哪只熊最大?
(請一幼兒來抱一抱最大熊)
小朋友一起說這只熊怎么樣?
(這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呢?
(請一幼兒上來親一親最小的熊)
(手指著)這兒還有一只熊呢!它比小熊怎么樣?
(大一些)它比大熊呢?(比大熊小一些)
(2)教師:小朋友看,熊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呢!
(出示禮物盒)引導幼兒觀察:
哪盒禮物最大,哪盒禮物最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三個球)
熊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玩具球,
請一位小朋友來拍一拍最小的球?拍一拍最大的球?
2.學習大小排序
教師:熊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禮物,讓我們一起說“謝謝!”
(1)三只熊想請小朋友幫它們排排隊,小朋友最愛幫助別人了,誰愿意來幫它們排隊呢?
(請1——2名幼兒)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并講述:它們是怎樣排的?誰排在最前面?
我從有花的這邊開始排。
小熊最小,排在前面;
這只熊比小熊大一些,排在小熊后面;
這只熊最大,排在最后面。
(請個別幼兒講述排序的結果,語句完整)
小結:最小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大,這就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
(2)教師:除了按照從小到大順序排隊,還可以怎么排呢?誰愿意來排一排?
(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這次它們是怎樣排的?從有花的這邊開始排,誰排在前面?
(最大的熊)誰排在它的后面,誰排在最后面?
小結:最大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小,這就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3)請小朋友給禮物盒、球排隊,進一步學習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
重點掌握從大到小的逆排序。
(4)幼兒操作練習
小朋友,這些具大小一樣嗎?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請小朋友把最大的舉起來;
把最小的舉起來。
請小朋友給玩具排排隊,從戴花的手這邊開始排,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教師個別指導)
教師驗證:誰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的.?請舉手。
誰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的,請舉手。
3.游戲:大家一起拍拍手
小朋友,請你找一位老師一起隨著幸福拍手歌玩拍手游戲好嗎?
比一比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三、延伸活動
請幼兒觀察比較周圍環境中哪些物體相比,誰大、誰小一點、誰最小,給它們也排排隊。
中班數學:紐扣分類
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紐扣分類活動目標: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征給紐扣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2、復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3、樂于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紐扣、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活動過程:一、導入:觀察老師衣服上的紐扣,數數有幾粒。二、觀察多樣的紐扣。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么呀?(紐扣)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紐扣是什么樣的?(幼兒相互交流)2、師:這些紐扣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紐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師:這些紐扣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紐扣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紐扣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4、觀察記錄紙,說說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并記錄。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教師巡回指導。7、請個別幼兒展示記錄結果,表演并講述分類方法。三、紐扣拼畫。1、師:紐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紐扣拼出什么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紐扣。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余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復習學過的重疊詞,如“高高的”、“大大的”、“小小的”、“甜甜的”等,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這些重疊詞。
2、學習兒歌中的重疊詞,并認識詞語: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3、根據兒歌的結構特點正確運用重疊詞續編兒歌。
活動準備:
1、XXX節奏的音樂:錄音機,磁性黑板。
2、許多重疊詞和名詞的字卡。
3、11個大體操圈擺放在室內。
4、兒歌《家》的范文,并在文字邊留有空白,便于填充。
活動過程:
一、集體舞蹈《可愛的雙胞胎》,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并正確運用學過的重疊詞。
1、出示“重疊詞兄弟”,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
引導幼兒觀察“重疊詞兄弟”,知道他們長得一模一樣,是一對雙胞胎。
指導語:“這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重重,弟弟叫疊疊,他們倆從不分開,走在一起叫重疊詞。”
2、游戲“找重疊詞兄弟”。
讓幼兒從眾多的詞匯中找出重疊詞,幫助幼兒分辨重疊詞。
指導語:“今天來了許多重疊詞兄弟、姐妹,請小朋友把他們找出來和我們做朋友。”
3、學習運用手上的重疊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根據幼兒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要他說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
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重疊詞組詞,給予鼓勵。(如高高的樓房)
三、學習兒歌《家》,認識兒歌中的重疊詞。
1、老師用充滿感情的聲音生動地進行配樂朗誦,請幼兒邊欣賞兒歌邊注意聽聽兒歌里都有誰的家。
欣賞后提問: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都有誰的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學習新授詞匯: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2、再次欣賞兒歌,幫助幼兒認識漢字和學習運用新授詞匯。
讓幼兒把兒歌范文里新的重疊詞找出來,并用這些重疊詞組詞,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如藍藍的XXX。
看誰說得最多,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最后,把重疊詞送回家(兒歌范文)。
四、模仿或續編兒歌。
1、幫助幼兒模仿兒歌句式續編兒歌內容,要求幼兒運用重疊詞,說清楚是怎么樣的家,這樣的家是誰的家。
鼓勵幼兒說得與眾不同,具有獨創性。
2、指導語:“除了兒歌里的人和動物都有家,還有什么東西有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最后把幼兒續編的兒歌內容抄出來,集體進行朗讀。
(老師抄的同時,讓幼兒一個接一個說出自己續編的詩句,鼓勵幼兒聲音響亮、清楚、充滿自信心)
五、游戲:找朋友,練習重疊詞名詞配對。
老師放音樂,讓幼兒手舉拼詞卡找與自己相應的詞匯進行配對,找到就站在場內的大體操圈內組成一對。找好后,讓每一對朋友根據下面的節奏創編兒歌。
【【精華】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3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03-03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5篇03-06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06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06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8篇03-06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編6篇03-05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錦集六篇03-05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3-05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錦集6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