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小蝸牛快樂與悲傷的不同情感。
2、學習用不同的表情、色彩表現快樂與悲傷的情感。
3、嘗試運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小蝸牛的心情故事。
活動準備:
1、指偶教具蝸牛、小猴、鴨子。
2、范例:小蝸牛找朋友的連環畫,準備的音樂。
3、幼兒人手一份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教師操作指偶教具,講述故事“小蝸牛找朋友”。
2、提問:小蝸牛一個人玩時,心里覺得怎樣?(不高興,傷心)
后來小蝸牛找到了朋友,心情又怎樣了?(高興,快樂)
二、學習用不同的表情、色彩表現快樂與悲傷的情感。
1、什么時候你會很高興?什么時候你會很傷心?請你來告訴大家。
2、高興時,你的表情是怎樣的?
傷心時,你的表情又是怎樣的?
(請幼兒相互做做高興和傷心的表情。)
3、出示不同的顏色,根據蝸牛不同的表情分別匹配相應的顏色。
(紅、橙、黃、綠暖色表示高興的心情;
黑、灰、紫、藍冷色表示傷心的心情。)
4、游戲:小蝸牛的表情
根據蝸牛身上不同的顏色,分辨蝸牛的心情,并匹配相應的表情(高興和傷心)。
三、介紹連環畫。
1、出示教師制作的連環畫,再次講述小蝸牛找朋友的故事。
2、提出作畫要求,請幼兒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小蝸牛的心情故事。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五、活動評價,展示作品。
請幼兒相互講述自己畫的小蝸牛的心情故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主題說明:
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形成與發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評價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
主題活動的展開是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并借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繼續關注那些曾經感動過自己的“英雄”和身邊的同齡伙伴,并能從他們那里汲取滋潤自己成長的養料。此外,大班的孩子即將邁進小學的大門,老師要給幼兒提供大膽表述內心想法的機會,為他們入小學做好心理準備,運用生動形象的故事,幫助幼兒發現和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逐步培養起堅持性、合作精神、規則意識、自我服務能力等素養。給每一個孩子提供認識自我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群星聚集的天空成為一顆璀璨的星星。
主題目標:
1、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
2、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
3、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并借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4、有自我保護的意識,逐步提升自我認識的水平。積極參與活動,樂于表現自己,提高自信心。
5、感受節日氛圍,體驗節日所帶來的快樂。
6、對新的生活充滿向往和好奇,并以積極的態度做好入學的心理準備。
7、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8、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主要學習活動第(一)周
語言:我的家(談話)
美術:我很特別(頭像畫)
音樂:把我的名字唱出來(歌唱)
科學:不一樣的我
主要學習活動第(二)周
語言:不一樣的舞姿(繪本)
語言:我會編謎語(謎語欣賞)
音樂:扮一個有趣的我(韻律)
科學:我的身體朋友(建構)
健康:我能夠
數學:我喜歡的吉祥物
主要學習活動第(三)周
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故事)
語言:我是誰(兒歌)
社會:我是主角才藝秀
美術:上學路上(蠟筆畫)
音樂:不認輸的小火車(歌唱)
科學:有趣的檢查(建構)
健康:健康日(心理)
數學:踩高蹺
主要學習活動第(四)周
社會:整理小書包
美術:有趣的面具(手工)
音樂:化妝舞會(集體舞)
主要學習活動第(五)周
美術:名字創意畫(線描)
音樂:金蛇狂舞(欣賞)
科學:大家來種樹
健康:雷響時我不出去
創造性游戲
重點指導游戲區:娃娃家
情節開展及指導:
妞妞家:提供自制衣物、彩色紙等,裝扮一個特別的娃娃,增加娃娃家游戲情節。
咪咪小吃:在指導幼兒制作裱花蛋糕、水果沙拉等餐品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創新更多的點心品種,加強幼兒相互間的交往。
靚靚造型屋:提供發型圖片若干,彩色紙、廣告紙、報紙等各種寬窄、長短不一的紙條,皮球、浴帽、雙面膠,用來回折紙條的方法、用筆卷紙條的方法學理發師給顧客燙頭發,提醒幼兒根據顧客的要求做發型。
丁丁醫院:完善病歷卡的使用。引導做醫生的幼兒在病歷卡上記錄病情以及處理辦法(用繪畫的形式),設置候診區域分發號碼牌,提醒病人按照號碼順序等待就診。
新增材料與指導:
1、娃娃家提供嬰兒服飾、用品等材料。
2、提供各種彩紙、壓花機、油畫棒、剪刀、膠水等材料。
3、銀行提供病歷本。
區域活動
語言區:
⒈提供幼兒用書和指偶,講述和操作表演故事“我,喜歡我自己”
⒉提供全班名字字卡,供幼兒辨認自己和同伴的名字或提供紙筆練習寫自己的名字。
表演區:
1、提供幼兒自制面具,自編自演“我的故事”。
2、提供彩帶、頭飾、絲巾等道具,布置才藝秀舞臺,幼兒才藝展示。
3、創辦“小學”的角色區,提供紙箱、積木等做成小學的大門,并投放黑板、桌椅等,幼兒扮演“老師”和“學生”,模仿小學生的生活。
美工區:
⒈提供印泥、放大鏡、記錄紙等材料,引導幼兒印畫指紋,觀察指紋的獨特性,并進行指紋畫。
⒉提供紙、畫紙等材料,幼兒繪畫“我的故事”、“夢想檔案”,添畫插圖。
⒊提供紙板、裝飾紙、農村自然材料、繪畫工具等供幼兒制作面具。
數學區:
⒈提供蠶豆、黃豆等材料,幼兒進行“猜一猜”游戲,復習6以內的組成。
⒉提供數學田字格和筆,幼兒學習書寫數字1~6。
其他游戲
智力游戲:抽牌湊數、接龍卡片、送迷路的小動物回家、小羊請客、有趣的生活用品
閱讀游戲:猴子做什么、白楊村的美容院(一)、(二)
美術游戲:
-水粉:自畫像、手工:運動的'人、
-撕貼:各種姿態的人
音樂游戲:傳帽游戲舞、聰明孩子笨老狼、打電報
科學游戲:稱稱有多重、有趣的不倒翁
建構游戲:游樂場
做做玩玩:個性標記牌、閃亮的星星、我的小學、我的計劃表、小水滴的故事
種植游戲:參觀種植地、翻土
環境創設
主題墻和游戲環境
1、布置“我的自畫像”“我的名字”,引導幼兒關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感受個體差異性。2、設置“我們的名字”欄,供幼兒展示并辨認自己和同伴的姓名。
3、設置一面“生日墻”,將同一月份出生的幼兒的照片或畫像貼在一起,讓幼兒來統計每月過生日的人數,比較月份出生孩子的多少。
4、布置“閃亮的星空”花絮照片,布置照片展。
5、將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的“自我欣賞墻報”布置在墻上,供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優點。
6、創設“問題樹”,幼兒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問題。
7、創設“我眼中的小學”:幼兒將自己對小學的印象畫出來。
日常生活
1、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同一株植物上的葉子、花朵是否完全相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其細微的差別。
2、引導幼兒收集心目中英雄的書籍、玩具、圖片等。
3、自制花環、皇冠等,供才藝秀活動中獻給表現出色的每一位表演者。
4、引導幼兒認識時鐘。
家園互動
1、與孩子一起商量制作“了不起的孩子”名片,上面寫上孩子的名字、天賦或特長。
2、有意識地去發現、贊美孩子的優點和特點,與孩子交流討論“父母眼中的你”這一話題,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從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形成較為積極的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
3、與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長故事幫助孩子樹立心目中的榜樣,確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4、雙休日督促孩子按作息有規律地生活。有意識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陶藝特色課程
1、小相框
2、陶藝拓碗
3、恐龍
4、變形的袋鼠(幼兒教育)
活動反思:
《不一樣的我》是大班主題“不一樣我”中的一節科學課。這節課讓幼兒比較自己與同伴外部特征的異同,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并進行初步的統計。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觀察了各種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膚色、頭發等等)。然后我又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小朋友有什么細微的差異。第二環節中我發給每個幼兒一把鏡子,讓幼兒與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處,再讓幼兒作記錄。在做記錄之前,我首先講解了記錄表的記錄方法。接著,我讓幼兒說說自己有哪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明顯特征。再做集體記錄。第三環節是游戲“尋人啟示”。本節課的重點是了解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難點是能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并進行初步的統計。
從幼兒積極的討論與回答來看,幼兒能夠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而從幼兒操作的情況看,記錄與同伴的不同之處記錄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范例的幾個不同之處外,幼兒貌似也很難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其他他們所觀察到的不同之處。因此,部分幼兒就對此次填表活動失去了興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覺得可能是平時讓幼兒自己作統計的機會太少,幼兒很少接觸到統計表,所以有的幼兒操作不是很熟練,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統計表也可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去,供幼兒操作。
為了彌補在課堂上的不足,在課后我與幼兒又開展了“不一樣的我”觀察討論,讓幼兒真正得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特征,從而進一步了解自己。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用搓粗細相當的泥條組合成彩虹。
2、認識彩虹的七種顏色,初步學習構圖。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七色的太空泥、A4紙。
2、彩虹圖片及教學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彩虹引起寶貝活動興趣,與彩虹打招呼,觀察彩虹。
引導幼兒觀察彩虹糖的顏色和形狀。
2、教師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太空泥,并說出太空泥的顏色。
(2)教師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太空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團一團,并輕輕的按一下。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模仿揉搓的動作。
3、幼兒操作。
教師提醒幼兒一次取少量的太空泥進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4、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欣賞。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中,幼兒們感知了彩虹的七種顏色,以及顏色的排列的順序。同時,幼兒們嘗試以彩虹為線索進行大膽想象、創作。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作品《彩虹真美麗》,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不會畫彩虹,需要老師指導和幫助。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幼兒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幼兒語言不完整,注意對回答適時補充,并善于及時捕捉幼兒隨時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他們表揚與激勵。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目標:
1、讓幼兒練習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行。
2、能動作熟練的鉆過山洞,跳起摘桃,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彈跳力。
3、指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培養幼兒的規則儀式。
4、發展身體協調性。
5、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游戲玩法:
幼兒扮小猴,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分別站在起跑線后。
游戲開始,教師發出信號,各隊第一個幼兒向前跑去,兩手兩膝著地爬過"山洞"(墊子),跑到橫桿下,雙腳向上跳起摘一個桃子,轉身直接跑回,將桃子放進小籃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站到隊尾。依次進行,最后以先摘完桃子的隊為勝。
游戲規則:
1、必須用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
2、每個幼兒每次只能摘一個桃子。
3、接力的幼兒被拍到手后才能跑。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目標是初步學習雙腳并攏、自然向上縱跳觸物的動作,通過動作練習達到鍛煉下肢的目的;遵守游戲規則,激發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由于場地的限制,就找了兩根固定棍子來固定繩子。游戲開始時,設計了全班幼兒都能夠觸碰到的高度,目的是先給予孩子自信心,也為后面的跳躍觸物打好基礎。隨后逐漸增加高度,在第三次增加高度時,就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水平,有的孩子由于身高限制,導致在跳躍觸物的過程中沒有能觸碰到繩子,而身高較有優勢的孩子能達到目標。這也給很多沒能觸碰到物品的孩子打擊了自信心,在后面環節失去了信心和興趣,都處于發呆觀看現狀,于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及時的更改了教學環節,將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將孩子分成了2組進行練習,這樣大大提高了剛剛沒能碰到物品的幼兒的自信心。
從這活動總結到,教師不能總是死板的根據教案環節一步一步進行活動教學,要根據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表現適時的調整活動方案,以便更好地能幫助孩子達到活動目標。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圖片,根據圖片內容排出順序。(重點)
2、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難點)
活動準備:氣球若干幼兒畫冊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吹氣球"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老師給小朋友們吹氣球好不好?
二、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吹、吹、吹氣球(幼兒雙手放在嘴邊,做吹氣球的動作),吹成一個大氣球(幼兒雙手逐漸張大),吹、吹、嘭!氣球爆了!(幼兒雙手上身做氣球爆破狀)
2、看圖排順序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逐圖觀察。
(2)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3)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小刺猬在做什么?
(4)幼兒觀察氣球的變化,開始怎樣?后來怎樣?引導幼兒發現圖排列的正確順序。
(5)教師和幼兒一起排出圖的正確順序。
活動結束:小朋友,你們喜歡起球嗎?和老師一起玩好不好?
活動拓展:
區域活動:在區域活動區,準備故事圖片,讓幼兒練習排序,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內容:
貼五官
設計理念:
視、聽、溴、品嘗、觸摸……都是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感知覺。能否自覺積極地運用眼、耳、鼻、口、手等感官去感知,對于一個人能否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主動地發現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貼五官》這一有趣的活動,不是單純地給于幼兒關于感知的現成知識,而是讓幼兒在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具體的感受和體驗,主動建構有關感知的經驗世界。
同時還讓幼兒感受到保護感官的重要性,學會保護感官的方法,養成保護的習慣。
活動目標:
1、 能說出口、眼、耳、鼻的名稱。
2、 能撕貼五官,鞏固五官在臉部位置的認識。
重點難點:
了解五官在臉部的正確位置并且學會撕貼五官。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 一份固體膠。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
3、每組一只裝紙屑用的筐子、兩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3、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臉上有什么?
二、學念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師:眼睛長在臉的那里,有什么用?用相同方法,提問其他五官。
2、學念兒歌,了解五官的作用。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 這是我的鼻子,鼻子聞氣味。這是我的嘴巴,嘴巴嘗味道。這是我的耳朵,耳朵聽聲音。
3、教師出示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提問:小娃娃的臉上少了什么?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三、撕貼五官。
1、教師講解撕貼作畫的要求:按輪廓撕下來,在背面抹上膠水,然后找到合適的位置粘貼。
2、提供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鼓勵幼兒大膽撕貼,提醒幼兒完成后把廢紙放入筐內、用抹布擦手。
3、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拿自己的作品進行展覽,互相欣賞。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老師和自己的臉,初步感知五官的位置。
結合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
引導幼兒關注活動材料,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
通過撕貼五官的操作活動,更進一步了解五官的位置與作用以及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了解七巧板的有趣,能大膽想象,用七巧板擺出各種圖案。
活動準備:
七巧板、剪刀
活動過程:
引起玩七巧板的興趣。
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提問:這是什么形狀?是由哪幾個形狀組成的?
知道七巧板是由7塊形狀板組成的,可以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出示“七巧板房子”,觀察、討論是如何拼的、還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幼兒操作。
用剪刀沿實線將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擺一擺,拼一拼。
相互欣賞、交流。
向同伴介紹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鼓勵大膽想象、積極拼擺的幼兒)教后感:這節課上下來,覺得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出錯,我想:這節還需要再上一節課,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掌握。
教后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對七巧板很感興趣,并能大膽想象,用七巧板擺出各種圖案。孩子對這節課興趣高,掌握的快.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詞語走呀走、突然、最后從一張圖轉向另一張圖講述。
2、鼓勵幼兒大膽地連貫講述,培養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說話的習慣,能通過比較說出同伴的講述好在哪里。
活動準備工作:大圖片一份,分區材料(九份)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我們已經會講這個故事了,但是故事總是斷斷續續,聽起來這個故事不好聽。今天我們把它連接起來,看老師用了什么詞語?看誰會像老師一樣用上這些詞?”
二、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三、出示第一和第二幅圖,觀察圖片,提問:“這兩幅圖可以用什么詞連接呢?”學習連接詞:走啊走
四、出示第二和第三幅圖,觀察圖片,提問:“這兩幅圖可以用什么詞連接呢?”學習連接詞:突然
五、出示第三和第四幅圖,觀察圖片,提問:“這兩幅圖可以用什么詞連接呢?”學習連接詞:最后
六、分組講述,教師指導。
七、比賽:故事大王比賽。第一輪搶答題。老師做動作,小朋友學說詞語。(重點詞:竄、睜大、慌慌張張、飛快)
八、分組講述,教師指導。
九、比賽:故事大王比賽。
第一輪搶答題。老師做動作,小朋友學說詞語。(重點詞:竄、睜大、慌慌張張、飛快)
第二輪故事比賽。看誰能用上連詞把故事完整地講完,而且講得很生動。
十、投票(客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投)
十一、頒獎。
活動效果及反思:小朋友基本能完整地講述圖片,學會了一些形容詞,如:睜大、慌慌張張、飛快等,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到這些形容詞。但有小部分幼兒對連詞的使用還沒有掌握,如:走呀走、突然、最后。
調整:
1、表揚使用了連詞講述的小朋友,請他們當小老師。
2、日常生活中,提示孩子使用連詞。
3、增加語言區的區域材料“小黃雞“,對個別存在問題的孩子進行進一步的輔導。
語言活動:小黃雞 幼兒園教育活動表 班別:中三班執教:鄭曉琳時間:06、6 活動名稱小黃雞 活動形式分組
【【熱門】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四篇03-07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10篇03-09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八篇03-08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06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9篇03-05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01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01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09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3-09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