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秋天的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9-24 15:36:3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1

  教學一:桔子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進一步加深對秋天水果—桔子的認知。

  2、培養幼兒對寫生畫法的興趣。

  教學形式:

  通過實物觀察,使幼兒生動、細致地發現桔子的特征(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等。在幼兒觀察、交流、總結的基礎上,請幼兒寫生桔子,教師不出示范例,鼓勵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桔子的真實顏色用各種顏色的畫筆表現出來。

  教學二:樹葉變黃了

  教學目標:

  1、激發、鼓勵幼兒在大自然中探索、發現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秋天樹葉會變成黃色,并會飄落。

  教學形式:

  我們選擇戶外的形式就是為了讓幼兒與這些樹、樹葉有更直接、更親密的接觸,只有這樣才能更真觀、更生動地認知樹和樹葉。

  教學三:我是一片小樹葉

  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中樹葉飄落的情景。

  2、練習count游戲。

  教學形式:

  以音樂貫穿教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游戲教學中學習相關知識和能力。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秋天的聚會”情景表演,對分角色表演感興趣。

  2.能在材料、錄音磁帶和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秋天的聚會”情景表演。

  3.能復述“秋天來了,看看看,我的頭發變黃了”“秋天來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等句子。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能在材料、錄音磁帶和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秋天的聚會”情景表演;能復述“秋天來了,看看看,我的頭發變黃了”“秋天來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等句子。

  活動準備

  1.錄音機及《秋天的聚會》的錄音磁帶,石榴、小麥、黃豆、棉花的頭飾。

  2.故事圖片。

  3.幼兒與教師共同收集一些材料,用于裝扮玉米、豆莢等角色形象。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聽錄音,學動作。

  (1)教師:“聽到玉米說‘我的胡子長長了’,小朋友們指出圖片上的玉米,學玉米捋自己的胡子的樣子。”

  (2)幼兒聽錄音,教師在掛圖上粘貼詞語卡片并做相應的動作。幼兒可以一邊聽,一邊模仿。

  2.展開部分:角色表演。

  (1)將幼兒分成五組,每組為一種谷物,讓幼兒邊聽錄音,邊進行情景表演。

  (2)每一組選一名代表,到前面來邊聽錄音邊表演。

  (3)把幼兒帶到室外,邊聽教師講,邊進行表演。

  3.結束部分:各組互換角色進行表演,教師對幼兒的表演給予相應的表揚和鼓勵,讓幼兒發現自己的'優點,增強自信心。

  4.活動延伸

  表演區:教師將實物和錄音機擺放在表演區,幼兒自由活動是可以表演。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情景表演,幼兒喜歡并很高興參加角色表演;在教師的支持和引導下,幼兒進行“秋天的聚會”的表演,氣氛活躍;絕大部分幼兒能很流利的復述簡單的語句,而個別漢語水平不太好的幼兒復述語句時不太流利,對這幾名幼兒還需要多加練習提高漢語水品。

  小百科:秋天,又稱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北半球為9至11月,南半球為3至5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氣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學標準是:炎熱過后,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22度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低于10度時秋季結束。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農作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體驗秋天豐收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兒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4.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幼兒圍繞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農民伯伯田間勞作場景錄像

  2.每位幼兒帶1-2個水果或蔬菜

  活動過程

  一.提問激發幼兒談話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秋天嗎?

  那你最喜歡秋天的什么?

  二.引導發現

  1.觀看錄像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農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農民伯伯是怎樣勞動的,我們來學學好不好。(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小朋友你們看農民伯伯在勞動的時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們要怎樣做呢?(愛惜糧食)

  2.小朋友秋天還有許多的水果和蔬菜,你們最喜歡吃什么?為什么?

  三.交流討論(給水果.蔬菜找家)

  1.幼兒向小伙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是什么?

  2.把帶來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區或蔬菜區。

  3.幼兒自由交談,學會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名稱、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進行分類。

  小百科:秋季的主要氣象災害有:華西秋雨、南方寒露風、霜凍及低溫冷害。總體來講,進入秋季,太陽高度角漸低,溫度漸降;秋風送爽、炎暑頓消、碩果滿枝、田野金黃。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農作物或果樹,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體驗秋天豐收的快樂。

  2、能圍繞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交談。

  3.教育幼兒尊重成人的勞動,愛惜農作物。

  活動準備:

  1、幼兒多次了解過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收獲許多的水果、蔬菜,并知道其中的一些名稱。

  2、農民田間勞作場景的錄像。

  3、每位幼兒帶1-2個水果或蔬菜,在教室的一角布置“豐收的季節”展覽。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通過提問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2、你們喜歡秋天嗎?最喜歡秋天的什么?(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討論對秋天的認識)。

  二、引導發現

  1、觀看農民田間勞作場景的錄像。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圍繞話題進行談話,拓展話題。

  “農民伯伯在干什么?”(如收割、脫粒、揚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小結:農民伯伯為了給我們種糧食,辛苦了一年,我們要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2、秋天還有許多好吃的水果和蔬菜,你最喜歡吃什么?為什么?

  (引導幼兒在別人談話過程中,積極參與談話和補充談話的內容,表達自己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秋天是各種植物收獲的季節。)

  三、交流討論

  幼兒自由結伴進行交談,學會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的名稱、外形、味道及用途。

  (教師巡回參與幼兒的交談,提醒幼兒圍繞話題輕聲談話,不影響別人。)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散文詩,理解散文詩歌的內容。

  2、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天的景象,學習詞語“光禿禿”。

  3、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替換詩歌中的樹葉,初步感知詩歌仿編活動,了解秋風還會做哪些事情。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天的景色,了解秋風還會做哪些事情。

  教學難點:仿寫詩歌。

  活動準備

  1、圖片(光禿禿的樹和紅葉子)。

  2、蒲公英的圖片。

  3、活動前幼兒有觀察秋天的經驗。

  4、幼兒用書《秋風帶我去旅行》。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1)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現在吹的風叫什么風呢?

  (2)聽一聽今天秋風帶誰去旅行呢?

  2、欣賞配樂詩朗誦。

  (1)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

  (2)誰和秋風一起去旅行了?

  3、教師演示圖片,朗誦散文,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秋天的時候,誰排隊去南方呀?

  (2)一片樹葉掛在什么樣的樹上呢?

  (3)秋風是怎樣吹的呢?請你學一學。

  (4)樹葉對秋風說了什么呢?

  (5)秋風答應了嗎?它是怎么做的呢?

  4、討論:秋風還會做什么?

  (1)秋風的本領可大了,它還會帶誰去旅游呀?

  (2)秋風還會做哪些事情呢?(吹紅了蘋果的臉……)

  (3)用討論出來的事物代替樹葉,進行散文詩的仿編。

  5、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的學念散文詩。

  6、活動延伸

  (1)鼓勵學生把秋風會做的事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來。

  (2)請家長和幼兒一起繼續討論秋風還會做哪些事情。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在我的引導下和圖片的作用下,都能跟著一直完整地朗誦這首散文詩了,感知秋天的色彩。在活動中,調動了幼兒視、聽、說等多種感觀的統一,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對詞匯、句子的運用能力及表達能力,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韻律美,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情感。但其中我也發現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幼兒自己看圖說一說,幼兒討論,并引導幼兒用較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在活動中我并沒有真正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表現在幼兒對整個圖畫有了自己的解讀后,教師并沒有按照幼兒的意愿對作品進行適當地調整,將幼兒的口頭語轉變書面語言,成為幼兒自己的東西,還是回到了預設的活動設計中,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有了下降,雖然就學習本首散文詩內容而言,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與《綱要》中對幼兒是學習主體的精神還有一定的差距。盡管這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很高,但新課程要求我們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強調幼兒學習創造性和自主性,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考驗,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與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在不斷地實踐中學習、研究、探索、解決這樣的問題,以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的需要。

  小百科:秋風節氣,也是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節氣,秋風后太陽直射的位置轉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變快。

關于秋天的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看圖學習詩歌,感知詩歌所表達的秋天的色彩美。

  2.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講述的方式仿編詩歌。

  3.樂意在集體面前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難點

  根據句式進行仿編

  難點剖析

  中班幼兒語言仿編能力處于萌芽狀態,詞匯量少,獨立仿編能力弱。

  活動過程

  1.師:現在是秋季了,你們覺得秋天美嗎?(美)那在你們的眼里秋天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菊花的圖片(依次類推)

  師:看,菊花姑娘來了,我們來聽聽她認為秋天是什么顏色的?“菊花說:秋天是黃色的。”

  師:為什么菊花說秋天是黃色的?

  3.朗誦詩歌。

  4.啟發幼兒仿編詩歌。

  教學反思:

  秋天到了,大地的顏色也愈加美麗了。詩歌中的菊花、楓葉、松樹孩子們都已經認識并熟悉了,這些顏色雖然是單一的,但是綜合在一起就巧妙的形成了美麗的顏色,通過讓每個孩子都說說自己對秋天的認識,在秋天都能看到哪些不同的顏色,孩子自然就會知道秋天是五顏六色的,看來孩子的體驗感受比什么都來得真實。活動中第二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通過讓孩子們欣賞散文詩《秋天的顏色》,讓他們感受詩歌所表達的秋天的色彩美和語言美。這一環節的順利開展教師采用了多種方式。如圖文并茂的電腦課件的使用;教師與幼兒的提問互動中回憶、思考,從而達到對散文詩的識記;師生合作朗誦詩歌;幼兒分組扮演角色朗誦詩歌等等,都為這一環節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在于引導幼兒積極創編,發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讓每個孩子將原有經驗與散文詩相結合進行仿編,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最后的仿編詩歌,我發現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很仔細,小朋友對仿編詩歌很感興趣,于是我就把他們編的句子合起來編到詩歌里,小朋友聽到是自己編的句子,都非常興奮,編的就更起勁了。如有的孩子想象力強我就讓孩子自己仿編詩歌,有的孩子稍弱一些,我為孩子提供了很多的圖片,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中,一句句詩歌創編的有模有樣。另一方面我想到大部分幼兒都會從常見的事物,比如水果、小草等等來詮釋秋天的色彩,但幼兒對一些平常不關注的事物不會引發他們的思考,因此我準備了很多的圖片引起孩子們創編的興趣,這些活動前的思考讓我得教學更加嚴謹、細致。

  小百科:秋季的主要氣象災害有:華西秋雨、南方寒露風、霜凍及低溫冷害。總體來講,進入秋季,太陽高度角漸低,溫度漸降;秋風送爽、炎暑頓消、碩果滿枝、田野金黃。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国产片3 | 偷窥精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午夜视频国产在线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AV | 天堂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