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以畫像的方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2、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我愛媽媽--教師出示自己媽媽的照片,告訴幼兒這是老師的媽媽。
請幼兒看看媽媽的照片,每個小朋友都有媽媽,看著媽媽的照片就像看見媽媽一樣,心里特別高興。
老師和小朋友都是媽媽生的,是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媽媽,引導幼兒對著媽媽的照片個別或集體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2、媽媽的畫像教師出示畫好的媽媽頭像,老師非常愛自己的媽媽,她雖然有點老了,但在我心里她是最漂亮的媽媽,我為他畫了一張漂亮的畫像,你們看看像嗎?
通過照片和畫像的對照,引導幼兒從發型、五官等局部特征進行大致的比較。
3、我為媽媽畫像小朋友和老師一樣,都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來為媽媽畫張像,畫出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兒互相比較媽媽的照片,引導幼兒從發型和是否戴眼鏡等處進行粗略比較。
小百科:20世紀末,隨著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當然,中國人的母親節更有中國味道。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等禮物。從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國兒童會嘗試著為母親做飯,洗臉,化妝,演奏音樂,繪制圖畫,讓母親們快樂地過節。人們在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親之外,還會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務的方式向更多的母親回報親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刷畫,樂意對畫面進行想象;
2、體驗刷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前期活動—磕瓜子
2、刷盤、板刷每人一份;水粉顏料、白瓜子殼大量;
3、“瓜子媽媽”道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熟悉作畫工具
1、認識作畫工具
2、探索作畫工具
二、情境講述引題并展示刷畫過程
1、(出示瓜子媽媽)瓜子媽媽要去旅行,家里的瓜子寶寶沒人照顧……
2、示范刷畫:
(1)灑落瓜子殼
(2)刷畫:給瓜子殼寶寶做一件彩色的衣服
(3)引導欣賞老師的作品
三、幼兒操作
鼓勵大膽嘗試操作
四、講評
引導、鼓勵幼兒介紹、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生活在江南的幼兒對水更有深刻的感受,平時幼兒總會饒有興趣地談論有關水的話題。為此我設計了融認知、情感、表現為一體的關于水的探索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持續的探究,并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創造性地加以表現。本活動可以說是系列活動的引子,其目的是通過藝術活動將無意觀察引向有意觀察,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水的興趣。
在這次活動中,我試圖擺脫具象的'藝術表現方法,給幼兒創造一個更為廣闊自由的感受與表達的空間,引導幼兒嘗試運用顏色和點、線、面的變化,表現自己的體驗,為進一步探索水的秘密以及更加藝術性地表現水的千變萬化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傾聽不同的水聲,樂于運用不同顏色以及點、線、面的變化組合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2.培養對水聲強弱、水流快慢變化的感受力與表現力,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已開展有關水的討論。
2.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錄像片斷。
3.油畫棒、水粉顏料和筆、棉簽、繩子等。
4.四開彩色紙每人一張(墨綠色、深紅色、普藍色,由幼兒自選)。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重現相關經驗。
——師:最近,我們講了很多關于水的事情,你們能用耳朵聽辨出水的聲音嗎?你們聽到的水聲是從哪里發出來的?
(水龍頭沒有擰緊時水的滴答聲、雨落在屋檐上的答答聲、下大雨時的嘩嘩聲、灑水車的沙沙聲等。)
2.共同討論水聲的表現形式
——觀看錄像,啟發幼兒邊聽邊自由模仿不同場景發出的水聲。
師:水聲能從這么多地方發出來,真好玩,我們也來當一回水聲吧!現在就把你喜歡的水聲表現出來吧!
——想像水是怎樣說話、唱歌、飛跑或跳舞的。
師:會說話的水怎么表現?愛唱歌愛跳舞的水又怎么表現?水會運動嗎?
——討論怎樣將水聲變成圖畫。如:“滴答滴答”可畫成一個個或一串串小點;“沙沙沙沙”可畫成一根根細細的直線或斜線;“嘩嘩嘩嘩”可用點和線畫成一片;“轟隆轟隆”可用連續不斷的波浪線和螺旋圖案表現;大瀑布像紡紗織布,可大片大片地往下涂畫。
3.邊聽賞邊表現
——反復播放錄像,啟發幼兒自由選擇色紙和作畫工具,邊聽賞邊作畫。
師:這里有許多不同色彩的卡紙和繪畫工具,它們喜歡和遵守秩序、不爭搶的孩子交朋友,希望你們都能成為它們的朋友。
——引導幼兒傾聽、想像,并嘗試變換不同的工具,借助點、線、面的組合和顏色的配合,不斷豐富自己的畫面。
——鼓勵幼兒在作畫過程中相互欣賞、交流、學習。
4.欣賞感受,互相評價作品。
——重播錄像,引導幼兒邊聽水聲,邊在自己的畫面上尋找這幾種水聲。
師:你們的畫面上都有哪些水聲?能和你的小伙伴說說你畫的是什么水聲嗎?
——相互欣賞作品,可以是整幅畫面,也可以是局部。教師可對部分作品提出建議,如:當幾種顏色調和出現臟的顏色時,可適當用一些相似的淺色或白色覆蓋;當畫面比較單調時,可增加色塊等。
5、活動延伸: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如:水是不是只有這幾種模樣?有沒有更美麗的(如游泳池中的水、噴泉等)?水是不是都是美麗的(如污水、洪水泛濫等)?我們怎么表現?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畫披薩餅。
2、在制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制作出各種品位的披薩。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卡紙做的鍋若干、顏料、各色紙彩紙片
2、抹布、披薩餅的圖片、圍裙、廚師帽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律動《開汽車》
1、聽說森林公園里,新開了一家披薩店,那里的披薩可好吃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們開著汽車出發吧!
二、圖形刺激
1、組織幼兒觀察討論,了解披薩的外形和品種。
(1)哇什么地方到了?(披薩店到了)
(2)你去吃過披薩嗎?披薩好不好吃?你吃過的披薩是什么樣的?是什么味道的,餅上面有些什么?(鼓勵孩子自由說一說)
2、學習制作披薩餅的方法。
(1)聽說森林披薩店的生意可好了,一會兒餅就買玩了,所以他們想請一些小廚師來幫忙,那小朋友想不想來當小廚師?
(2)我們來看看這個披薩餅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鍋,接著在鍋里放入香噴噴的雞蛋面粉。用食指蘸一下顏料,然后涂在鍋里,像繞圓圈一樣,從里往外繞,越繞越大,把整個鍋底都涂滿。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海鮮(彩色的小紙片)等即成。
三、想象創造
1、好小廚師們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開始工作吧!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做自己喜歡的披薩餅,在制作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制作出各種不同品種的披薩來。
四、作品賞評
你做的是什么批薩?我們把做好的披薩餅送到森林披薩店去吧!
【活動反思】
皮薩是孩子喜歡的并品嘗過的一樣食品,深受孩子的喜愛。漂亮的顏色,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皮薩。但基于小班幼兒的美術技能較為有限,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定位在培養孩子粘貼能力上,并欲通過活動增強幼兒對顏色的感受力,能將味道與顏色聯系起來。
小班的孩子,有過粘貼美術作品的經驗,旨在培養孩子的結構感知和布局能力。同時對皮薩顏色和味道的聯系性產生探索興趣。因此,在第一次試教時我制作了一個皮薩,以其夸張的造型引起幼兒的興趣,給幼兒欣賞、想象的一個平臺。幼兒的創作環節是比較順利的。但在第一次試教時碰到過問題,原因出在我的示范上。我在撕貼的時候是這樣示范的“選張你喜歡的紙——蘸點漿糊——涂在紙上——貼在紙盤上——在彩紙上涂膠水——撒上各色彩紙屑,在示范的時候,我感覺貼得很慢可是,讓孩子們操作時有的說不會,這是配課的劉老師說“范老師您可以在示范一遍,這次慢一點。”經過再次示范孩子們基本都能自己來完成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抓住螃蟹的特征制作螃蟹,并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動中,喜歡探究,專注,想象力豐富有信心。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材料操作包人手一份、手工工具:剪刀、固體膠等等。
活動過程:
一、導人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邀請了兩位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螃蟹)
師:"前幾天我們已經認識了螃蟹和它們作朋友,這兩只螃蟹和我們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圖片上的螃蟹一樣嗎?"
師:"這是老師做出來的你們仔細看看螃蟹有哪些部分組成的?"
二、探索制作的方法。
1、首先用剪刀沿著黑線把螃蟹的輪廓剪下來。
2、"螃蟹彎曲的小鉗子是怎么做成的?"
小結:通過筷子、鉛筆等物體彎曲螃蟹的鉗子,這樣就可以設計出螃蟹好玩的形象了。
3、我們可以在螃蟹的身體上裝上橡皮筋,這樣就可以做好看的頭飾戴著了。
三、幼兒制作
1、介紹材料
2、啟發幼兒如何運用材料制作螃蟹。
3、幼兒探索制作,教師提醒幼兒拼一拼擺一擺然后再作。
四、展示作品
活動反思
一、設計思路
幼兒帶來的廢舊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體,我便選擇了這些材料來制作螃蟹。在組織活動之前,讓幼兒觀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動態。在活動中,讓幼兒討論選用的材料,使幼兒提高對廢舊物品的利用意識,再進行操作。為了體現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材料,從而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發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種瓶子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廢舊物品,用這些東西制作螃蟹,幼兒的情緒很高。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用這些東西做出了形態各異的螃蟹,有的用橢圓形的糟餅盒和廢塑料棒做,有的則用飯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豐富,效果很好。幼兒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滿意,滿足了他們創作的欲望。而且,通過這些廢舊品的利用,也培養了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2、激發紙工制作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剪刀、紙工第7頁《大樹和小鳥》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出示作品
老師手上都有什么啊。幼兒回答一棵大樹上住著小鳥。(幼兒仔細觀察,激發幼兒制作的欲望)
二、大樹和小鳥
1、觀察外形及結構特征。
做手工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做什么。怎樣才能使小鳥插進去?
2、教師講解并示范
一一將圖形一一剪下,小心地剪開大樹圖形及紙條上的空白處;將小鳥圖按號碼從大樹正面插入,然后插至紙條上對應的指縫中。(邊延處不易剪得太開,因提醒幼兒小心)
一一插完后,大樹上便停滿了小鳥,等孩子全部完成后,十分好看。
一一一手拉住大樹,一手拉動后面的紙條,大樹上的小鳥就會在樹上快活地跳起舞來。如果配上快活的鳥鳴聲,小鳥就會邊跳邊唱了。
3、手工作業要求及使用剪刀的安全要求。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鼓勵個別能力弱的幼兒繼續制作,完成作品。給完成好的幼兒予以表揚。
一起制作大樹和小鳥。
四、活動結束
收獲成功喜悅。
活動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讓幼兒輕松愉快的進行紙工藝術活動。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將花瓣擠壓出汁液,初步感受汁液的色彩美。
2.學習運用滴管壺進行創作。
3.體驗用多種材料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吸收性強的紙,水粉顏料,滴管壺,花瓣。
2.春天主題的圖片,教師的示范畫。
3.春天主題的音樂。
活動過程
1.隨著春天的旋律踏人春的花園。
(1)請幼兒欣賞春天主題的音樂,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美好感覺。
(2)請幼兒欣賞春天主題的圖片(小動物的圖片、花草樹木的圖片、冰雪融化的圖片等)。
2.花兒也開在畫面上。
(1)教師出示示范畫:猜一猜,這幅畫是怎么畫出來的?
(2)教師講解并示范操作步驟與方法
灑一灑(用裝有顏料的滴管壺將顏料滴在紙上,顏料會如同藤脈一般蔓延開來,可以多種顏料混合,不做硬性規定)。
印一印(用尋找來的花瓣、花粉等作為元素放入畫面,壓出其中的汁液,豐富畫面的色彩)。
吹吹干(將顏料吹干)。
撕一撕(根據印染好的圖形想象事物,并把它撕出來,為了切合春天的主題,可以是蝴蝶、花、草等)。
(3)幼兒創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評比最美麗的花園。
(1)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聞聞畫中的花香。
(2)教師和幼兒一起評選出最美麗的花園。
【評析】
畫筆是常用的工具。拋開畫筆,用自然界的花朵作為創作元素,形式新穎,有趣。孩子還可以輕松隨意地涂抹顏料,變化出許許多多的東西,對色彩的聯想成為現實。這對孩子來說,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9篇03-04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3-01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6篇03-07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02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01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02-2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2-2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2-28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