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精選1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的含義,知道老師像媽媽一樣很愛小朋友。
2、能跟著老師用普通話朗誦兒歌。
3、體會媽媽和老師對小朋友的愛。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二、活動準備:
《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已有游戲經(jīng)驗“小孩真愛玩”。
三、活動過程:
(一)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引出兒歌
1、引導語:“為什么說媽媽好?平時在家里,媽媽為我們做什么?”
2、教師小結:媽媽幫助寶寶穿衣服,喂寶寶吃飯,給寶寶講故事,陪寶寶玩游戲。
3、提問:在幼兒園里誰幫助寶寶穿衣服,喂寶寶吃飯,給寶寶講故事,陪寶寶玩游戲呢?現(xiàn)在老師來念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我的.老師像媽媽。
(二)引導幼兒學習兒歌《老師像媽媽》
1、老師緩慢清晰地念出兒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
問:“你聽到兒歌里面說了什么?”
3、引導幼兒跟讀兒歌
(三)師幼共同游戲
引導語:你們喜歡老師嗎?愿意親親(抱抱)老師嗎?愿意和老師一起做游戲嗎?那我們來玩一個游戲 ,名字叫“小孩真愛玩”。(強調一遍游戲規(guī)則)
4、小結:以后在幼兒園有什么困難可以請老師幫忙,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我們。
(四)延伸活動:教師融入到幼兒的游戲中,與幼兒共同游戲。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對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我采取了多種教育方式,包括平時的個別教育,以及語言故事、兒歌的多種教育方式等,但效果仍然不是很明顯。最近,我就發(fā)現(xiàn)班上大多數(shù)幼兒習慣在教室里吃早餐, 吃完早餐后幼兒就順手將塑料袋和牛奶瓶等垃圾仍在地上或放在抽屜里,而且桌子上也弄得很臟。看到這樣的場面,我想到了用實際的、可操作的教學活動來教育他們,使他們真正從認識、情感上意識到自己這樣做不僅沒有講衛(wèi)生,而且也沒有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于是我設計了本次社會領域活動——《我是老師的小幫手》。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自己亂仍垃圾,不講衛(wèi)生是一種不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幼兒初步講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培養(yǎng)幼兒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情感。
3、使幼兒懂得自己有一雙能干的小手,在生活和學習中,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幼兒體會勞動是 光榮的。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 知識準備:幼兒已學的兒歌《小小手》;
2、 圖片準備:幾張清潔工打掃衛(wèi)生時的圖片;
3、 物質準備:若干塊檫桌布,若干把掃帚。
活動過程:
1、 以兒歌《小小手》做為導入,提高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興趣。
引導幼兒念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一只左來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個手指頭;我有一 雙小小手,會洗臉來會梳頭,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們的好幫手。”
提問:“兒歌里說的是什么呢?”
(老師引導幼兒進行自由闡述)
2、 提問:“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小小手,那你們的小手會做什么事情呢?”
幼兒自己回答:我會幫媽媽洗衣服,我會幫媽媽洗碗,我會自己穿衣服,我會自己吃飯……
3、 出示圖片
提問:“圖片上是誰呢?她在干什么?
幼兒:“是清潔工,她在打掃衛(wèi)生。”
老師:“清潔工打掃衛(wèi)生辛苦嗎?你們以后還會亂仍垃圾嗎?”
4、 提問:“請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沒有垃圾?是誰仍的?桌子上干凈嗎?怎樣才能讓教室變干凈?”
(讓幼兒明白老師也是幼兒園的清潔工,讓小朋友自己打掃衛(wèi)生也就是幫助老師,使他們知道以后不能亂仍垃圾。)
5、 讓幼兒分組進行實際操作性勞動,強調每一組幼兒具體分工,老師分發(fā)清潔用具給幼兒。
教學反思:
生活瑣事是孩子們每天都會碰到的,很多不起眼的瑣事都有著很大的教育潛力。小班幼兒可塑性很強,他們一些不良行為習慣都是完全能夠進行教育的,對幼兒行為習慣教育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職責。老師可以利用家長會的時候,和家長們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幼兒在家時,家長可以讓幼兒做一些簡單家務,一方面讓他們體會勞動是光榮的 。另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相互結合,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教育孩子,才能夠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學習講述人物的方法,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加深幼兒熱愛老師的情感。
認讀:“我的老師”。
活動準備:
錄音機、歌曲<我的老師像媽媽>、輔導一名幼兒先講述<我的老師>。
活動過程:
1.請出被輔導的那一位幼兒講述<我的老師>:“我的老師姓_,她長得很好看,皮膚白白的,眼睛亮亮的,頭發(fā)又直又長。每天她都早早來到教室,把活動室收拾得干干凈凈的。她的脾氣特別好,特別愛笑……。”
2.幼兒分組,5人一組,講述“我的老師”。
3.游戲“我給老師打電話”,讓每位幼兒跟老師說一句最想說的話,增強對老師的感情。
4.欣賞歌曲《我的老師像媽媽》。
總結分享:
唱歌《我的老師像媽媽》,進行表演。
活動評價:
能講述老師的外貌特征、一日工作和對自己的關懷。
能用一些詞匯進行講述。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4
一、教育目標:
通過游戲、談話熟悉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活動準備:
一些教師關心孩子的情景錄像。(如:安慰孩子,帶孩子活動)
班上老師的照片各一張,各種手工制作材料。
歌曲《我的幼兒園》
三、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老師的單人錄像)
T:你們看到誰?(×老師)她們是哪個班的老師?有幾位老師?
T:老師在干什么?
T: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老師?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說: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T: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
(三)操作活動“送給老師的禮物”。
在音樂伴奏下請幼兒為自己喜愛的老師做禮物。
四、親子活動:
家長根據(jù)老師的'外貌特征,平時行為等進行描述,讓孩子猜一猜是哪位老師,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自己班上的老師。
五、活動評價:
通過提問讓幼兒了解班上的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1.你們班上有哪些老師?
2.你喜歡她們嗎?
3.老師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萌發(fā)師幼之間相互關愛之情,能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重和熱愛。
活動準備
PPT《我和我的老師》、幼兒與老師照片、幼兒每人為老師準備的一個驚喜(手工作品)。
活動重、難點
重點:萌發(fā)師幼之間相互關愛之情,能大膽表達對老師的尊重與熱愛。
難點:能大膽表達對老師的尊重與熱愛。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請幼兒說說自己班內有幾名老師,介紹一下自己的老師,說說老師的相貌特征等,引入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散文詩,感受教師對幼兒的.關懷和愛護。
(1)播放視頻,欣賞散文詩第一段內容。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老師的本領,回憶老師與小朋友做游戲的場景,使幼兒感受老師與小朋友相親相愛,親密無間。
播放視頻,欣賞散文詩第二段內容。
(3)請幼兒說說小朋友與同伴產(chǎn)生矛盾時教師是怎樣解決的,當小朋友受了委屈,老師又是怎樣安慰自己的。體現(xiàn)老師對幼兒的愛護之情。
播放視頻,欣賞散文詩第三、四段內容。
2.展示教師與幼兒生活中的照片,使幼兒更深的感受到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懷。
教師總結:孩子們,還記得當你們剛剛來到幼兒園哭喊著找媽媽的時候,是你們的老師抱著你,一哄就是一整天,細心的喂你吃飯,陪你入睡。當你慢慢的熟悉幼兒園,與小伙伴奔跑打鬧時跌倒,老師急切的關心你,有時還會心疼的流眼淚。當你們?yōu)橥瓿梢患露吲d時,你們的老師會驕傲的為你伸出大拇指。老師是多么的關心你們,愛你們。孩子們,你們現(xiàn)在最想說一句什么話送給你的老師。
3.引導幼兒表達對老師的關愛及熱愛之情。
(1)說說如果當老師遇到困難或害怕的事,你們會怎樣幫助她。
(2)請幼兒說說平時做過什么關心老師、幫助老師的事。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的是長大了,懂得關心老師,愛護老師,有時還能做老師的小幫手。我相信你們的老師聽后一定非常的感動。
(3)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并嘗試朗誦。
三、結束部分
老師愛著小朋友,小朋友也關心著老師,小朋友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愛,今天還為老師準備了一個驚喜,把禮物送給老師。大聲的說出你對老師的愛。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①喜歡音樂歌唱活動,學會唱這首《我的老師像媽媽》。
②理解歌詞內容,用歌唱表達對老師的`喜愛之情,感恩老師。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節(jié)奏準確。
【活動難點】理解歌曲內容,學會用唱歌的方式表達愛。
【活動準備】歌曲《我的老師像媽媽》。
【活動過程】
一、歌曲欣賞,自然導入
教師彈唱,幼兒傾聽,自然引出教學內容。
由教師彈唱歌曲,引發(fā)幼兒興趣,對歌曲節(jié)奏初步感知,對歌詞內容初步記憶。
二、了解歌曲內容,識記歌詞。
①教師再次示范唱,幼兒仔細聽(讓幼兒帶著問題聽歌曲,會更認真的聽歌曲內容)
②教師與幼兒問答,熟記歌曲內容
師:小朋友剛剛聽到老師唱了什么嗎?
幼:老師像媽媽
師:小朋友熱愛老師嗎?
幼:熱愛
師:老師會教我們什么呢?
幼:講故事、寫字、畫畫……
③再次傾聽老師彈唱,增強歌曲,節(jié)奏記憶
三、學唱歌曲
一句一句跟唱,不斷重復,教師也可以與幼兒進行游戲,歌詞接龍等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四、集體唱(可進行比賽、分組的形式唱)
游戲可以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正是我們所說的寓教于樂,在音樂活動的教學中切記不要忘了鋼琴的重要性,借助鋼琴,幫助孩子掌握節(jié)奏。
活動結束表演唱(請小朋友們到臺上表演唱,并要求唱完給老師一個擁抱,說“老師,我愛您!”)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有表情的朗誦兒歌,并嘗試將自己感受到的本領編在兒歌里。
2、能大膽在同伴面前較連貫地講述班級老師的本領。
3、喜歡老師,產(chǎn)生愛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黑板、粉筆
2、抒情的背景音樂
3、響板
活動重、難點:
能有表情的朗誦兒歌,并嘗試將自己感受到的本領編在兒歌里。
設計思路:
1、談話導入:以談話的形式,引發(fā)幼兒講述的興趣。
討論:你喜歡老師嗎?為什么?老師有哪些本領?
2、教師展示自己的本領,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現(xiàn)場展示繪畫本領,幼兒觀察并說出老師畫的是什么?小動物長得什么樣?(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小熊圓耳朵”、“小兔短尾巴”、
“小貓捉老鼠”、“小狗啃骨頭”)
(2)幼兒夸夸老師畫畫的本領,學習詩句“我的老師本領大,樣樣東西都會畫。”
3、幼兒學習兒歌,并有表情地朗誦
(1)教師和幼兒說說兒歌中小熊、小兔的`可愛形象,并引導幼兒做一做動作,同時用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小熊是粗粗的聲音,小兔是輕輕的聲音,夸獎老師是自豪的聲音。
(2)請幼兒想一想并試一試不同的朗誦方式
配上小響板,用快板書的方式朗誦或加上背景音樂有感情的朗誦,也可以分組分句朗誦。(還可以有更多形式引發(fā)幼兒朗誦的興趣)
4、幼兒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據(jù)自己老師的本領進行創(chuàng)編兒歌。
討論:老師還會畫什么?老師除了會畫畫還會哪些本領?(如唱歌、講故事等)
請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兒歌,并交流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
5、活動延伸
開展“我有本領”活動,請幼兒用畫畫或表演等方式交流向老師學到的本領,并感謝老師。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自編繪本《我的超人老師》,運用“超人”這一生動的形象,在幼兒園的生活情境中,當幼兒遇到困難與問題時,展現(xiàn)出“超人老師”的無所不能,通過閱讀理解,使幼兒了解老師的本領,感受老師對幼兒的愛與關懷,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舒緩了幼兒入園的焦慮感。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的的各種本領,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能告訴老師。
2、理解繪本內容,認真觀察畫面,大膽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表達對老師的愛。
3、喜歡自己的老師,愿意與老師交朋友。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了解幼兒園的環(huán)境、認識自己的.老師。
2、物質準備:《我的超人老師》繪本、課件。
活動過程
1、了解繪本封面,引發(fā)閱讀興趣。
提問:這是哪里?她是誰?
小結:她就是幼兒園里的超人老師,她的本領可大了。
2、完整講述繪本,初步理解繪本內容。
提問:繪本的名字是什么?超人老師都有哪些本領?
3、觀察畫面內容,分段講述理解。出示多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朋友遇到了哪些困難,超人老師是怎樣幫助他們的?
4、幼兒自由講述。
幼兒自主閱讀繪本,教師適時幫助,指導幼兒用簡短的語言進行講述。
5、討論:你喜歡超人老師嗎?為什么?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新來的老師,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并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2、懂得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
3、萌發(fā)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兒歌《老師本領大》、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2、玩具電話一臺。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啟發(fā)幼兒談談自己班上的老師。
師提問:是哪位老師給小朋友盛飯、盛菜,讓小朋友吃飽的?
二、了解班上老師,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并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1、知道老師很關心、愛護他們。
2、老師會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師:我們在幼兒園學會了哪首兒歌,是誰教小朋友的?(念兒歌《老師本領大》)我們在幼兒園還學會了什么歌?是怎么學會的?(唱一唱已學會的歌,如《我愛我的幼兒園》)
看!這是小朋友畫的圖畫,是誰教你畫的?
3、教師小結。
師:班上新來的老師,她們都很喜歡、關心小朋友;誰有什么困難,老師都會幫助他,就像小朋友的媽媽一樣;老師還會教小朋友許多本領,也教小朋友玩好玩的游戲。
三、玩游戲“打電話”。
師: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師。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
師小結:當你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幫忙,或打電話和老師說一說自己開心與不開心的事兒!
活動延伸:
萌發(fā)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中我也設計了許多問題來為目標服務。如你喜歡你們的.老師嗎?你喜歡的老師是長什么樣子的?你為什么喜歡喜歡你的老師呢?等等。一個個問題下來,孩子們都答的非常好,當被問及你喜歡的好老師是誰,長什么樣時,有的孩子說是楊老師,長長的頭發(fā),教我們畫畫、給我們講故事等,還有的說是小張老師,圓圓臉的,教我們唱歌,跳舞,還有張老師,給我們送飯,分餐點等等。孩子們的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那感恩的心。我們不要以為孩子們小不懂事,其實她們什么都懂,你對她們的好,她們都知道,當你聽到孩子們說喜歡你,教會她們知識,要感謝你的時候,我想無論哪位老師都會由衷地感到高興的吧,特別是像我這樣的新老師,和這群可愛的孩子們一起來園,一起成長,她們是我的縮影。當聽到一聲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我愛你時,我覺得我選擇教師是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大膽嘗試用動作表演歌曲。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有發(fā)聲練習的經(jīng)驗。
2.物質準備:音樂、播放器、大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游戲引入。
引導語:9月10日式老師的'節(jié)日,我們來玩問候游戲。
二、熟悉歌曲,理解內容。
1.引導幼兒談論教師的工作:教師每天都做了些什么?怎樣關心小朋友?你們覺得老師像家里的誰?你們愛老師嗎?
2.欣賞歌曲。
播放歌曲,請幼兒欣賞。
提問:聽了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歌曲里說了些什么?
教師小結,幫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再次播放歌曲,讓幼兒欣賞,鼓勵幼兒跟唱歌曲。
三、跟唱歌曲。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跟唱。
2.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可以用那些動作來表演歌曲呢?
3.教師篩選幼兒的動作,用簡筆畫記錄在大紙上,制作成舞蹈動作圖譜。
4.引導幼兒學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內容。
5.引導幼兒集體表演歌曲。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老師的敬愛之情,激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心意。
2、通過兒歌欣賞活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及口語表達能力。
3、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活動分析:
重點——了解教師節(jié)的有關常識,并能大膽地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難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
知識——請家長在家中與幼兒討論用什么方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熱愛之情。物質——布置老師愛我的照片展。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引導幼兒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二、利用《老師愛我》的.照片展,激發(fā)幼兒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之情。
提問:照片上的老師在干什么?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老師關心愛護小朋友時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為什么?
三、通過欣賞詩歌《我的老師真正好》,激發(fā)幼兒愛老師的美好情感。
1、完整欣賞詩歌。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掌握詩歌內容。
提問:老師都教小朋友什么本領?當你的衣服扣子掉下來的時候,老師是怎么做的?當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老師是怎么做的?
3、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四、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句祝福老師的話。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在與老師、伙伴玩水游戲中,感知水會流動的特性和清潔、澆灌的用處,知道節(jié)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通過幼兒初步嘗試的探索過程,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 各種會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顏料和一盆水。
2. 家長與幼兒一同探討有關“水”的話題,豐富對水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分組玩水,進行水的操作探索,感知水的特性。
1.將幼兒分為四組,給每組幼兒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動。在幼兒自由探索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幼兒在做每一次嘗試之前,先猜一猜都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2.教師在每組進行巡回指導,在指導過程中,
1)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水會流動的特性。
2)讓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
3)讓幼兒感知水上物體的浮沉。
二、幼兒共同討論自己觀察到的水。
1.組織幼兒說說自己在玩水的過程中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樣玩的,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會流動的特性,了解水可以把手洗干凈的用處等)
2.幼兒講述后,教師做簡單小結,請大家表揚玩水時最干凈最節(jié)約用水的一組小朋友。
三、幼兒觀看“水”的廣告宣傳片,教師與幼兒談話,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水的用處大。
1.教師請幼兒討論:我們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水,都用水做些什么?(讓幼兒知道: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
2.教師延伸幼兒話題:水的用處很大,怎樣就能做到節(jié)約用水?(提示幼兒結合日常生活說一說喝水時拿緊杯子不要灑水,洗手不要磨蹭時間,洗完要關水龍頭。)
四、游戲:“吹泡泡”。
教師在水里加上洗潔精和肥皂粉,帶領幼兒一同吹泡泡。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3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班的莊老師昨天穿了件新衣服,換了個新的發(fā)型,小朋友們都說莊老師變漂亮了。由此我設計本次繪畫課。
活動目標
1、學習畫人物的畫法。
2、培養(yǎng)幼兒細微的觀察能力,進一步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膽表現(xiàn)。
3、培養(yǎng)幼兒對各種顏料的認知。
4、激發(fā)幼兒熱愛教師,愿意和教師做好朋友的情感。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由于孩子年齡小,加上思維能力不強,因此學畫人物有很大的難度;同時由于幼兒天性活潑、愛動,因此讓幼兒靜下心來畫畫也有一定的難度。
活動準備
輕音樂,教師的范例畫(先畫一張教師的畫像)一張,繪畫工具(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通過提示小朋友老師的衣著和發(fā)型,來引導小朋友產(chǎn)生畫畫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陳老師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老師的頭發(fā)扎起來了;
老師今天的衣服很漂亮。
討論老師那里漂亮,高訴幼兒一個人的漂亮不光在外表。
師:那你們喜歡陳老師嗎?
幼:喜歡!
師:那么怎樣才能把老師漂亮的樣子記錄下來呢?
幼:畫下來;用彩筆把老師畫下來;用照相機照下來……
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畫老師,大家說好不好?
幼:好…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幼兒產(chǎn)生繪畫的興趣后,教師就開始準備讓小朋友進行繪畫,首先要引導幼兒繪畫都需要什么?以提問的形式引出繪畫的工具和原料:油畫棒、畫紙,在教授繪畫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在黑板上貼上一張事先準備好的范例,然后先提示人物應該首先畫什么,其次再畫什么,還是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幼兒以先畫頭,在畫身體。畫頭的時候要注意五官(頭—眼—鼻—嘴—耳)的順序,要一樣一樣的引導幼兒進行繪畫,同時注意引導幼兒抓住人物的特征,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注意力。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指導幼兒進行繪畫的時候,要讓幼兒認清各個部位的顏色,及需要的油畫棒,正確地引導幼兒對顏色的認知。之后要播放一些輕緩的音樂,在音樂中讓幼兒自己進行繪畫,同時教師在一旁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當所有的人都結束畫畫以后,教師要組織大家對作品進行欣賞,讓所有的幼兒都有上臺展示自己作品的時候。展示之后要以貼紅五星的形式進行評比,每個小朋友都要貼,畫的`好的要多加一個,這樣可以減少幼兒的心理差距,同時也減少幼兒的排異情緒。
四、引申環(huán)節(jié)
通過對繪畫作品的評比,讓幼兒對繪畫基礎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增加幼兒同教師的互動性,增強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和力,提高教師的教育質量。
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讓我認識到了孩子們得表達能力其實很簡單,他們口中的“美”和“漂亮”是他們表達自己認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在激發(fā)幼兒自由表達和個性創(chuàng)造方面多進行研究,已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多找?guī)孜唤處熞黄甬斢變旱睦L畫模特,同時多給幼兒一些觀察的時間。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漫畫的方式畫自己的老師,能夠畫出每位老師的主要特征。
2.學會比較觀察,能發(fā)現(xiàn)老師的不同之處,產(chǎn)生與老師的親近感。
活動準備:
1.水彩筆
2.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教師幫助幼兒了解人物漫畫的繪畫特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建議設計以下提問:圖片上的人是誰?你是怎么認出來的?這幅畫把兩個人的哪個地方夸大了?引導幼兒說出成龍的發(fā)型、大鼻子、小眼睛等特征,金龜子的服裝、頭飾等特征。
小結:這種把一個人的某一個明顯的外形特征或者標志性的穿戴,或者性格特點,進行夸張表現(xiàn)的繪畫形式就是漫畫。
2.幼兒分組討論,發(fā)現(xiàn)班級三位老師的特點,重點從外形特征、標志性的穿戴、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出對班級三位教師的認識。如:老師身材比較胖,老師喜歡穿紅色的衣服,老師平時喜歡愛笑等。引導幼兒說出如何畫出老師的特點。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繪畫前引導幼兒想清楚要畫誰,表現(xiàn)他的.什么特點。
(2)教師適當提醒幼兒,將人物的主要特征畫得大而突出,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畫的是誰。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可引導幼兒對作品進行猜想,說出猜想的理由。如:你看出來哪幅作品畫的是老師?從哪個地方看出來的?最后評選出最佳漫畫家。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了解班級老師一天所做的事情及其意義。
2、能夠通過討論、交流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3、感受老師對小朋友的關愛,產(chǎn)生熱愛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老師工作的圖片、歌曲《老師,再見了》
活動過程:
一、談話“你的理想是什么”引入
師:長大了有什么理想?想當什么?小結: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愿望,有的人想當醫(yī)生,有的人想當警察,還有的人想和我一樣,成為一名教師。
二、了解教師工作的特點,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
1、猜猜我的好老師。
師:你們班有幾位教師?喜歡班上的老師嗎?我來說老師的特點,你們猜猜是誰?小結:小朋友很厲害,一下就猜出是哪位老師,班上老師的本領真大,你們很幸運,有這么優(yōu)秀的老師陪你們度過幼兒園的'生活。
2、了解老師的工作特點。
(1)師:班上的老師辛苦嘛?
師:老師每天都是怎么工作的?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如:掃把、黑板、洗褲子、睡覺、鍋、教研照片,……
(3)幼兒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圖片講述教師的工作內容。
3、小結:班上的老師都很辛苦,每天要給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打掃衛(wèi)生,讓班級環(huán)境更加明亮,帶小朋友上課做游戲,讓大家學到更多的知識,洗小朋友尿濕的褲子,拉屎的褲子,中午不能休息照顧小朋友午睡,一直到大家都回家了。老師還要備課準備明天小朋友活動的教具,學習,充實自己的大腦。
三、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式對老師表達熱愛之情
師:老師這么辛苦,這么愛小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老師呢?
(鼓勵幼兒對老師說一句悄悄話,特別是膽小的幼兒,抱抱他,親親他,幫助他勇敢表達。)
師:再過一個多月,我們就要畢業(yè)離開幼兒園了,離開和你們朝夕相處三年的老師,如果讓你對老師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怎么說。
四、播放歌曲“老師再見了”的同時,教師梳理小結。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所有教師的節(jié)日。
2、在活動中感受老師對幼兒的愛,幼兒對老師的愛,并能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對老師的.愛。
活動準備:日歷、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通過談話了解教師節(jié)是哪一天
邊談話邊小結: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是所有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高中老師,大學老師共同的個節(jié)日。
提問:為什么要創(chuàng)設教師節(jié)呢?
二、感受老師的愛
1、播放課件(如老師教小朋友上課,給小朋友分飯,和小朋友做游戲等,使幼兒感受老師對他們的愛)
2、提問:老師都幫助小朋友做過哪些事情?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教師適時幫助幼兒組織語言。
3、師:你喜歡老師嗎?為什么?
因為幼兒以分組的方式充分交流,表達對老師的愛,教師巡回指導,豐富幼兒談話內容。
3、師:你應該怎么樣愛老師?關心老師?
三、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式對老師表達熱愛之情
1、鼓勵幼兒對老師說一句悄悄話,特別是膽小的幼兒,抱抱他,親親他,幫助他勇敢表達。
2、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用演唱、表演節(jié)目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愛
3、教師肯定每一位幼兒的表現(xiàn),并且表達對每名幼兒的愛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7
一、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后,在我們的美術園本課程中幼兒開始接觸人物寫生。這要求幼兒有細微的觀察能力,老師是幼兒最熟悉的人物形象,因此,我為幼兒設計了這次活動。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人物寫生,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們把難點分成幾步開展。如這一次是面部特征,下一次可以是體形等。這一次是觀察,下一次可以觀察側面。這樣分步進行,會更有利于幼兒表達、表現(xiàn)。
二、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細微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引導幼兒抓住人物的面部特點大膽表述。
2、通過對老師的描述加深對老師的感情。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對好朋友面部觀察的經(jīng)驗。
2、紙、筆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表情游戲
師:先做一個開心的,哈哈!再做一個傷心的,嗚嗚!(幼兒做相應的表情)
(二)、引導觀察:
1)師:你有好朋友嗎?請你說一說他長得怎么樣?讓其它小朋友猜一猜?(個別幼兒講述)
2)師:小朋友的觀察能力很強,現(xiàn)在要請你們觀察一位老師的頭部,請你說說這位老師有長得怎么樣?
3)請你們再觀察另外一位老師,這回要請小朋友先觀察老師的臉型,接著是發(fā)型,最后是五官。
4)比較一下兩位老師的頭部有什么不一樣?
5)小朋友觀察的這么仔細,干脆我們來為老師畫一張畫吧。請老師們評一評誰畫的最像。
6)那你想畫哪位老師?她正在干什么呢?
(三)、幼兒操作、寫生
老師提醒:可以邊畫邊觀察,有順序地畫。
(四)、評價
師:請小朋友介紹一下自己的畫,畫的是誰?像不像?她在干什么呢?
還可請小朋友猜一猜我畫的是哪位老師。
相關內容
給喜歡的人畫像
目標:培養(yǎng)幼兒細微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引導幼兒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膽表現(xiàn)。
準備:不同臉型人物的范畫兩張。
過程:
一、導入。
1.組織游戲《猜猜我是誰》,請幼兒閉上眼睛用手觸摸被猜幼兒的臉,然后說出被猜幼兒的`姓名,并引導幼兒說說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如,他的臉比較長、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2.請幼兒說說你喜歡的人是誰,他長的什么樣?引導幼兒說出人物的典型特征。
3.幼兒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人的臉,再與畫冊中的人物相比較,看與哪一張臉相同。
4.請幼兒為自己喜歡的人畫一張像,引導幼兒把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現(xiàn)出來。
二、作畫。
1.幼兒開始作畫,教師為作畫有困難的幼兒做指導。
2.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說出范畫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引導幼兒抓住典型特
3.征大膽表現(xiàn)。
三、欣賞。
1.師生共同欣賞作品。
2.猜猜你畫的是誰。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 篇18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創(chuàng)設墻飾“我和我的老師”,展現(xiàn)老師和小朋友平時一起活動的照片和繪畫。
2、開辟“我的老師”主題墻:一是用照片或漫畫、圖像等形式展示班級三位老師的風采;二是將采訪中發(fā)現(xiàn)的老師的形象,用繪畫的形式進行表征,取名為“老師辛苦了”。
3、常規(guī)區(qū)的材料投放,美工區(qū)投放裝飾相框、皺紋紙、刮蠟畫等操作材料,益智區(qū)投放1~10的實物和數(shù)字卡片,增設角色區(qū)“幼兒園”。
生活活動
1、引導幼兒關心班級中共同的事情,主動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
2、鼓勵幼兒主動去認識、結交新朋友,享受與新朋友一起游戲的樂趣。
家園共育
1、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關于教師節(jié)的來歷、社會上尊師重教的新聞資料等,增強家長與幼兒對教師的尊敬與熱愛。
2、幫助幼兒了解9月14日是世界地球清潔日及世界地球清潔日的意義,帶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去超市購物盡量不索要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快餐盒;生活垃圾做到分類;少開一天車,多走一天路等。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活動
1、“我和我的老師”: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的韻律美,并能有感情的朗誦。
2、“訪問老師”:了解自己的老師,密切與教師的感情,學會感恩。
3、“我的老師”:嘗試用漫畫的方法畫自己的老師,能夠畫出每位老師的主要特征。
4、“10以內數(shù)的比較”:正確感知10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探索、發(fā)現(xiàn)自然數(shù)列的等差關系。
5、“我愛你”: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現(xiàn)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
1、“制作相框”:嘗試用折疊、粘貼的方法制作相框,并能用多種材料采用對稱、間隔等方法進行裝飾。
2、“送給老師的花”:嘗試看步驟圖折紙花,并用送花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感情。
3、“我的同伴”:運用漫畫的繪畫方式為同伴畫像,能畫出同伴的顯著特征。
益智區(qū):
“猜猜數(shù)字兒”:運用掌握的“10以內自然數(shù)列的等差關系”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推理游戲。
閱讀區(qū):
1、“我和老師的故事”:閱讀自制繪本,并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和老師發(fā)生的故事。
2、“寫給老師的信”:能夠用符號、圖畫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情感。
3、“閱讀與10以內數(shù)的比較有關的書”:理解故事內容,鞏固自然數(shù)列中的等差關系,感受鼴鼠伯伯的勤勞、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德。
角色區(qū):
1、“我當小老師”:能再現(xiàn)日常生活中和老師發(fā)生的事情,樂于扮演老師,感受教師的工作。
2、“我做小記者”:了解并掌握小記者采訪的技巧,并能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設計問題。
戶外活動:
1、“紅花獻給好老師”:能靈活的側身穿過50厘米高的障礙物障礙物,鞏固側身鉆的動作要領。
2、“好玩的梯子”:能用梯子做攀爬、鉆、跳等的動作,掌握手腳交替向上攀爬的動作技能。
3、“小蝸牛旅行記”:能聽口令迅速變換隊形,學習螺旋走。
4、“穿地道”:能聽信號原地轉向和改變方向走。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老師03-13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老師》03-13
幼兒園我老師主題教案01-05
幼兒園中班我的老師教案01-11
幼兒園大班我的老師教案08-29
幼兒園大班我的老師教案最新09-24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17篇09-06
幼兒園《我的老師》教案(20篇)08-04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老師》6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