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地描畫出、創作出自己心中的幼兒園形象。
2、體驗創作的快樂,獲得心情的愉悅。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有意識地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園舍、布局、日常活動等,加深幼兒對幼兒園的印象。
2、錄象片段:外地幼兒園的介紹,園舍建筑、一日活動等;幼兒園的資料圖片、照片等。
3、彩筆、油畫棒、毛筆、顏料、彩紙等創作工具。
重點及難點:
幼兒大膽想象,從不同角度畫出不同風格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回憶與交流
1、引導幼兒回憶兩年來,在幼兒園的生活中,記憶最深的事情,并與同伴交流。
2、鼓勵幼兒大膽講出自己最喜歡的幼兒園、最喜歡的老師是什么樣子的。
3、師生共同觀看錄象、圖片等,獲得直觀的印象。
4、交代活動的課題,講清簡單的要求:運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大膽地創作,可以畫喜歡的幼兒園、老師、最喜歡玩的游戲等,還可以自己設計幼兒園;小朋友比一比,看誰做的最好,而且和別人的不一樣。
(二)創作與輔導
1、幼兒自選創作工具,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2、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三)欣賞與交流
1、作品展示
幼兒走上講臺,大膽地講述自己的作品的內容,并貼在展示欄中。
2、教師給予幼兒正面的評價與鼓勵。
反思:
《我們的幼兒園》是大班一個繪畫活動,要求幼兒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表現自己對幼兒園的印象。通過回憶和討論,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觀看錄象、圖片,創設與主題有關的情景,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聯想,喚起幼兒以往的生活積累。通過創作活動的過程,讓幼兒獲得了一種愉快的體驗。通過作品的展示與評價,幼兒感受到自我的被認可,在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樹立了自信心,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由于幼兒剛上大班,在繪畫技法上,運色技巧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幼兒畫出的幼兒園想象不夠豐富,互相模仿。畫面不夠大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圖示,探討手套的折疊方法,難點部分借助動畫完成折疊。鍛煉小手的靈巧性,喜愛制作活動。
活動準備
樂趣練習,顏料,毛筆,膠棒,星 貼紙,彩紙(鶴 3張,大 1張)
動畫片
重點
用白色的蠟筆表達雪,用綠色水彩涂樹的底色會更漂亮.
折手套是有難度的,請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進行速度.
如果折手套比較困難,利用折星星,桃心,蠟燭會更漂亮.
和小朋友們的對話
老師:下雪啦.
雪從天上落下來.
天上的仙女們,
總是總是灑著
片片白雪.
圣誕節的時候會裝飾漂亮的圣誕樹對嗎?
都用什么東西裝飾呢?
小朋友:星星...襪子...小拐杖...玩偶...小花燈...
老師:哇~那圣誕樹一定會很漂亮.
掛上一閃一閃的星星,再裝飾上糖果拐杖,
還有小禮物盒子都一串串的掛到樹上,那一定會是特好看的圣誕樹..
折漂亮的手套掛到上邊會不會更神奇呢?
折溫暖的手套,還會折小朋友們想要一起過圣誕節的人的名字。.
想和誰一起過圣誕節呢?
小朋友:爸爸媽媽,朋友,叔叔....
老師:這樣啊.折家人的名字試試看吧,想著朋友,把手套掛上,一定會洋溢著溫暖的愛意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掌握8、9的分合法,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等量關系。
2.培養細致的觀察力和初步的遷移能力,對數的組成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8的分解和組合(2-78),9的分解和組合(2-79)。
2.鉛筆,本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復習7以內數的組成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6有幾種份合法?6能分成1和幾?
依次復習6、7的組成。
二、展開
1.復習6、7的組成式
讓幼兒觀察分析分合號兩邊數的變化規律和互換規律
2.課件 --學習8、9的組成
(1)提問:8有幾種分合法?9有幾種分合法?
(2)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寫出8、9的組成式。
(3)課件展示8的組成式,請幼兒驗證自己的答案。
(4)同樣方法學習9的組成。
3.將8、9的組成一同出示,給幼兒完整概念
(1)引導幼兒完整朗讀8、9的組成,
(2)引導觀察部分數的互換、互補規律。
三、講評結束,
表揚課堂上積極腦筋的幼兒,教師頒發小獎品,引起幼兒下次學習的欲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了解樂曲結構,掌握X、 XX節奏音型。
2、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打擊樂配器方案,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能在集體的打擊樂演奏中有意識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協調一致。
活動準備1、課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詞下載
2、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
3、圖片-園地和孩子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們高興嗎?
他們高高興興的要去干什么呢?
(啟發幼兒想象。)
二、感受音樂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
(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為什么這么高興?聽完之后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啊?)
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煉幼兒的聽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
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節奏音型。
(1)把節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奏,進行指正。
(2)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奏打出來,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
使樂曲節奏更加生動有趣。
(3)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范,用身體語言。
四、設計配器方案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五、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
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于對樂器的不了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并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啊?
表演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探索光的興趣。
2、感知光透過各種物品后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3、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并嘗試用符號記錄。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手電筒幼兒每人一個,并學會使用:各種顏色的布、皺紋紙以及各種玩具;“我的新發現”記錄圖、彩色筆、標志符號;一段舞臺燈光視頻、一段節奏強烈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人活動:出示電筒,激發幼兒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手電筒發出了什么顏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后,光顏色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準備了什么材料?(各種顏色的布、紙。)
2、討論: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3、小實驗: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生什么變化。(手電筒前面放上紅色的布,光就變成紅色:手電筒蒙上紫色皺紋紙,光就變成了紫色了…)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光變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
5、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我的發現”圖表上。
分析:教師讓幼兒在用手電筒和布、紙玩的過程中,自己去觀察、比較、發現。盡管幼兒觀察到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過他們個體經驗的整合,以及相互間的交流、補充、完善,使探索的結果全面而細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后,光形狀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還帶來了什么?(是各種各樣的玩具)
2、討論:玩具、手電筒一起玩一玩,光還會有什么變化呢?
3、實驗:用玩具和手電筒玩玩,看看光還會有什么變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電筒一起玩,光變出了好多小湯圓:光變出了一朵花,手電筒動花也會動……)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不僅顏色會變,形狀也會變。
5、幼兒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并在“我的發現”圖表上記錄新發現。
分析:在活動的推進過程中,教師在幼兒猜測一實驗一再猜測一再實驗的矛盾沖突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培養幼兒有步驟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觀看舞臺燈光視頻,制作彩色燈,師幼表演。
幼兒邀請客人老師當燈光師,自己當小演員,一起表演。
五、活動結束,幼兒快樂地離開大廳。
【活動延伸】
教師、幼兒、家長一起尋找資源,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其他的材料后,光還會發生什么奇妙的變化。
【活動反思】
剛開始進行“彩光變變變”活動時,我和小朋友都遇到了不少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和小朋友們共同實踐、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將活動不斷深入下去。
最初,我是一廂情愿地投放了手電筒、顏色鮮艷的皺紋紙,并預設孩子們會喜歡的活動過程,可結果讓人失望,孩子們的興趣只持續了十分鐘,是什么原因呢?我把遇到的問題請教聽課的老師,希望通過集體的智慧給我一些啟示。教師們建議我不妨先觀察小朋友們所感興趣的東西,再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深層次地挖掘。于是我潛下心來觀察思考,發現孩子們對“光”發生變化這一現象是很感興趣的,可是因為我投放的材料太單一,而我又講的過于投入,小朋友們很快就發現了規律,才造成了活動的停滯。于是,我物色了大量能讓手電筒光改變的材料,如糖紙、各色布、透明紙、水果泡沫網、雪花片等……親自試驗,試驗結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不僅顏色變得鮮艷漂亮,形狀也發生了變化。這些新發現使孩子們在新一輪的活動中感到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事實證明,追隨孩子們的興趣,根據孩子們的發展需要,選擇有價值、有意義的點進行活動,這樣更有利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構建相關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認識一些“蟲”字偏旁的字:螞蟻、蝴蝶、蜻蜓、蟬、蜜蜂。
2、發現帶“蟲”字偏旁的字與實物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蟲蟲動物圖片,識字卡片.
2、飛標、釣蟲臺、配對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進、出場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引入:蟲蟲王國游樂場今天第一天開業,邀請我們去參觀、游玩。
“去之前先告訴我你認識哪些蟲呢?”(毛毛蟲、蜥蟀) 音樂進場。
2、認識字:我們去看看蟲蟲王國有什么蟲(螞蟻、螃蟹、青蛙、蟬、蜜蜂)。
□ □□□□ 逐一出示五種蟲的圖片和字。認識一次
3、出示字復習一次。師:我們剛才看見了什么蟲?(螞蟻、螃蟹、青蛙、蟬、蜜蜂,師出示字卡,一邊貼在黑板上)
引導幼兒觀察分析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蟲”字旁)
4. 請幼兒說說帶有“蟲”字旁的字和表示的實物有什么關系。
5. 請幼兒猜猜,還有哪些字可能也有“蟲”字旁。
教師將孩子的猜測記錄在書面紙上,幼兒講出,師寫出來,制作《蟲蟲字報》。
6. 鼓勵幼兒繼續尋找帶“蟲”字旁的字,并記錄在《蟲蟲字報》上。
7、游戲:
a、有獎飛標:(猜猜我是誰)
b、釣蟲臺:(用我說一句話)
c、配對:送字寶寶給蟲蟲。
活動結束
這個游樂場好玩嗎?天快黑了,游樂場關門了,我們下次再來玩好不好?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6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03-08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六篇03-07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錦集7篇03-07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錦集10篇03-08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3篇03-08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錦集6篇03-07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錦集八篇03-06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錦集10篇03-0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錦集九篇03-02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錦集6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