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優秀教案

時間:2021-10-06 20:03:5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匯總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匯總10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體會一分鐘的長短,了解時間與生活的關系。

  3、能圍繞一分鐘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見過鐘能區分時針分針秒針。

  2、物質準備:鐘、漢字(長、短)、拼圖玩具

  活動過程:一、發現一分鐘 1、討論:每個時鐘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呢?時鐘有什么用?

  2、小結: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讓我們遵守時間。

  二、感受一分鐘 1、討論:那么一分鐘我們能夠干些什么?一分鐘到底是長還是短?

  2、幼兒第一次判斷: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3、游戲《木頭人》:請幼兒擺一個難度較高的姿勢,堅持一分鐘。

  4、幼兒第二次判斷: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5、游戲《拼圖》:請幼兒在一分鐘內完成拼圖,自己評價完成情況。

  6、幼兒第三次判斷:請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7、再次討論:一分鐘到底是長還是短呢?

  8、小結:一分鐘是不會變的,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情,一分鐘還是一分鐘,我們要專注于一分鐘能夠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鐘 1、幼兒觀看ppt:一分鐘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鐘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鐘可以寫45個字、一分鐘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鐘可以讀120個字,一分鐘可以做50個俯臥撐、一分鐘可生產78倆汽車,一分鐘可跑300米,一分鐘可以數300張人民幣,鉛筆廠一分鐘可以制造1600支鉛筆,飛機一分鐘可以飛行18千米。一分鐘全世界誕生259個嬰兒)

  2、幼兒交流:一分鐘可以做什么?

  3、小結:每一個一分鐘我們都不要浪費,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活動延伸: 1、制定一分鐘記錄表投放在數學區供幼兒記錄;

  2、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和反思: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時間的行為,如何改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對應畫面的釣魚的數量轉換成數字。

  2.練習多少關系的比較以及10以內的減法列式計算。

  活動準備

  圖畫紙、回紋針、磁鐵、竹筷子、蠟筆、毛線、大盆。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看過釣魚?

  今天我們要自己來做一些魚,進行釣魚比賽好嗎?

  2.教師示范制作釣魚道具

 。1)用圖畫紙畫魚,并用剪刀剪下來,再用回形針夾在魚的嘴巴上,一只魚就完成了。

  鼓勵幼兒制作不同種類的魚。

 。2)利用竹筷子、毛線、磁鐵制作釣竿:

  將毛線的一端綁上竹筷子,另一端綁磁鐵。也可用膠帶固定,不要纏太厚的膠帶即可。

  二、游戲活動

  1.將幼兒制作的魚,全部放在一個在盆里面,讓幼兒可以盡情地釣魚。

  2.教師限定時間,時間到后,請幼兒收竿,記錄釣到的魚。

  三、數學活動

  1.教師隨意舉兩個人為例,

  提問:這兩個人誰釣得多?誰釣得少?多多少?少多少?

  并問幼兒怎么判斷多多少?少多少?

  2.引導幼兒以算式表達數學概念,教師用數字卡、減法卡、等于卡,進行示范。

  3.在磁板上,以圖卡排出表達式,并用口語表達。

  例如:強強釣了五條魚,珊珊釣了兩條魚,誰釣的比較多?多多少?

  幼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

  教師表達數學式,強強比珊珊多釣了三只魚,五減二等于三:5-2=3

  4.讓幼兒運用上述方式,任選兩位同伴釣魚的數量做比較。

  四、請幼兒將自己練習的成果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選擇相同顏色的面團,運用搓、捏的方法制作親親一家人。

  2.能自主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感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彩色面團,每組一份輔助材料(活動眼睛、嘴巴、吸管等),每人一塊泥工板,范例,幼兒姓名標牌。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朗誦兒歌:親親一家人。(我的家真溫暖,有爸爸,有媽媽,我們是親親一家人。)

  2.我的家里有誰?

  二、出示范例:親親一家人

  1.這一家人有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這可愛的玩偶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

  3.一家人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穿的衣服顏色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個子高矮不一樣)

  三、探索如何制作親親一家人

  (一)師幼探索需要的材料

  彩色面粉、輔助材料(紙片、活動眼睛、吸管等)。

  (二)師幼共同嘗試捏彩色面粉

  1.先將面團分成三個大小不一的面團。

  2.將面團搓長,并在中間捏出身形。

  3.給一家人增添眼睛、嘴巴和手臂。

  (三)用兒歌的形式鞏固制作步驟

  先把面團分一分,然后搓長捏一捏,添上眼睛和嘴巴,再加兩條小手臂。

  (四)介紹入手—份的制作材料

  四、幼兒制作

  1.教師引導幼兒捏出大小不一的人。

  2.鼓勵幼兒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完成后在自己的作品上插上姓名標牌。

  五、評價、欣賞幼兒作品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小火車

  材料準備:紙盒、塑料圓盒、樂百氏瓶、一次性餐盒、筷子、硬紙板、彩色紙、線繩、動物卡等。

  制作過程:

  1.將兩個大小不同的方形紙盒上下粘連。小盒子上挖一個直徑與樂百氏瓶頸一樣的洞,將樂百氏瓶插入孔中做煙囪。再將大盒子前面挖一個洞,插入塑料圓盒。用2根筷子連接4個車輪(用圓形塑料盒制成)。

  2.將3個一次性餐盒剪成車廂狀,上面貼上數字。在車身上穿孔,用一次性筷子連接車輪。最后用線繩連接火車頭、車廂。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玩小班手工活動:塑料瓶高跟鞋

  材料準備:彩色皺紋紙、報紙、廢舊礦泉水瓶、剪刀、膠棒。

  制作過程:

  1、用剪刀將瓶子中間部分剪下一個長方形。

  2、用皺紋紙做兩個小蝴蝶結。

  3、在蝴蝶結上抹上膠。

  4、將蝴蝶結粘在瓶子的前面。

  5、用報紙卷成一個圓柱形做鞋跟。

  6、用皺紋紙將鞋跟包好。

  7、把鞋跟粘在瓶子的后底部。

  8、高跟鞋就做好了。

  9、漂亮的高根鞋還可以改裝成手機托。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紙偶的制作

  材料及工具:

  舊圖畫書、硬紙板、剪刀、刻刀、膠水。

  單個紙偶的制作方法:

  將舊圖畫書上各種形態可愛、色彩鮮艷的圖案粘貼在硬紙板上,然后按圖案輪廓剪下來,并在圖案底部留一條硬紙板(圖一),將所留硬紙板的A、B兩頭在圖案后粘合,以能輕松套入幼兒手指為宜。

  玩法:讓幼兒將紙偶套在手指上,根據紙偶內容進行語言描述。本玩法比較適合小、中班幼兒。

  帶操作底板的紙偶制作方法:

  1.將舊圖畫書上各種形態可愛,色彩鮮艷的圖案粘貼在硬紙板上,沿輪廓剪時要在圖案底部留一個橢圓形“插舌”(圖二)。

  2.將一張大硬紙板三折后粘貼成三角架作為操作底板(底座狹一些),斜面上事先用刻刀刻些“插口”,以便于“插舌”插入(圖三)。

  玩法:將圖案插舌插入操作底板的插口中,隨意組合“畫面”進行有趣的情境性語言表述活動?梢宰寧讉幼兒合作操作、講述。紙偶的數量可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來靈活組合。本玩法比較適合中、大班幼兒。

  幼兒園小班手工活動:奶牛車

  材料準備:牛奶盒、少量毛線與彩繩、各種紡織品邊角料、一次性木筷三根、紐扣玩具若干。

  制作方法:

  1.在牛奶盒底部開洞,將木筷插入并裝上紐扣作車輪。

  2.在牛奶盒后部上方開洞,裝上用毛線編織的牛尾巴。

  3.將彩帶插入牛奶盒口,裝飾奶牛。

  建議玩法:

  1.可組織幼兒開展拖拉奶牛車的比賽。

  2.為提高幼兒運動興趣,可讓幼兒邊拉奶牛車邊念兒歌:奶牛車,嘀嘀嘀/來來回回送奶忙/白白牛奶真香甜/寶寶喝了身體棒!

  實用價值:

  1.適合托班和小班幼兒開展走、跑等基本動作訓練。

  2.激發幼兒參與鍛煉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聲母b p m f,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認識音節,學習“兩拼法”,能夠準確拼讀,由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重點:

  1.區分b p認清形,讀準音,正確書寫。

  2.學習“兩拼法”,正確拼讀音節。

  教學難點:

  辨別“b”與“p”。

  教學準備:

  字母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讀寫b p m f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單韻母a o e I u ü

  2.認讀帶調單韻母,再打亂順序讀。

  二、指導看情境圖,引出有關聲母。

  1.出示情境圖。

  (1)請學生看圖,說說從圖上你都看到那些什么?

 。2)生邊說師邊相機引出b p m f

  三、教學發音。

  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熟悉的口語語音,來體會聲母的發音方法。

  教學聲母b

  先讓學生知道讀音是“廣播”的“播”音,然后師示范,生仔細觀察老師發音時的口型變化,以及口型變化的姿勢。

  師帶領生練習發音。

  pmf的教學方法同“b”教學。

  四、讀音境歌

  指生練讀境歌,爸爸,帶我爬上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廣播(b),愛護大佛不要摸(m)

  課中休息

  五、指導書寫。

  1.多媒體投示bpmf的表音表形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字母的形狀,說說怎樣記住字形?

  2.學生自由記,師小結,相機指導學生用兒歌來記。

  3.生隨師書空,師范寫,生觀筆順。

  生板演筆順

  學生書空筆順,糾正。

  生描紅,臨寫。

  六、鞏固練寫。

  1.游戲《說出我的悄悄話》

 。1)同位合作:一個人在另一個人耳邊發b或p的音,聽的人猜一猜,說什么,交換進行。

 。2)同位抽自制卡片認讀:bpmf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拼讀音節

  教學目標:

  認識音節,學習“兩拼法”,能正確拼讀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過程:

  一、成果屋

  復習韻母a o e I u ü聲母b p m f

  二、教學拼讀。

  1.出示音節,教師出示ba

  借助“八”來教學這個音,然后學生分析,讓學生知道“b”和“a”相拼為“ba”

  2.師范拼。

  (1)教師范讀。

  (2)指導學生看懂拼讀方法示意圖:“b”和“a”相碰,可拼出“ba”(b-a-ba)

 。3)介紹拼讀訣竅:

  “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拼猛一碰”師范讀,生隨讀。

  (4)拿出已備好的卡片,做“碰”的動作邊碰邊練讀。

  (5)同位合作,做“碰”的動作,拼讀,能拼讀可以直呼。

 。6)選幾個音節,師范讀,讓學生掌握發音方法。

  3.生試拼。

  點撥:可以根據拼讀方法示意圖的特點,練習拼讀,比如練習bpmf與a相拼,先反復練習聲母與a相拼,如b-a-bap-a-pa,師先教,后讓學生按規律“溜”,待熟練了,就可與“i u ü相拼了。

  4.挑讀,指明讀,開火車。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拼讀帶調音節

  課時目標:

  能正確拼讀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帶調音節,進一步鞏固發音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卡片認讀:ba pa ma fa mi bi pi bu pu mu fu bo po mo fo me

  2.加調認讀音節。

  二、拼讀帶調音節(單韻母)

  1.出示音節ba.

  引導生看插圖(大雁往南飛)排成八字形,(同一音節不帶調號讀第一聲)

  2.教學讀法。

  拼讀時要不要帶調?怎樣帶調?一般有三種方法:

  一是音節數調法,先用聲母和基本聲調的韻母相拼,拼成音節,再看上面是哪個聲調,就用這個音節照四聲讀下去,此法適于剛開始學。

  二是音節調法。

  三是韻母定調法。

  練讀四聲。

  3.用以上方法練讀,師逐一輔導。

  4.學生自由拼讀。

  5.學生看書讀帶調音節,反饋矯正。

  6.拼音詞練習,先練讀拼音,再根據圖意說話。

  三、鞏固練習。

  1.按順序練讀音節,顛倒順序練讀帶調音節。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并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向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為一名小學生。

  準備:

  I.參觀小學并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了解。

  2.錄像《課間十分鐘》,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過程:

  1.認識小學生,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征進行判斷。)

  (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里看到了什么?(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不同的課。每節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里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

  一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了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I)課間十分鐘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里會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錄像,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們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播放錄像,師幼共同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么事,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游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試著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纯凑l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了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愿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么?(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游戲。)

  評析,賈宗萍

  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小學生活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幼兒園的孩子對此卻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有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從幼兒的參觀經驗談起,避免了說教。這樣的討論交流既是參觀活動的延伸,又能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利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的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錄像短片有重點地引導幼兒觀察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安排。觀看后.教師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交流討論.再與小學生互動,并及時小結。這樣的設計使幼兒主動地提出“為什么要有課問十分鐘。怎樣安排課間十分鐘才是合理的”等問題,并積極商討解決的方法,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邀請小學生來“點評”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一年級的小學生能與幼兒平等溝通,孩子們也更樂于接受并模仿,因而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創設愉快的氛圍,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說出自己的心愿

  2.初步理解詞語,魔力,心愿樹

  3.引發幼兒的同情心,懂的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

  二、活動流程

  初步理解詞語魔力→理解心愿樹→幼兒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的愿望→圍繞一個主題,說說樂于助人的心愿。

  三、活動準備

  魔球,“魔力、心愿樹”字卡,錄音,背景圖

  四、活動過程

  ㈠初步理解詞語“魔力”

  1.“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小朋友,出示魔力小狗,這是一只有魔力的狗,它在發亮的時候,就會產生魔力!

  2.那誰知道什么叫魔力嗎?(出示字卡)引導幼兒說出魔力就是有步異的神氣的力量,能把想要的東西變出來。

  ㈡理解心愿樹

  1.“有魔力的小狗啊,住在一座花園里,(出示背景圖)這花園里有什么呢?這棵大樹也被小狗施了魔法,變成了一棵心愿樹。”

  2.誰知道什么叫心愿樹嗎?心愿樹可以幫助你們實現愿望。教師先示范你們有什么愿望,就可以對心愿說:“心愿樹,心愿樹,請你幫我實現愿望好嗎?我的愿望是讓中國足球越踢越棒。

 、缬變涸诩w面前說小家的愿望

  1. 幼兒說一個愿望就用心形花貼上去,并放錄音

  2. 開火車的說心愿,把每個人的心愿告訴心愿樹。

  3. 心愿樹回答:“啊,我聽見了,你們心靈的呼喚,你們的美好愿望一定會實現的。”

  ㈣圍繞一個主題,說說樂于助人的心愿。

  1. 魔力狗說了“他的花園里不僅心愿樹有魔力,這些戒指花也有魔力”怎樣才能得到這神奇的戒指花呢?你們小朋友必須說清楚,幫助有困難的人就會得到了。

  2. 幼兒說出心愿后得到戒指花。

  3. “小狗說,戒指花種在教室里了,找找看!

  4. 拿到戒指花的人每人說一個心愿。

  ㈤結束部分

  學小狗口吻表揚小朋友。你們都個個有愛心,有同情心;亟淌抑v給班里小朋友聽。

  五、簡評:

  拓展話題,可以加設貧困地區的錄象,讓幼兒從心靈深處讓他們感動,從而利用戒指花幫助有困難的人。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頑皮的風嘟嘟》是充滿了兒童情趣,和生命力的童話故事。我將故事與白板課件巧妙地結合起來,把“風嘟嘟”頑皮的形象直觀地呈現給幼兒,白板不僅可以把抽象的東西與具體的事物相聯系,還可以把各種聲音和動作結合在一起,使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課件里鮮明、生動的形象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的'視覺與聽覺并用,進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預設了情感、認知、能力這三方面的目標。旨在通過讓幼兒理解故事,了解自然界風的變化,感受風與人們密切的關系,進而知道用植樹造林來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設計思路:

  故事《頑皮的風嘟嘟》,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熟悉并喜歡的。幼兒對于風并不陌生,也喜歡風。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那么,風的特點是什么?風與人們有怎樣密切的關系呢?這些問題幼兒的理解都是片面的。為了讓幼兒進一步認識風,故事里,幼兒在認識“風嘟嘟”這個虛擬形象的前提下,通過老師提供的一個個畫面中,仔細觀察并用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并通過模仿來體驗風大風小的特點。在分段欣賞故事中,讓幼兒了解風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在觀看短片中,感受風與人們密切的關系,哪些是風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希望,進而知道用植樹造林來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目標預設:

  1.理解作品內容,并能大膽、完整的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2.通過了解自然界風的變化,體驗風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3.知道用植樹造林,來保護自然我們的大自然。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難點:了解風能幫助人們做很多好事,也知道過大的風帶來的危害。

  活動準備:

  風車、風力發電,海嘯、龍卷風的初步了解。

  物質準備:

  1.白板課件《頑皮的風嘟嘟》;

  2.白板、投影儀、電腦;

  3.風嘟嘟胸飾一個。

  4.視頻短片《風》

  活動過程:

  一、導入動畫形象“風嘟嘟”,激發幼兒的興趣。

  點擊出現畫面一:風嘟嘟

  1.提問:它是誰呢?(教師為幼兒介紹新朋友:風嘟嘟)

  師:風嘟嘟會變魔術!可厲害了,猜猜它會怎么變魔術呢?(幼兒猜測、討論。)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風嘟嘟的魔術是怎么變的。

  二、欣賞,分析理解故事

  1.討論:你看到風嘟嘟是怎樣變魔術的?

  師:瞧仔細了,風嘟嘟是怎樣變魔術的。

  點擊畫面二:出現五個風嘟嘟的形象,幼兒觀察講述并模仿。

  提問:它的動作有哪些?請你模仿一下。

  師:你還看到了風嘟嘟有哪些不一樣的動作?請你說一說,并模仿出來。

 。ㄓ變鹤屑氂^察風嘟嘟的表情和動作,能大膽、完整的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并試著模仿)

  教師引導幼兒共同模仿風嘟嘟微妙夸張的動作,來體驗風大風小的特點。

  2.分段欣賞,理解故事

  師:你們知道嗎?風嘟嘟以前可頑皮了,還惹出些麻煩事兒,想知道它的故事嗎?

  逐幅出現畫面三至八,幼兒欣賞故事。

  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風嘟嘟帶來的不同影響。

  提問:風嘟嘟的小手輕輕揮動,草地上的花、樹有什么變化?

  風嘟嘟在半空中笑嘻嘻的吹了一口氣,人們怎么了?

  風嘟嘟鼓起腮幫,加了點力氣吹,大地又怎么了?

  風嘟嘟使出全身力氣吹,大樹、房子發生了什么事情?

  清潔工人為什么要重新打掃衛生?

  風嘟嘟使出全身力氣吹向大海,又發生了什么事?

  人們為什么越來越喜歡風嘟嘟?它做了哪些事?

 。ㄔ诜侄涡蕾p故事中,讓幼兒感知風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三、討論、了解風對人類的影響

  1.比較討論風與人類的關系。

  提問:你喜歡故事里風嘟嘟的哪個魔術呢?為什么?(幼兒討論后回答)

  你不喜歡風嘟嘟的哪個魔術呢?為什么?(幼兒討論后回答)

 。L可以帶來好處也能帶來危害。)

  小結:

  雖然風嘟嘟頑皮時會傷害人們,但它也能帶給人們幫助。許多科學家在研究風嘟嘟,讓它幫助人們做更多的好事。

  2.體驗風與人們的密切關系,點擊出現畫面九

  出現畫面八(蒲公英旅行、風力發電),幼兒欣賞,感受風帶給人們的幫助。

  提問:人們是怎樣利用風的?

  引導幼兒了解人們利用風進行發明創造,體驗風與人們密切的關系。

  3.欣賞短片《風》,了解植樹造林

  師:風幫助人類做了許多的好事,但也帶給人們很大的危害,風對人們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提問:風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提問:人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植樹造林?

  小結:為了減輕風對人們的危害,人們可以通過植樹造林來保護自然。

  四、游戲:變魔術

  請一名幼兒扮演風嘟嘟,其余幼兒表演被風吹過的動作。

  扮演風嘟嘟的幼兒可輪換。

  附編故事:頑皮的風嘟嘟

  風嘟嘟是個頑皮的孩子,總喜歡跟大家開玩笑。瞧!它用手輕輕地一揮,柳樹就揮起她長長的手臂,跳起了優美的舞。草地上五顏六色的花朵妹妹們輕輕地搖晃著身子好像在給柳樹打節拍。風嘟嘟笑嘻嘻地吹了一口氣,吹跑了人們頭頂上的帽子,吹得人們貓著腰匆匆地行走。風嘟嘟又加了點力氣,吹向了大地,頓時,漫天飛沙,人們嚇得躲在屋里不敢出去。風嘟嘟繼續用力吹,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風嘟嘟使出了全身力氣,哇!不好了,一棵棵大樹連根拔起,一幢幢房子倒塌下來。風嘟嘟又用力吹向了大海,海里立刻掀起洶涌的波濤,滾滾的波濤像千軍萬馬般沖向了陸地,陸地上的人們拼命地叫喊著、奔跑著:“不好了,海嘯來了!.....”風嘟嘟一看,這才知道闖了禍,連忙收住。從此,風嘟嘟再也不敢亂開玩笑了。它變得懂事多了,它幫助人們凈化空氣,還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和種子,夏天,風嘟嘟還幫人們吹涼風呢,頑皮的風嘟嘟不見了。人們越來越喜歡風嘟嘟了!

  活動反思:

  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師的期望值太高,孩子們一直答不出來,這時老師的主導性就加強了,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思考空間,答案會不可思議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和廢物利用的意識。

  2、學習用一些廢舊材料來設計和裝飾一件服裝。

  3、發展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廢舊材料來設計和裝飾服裝。樹立廢物利用的意識

  難點:裝飾服裝設計與眾不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去服裝商店欣賞時裝;五名幼兒學會時裝表演。

  物質準備:款式不同的衣服數件,范例一件;剪刀、雙面膠、舊掛歷、裝飾用的廢舊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時裝表演引出課題

  請五名幼兒穿上款式不同的衣服,伴隨音樂進行時裝表演,讓全體幼兒欣賞。

  二、觀察范例并講解示范

  1、你看了剛才的時裝表演,你喜歡哪一款式樣的服裝?為什么?(幼兒自由討論)

  2、出示范例,問:這件衣服是用什么做的?上面有什么?用了哪些材料?

 。悍b是用掛歷紙制作的,上面的裝飾品有許多,這些亮片是舊包裝紙剪貼的,下面的小掛飾是用果凍殼串成的,英文字母是“哇哈哈”瓶的外包裝紙。

  我們來當服裝設計師,設計最新、最美、最環保的服裝,今天舉行一個“綠色時裝秀”。

  教師示范最基本的背心的做法:先裁剪,將掛歷紙對折,并畫上衣服的半邊輪廓,剪下成衣服的前半片,同樣的方法制作后半片,用雙面膠粘合肩縫和側縫,這樣就做成衣服的基本樣子。再裝飾,衣服上的花紋用適當的材料進行設計、裝飾,注意顏色的協調搭配。

  三、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避免太復雜。

  2、提醒幼兒將剪下的廢紙放入廢紙籮中,回收一些廢舊材料,盡量避免垃圾的產生。

  3、幫助一些能力較差的幼兒設計及制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讓幼兒將衣服套在自己的身上,隨著音樂表演,自由發揮,展示自己設計的服裝,互相欣賞,最后選出五件最漂亮的作品,放到美術作品展示區。

  延伸活動

  “綠色時裝秀”在幼兒園各班巡回演出,還可以向社區開放,表演給居民看。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舊掛歷紙、舊紙杯、瓶蓋、果凍殼、廢舊包裝紙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東西,在傳統的觀念里這些東西是廢物,自從開展環境教育以來,班里的廢舊物品越來越多,怎樣進行很好的利用成為一個非常主要的問題。在中班的時候,幼兒觀看了大班的畢業匯演,對其中的時裝表演特別感興趣,于是我們有了用舊掛歷紙、舊紙杯、瓶蓋、果凍殼、廢舊包裝紙進行制作時裝的想法,設計了以上的手工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體會到廢物的再利用,以及在廢物制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重視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和獨創。

  二、效果分析

  這是一次幼兒極為感興趣的服裝設計活動。開始由幼兒時裝表演引出主題,幼兒就對活動充滿了興趣。雖然都是設計服裝,但活動中幼兒自由創作的空間很大,設計出的服裝也十分的多樣化,有背帶裙、背帶褲、迷你裙、蝙蝠衫、西裝等等,樣式豐富。活動中有剪有畫有粘、有穿孔,有設計、有表演,幼兒有的在桌上做,有的在地上做,忙得不亦樂乎,十分的投入,手、眼、腦等多方面得到了訓練。作品可以穿在身上,富有真實感,當看到一堆“廢物”變成美麗的服裝時,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環境意識。在表演中,每個幼兒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自信的笑,樹立了自信心和自我意識。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展了思維的想象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引導了用肢體語言進行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實物:大香蕉若干。

  2、方紙盒1個;毛巾若干;錄音機。

  3、場地:鋪設地毯,師幼圍坐一起。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紙盒,作神秘狀,讓幼兒猜:里面有一樣好幼吃的東西?(提示:樣子是長長的,皮是黃黃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

  二、拿出香蕉,啟發想象,引導用動作展現。

  師: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彎腰狀)

  啟發:香蕉開始變戲法了,這樣看,像什么?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 。(躺狀)

  啟發:香蕉又變戲法了,這樣看,又像什么?

  3、師面帶驚訝色,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垂狀)

  啟發:香蕉真會變戲法(鼓勵幼兒鼓掌對“香蕉”表示表揚)。

  這樣子看,又像什么?

  4、師面帶夸張色,“狠狠地”把香蕉呈現。(立狀)

  啟發:小朋友看:香蕉變戲法一點也不累,這下子又像什么啦?

  三、與幼兒分享食物

  1、在分享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過手。在分享過程中,告訴幼兒有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之后,教育幼兒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讓幼兒嘗試扒開香蕉皮,對不會扒的幼兒教師進行適當指點,最終讓幼兒自己扒開皮,這樣,讓幼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

  3、在分享過程中,還讓幼兒邊吃邊說:“好吃,好吃,又變小了”。讓幼兒從吃中獲取整體 部分 變小 沒有的漸變過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不怕困難,有客服困難的勇氣。

  2、學習續編故事。

  3、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運南瓜》的圖片一幅。

  2、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圖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小兔在干什么?(學習詞語:茂盛、發愁)誰來了,它們在說什么?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

  提問:畫面上有誰?它們在說什么?小白兔看見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交代任務:這兩幅圖說的是小白兔和南瓜的故事,故事的開頭我們知道了,小白兔的大南瓜該怎樣運回家呢?請你們仔細想一想,把這個故事的結尾部分畫出來。

  四、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作為第三幅圖。(要求畫出的小兔運南瓜的形象是笑咪咪、甜滋滋的,小兔走路的姿勢是歡快的。)畫好后獨自練習講述。教師巡回觀察指導,了解幼兒構思。

  五、選擇畫面清晰、情節設計比較合理新奇的作品讓作畫人向全體幼兒講述。

  六、啟發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七、教師完整講述《運南瓜》的故事。(也可請能力強的幼兒講述一遍。)

  八、引導幼兒討論:從小白兔運南瓜的故事中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延伸活動:幼兒回家后可將《運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好的教師應該是刺激學生思維的誘導者,培養學生思維習慣的引路者?谡Z交際課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重要課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師課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識水平等。本課教師在課堂中充分運用自己的鼓勵技巧,充當引導者、把握者和參與思考者,把課堂分成三個階段:問題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師生共同思考評價,達到了培養思維的目的。特別是教師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給出最優答案而只給予普遍鼓勵的辦法,讓每位學生有交流的機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思維的活躍性,克服課堂出現只限于優生施展才能空間的弊端,也給學生的后續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間。評價是比較高的思維方式,教師通過師生共同思考、評價的方式,把思維推向更高的層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學生思維的成長特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小百科:南瓜(學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葫蘆科南瓜屬的一個種,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莖常節部生根,葉柄粗壯,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葉脈隆起,卷須稍粗壯,雌雄同株,果梗粗壯,有棱和槽,因品種而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

【關于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匯總10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總七篇03-02

關于幼兒園教案范文四篇03-03

幼兒園愛耳日科學優秀教案03-09

全國愛耳日幼兒園優秀教案03-09

關于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總8篇03-01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1

《我愛我的幼兒園》優秀教案03-03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8篇03-08

關于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3-07

關于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6篇03-0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少妇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性欧美黑人性视频在线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最新国产精品大片在线播放 | 又色又爽视频香蕉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