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對應》幼兒園教案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空間對應》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空間對應》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進行上、中、下的空間方位辨識。
2、讓幼兒理解符號的含義,按照符號的指示對簡單的方位進行對應判斷,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重點難點
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和計數活動,理解數量的對應關系。
活動準備
1、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杯子數個。
2、三層的杯架。
3、表示上、中、下的圖示卡。
活動過程
一、 活動過程游戲導入
1、 組織幼兒安靜。
2、 游戲:拍拍小手。(規則:教師說出上面、中間、下
面等方位詞,請幼兒在相應的地方拍拍小手)
3、 小結游戲:你看,姚老師說“中間”,很多小朋友
就不知道怎么辦了,這樣好了,如果你們聽到姚老師說“中間”,你們就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嗎?
4、 再次進行游戲,適當加快速度。
小結過渡:小三班的小朋友反應可真快!姚老師喜歡和你們一起玩!不過今天姚老師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請小朋友幫忙,我們來看看是什么?
二、 師生互動活動
(一)出示杯架
1、提問:這是什么?
2、誰能幫我數數看這個杯架共有幾層?(指名幼兒
點數---教師指,幼兒集體點數)
3、“姚老師覺得第幾層第幾層的叫有點太麻煩,我們直接把這個三層的杯架分為上面、中間、下面。”
4、指名幼兒指出上面、中間、下面。
(二)、1、杯架是用來做什么的?(要求幼兒用完整的一句話回答)
2、師:“姚老師剛買回了一些新的杯子,正愁沒有地方放呢,現在好了,可以把它們放在這。你們看,這些杯子都有些什么顏色?(紅色、黃色、藍色)
3、誰能把這些杯子按顏色分開,然后把同一種顏色放在杯架的同一層上?
4、教師示范放一種顏色的杯子。
5、指名幼兒擺放并說說自己把杯子放在哪。(用上面、中間、下面表述)
6、指名幼兒用:x色的杯子放在上面(中間、下面)。
三、布題
師:“我們的杯子擺好了,姚老師要請你們去數一數杯架的上面、中間、下面的杯子各有幾個。“
1、 出示“√”符號,提問:這個符號叫什么?
2、 出示三層的表格。師:“等會兒這個‘√’跑到表
格的上面(中間、下面),你們就去數杯架上面(中間、下面)的杯子。
3、 教師分別出示表示上、中、下的圖示卡,請幼兒根
據圖示卡的指示去點數杯子
小結談話:小朋友們數得真好!我們不但要學會數數,而且還要學會做記錄。小朋友們請看:
出示黑板布題:(黑板上半部分畫有共三層的玩具架,在上中下層分別放有不同顏色的玩具車子數輛,下半部分是與書上形式相同的習題)
1、 引導幼兒觀圖。
2、 請幼兒看圖示的指示去點數相應位置的玩具車。
3、 教師提出練習要求:先看圖示---再去數數---最后
給相應數量的圓圈貼上顏色。
4、 教師示范一題。
5、 指名幼兒完成剩下兩題。
6、 交流反饋練習完成情況。
四、完成書上的評價練習。
教學反思
1、在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能夠分清上面、中間、下面,為下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
2、 出示杯架,幼兒很清楚地了解上、中、下的概念。
3、 在點數過程中,幼兒很認真,能夠正確點數。
4、本節課流程清晰,幼兒積極參與,能夠掌握空間與數的對應。
《空間對應》幼兒園教案2
引用:
空間智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種能力,是人的思維的一部分。幼兒的空間智能具有以下特點:
1、圖像思維,可清楚地說出視覺表象。
2、能輕松看地圖及其他圖表。
3、喜歡畫畫、泥工等藝術。
4、喜歡拼圖、下棋、走迷宮及類似的游戲。
5、喜歡想象,并創造出內心的表象。
6、喜歡看幻燈、電影或其他視覺上的表演。
7、有好的色彩感覺,經常用圖像來記憶。
活動準備:
磁性教具,幼兒用書,紅色圓卡10個。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自己選擇把同一種東西放在一個小格子里,直到把4種東西放完。
2、引導幼兒討論,每個格子里各有幾個東西。
3、教師與幼兒一起對比討論,兩個方格里,相同位置東西的數是否一樣。
4、請幼兒翻開兒童用書27頁,說說本頁的內容,有什么圖形?這些圖形都是什么樣的?
5、引導幼兒用手指著書中的圖,第一個中有幾個皮球?是什么顏色?第二格中有幾個皮球?是什么顏色?
6、請幼兒在桌子上,用圈圈板擺擺看,下面的第一格與上面的第一格里,對應一樣的是什么顏色,有幾個。
活動目標效果:
1、培養幼兒的對應能力。
2、培養幼兒的計數能力。
3、發展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
《空間對應》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坐標找到家,并有一定的空間位置對應能力。
2、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數學活動的魅力。
3、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根據坐標,找到對應的位置。
【活動準備】
平面樓房、動物卡片、數字卡片、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家住在幾單元幾樓呢?請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師:“小動物新建一棟樓房,要請小朋友去參觀(教師出示平面的樓房),這里就是小動物新建的樓房,我們看看這棟樓房有幾個單元,幾層樓呢?”
(二)復習鞏固
1、教師與幼兒一起幫小動物認識自己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
師:“剛才小朋友都幫忙數了數這棟樓一共有4個單元,4層樓,現在我們來看看里面都住了哪些小動物,看看這些小動物它們住在幾單元幾樓?”(寶寶兔的家住在1單元1樓(1,1);貝貝羊的家住在2單元3樓(2,3);胖胖豬的家住在3單元3樓,(3,3);嘟嘟牛的家住在3單元4樓(3,4)吱吱鼠的家住在4單元2樓(4,2))
師:請幼兒說說理由,幫助幼兒學會看坐標,快速地找到房間。
2、教師帶領幼兒游戲,找找自己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
(1)教師與幼兒一起認識房子的結構,看看這棟樓有幾個單元幾層樓。
(2)發房間卡給幼兒,請幼兒說說自己拿到的房間卡是幾單元幾樓。
(3)請幼兒拿著自己的房間卡自由找到自己的房間,教師個別指導。
(4)請個別幼兒說說你是怎么找到房間的。
(5)游戲:幼兒站在房子外面,幼兒在音樂開始后,開始找房間,看誰又快又準確的找到自己的房間。
(6)請幼兒到好朋友家做客,跟好朋友交換房間卡,根據自己手里的房間卡找到好朋友的家。
(三)幼兒操作練習
1、教師與幼兒一起看看還有哪些動物沒有住進新房子,它們分別住在幾單元幾樓。
2、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圖卡幫助小雞、小魚、小貓、小刺猬、小烏龜找到家。
(四)交流與分享
教師請幼兒到前面來和其他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幫助小動物們找到家的,先找到它住在幾單元,再找到她住在幾樓。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數學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正確;設計程序生活化;教學形式生活化。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很不錯,沉著、不慌張,親和力強。此次活動中教師的思路很清楚,教育目標達成很好,幼兒反應活躍,但是在游戲環節幼兒等待時間過長,顯得拉雜。游戲的環節一可以和環節三整合,環節二可以設計2座房子,避免幼兒的等待。在教師示范時,應進一步強化,先找幾單元,再找幾樓,可幫助幼兒思維清晰。幼兒自主操作練習中,可增加難度,如將房子增加為5個單元5層樓,更能充分體現教學的坡度,層層遞進,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挑戰自己。
推薦理由:
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選擇了“空間對應”這一內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幾單元幾樓”為切入點開始,讓孩子在游戲中感知空間位置對應,以幫小動物找家的方式將數學活動生活化,情景化,能進一步的加深幼兒的空間位置對應能力,能夠幫助幼兒學會按房間卡找到自己的房間。
小百科:空間是與時間相對的一種物質客觀 存在形式,但兩者密不可分,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從奇點爆炸之后,宇宙的狀態由初始的“一”分裂開來,從而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運動狀態等差異,物與物的位置差異度量稱之為“空間”,位置的變化則由“時間”度量。空間由長度、寬度、高度、大小表現出來。通常指四方(方向)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