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知道浪費糧食是不對的,要學習珍惜糧食。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教學PPT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談話導入的教師提問:你覺得這樣好嗎?為什么?
提問:你們知道我們做飯的大米是從哪里來的?
2、認真看《愛惜糧食》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大米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為什么說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
。3)小朋友們今后你會珍惜糧食嗎?
3、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虿シ牛Y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農民伯伯種糧食非常辛苦,從播種到鋤草、施肥、收割,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曬黑了臉,累彎了腰,兩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才能收獲糧食,我們要做珍惜糧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費。
4、教師提問:為了節約糧食,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引導幼兒總結: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熟悉兒歌,鞏固幼兒經驗《愛惜糧食》
香噴噴的米飯哪里來?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來。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來?
金燦燦的稻谷脫出來。
金燦燦的`稻谷哪里來?
農民伯伯種出來,一粒稻谷一滴汗,愛惜糧食理應該。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2
一、活動名稱:
《愛惜糧食》(禮儀)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懂得要愛惜糧食。
三、活動準備:
1、水稻、麥子、農民種田圖片。
2、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圖片: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拿出水稻、麥子的圖片,我們請這兩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兩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2、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A、"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
B、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2)下面請小麥來和大家說一說。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怎么樣?
。3)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3、怎樣愛惜糧食
(1)請小朋友講一講你們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2)那我們以后應該怎么對待糧食呢?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設計這一主題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3
活動目標
了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視頻;“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么?米飯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
播放動畫視頻《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他們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谷,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了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4
活動目的:
1、學習小紅軍送糧食時不怕困難,勇于堅持的精神,并初步學習匍匐前進的動作。
2、通過伏地鉆過障礙,掌握腹部貼地、腿臂交替著力的動作要領。
3、知道小紅軍的紅色故事,喜歡并愿意模仿小紅軍,為此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教師資源:熱身音樂、放松音樂、
場地布置(平衡木、地墊、錐桶、塑料板)
幼兒資源:紅軍胸飾
已有經驗:看過小紅軍送糧食的視頻,對送糧食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角色扮演,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小紅軍胸飾,導入活動。
。1)師:看,這是誰?今天我們一起來扮演小紅軍!
。2)師:小紅軍們,今天紅軍爺爺的`糧食還沒送呢,我們一起給紅軍爺爺送糧食吧。
2、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熱身運動。
二、和幼兒討論該如何送糧食
1、師:我們之前看過的視頻中,那些小紅軍是如何躲避敵人,給紅軍送糧食的。
2、師:送糧食時,他們遇到了哪些障礙或困難呢?
三、動作大比拼
1、教師利用海綿墊、平衡木、錐桶和塑料板等布置場地
(1)學習匍匐前進的動作
師:這種姿勢叫匍匐前進,它是用來躲避敵人的襲擊。動作要領是:頭要低,胸腹貼在地面,用腿內側的蹬力和手臂帶動身體向前進。
(2)學習走平衡木
師:走平衡木時,注意不要從平衡木上摔下去。
。3)學習雙腳跳的動作
教師示范:引導幼兒手臂自然擺放在胸前,雙腳并攏,縱身向前跳遠。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四、翻山越嶺送糧食
1、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比賽,教師巡回指導,先將糧食送到的那組獲勝。
2、綜合游戲:我是小紅軍
設置障礙場景:10cm直線跑——5cm平衡木——跳過小河——5cm匍匐前進。
五、活動結束
播放音樂做放松動作。
六、活動延伸:
家長帶領幼兒在家里的地板或床上練習匍匐前進的動作。
活動效果:
跑、跳、平衡等體育動作時孩子們能經常接觸到也是孩子們喜歡的體育項目,但是“匍匐前進”這個動作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卻很少接觸,有一定難度,而今天在動中,孩子們在其他項目中表現的都比較積極,活動充分體現出愉快、輕松的特點,但在“匍匐前進”時,很多孩子都遇到了困難,有的都準備放棄這一項,教師發現后,通過積極引導孩子,多次堅持鍛煉,學習紅軍叔叔身上的不怕困難,勇于堅持的品質,到活動結束時,大多數孩子都將“匍匐前進”這個動作堅持做下來了。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和教師的講解理解古詩《憫農》的含義,初步學習古詩。
2、在欣賞、朗誦故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古體詩與兒歌的區別。
3、知道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自制古詩圖片1幅。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內容。
教師:圖畫上畫了什么?
教師:畫面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人們是怎樣干活的?天氣怎么樣?人們在干活的時候感到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ㄒ龑в變鹤屑氂^察畫面的背景、人物的動作、表情等,并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圖片內容的理解。)
2、在理解圖片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欣賞、學習古詩。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圖片的`內容。
——幼兒傾聽教師朗誦古詩兩遍,初步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其意境。
3、引導幼兒圍繞古詩內容進行集體討論,進一步理解古詩。
教師:古詩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了解古詩的名字。)
教師:你聽到古詩里說了什么?這句古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呢?(鼓勵幼兒用古詩的句子回答問題,初步感知古詩中的語句。鼓勵幼兒將古詩句子和教師講述的故事內容向匹配,理解古詩每一句詩的大概含義。)
4、幼兒學習跟著教師完整地朗誦古詩2~3遍。
5、教師提問:你對哪一句聽不太懂?教師:農民伯伯種糧食可真辛苦!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呢?
6、幼兒個別優美的朗誦古詩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6
目的要求:
1、初步學習針對不同的對象(農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
2、能傾聽他人的談話、理解他人的語意。
3、學習用語言表達對農民秋收辛勤勞動的贊美和豐收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了解糧食的主要知識。
物質準備:農民秋收活動的錄像,各種糧食的圖片。
物質準備: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天安門、悉尼歌劇院、長城、埃菲爾鐵塔圖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
、盘岢鰡栴},這是什么季節?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么?
、埔龑в變赫f說秋收的情景,想象農民豐收的喜悅心情。
⑶引導幼兒發準"秋收"、"糧食"、"農民"等音。
2、教師扮農民,讓幼兒向農民阿姨詢問糧食種植生長的有關問題。
⑴引導幼兒用與同伴交談的不同方式與農民阿姨交談。
、埔龑в變后w會到農民耕種的辛苦。
3、幼兒分組進行交流
⑴分組討論:你知道的糧食在哪些?糧食從哪里來?農民是怎么種糧食的,辛苦嗎?你是怎樣愛惜糧食的?
、泼拷M推選一名同伴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4、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乓龑в變簢L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同伴介紹如何節約糧食。
⑵小結: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美術:《中外建筑欣賞》(欣賞)
1、出示教育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欣賞。
、盘釂枺哼@是什么建筑?是哪個國家的?建在什么地方?
、平處熜〗Y
2、出示教育掛圖《悉尼歌劇院》,引導幼兒欣賞。
⑴提問:這建筑像什么?在哪個國家?建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稱?
、朴懻摚簽槭裁唇ㄖO計師要把它設計成帆船、貝殼一樣的形狀?
、墙處熜〗Y
3、引導幼兒欣賞其他中外建筑。
4、引導幼兒發現天安門和悉尼歌劇院這兩種建筑的不同之處。
、沤ㄖY構的不同:對稱和不對稱。
、平ㄖ牧系.不同:木頭、磚頭與混凝土。
⑶建筑風格的不同:古典美和現代美。
5、討論:你喜歡哪一種建筑?為什么?
區角活動:
重點指導幼兒在美工角畫出自己喜歡的建筑物。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利用不同的圖片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討論,在討論中逐漸明白吃飯的重要性,知道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明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但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孩子們在理解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行為有點難,在以后的日常教學中,我要隨時滲透愛惜糧食的觀念,在有條件的時候帶孩子們到鄉下走走,讓孩子們親身經歷勞動的艱辛,從而使孩子們的認識更加深刻。
【幼兒園中班世界糧食日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世界糧食日幼兒園小班教案05-26
關于幼兒園世界糧食日的教案(精選7篇)10-12
幼兒園世界糧食日教案(通用12篇)10-19
幼兒園世界糧食日活動教案(精選7篇)10-12
幼兒園中班世界讀書日教案12-30
世界糧食日的標語02-27
世界糧食日標語02-12
世界糧食日的征文11-29
世界糧食日征文12-14
世界糧食日征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