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粘小兔子耳朵的方法。
2、知道將廢舊材料收放到紙箱內。
3、體驗操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收集有關兔子的各種資料,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慣。
教具準備:彩色手工紙、膠棒、抹布、彩色油畫棒、大兔子頭飾、操作卡每人一份(操作單上描畫一只缺少耳朵的小兔子)音樂《小兔乖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引出小兔子乖乖。我們一起跟它打個招呼吧!
(2)小白兔是怎么樣走路的呢?
(3)小兔子的眼睛是紅紅的,那他的耳朵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耳朵的形狀是長長的。
二、進行部分:
(1)情景故事:今天小兔乖乖遇到了一個困難,來請小朋友幫忙。兔子王國里的小兔子們很不講衛生,他們的耳朵都不和它們交朋友跑掉了,請小朋友幫助它們把耳朵找回來。
(2)示范操作:老師這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用彩色手工紙撕出小兔子的耳朵,粘到兔子頭上。教師示范講解撕的方法。涂上膠棒粘到兔子頭上。教師提示幼兒爭做環保小衛士。用完膠棒要蓋上蓋子,手臟了要用抹布擦干凈,剩余廢舊材料要收到紙箱內。
(3)幼兒操作:幼兒開始選擇彩紙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個別幼兒給予幫助。
(4)教師小節:展示幼兒作品,對個別好的有創意的作品及環保小衛士給予表揚。
三、結束部分:
小兔子們都找到耳朵了,它們太高興了。我們一起和小兔子們跳支舞吧!教師與幼兒一起隨著音樂邊學小兔子跳邊自由表演。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綜合運用剪、貼、畫、折、圍等手段為蒙古包圍布蓋頂并進行裝飾,發展動手能力和美感。
2.制作時能夠輕聲地商量、細致分工、互相合作完成任務,增強合作意識與能力,體驗合作制作蒙古包的快樂。
3.進一步對“神六”返回降落所在地——四子王旗,即蒙族風情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對“神六”飛船降落點四子王旗有初步的了解,對蒙族有一定的了解,會跳蒙族舞。
2.帳篷玩具及大型白色紙張、鮮艷的長條及正方的臘光紙、蠟筆雙面膠等其他輔助材料。
3.蒙古包圖片、音樂“天堂”、幼兒蒙古舞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神六新聞引出四子王旗,揭開活動的主題。
二、討論,四子王旗是怎樣的地方?該怎樣歡迎來自遠方的客人呢?(引出今天的任務—做蒙古包)
三、欣賞蒙古包圖片,感受感受蒙古包的美,激發制作的積極性。
重點欣賞蒙古包頂上的四邊對稱的連續紋樣和中心一個大花紋的結構特點。
四、回憶經驗討論做蒙古包的幾個重要步驟——支架、圍布、蓋頂。
五、扎上自制頭巾,學做小小蒙古娃,進行合作制作。
1.以兩個航天員的名字為隊名,自由分成兩組,討論分工。
2.鼓勵幼兒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困難一起想辦法,快樂合作。
3.提醒個別幼兒節約材料,及時整理物品。
六、蒙古包做完了,一起圍著它們跳一個歡迎客人的蒙古舞。
自我教學反思
設計分析:
借著“神六”這一舉世矚目的新聞熱點,幼兒園選此內容進行一次教學研究活動。我選取了神六降落點——四子王旗作為線索進行了一次藝術活動。跟隨著這一條主線,讓幼兒為仿真的蒙古包進行合作制作圍布、蓬頂,,并且加入其他藝術的元素,使幼兒得到操作交流機會,并進一步感受民族風情的美。
策略分析:
在本次活動中,每一位幼兒始終傾注了許多的興趣與熱情,顯得很快樂。細細體味和分析,我覺得在本次活動中注意了以下幾個策略:
1.以美為主導,注意環境的渲染
作為一個藝術活動,不僅是一個視覺的.美,還包含其他元素的美,綜合在一起的美才引人入勝。在本活動中,我將美麗的圖片、優美的歌謠、快樂的舞蹈、教師的柔聲細語、漂亮的大大的自制蒙古包等多元素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滲透于活動始終。大家在看看、聽聽、跳跳、說說、玩玩的過程中,都得到美的享受。
2.材料合理擺放,空間自由寬松
合理的擺放形式,不僅可以方便幼兒取放、而且還能使幼兒的活動更寬松自由。本次活動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使用的材料(蓬頂)比較大、工具比較多(有剪刀、雙面膠、透明膠、蠟筆、記號筆等)裝飾材料比較多。因此,我在材料擺放是注意了疏密相交、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法,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合作機會與空間。一方面將蓬頂放在兩張桌子合并而成的大桌子上,四周都可以站立工作,為幼兒之間增加互相分享空間的機會,也增加了合作互補的機會;另一方面,裝飾材料在旁邊的柜子上一字排開,便于幼兒根據需要而取放;工具則用一個籮筐裝好放在桌子中央,便于幼兒用完即時整理,養成良好的習慣。
3.扶持與鼓勵結合,建立幼兒的自信
盡管這次是第二次多人合作完成任務,幼兒有了部分合作的經驗,但是今天既要在一張特別大的紙上裝飾,又要用五張1K紙頭連接而成的長卷紙圍起蒙古包,工作量大而且難度高,必須多人精誠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我一方面和他們一起工作,同時也不斷的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組合、合作,努力挑戰有難度的工作,在探索和成功中增強自信。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造型并運用秋天的農作物果實采用多種方式有規律地來裝飾瓶子,激發幼兒對制作活動的興趣。
2、能合理利用周圍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來美化生活,增強環保意識。
3、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4、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各種罐頭、飲料瓶,橡皮泥,黑豆、黃豆、綠豆、玉米、紅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花瓶。談話:小朋友,你們見過花瓶嗎?花瓶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帶來了幾幅花瓶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我們也來做小小設計師來設計花瓶上的圖案。
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歸納規律
(1)主題式的裝飾
(2)瓶口、瓶底對應的裝飾
3、觀察裝飾好的花瓶,激發制作欲望。
“它們是用什么材料裝飾的?運用了上面的哪種方法?”
4、出示課件,幼兒觀察制作過程,了解制作方法
5、幼兒動手嘗試制作。
(1)鼓勵幼兒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2)幫助能力強的幼兒富有個性的創作。
6、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賞、評價。
“你是用哪種方法來裝飾的?你喜歡哪個花瓶?為什么?”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的,我主要是通過欣賞和操作交流,讓幼兒進一步學習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裝飾花瓶中的塊面。但我沒有很清楚的在欣賞過程中講解每個花瓶的特點,在操作前也沒有將操作要求說清楚,在最后的環節我也只點評了小朋友畫中好的地方,沒有點評他們畫的不好的地方,這些方面都需要改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生活中的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怎樣讓孩子去感受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該去深思和反省的。藝術教育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將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集中展示和表現出來,讓孩子對美有更鮮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體驗,是幼兒園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綱要》中對幼兒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大班藝術教育活動《花兒與蝴蝶》正是王老師在新《綱要》理念的指導下所做的努力與嘗試,為我們研究藝術教育,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設置,為幼兒創設了三維空間美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樹上長出了嫩葉,地上開滿了鮮花。在優美的《梁祝》樂曲中,美麗的“花兒”(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戲玩耍。)
活動一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氣,睜大好奇的雙眼,感受著眼前的一切,而這,只是幼兒園的一種慣見的教學方式—情景表演,卻發揮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為教師給它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美感。一是場景的設置及角色的裝扮給了孩子視覺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樂給了孩子聽覺上的美。我們也許擔心:孩子聽得懂名曲嗎?但我們不能否認,孩子沒有理由拒絕美的東西,優美、抒情的樂曲同樣給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與整體的和諧給了孩子知覺上的美。教師精心創設的三維空間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訓練幼兒“有音樂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礎,感受是表現的前提,幼兒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對美的情趣。培養幼兒的感知力,教師必須引導幼兒去親身感受,必須以直觀的、具體的美去打動幼兒的心靈,使他們對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賞,從而激發表現美、創作美的興趣。王老師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設計了這一環節,為后面的創作活動作了成功的鋪墊。
二、營造輕松民主的氛圍,給予幼兒和諧的環境美
這是所提的“環境”,是指心理環境,請看下面的幾段對話:
師:你認為蝴蝶漂亮嗎?
幼:漂亮
師:哪兒漂亮?
幼:我認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認為是蝴蝶身上的花紋......
師: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誰?
幼:我想扮成花兒
師:那你準備怎樣做?
幼:......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么樣?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蹲下來”和孩子對話,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耐心地傾聽,并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內心的意愿。《綱要》中要求“教師的態度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教師的可親、可愛、可信任、可依賴便是心理環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給孩子舒適、歡心和自由的感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才可以展開想象,放飛思維。《花兒與蝴蝶》中,師生融洽,氣氛和諧,教師精心營造的“美”的氛圍,讓幼兒充分體會到了快樂學習,學習的快樂。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剪紙《鯨魚》
活動時間:20xx年1月9日星期三
活動目標:1、通過剪紙活動幼兒初步掌握平剪的方法,根據鯨魚的輪廓,保持線條光滑;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重難點)
2、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剪紙習慣,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3、能創造性地進行主題剪紙,培養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范例一副
3、藍色卡紙若干
4、藍色A4卡紙若干
5、剪刀
6、膠棒
7、水彩筆
8、圓形氣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欣賞示范作品,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請幼兒說出的鯨魚的外形特征。
2、教師小結并示范用平剪的方法剪鯨魚,通過手的控制使鯨魚的線條飽滿光滑。
三、實踐操作
1、發放作品材料,要求幼兒: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2、幼兒剪紙,教師巡回指導。
3、把剪好的鯨魚用膠棒粘貼到A4藍色紙上。
四、幼兒討論如何裝飾海底世界
五、結束部分
拍照留念,并發放圓形氣球進行獎勵。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刷畫,樂意對畫面進行想象;
2、體驗刷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前期活動—磕瓜子
2、刷盤、板刷每人一份;水粉顏料、白瓜子殼大量;
3、“瓜子媽媽”道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熟悉作畫工具
1、認識作畫工具
2、探索作畫工具
二、情境講述引題并展示刷畫過程
1、(出示瓜子媽媽)瓜子媽媽要去旅行,家里的瓜子寶寶沒人照顧……
2、示范刷畫:
(1)灑落瓜子殼
(2)刷畫:給瓜子殼寶寶做一件彩色的衣服
(3)引導欣賞老師的作品
三、幼兒操作
鼓勵大膽嘗試操作
四、講評
引導、鼓勵幼兒介紹、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六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3-05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9篇03-0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6篇03-07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8篇03-02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5篇03-08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3-05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02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01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3-01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