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及組成,初步理解除一以外的數,都可以分成兩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原來的數。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數字卡若干、胸飾、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5的分解”
導入,“我們來看這是數字幾呢?”(5)我們將數字5分解,可以有幾種分法?(有四種)分別是:(1和4、2和3、3和2、4和1)。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可以用5的分解來玩一個游戲,我說一個數字、請你也說一個數字,我和你們的數字合起來是“5”。如:“我說2”、幼兒答出“我說3”。游戲進行可根據音樂節奏拍手進行數次。
二、基本部分:“游戲”
1、“游戲玩得真高興,我們又要到森林里去玩了,森林很遠的,我們5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好了,我們到森林了,森林之王給我們準備了一個分一分的游戲,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片,在音樂聲停止的時候迅速分開站在線的兩側。(舉例,請一組小朋友做示范)開始進行游戲。”
2、森林里還有一個更好玩的地方,看那是什么?(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字5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么辦呢?(先變成數字寶寶),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字寶寶請出來,看,向我這樣變變變就變成數字寶寶了,呢們也快點變一變吧!小朋友看自己是數字寶寶幾呢?你們的數字是5嗎?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字能夠變成5呢?(2和3組合)真聰明,看我和她合起來是5,我們手拉手先過去了,你們也快點找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5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
三、結束部分:幼兒操作卡練習
今天玩得數字游戲高興嗎?我們把剛才的游戲記錄下來好嗎?(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記錄)。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活動區中進行操作卡練習。使幼兒對今天的活動加以鞏固、復習。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課,幼兒了解了5的分解。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很積極的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現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豬家的房頂》,活動來自《彎彎繞繞》這個主題活動,主題活動從引領幼兒進入生活環境中的彎繞世界開始,讓他們面對各種物體,饒有興趣地去發掘和體驗與之相關的造型、作用和樂趣,然后用他們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創造一片彎彎繞繞的天地。本活動以“小豬的新房子”為情景,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房頂是梯形的從而導入活動,讓幼兒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梯形圖形。活動中,讓幼兒動腦動手的過程中,調動各種感官,插上想象的翅膀,主動學習、不斷成長。
【活動目標】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
2、圖片:由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組合而成的一間屋頂為梯形的房子,圖形可以拆分。
3、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種梯形圖片,長方形、三角形的紙(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剪刀。
4、人手一張白紙,上畫三個正方形;剪刀。
【活動過程】
(一)找梯形
1.引導幼兒關注“小豬的新房子”: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屋頂很特別,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狀。
2.請幼兒在“小豬的新房子”中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數一數各有幾個。
3.剩下的形狀就是小豬家的房頂,這個形狀叫什么?(梯形)摸一摸它和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4.將梯形圖片倒著放、斜著放,請幼兒說說這個圖形還是不是梯形。
5.出示直角梯形圖片。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6.出示等腰梯形圖片。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二)變梯形
1.豬媽媽又生了很多豬寶寶,她準備給每只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房頂,請你們一起來幫忙!
2.出示長方形、三角形紙。請你們用折紙的方法把長方形(三角形)變成梯形,誰來試試?
3.幼兒嘗試用折的方法來變梯形,再將剪下來的梯形貼在白紙上原來畫的正方形房子上,作為“小豬家的房頂”。
(三)梯形大聚會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涂色、連線活動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第一環節:找梯形。我制作了課件,出示小豬的圖片,為活動創設“小豬告訴大家好消息,它家造新房子”的活動情景,激發活動興趣。然后讓幼兒找一找這幢房子的房頂特別之處,然后引出梯形,并讓幼兒認識梯形。本環節中,我重點讓幼兒感知梯形倒著放、斜著放,還是梯形。這里自我感覺對梯形的介紹不精煉,沒有把梯形和長方形作一個透徹的比較,所以部分幼兒還不能把長方形和梯形區分出來。接著是認識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這里方老師也提出了建議,活動中,我太強調讓幼兒認識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確,我把目標定得太高了,不符合中班幼兒的接受能力。
第二環節:變梯形,把長方形和三角形轉換成梯形。以情景:“豬媽媽又生了很多寶寶,她準備給每只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房頂,請你們一起幫忙!”導入下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把長方形、三角形轉換成梯形,感知長方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關系。我設計了一個很難的環節,而且在幼兒操作前,也沒有做到清楚的講解示范,一開始就讓幼兒自己探索,導致部分幼兒不能轉換出正確的梯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將味覺、視覺和聽覺三者初步進行通感聯想,初步體會味道、色彩和音樂之間的互通性,增進幼兒的感知能力。
2、繼續培養幼兒愉悅參與活動的熱情,并能在活動中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甜味和苦味的食品若干(如冰糖、銀杏等)
2、畫有“甜小姐”和“苦小姐”的卡片若干、油畫棒若干盒
3、樂曲《二泉映月》和《金蛇狂舞》的片段
活動過程:
一、品嘗甜味道和苦味道的各種食品。
教師請客,幼兒品嘗食品,幼兒邊品嘗邊和同伴交流,相互說說自己所品嘗食品的心理感受及其味道。
教師讓部分幼兒說出其所吃食品的味道及神態,并總結甜和苦這兩種味道來。
二、用與之匹配的顏色表示出兩種味道。
教師引導幼兒:如果讓你用顏色分別來表示這兩種味道,你想用哪種顏色表示?為什么?(幼兒相互討論,說出理由。)
幼兒在“美食小姐”的身上畫出表示甜味和苦味的顏色(可以引導幼兒畫上一種或多種顏色并說出理由)。
待幼兒畫好后,教師請幼兒將自己的理由說給畫面上的“美食小姐”聽,或說給好朋友聽一聽。
教師請部分幼兒說說自己配上該顏色的理由。
聽樂曲感知與其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
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樂曲《二泉映月》片段,使幼兒能從該樂曲中感受其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教師介紹此曲。
繼續欣賞第二首樂曲《金蛇狂舞》片段,幼兒感受與之相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教師同樣進行相關的介紹。
教師與幼兒一起舞蹈《金蛇狂舞》,結束。
活動延伸:
(1)欣賞更多的樂曲,使幼兒感受不同樂曲中所蘊涵著的酸甜苦辣。
(2)圍繞該主題繼續開展活動,使幼兒能深入感知視覺、味覺和聽覺三者之間的互通性,并能在今后的實際操作中將其通感運用。
選題理念:孩子進入大班以后,求知欲和探索欲都顯得尤為強烈。他們在獲取個體知識的同時也對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產生了高度興趣。針對這一現象,我們為孩子設計了與之相適的一系列主題活動。即將孩子在小班所掌握的個體事物的形態特征和中班已習得的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直接聯系貫穿到大班的個體、群體與現象間的通感聯想中來。而本次教學活動則是該主題活動的第一分支--將視覺、聽覺和味覺三者初步進行通感聯想。
活動說明:一、我們設計和組織的這一系列主題活動是集語言、藝術、科學、健康等于一體的綜合
活動,它打破了以往分類式的教學觀念,適應了新綱要所提出的整和教育觀,使孩子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習得知識,提高興趣。而且孩子在這一系列預成活動中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心中的疑問,并與教師一起探究,及時引發與之相關的生成活動。
二、此主題活動均是在寬松、和諧、新穎的過程中完成的。比如本次活動中孩子可以開懷地吃,隨心所欲地畫,盡情地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我想,也正因為孩子說出了“真”感受,才使這一系列主題活動行之有益。
三、通過本次活動,孩子能初步感知聽覺、味覺和視覺之間的內在聯系,為今后所要進行的心情與色調搭配,心情與樂曲聯系,以及冷暖色調、悲喜樂曲的心理反映等分支活動奠實了基礎,也為完整、完善這一系列主題活動添了一筆重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禮貌待人。
2、幼兒用文明語言與人進行交往。
3、學習在就餐、訪友、交談、聚會等場合的一般禮節。
活動準備
1、課件:到朋友家做客
2、課件:給東西和接東西時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看課件:到朋友家做客
1.到朋友家做客,要講哪些禮貌用語呢?
(1)見到大人的時候
(2)大人給點心吃的時候
(3)回家的時候
2.你到別人家里做過客嗎?做客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樣做的?
二、展開
1.理解禮節的作用
(1)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把東西遞出去呢?
剪刀鉛筆小刀
(結合圖片進行討論講述。)
(2)你知道講禮節有什么好處嗎?
小結:講禮節會增進互相間的友誼,受人歡迎。
2.聯系生活,擴展思維。提問:除了做客,你知道還有哪些時候要注意禮節?
3.談話:生活中的禮節。
(1)打電話時有哪些禮節?
(2)與別人交談時有哪些禮節?
(3)觀看演出時有哪些禮節?
(4)穿衣服有哪些禮節?
(5)與外國友人交往時有哪些禮節?
(6)敲門時有哪些禮節?……
小結: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禮節,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禮節,就會使對方感到愉快,
產生好感,愿意與你交往;反之,就會使對方不快,甚至厭惡。
三、結束
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講禮節的好孩子,定期評選“禮儀之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 教學目標
關注目標:關注節能燈的益處。
知識目標:了解節能燈是種新型照明設備,使用它可節約電能。
技能目標:學習使用節能燈。
態度目標:自覺并動員周圍人群使用節能燈,知道節約用 電對地球媽媽的好處。
參與目標:與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宣傳節約用電。
二、 教學方法:調查、實驗、討論法。
三、 教學準備
資料準備:各種燈具、電表。
組織準備:幼兒分組,每組5"8人。
場地準備:居室或幼兒園。
四、 節能燈的話:
我是一種新型的照明設備,使用我可節約電能,因為我是綠色能源的一種,有了我地球媽媽會很高興。
五、 活動過程
活動1、觀察實踐活動——你使用什么燈具?
讓幼兒當小記者向周圍群眾調查使用各種燈具的情況,從中知道節能燈的益處。
活動2、討論活動——你喜歡怎樣的燈具?
讓幼兒比較幾種燈具的特點,從而進一步了解節能燈的作用。以下是各種燈具型的用電量比較表:
普通型熒光燈美觀型燈具節能型燈具價格便宜用電量較大能節約用電 外觀漂亮、大方
活動3、從我做起,節約用電。
從我做起,不開長明燈,盡量使用自然光。
不同時開幾種電器。
少開空調,使用電扇較省電,自然風更省電。
盡量使用節能燈。
少用電熱水器,盡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廣告創作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2.嘗試運用剪、貼、添畫的方法創造出一幅創意廣告畫。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記號筆、剪刀、膠水、彩色紙、收集廣告宣傳印刷品等。
2.知識經驗準備:幼兒關注過各種類型的廣告,活動前組織幼兒集體看電視廣告。教師需了解廣告的類型及用途,熟悉廣告畫制作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廣告感知內容。
——上次,老師和大家一起看了那些產品的電視廣告?
——有牛奶、巧克力、點讀機、奶粉等等。(教師可根據情況準備孩子常見、熟悉的廣告)
——除了電視廣告外,你孩子啊什么地方看到過廣告?是什么樣的?
——能夠做廣告的地方非常多,報紙、雜志、電腦游戲上都能夠做廣告,超市還有專門的廣告小冊子。(出示幾張廣告圖片,讓幼兒欣賞)
2.討論了解廣告的作用。
——廣告有什么作用?
——廣告可以使我們了解產品,知道各種信息,方便我們的生活。
——世界上最早的廣告—通過聲音來進行傳播,叫做“口頭廣告”。
——至今發現最早的印刷廣告—我國北宋時期一家針鋪的廣告。
二、幼兒操作:設計廣告
1.教師提示設計要點。
——我們了解這么多廣告,現在請你們來做廣告設計師,設計一幅廣告畫。
——你們想設計什么產品的廣告呢?食品、日用品、游樂園、商店……
——想一想,你要設計的廣告畫里有哪些內容?
——為了讓人們了解產品,廣告畫里需要有產品圖片,人物或者文字介紹……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了一些廣告宣傳印刷品,你們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產品圖片,轉世圖案或者文字剪下來,貼在你的畫紙上。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將廣告宣傳印刷品上需要的產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沿著輪廓剪下來。(提醒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降價好的產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粘貼在畫紙上。
難點:設計粘貼產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的位置。
——根據你的設計可以選擇粘貼在畫紙的中間、兩邊、 上方或者下方。
重點:剪貼完成后引導孩子添畫。
——如果你覺得剪下來的廣告紙還不完整,就用記號筆把要添加的東西畫在空白的位置。
——廣告張貼出來,一定要吸引大家的注意,想一想誰在廣告里?
——發揮想象力,給我們的廣告畫上用記號筆大膽添畫人物。這樣廣告畫就變的更生動啦。
三、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說以后所,你的創意廣告畫要告訴大家什么呢?宣傳的是什么產品?
——你的廣告畫真成功,吸引了很多人。
——請你為你的廣告畫設計依據好聽的廣告語吧,讓它變得更有吸引力。
活動反思:
活動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主線有點偏離,可以將廣告紙直接呈現讓孩子們能看到廣告的內容,直接在將廣告的類型和作用引導出來,在廣告的類型上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小結這樣可以讓幼兒更了解。在指導時沒有及時觀察到幼兒設計廣告的位置比較單一。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出現“教學冷藏”,老師不可以只是巡視嘴巴一定要不停地說,要及時給幼兒提供幫助、應巡視中教師引導幼兒畫面中的不足。整個活動沒有體現出教學的標準特別是知識點,老師應該給與清晰的交代給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間特別是知識點:至今發現最早的印刷廣告是我國北宋時期一家針鋪的廣告。再添畫過程中可以涉及到相關和相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意思,感受詩歌所描繪的景象。
2.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有節奏的朗讀古詩。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古詩,大膽參與討論。
教學準備:
李白,白帝城,猿,小舟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回憶古詩,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古詩,還記得靜夜思和古朗月行嗎?讓我一起來念一下吧!
這兩首詩的作者都是誰啊?(李白)
李白是唐朝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詩人,你們想不想見見李白啊?(出示李白的照片)。李白的一生創作了許許多多的古詩,有些是我們學過的,有些是我們沒有學過的。
二、感受古詩,理解古詩大意。
1.導入古詩,初次欣賞古詩。
師:“今天,徐老師又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李白的詩,題目叫《早發白帝城》。”(教師完整朗誦古詩)請你們聽仔細了哦!
2.揭題釋題。
師:“剛剛老師把古詩念了遍,看看誰的耳朵最靈,聽清了古詩的題目,請你來說說看。(引導幼兒說出題目早發白帝城)
師:“那你們知道早(早上)發(出發)白帝城是什么意思嗎?”(早晨從白帝城出發)
師:“今天老師把從白帝城拍來的照片也給帶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帝城是什么樣的把!”(出示圖片)。這個就是白帝城。
3.再次欣賞古詩,理解整首古詩大意
師:“一大早,詩人李白乘著小船從白帝城出發,到千里之外(很遠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東西,也聽見了許許多多的東西?你們知道李白看到了,聽到了什么嗎?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古詩,然后請你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么。(完整朗誦,注意節奏)
師:“你們從古詩中聽到了什么?”(教師重復幼兒說的古詩)
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引導幼兒學說古詩)
小結:剛剛我們小朋友都聽的很仔細。那你們想知道古詩中“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是什么意思么?(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的意思是:耳邊仍然響著沿岸猿的叫聲,輕輕的船兒早已越過千山萬嶺。出示猿,小舟的圖片。(詩人站在船頭,耳邊想起了猿猴的啼叫,這一處的叫聲還沒有停下來,由于小船飛速而下,詩人又聽到了另一處猿猴的叫聲,兩岸猿聲連成一片,可見船行的速度真快。)
我們可以用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讀,先聽老師來念一遍。(邊打節奏,邊念)
三、教師指導幼兒念古詩
1.教師指導幼兒朗讀。(注意節奏)
2.幼兒集體朗讀。(教師聲音放輕)
3.請個別幼兒表演。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結束:老師發現小朋友都表現的可棒了。現在,我們一起在來念一遍,好不好?(用好聽的聲音,注意節奏,語氣。)
教學反思:
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因此,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學生對課文本身感興趣才愿意學,才有可能學好。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學生舊積累的知識入手很容易調動學生興趣,引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學習。以詞的理解帶動對詩歌的體會很快地啟迪了學生的思路,成功構建了交流時暢快討論、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交流而架橋鋪路。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合7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3-08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8篇03-08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6篇03-07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9篇03-07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05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4篇03-05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六篇03-01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7篇03-10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合5篇03-07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