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繪本《小黑魚》講述了主人公小黑魚從原來的快樂生活到失去朋友后的孤獨、難過,再到又一次遇到小紅魚后積極想辦法戰勝金槍魚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能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故事塑造了一個不怕困難、勇敢堅強的英雄–小黑魚,傳遞了團結就是力量的信念。在本次活動中,我精選繪本畫面,采用重點講述、自由講述等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畫面,從而豐富幼兒詞匯,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體驗繪本所傳遞的情感和精神。
目標:
1.學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并運用語言講述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體驗故事中表達的勇于面對危險、不怕困難、團結合作的精神。
準備:
1.《小黑魚》教學PPT課件。
2.認識常見海洋生物。
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知小黑魚的與眾不同
師:你們知道大海里住著誰嗎?
幼:有大鯨魚,還有兇惡的鯊魚。
幼:還有斑點魚、水母。
師:是啊,美麗的大海里有大大的鯨魚、鯊魚,也住著美麗的斑點魚、水母,等等。你們看,游來了一群什么呀?(出示PPT畫面1。)
幼:小魚。
師:這是一些什么樣的小魚?(紅色的魚。)你還有什么其他的發現嗎?
幼:有一條黑色的小黑魚。
師:小黑魚除了顏色黑,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幼:它有眼睛,而且背上的魚鰭特別大。
師(小結):小朋友說得很對,這是一群小魚,其中有一條獨特的小黑魚,它不僅顏色和兄弟姐妹長得不一樣,而且游起來特別快,是一名”游泳冠軍”。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看關于這條小黑魚的圖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出示封面。)
幼:小黑魚。
(析:此環節中,教師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談話,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圖片及開放性提問讓幼兒發現小黑魚的與眾不同,從而為故事的展開做好了鋪墊,并引出了繪本故事的名稱。)
二、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黑魚前后的心理變化
1.閱讀PPT畫面1~3,感受發生在小黑魚身邊的可怕的事情。
師:在大海里住著一群快樂的小魚,它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它們每天在一起游戲,日子過得很快樂(出示PPT畫面1)。有一天,突然發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出示PPT畫面2)。大家看,是一件什么樣的可怕的事情?
幼:一條金槍魚張開大嘴要吃掉小魚。
幼:這條金槍魚看起來很可怕,它要把小魚全部吃掉。
師:請你來學學這條可怕的金槍魚。(個別、集體學習金槍魚的樣子。)
師(小結):原來這一天從海浪里突然沖出了一條又兇又餓的金槍魚,它張開大嘴”啊嗚”一口,把所有的小紅魚吞到了肚子里,只有小黑魚趁它不注意逃走了。
師:小黑魚失去了朋友,只剩下了自己。這時候小黑魚的心情是怎樣的?(出示PPT畫面3。)
幼:小黑魚很害怕,因為好朋友都被吃掉了。
幼:小黑魚很孤單,因為沒有小伙伴了。
幼:小黑魚很傷心,因為好朋友都不見了。
師:是啊,小黑魚失去了伙伴們,它又孤單又傷心。
(析:此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小黑魚遇到了可怕的金槍魚,失去了伙伴,原本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變得非常孤單的情節。同時,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小黑魚失去伙伴后的感受,充分體驗小黑魚的情緒情感。)
2.閱讀PPT畫面4,學習用語言來描述小黑魚看見的事物。
師:小黑魚孤單地在大海中游啊游,它都看見什么了呢?請你仔細地看一看,然后試著用好聽的詞語來說一說。(出示PPT畫面4。)幼:小黑魚看見了漂亮的、五顏六色的、有點透明的水母。(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神氣的、兇猛的大龍蝦。(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長長的、細細的、扭著身體的鰻魚。(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紅色的、柔軟的、像是在跳舞的海葵。(幼兒學習動作。)
師(小結):小黑魚孤單地游著,看見了像彩虹果凍的水母,看見了揮舞著大鉗子的龍蝦,看見了連自己都不知道有多長的鰻魚,還有翩翩起舞的海葵。看到了這些,你們覺得小黑魚的心情會好些嗎?為什么?
幼:心情會好一些,因為它發現大海里有好多漂亮的其他生物,它并不孤獨。
(析:此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小黑魚在大海中看見的不同生物。教師不僅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也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給了幼兒充分表達和表現的機會。)
3.閱讀PPT畫面5~9,了解小黑魚機智想辦法的故事情節。
師:小黑魚游啊游,遇見了誰?(出示PPT畫面5。)
幼:它又看見小紅魚了。
師:對,它又看見了一群小紅魚。小紅魚躲在哪里?為什么躲在這里?
幼:像是躲在山洞里,在石頭的后面。
幼:小紅魚怕被金槍魚看見,怕被吃掉。
師:小黑魚對躲在石頭后面的小紅魚說了什么呢?
幼:小紅魚,我們做朋友吧,一起游泳,一起做游戲。
師:躲在石頭背后的小紅魚會答應嗎?它們會怎么說?
幼:不行不行,金槍魚會吃掉我們的。
師(小結):小黑魚想和小紅魚們一起過像以前一樣的快樂生活,可是小紅魚們很害怕,不敢出來玩。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小紅魚和小黑魚一起快樂地玩?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出示PPT畫面6。)
(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師:你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幼:金槍魚沒來的時候就在外面和小黑魚玩游戲,金槍魚來了就趕緊逃回石頭后面。
幼:可以挖一個陷阱,金槍魚掉進陷阱里,就吃不到小紅魚了。
幼:可以讓小黑魚一起到山洞里去玩,這樣金槍魚就找不到小紅魚了。
(析:此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小黑魚找到了新伙伴,想和新伙伴快樂游玩而無法實現的情景。面對困難,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思考”可以用什么好辦法”,鼓勵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想了那么多好辦法,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魚想了什么好辦法(出示PPT畫面7~8)。小黑魚對小紅魚說:我們大家可以游在一起,變成海里最大的魚。于是,小紅魚慢慢地、慢慢地聚攏。你們看,奇妙的事情就要發生了。所有的小紅魚聚在一起變成了一條巨大的'魚。(出示PPT畫面9。)
師:你們看,小紅魚們變成了海里最大的魚,那些大魚都怎么樣了?對啊,巨大的魚把那些大魚都嚇跑了。
師:你覺得小黑魚的辦法怎么樣?
師:小黑魚真是太棒了,想出這么奇妙的辦法來!我們為小黑魚鼓鼓掌吧。
師:現在小黑魚還難過、傷心和孤獨嗎?那又會是怎樣的呢?
幼:很開心/很高興/很自豪……
(析:此環節是活動的高潮部分。當回歸故事情節時,繪本給了孩子們極大的驚喜,大家都驚嘆小黑魚面對危險時的機智和勇敢。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用自身積極的情緒感染了幼兒,從而幫助幼兒體驗到了小黑魚情緒情感的變化。)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小黑魚的勇敢和堅強
師:這個故事真是太有意思了,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吧。(完整欣賞故事。)
師:看了這本繪本,聽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小黑魚嗎?為什么?
幼:小黑魚很勇敢。
幼:小黑魚會動腦筋。
師:為什么那么多小紅魚聚集起來變成最大的魚時,那些海里的大魚都被嚇跑了?
幼:因為它們很大。
幼:因為團結起來力量大。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小黑魚那樣遇到困難,當一個人無法完成某件事的時候,可以想什么辦法來解決呢?
幼:大家一起想辦法/大家一起做……
師:對了,不管我們遇到怎樣的困難,同伴之間要相互幫忙、相互鼓勵,就像小黑魚和小紅魚一樣團結合作,一起嚇跑金槍魚。(析:此環節中,教師聯系幼兒生活實際,引導幼兒思考并交流繪本故事所體現的精神,體會故事的寓意。)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進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學習設計名片。
活動準備:
教師--“名片樹”兩棵,上面懸掛各種各樣的名片。
幼兒--每桌上放有鉛筆、彩筆、卡紙、剪刀;學習書寫數字、名字。
活動過程:
一 、總結故事中名片的功能
1提問:小老虎來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幫助它認識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來,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幫助它請來了河馬醫生?
2小結: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認識許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據名片上的電話號碼、地址與朋友保持聯系。
二、欣賞名片樹上的各種各樣的名片
1提問:小朋友,平時,你們見過名片嗎?見過誰的名片?
2我這里也有名片,還有兩棵名片樹呢!(出示名片樹,幼兒觀察名片的形、色、裝飾方法)
3小結:名片樹上有各種各樣的名片,都裝飾得很漂亮。
三、 進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和設計名片的要素。
1提問:剛才,我們看了各種各樣的名片,你們知道名片有什么用?
2小結:名片有各種用處,認識新朋友、與朋友保持聯系、介紹自己單位的產品等。名片為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
3請幼兒當設計師為自己設計名片。要求幼兒不忘名字、電話等設計要素,還可以寫上自己的班級。
四、幼兒設計名片
教師巡回指導:名字、電話號碼是否寫清楚;是否會使用模具剪各種形狀的名片;裝飾得是否漂亮。
五、相互交流
1提問:你想把名片送給誰?為什么?(提醒幼兒可以把名片送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
2 幼兒,教師之間相互交換名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粘貼畫的特點,能合理利用材料的美加以巧妙的組合,因勢造形,形成一個新的圖形,掌握用各種貝殼制作粘貼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講解、示范、討論,了解裝飾畫的特點,發現貝殼的形狀與特征,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嘗試和研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生活中的各種材料都可以用來創作美的作品,體驗貝殼粘貼畫的樂趣。
設計思路:
這是材料裝飾畫的一種,是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材料應用有個相應的了解,通過組合,再創造,可以制作出更多的造型。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和體驗上,讓學生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發現顏色、大小的搭配和組合的樂趣。采用提問、示范、討論及作品賞析,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鼓勵。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進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過,海灘上的貝殼很漂亮啊。今天我們能否把他們變一變呢?
二、欣賞觀察范圖,探究制作方法
1、比較發現特點。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幅畫(展示自制的范畫),看看這幾幅畫和我們畫出來的感覺一樣嗎?
2、仔細觀察,根據畫面構思選擇材料。
這幅風景畫,用小貝殼粘貼了輪廓線,使每樣景物都特別分明。那幅小女孩的臉,眼睛嘴巴是用紅貝殼粘貼的,雖然只有小小的一點,卻起了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幅馬,用的是白貝殼來貼身體,同時也將黑貝殼來貼出了馬的棕毛,使一匹白馬的形象生動地顯現了出來。
3、觀察配色,尋找最適合顏色。
4、構成一幅畫,需要些什么元素?(點、線、面),準備合適的材料。
三、教師示范:
首先要想好畫什么內容,比如小衣服,在選好的色紙上輕輕地把線的輪廓勾勒出來,然后用毛筆沿著輪廓涂上膠水,選中你要的貝殼,沿輪廓線粘貼出來,如果你需要它成為一個面的話,就把中心涂上膠水,把貝殼鋪上,一件漂亮的小衣服就完成了。
四、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制作。
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上一次構思好的草稿,進行分工協作,看看哪組的創作最獨特,小組合作的最好。
同學們根據尋找的材料,利用它們的特點構思出自己的裝飾畫。要求構思新穎。注意各種形狀、材料之間的聯系和組合。
色彩要有呼應,畫面上的顏色既有對比又很協調。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圍繞重點、難點,針對學生的差異給予輔導。)
六、評價整理:
學生按作業要求對作業進行評述,并評選出最獨特的作品。(每組學生互評,然后教師點評。)
師總結,利用生活中不同的材料能創作出漂亮的作品,只要細心觀察,一定能找出很多不同的材料來制作漂亮的工藝畫或粘貼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繽紛絢麗的海底世界,萌發對海底世界的探究興趣。
2.積極觀察聯想,大膽的表現海底世界的各種生物。
3.嘗試用油畫棒和水粉筆進行油水分離畫的美術活動,體驗“變魚”過程帶來的快樂。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 大排筆、藍色顏料、油畫棒,大張畫紙、桌布、圍裙、袖套
2. 畫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圖一張、海底世界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見過海底世界嗎?在海底世界里有什么?”
“今天,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張海底世界的圖畫,我們來看看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美麗的東西。”
2、出示范畫,引導幼兒猜測。
師:咦,海底的魚都去哪里了呢?
二、以變魚的游戲形式講解示范如何使用大排筆進行刷畫,并引導幼兒觀察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
1、出示水粉筆,教師用“魔術筆”沾上顏料,刷在畫紙上。
師:沒關系,我這里有一只魔術筆,只要我把筆的毛在顏料里蘸一蘸,在盤子邊上刮一刮,再在我的畫上刷一刷,就能變出魚來了。
2、講解魚的動態和外形特征。提問:“你們看看我變出了什么?它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它們在干什么?”
小結:海底世界的魚有的大有的小,有三角形的,有半圓形的,有圓形的,有橢圓形的,有的象香蕉形的,還有的是長長的彎彎曲曲的,它們不僅長的形狀不一樣,身上的花紋也不一樣。
3、講解油水脫離畫的畫法,提問:為什么魔術筆能變出魚?
小結:先用油畫棒在畫紙上畫出魚,然后用水粉筆沾上顏料刷在畫紙上,當顏料遇到油畫棒畫出的圖案時,圖案就能顯現出來了,這種畫法叫油水脫離畫。
4、出示海底世界PPT,請幼兒觀察海底世界各種魚的形態和顏色。
“我海底世界的魚是變出來了可是他們少了什么?我的筆魔力還不夠,所以魚的顏色沒有變出來,真正海底世界的魚兒是什么顏色的呢?海底世界除了魚還有什么呢?它們長什么樣的?我們來看看。”
小結:海底世界里的各種生物不僅形狀長得不一樣,而且顏色花紋也不一樣,有紅的,有黃的,有藍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三、操作部分。
1、提出操作要求。
(1)今天請每桌的小朋友合作畫一幅海底世界,畫的時候先商量一下你們要畫什么海底動物?它們在干什么?誰在畫紙的哪里畫,畫面要怎么安排?最好大家畫的都不一樣,你們的海底世界就豐富了。畫的時候請小朋友先用深藍色的油畫棒畫出喜歡的魚和水草,再用其他顏色的油畫棒為它們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涂顏色時要用力些,要把整條魚都穿上美麗的衣服,然后再用大排筆刷上顏料就可以了。
(2)在涂色的時候大排筆蘸好顏料后要在盤子邊上刮一刮,不然顏料會滴的到處都是。
(3)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清潔,手臟了要及時擦干凈。
2、幼兒分5組操作,每組幼兒共同完成一幅海底世界,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畫出不同形態的魚,并添畫水草和泡泡。
四、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畫,說說是什么魚?它在做什么?請個別幼兒說說你最喜歡海底世界的哪個地方?為什么?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均對幼兒園美術教育做了全面具體的闡述,既要求幼兒園通過各種手段,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美的體驗,豐富幼兒對美的想象、美的創造,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美、創造美。且新《綱要》中又明確規定:“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于各種活動之中”。新鮮好奇,好動、好玩、愛做游戲是幼兒的年齡特征,也是幼兒的天性。因此這節美術活動《海底世界》我先以魔術筆“變魚”的游戲形式吸引幼兒活動的興趣,在變魚的過程中,逐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并用游戲的口吻想象它們之間發生的故事,使幼兒一直保持著積極專注的狀態,并且在變魚的過程中向幼兒潛移默化地傳授了油水脫離畫的方法,并讓個別幼兒參與幫助老師變魚,使幼兒對這種繪畫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參與欲望。接著我再讓幼兒觀察PPT中的海底生物,進一步了解了海底生物的絢麗多彩和多樣性。這次繪畫我讓幼兒采取小組合作用油水分離畫的方法來創作海底世界,讓幼兒體驗了合作的快樂,最后我把海底世界連城一片,帶領幼兒參觀海底世界,讓幼兒談談自己的海底世界里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從而使幼兒始終保持著興趣和向往。這次活動孩子們都能表現出豐富多彩的海底生物,但由于是第一次進行小組合作用大張紙繪畫,所以有些孩子畫的魚比較小,合作表現的比較少,不會和別的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一個故事,繪畫時孩子還是自己畫自己的,以后可以多采取這種形式活動,讓孩子學會和別人合作。
小百科: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陸地的接觸面。海洋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用短豎線畫欄桿;
2、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粉筆若干、室外水泥場上畫一大圓、玩具小兔一只(裝在籠子里)、范畫一張。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發幼兒興趣
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小朋友到室外來活動(幼兒分散站在圓圈外)你們看,誰來了?(出示小兔)。
小兔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它不想關在籠子里,它想出來玩,你們說行嗎?
2、引導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讓小兔從籠子里出來,又不跑掉?(老師有意識地啟發幼兒說出用欄桿將小兔圍住)
3、出示范畫,講解欄桿的畫法:在教師畫的圓圈線上畫許多短豎線,要求豎線從上往下畫直。
4、幼兒觀賞范畫后,用粉筆在圓圈上畫欄桿,老師提醒幼兒要將欄桿畫均勻,不能留出空處,不然小兔就會跑走。
5、請小兔從籠子里出來,小朋友圍著圓圈表演《小白兔采蘑菇》。
6、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小兔用欄桿圍了一個大場子,小兔玩得可高興了,下次我們再為其它動物圍場子,讓小動物都從籠子里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嗎?
7、帶幼兒回到室內,洗手。
四、活動延伸:在美工活動區內投放許多動物卡片,請幼兒添畫欄桿。
五、本次活動中,教師充分考慮幼兒的方體地位,注意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實現了活動目標;再者,突破了課堂單一的在紙上繪畫模式,讓幼兒用粉筆在地面上涂涂畫畫,有得利于幼兒手指小肌肉群的鍛煉,更利于體現自我意愿,幼兒學習興趣也往往更高。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匯總5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8篇03-0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八篇03-0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八篇02-28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10篇02-27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03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9篇02-2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6篇03-05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2-2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七篇03-02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七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