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優秀教案

時間:2021-10-09 16:42:3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匯總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學習自然測量,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各種物體量的認識,還可以讓幼兒感知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測量是幼兒較感興趣且操作性強的一項活動。引導幼兒自己發現每個測量對象適合用什么樣的測量工具,自己探究測量工具的選擇與測量對象的關系活動中應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掌握自然測量的方法,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根據測量對象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工具進行測量。

  3.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樂于用測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積木木棒、鉛筆、大熊圖片

  【活動建議】

  1.出示大熊圖片,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大熊制作一個和桌子差不多長的玩具櫥,可他不會,我們該怎么幫助他呢?

  2.引導幼兒討論測量工具和測量長度。

  (1)引導幼兒討論測量玩具櫥的長度方法,鼓勵幼兒嘗試不同方法。

  (2)請個別幼兒演示,提醒其他幼兒進行觀察。

  (3)示范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4)請幼兒運用心經驗擦亮并記錄。

  3.鼓勵幼兒運用不同工具測量。

  (1)引導幼兒閱讀《我長大了》P28,選擇兩種不同工具測量書本的長度,在表格中記錄測量的次數。

  提問:剛剛測量的是同一張桌子,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2)請全體幼兒選擇兩種同樣的工具測量書本。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同一個物體,為什么測量次數和結果不一樣?

  小結:測量工具長,測量次數少;測量工具短,測量次數多。

  (4)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感興趣的物品。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車

  活動設計:

  在“你變我變的”主題中,幼兒從身邊的事物中找變化的東西,圓圈可以變化成鐘、花朵、烏龜、小動物的頭等,一些廢舊的物品經過手的加工,可以變成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他們對自然界神奇的變化萌發了興趣。《神奇的小火車》充滿神奇、變化、詼諧的情節,讓孩子讀來有趣、有能引起他們的探究,因此本活動納入了這個主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

  2、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及若干小圖片

  2、幼兒收集有關動植物的變化過程的資料。

  活動過程:

  1、發現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

  ——什么是神奇?

  ——教師結合故事將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車,變出一只“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后相比會有那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么。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小桃核下車后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接著誰又上了車?它發生了什么變化?下車的雞蛋為什么會變成毛茸茸、濕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又變成了什么?(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誰呢?

  ——原來大胡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么辦呢?

  ——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它能讓許多“乘客”上車后發生變化。往前開能長大,往后開就還原。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嗚。。。。。嗚!藍色的神奇的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么?

  ——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芽等。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今后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熟悉彩沙的性能,初步學習沙畫的作畫步驟。

  對大自然產生興趣,熱愛大自然,大膽表現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重點與難點

  重點:沙畫的作畫步驟。

  難點:固體膠涂均勻。

  材料及環境創設

  油畫棒、水彩筆、卡紙。

  彩沙:固體膠、小勺、大盤。

  環境:部分桌子放卡紙及油畫棒、水彩筆,幼兒任選一種比作畫,也可兩種工具交替使用。部分桌子中間放一大盤,內置一罐彩沙,若干小勺,固體膠。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準確性日趨提高,如一成不變地使用同一種工具,同一種方法,將不利于促進手部肌肉的正常發展,也不利于藝術的表現與創造。

  此活動迎合幼兒愛玩沙的心理,又里利用蔡殺的特點與藝術活動相結合,為幼兒創設了大膽表現、自由創造,充分嘗試的機會,能進一步擴大使用工具材料的范圍,體會多種材料組合創造的效果,從而提高藝術表現能力。

  活動流程

  語言引導――欣賞討論――操作演示――幼兒操作――引導講評

  語言引導,引起興趣

  建議教師可請幼兒介紹去海邊的經驗并通過設問來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初步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陽光、水、沙、空氣)

  設問(1)、為什么大家都愛去海邊?(2)在海邊可做些什么事?

  欣賞討論

  建議讓幼兒來尋找這張畫上“特別”的地方,說說它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有一處地方是用沙來代替深色的)

  說明

  范例中的哪一部分作沙畫可有教師自己選擇(根據沙的顏色)太陽、海水、樹和沙灘。

  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人物的動態及遠近的物體,提示幼兒運用已有的技能及新的方法組合創作。

  操作演示

  建議繪畫部分不演示,重點是演示作沙畫的步驟:

  (1)在畫面中央決定某一部分作沙畫留出不涂色。

  (2)將留出部分用固體膠涂均勻。

  (3)用小勺把彩沙撒在固體膠上,并用小勺背面抹勻。

  (4)把卡紙豎起,讓多余的彩沙會到大盤里。

  說明

  涂固體膠時可讓幼兒觀察涂均勻與不均勻的大小感,體會到做事認真、仔細與“美”的關系。

  4、幼兒創作

  教師可指示:誰拾的貝殼多?(表現出動態)

  (1)選擇最突出的部分做沙畫。

  (2)選擇彩沙是,注意配色。

  (3)邊制作沙畫、邊思考制作步驟。

  說明

  當有的幼兒固體膠沒涂勻,沙畫部分出現“漏洞”時,應勸阻幼兒即時加深固體膠,這樣回使畫面“一團糟”,要鼓勵幼兒下次再嘗試。

  5、引導講評

  集體找找或由作者介紹哪一部分是沙畫。

  說說制作時的體會:怎樣把沙畫作好的。

  在教師的幫助下給沙畫噴定型膠。

  說明

  讓幼兒談談制作時的體會,有助于幼兒動作的內化和思維的發展,同時也為幼兒創設了相互學習,共享成功樂趣的環境。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欣賞優美的語言,體驗散文中所洋溢的樂觀精神。

  2、 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3、 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二、活動準備

  1、 配樂散文錄音帶、錄音機。

  2、 根據散文詩的內容、自畫的圖畫和自制沙盤教具。

  3、 堆雪人用的白泡沫塑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 產生興趣、引出課題

  出示一禮物盒說:“昨天老師收到了一份冬姑娘送來的禮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打禮物盒,引出課題。

  2、 欣賞散文詩

  (1) 播放全文配樂散文詩,讓幼兒感受語言美。然后,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初步了解散文詩的內容,提問:冬姑娘帶來的禮物是什么?小朋友喜歡冬姑娘的禮物嗎?

  (2) 分段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全文分三段,教師提問:冬姑娘為什么失望?老人和孫兒為什么不喜歡雪?是誰安慰冬姑娘,并給冬姑娘出了什么主意?農民為什么喜歡雪?美麗的景色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教育幼兒不怕冷,堅持鍛煉。

  提第四問時出示沙盤,通過對沙盤的觀察,可以讓幼兒回答出美麗的雪景迷住了許多人,他們人的滑雪,有的溜冰,有寫詩畫畫,更多的人在看雪景。

  3、 游戲堆雪人

  讓幼兒用泡沫塑料當雪,體驗堆雪人,打雪仗的感受。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知識背景

  本活動運用的知識是有關與飽和溶液和改變液體密度等有關知識。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溶質的溶液。增加溶劑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質。本活動的科學原理在于將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飽和溶液,使該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

  方法背景本次活動采用了觀察、實驗、探究等方法。

  試一試:這是本活動開始的部分。為了讓幼兒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采用了先觀察的方法。請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兩種液體——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想一想:“把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會有什么現象?”教師在到紅水的時候應在杯子后面放一張白紙以便幼兒觀察。在幼兒看到水分成兩層后,請幼兒用自己面前的兩種水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分成兩層。讓幼兒在濃厚的興趣下自己親手實驗,引起幼兒實驗和探索的欲望。

  說一說:本環節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欲望。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親手的實驗和教師倒的水進行比較,教師應該盡可能的讓幼兒把自己想說的事說出來,并提出一些讓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回答的問題以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師到的水一樣嗎?那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教師可以在幼兒急切的期盼下說出答案“把許多白糖放到紅色的水里,使勁的攪,一直到化不開為止。”讓幼兒明白,紅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為里面有許多的糖,水就變重了,重的東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

  做一做:本環節是采取了幼兒自己動手實驗的方法。在幼兒實驗時知道什么樣的液體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這樣的液體。讓幼兒和第一杯水比較,知道兩杯水的不同。

  一、本次活動完成的《綱要》和國家《科學》課程的目標有:

  1、通過幼兒的觀察和實驗等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事物的探究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勵幼兒運用恰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示范性方案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水的變化,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的的興趣并萌發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兒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兩杯紅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看一看,想一想談話導題:“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師把手里的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會有什么現象呢?”(教師把事先調好的紅色的飽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什么現象?為了讓幼兒觀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襯上一張白紙。幼兒可以看見紅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兩層,非常好看。)

  2、試一試:導語:“小朋友,那么你們想做這樣好看的水嗎?現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教師給幼兒分別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兩層的水來。)

  3、說一說:導語:小朋友,你們好看的水做出來了嗎?和老師做的水一樣嗎?(教師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實驗的方法和結果)導語:“小朋友知道為什么你們的水不能象老師的一樣好看嗎?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紅水和小朋友的紅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樣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師的水很濃,象是蜂蜜一樣,粘粘的。告訴幼兒:“因為老師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變重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紅色的水會在下面,透明的水就變成了兩層。”

  4.做一做: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杯紅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師指導幼兒將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強調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為止。將放有白糖的紅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奇妙的水做出來了嗎?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很適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強,也很想自己有機會動手制做出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本活動難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結果,使孩子們通過成功的結果加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在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小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匯總5篇】相關文章: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6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五篇03-03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5篇03-01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8篇03-07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九篇03-06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八篇03-03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九篇03-03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8篇03-03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4篇02-28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六篇03-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五月婷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 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