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灰狼該不該救》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灰狼該不該救》,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灰狼該不該救》 1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大灰狼是否該救的討論,能大膽地與同伴進行辯論。
2.思考大灰狼該不該救的理由,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初步理解狼的行為習性和有關生態平衡的出淺知識。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大灰狼該不該救》;教學CD《大灰狼該不該救》;閱讀材料2《大灰狼該不該救》。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并模擬狼的叫聲,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是誰發出這樣的聲音?你認為可能發生了什么事?
(2)教師播放教學CD,幼兒帶著問題傾聽故事。
2.理解故事。
(1)教師出示問題:你聽到了什么?原來,是老狼掉進了陷阱在呼救,你們說要不要救它?
(2)教師再次播放教學CD,讓幼兒在對故事比較了解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斷。
3.展開討論。
(1)幼兒自由結伴組成若干小組,圍繞問題暢談想法:要不要救老狼?為什么?
(2)幼兒分成"要救大灰狼"和"不救大灰狼"兩組,每組幼兒在組內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參與兩組的討論,了解幼兒的想法。
(3)持不同意見的兩組,各自說出本組的意見。
(4)教師作為參與討論的一員,談自己的想法:狼是肉食動物,但我們不能因為狼吃小動物而隨便捕殺狼,這樣會造成自然界生物鏈的斷鏈和生態的不平衡。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和它們和平相處。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活動中的討論環節,教師可將自己作為討論小組中的一員,與幼兒一起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2.在語言區提供閱讀材料2《大灰狼該不該救》,請幼兒自主閱讀并完成提示內容。
3.活動后,教師可以提供有關動物方面的百科全書請幼兒閱讀,使他們能從多方面了解動植物與人類之間的依存關系,了解隨意捕殺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會造成破壞,對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會造成傷害,使幼兒對如何保護狼等肉食動物有新的認識。
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灰狼該不該救》 2
設計意圖:
在深入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理解是每一個問題都有每一個問題的固定答案。但是本次活動嘗試:在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上引導幼兒,通過同伴間的討論來獲取問題的結果。選擇大班幼兒科學領域的環保問題為切入點,開展本次語言活動。有以下重點:一是在情境中引導幼兒進入問題,發現問題;二是在假設中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大膽假設,暢所欲言;三是嘗試假設各種結論推理來思考問題;四是開展游戲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活動目標:
1、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初步知道一些有關生態平衡的最粗淺的知識,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在小組中積極討論的熱情與習慣。
2、鼓勵幼兒發散性思維,分組討論后每一位成員都嘗試用語言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觀點。
3、引導幼兒學會傾聽積極開展小組間交流,進一步喜歡小組間有目的的交流。
活動準備:
1、畫有大森林場景的屏風式背景一幅,背景分三塊可以逐漸拉開展示。
2、竹編籠子一只,門為活動式可拉開,籠子里掛一只可以活動的狼。
3、音樂有狼的聲音、森林音樂。
4、《狼該不該救》的課件。
5、動物胸卡
活動過程:
一、感受情境,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把小朋友分成四個小組,討論一個問題。
師:聽!森林里傳出來好聽的音樂! (一會開始有救命的聲音,幼兒隨音樂欣賞優美的音樂欣賞,開始有救命的聲音,幼兒停下來,教師引導幼兒靜下來,仔細聽是什么聲音)
二、提出問題,小組內自由發言,再選出代表說出本小組的意見。
師:小朋友原來是狼被吊在樹上,正在大叫救命呢?我們要不要救他呀?下面每一個小組的小組長和同伴商量一下,然后把你們組的意見告訴大家。
幼:
1、我們一組認為:不要救,它有尖尖的牙齒,尖尖的爪子,會吃小動物;
2、我們二組認為:不要救大灰狼,因為《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狼很沒有良心,東郭先生救了她它還吃掉東郭先生,所以不救它;
3、我們三組認為:不要救它,因為老狼專動壞心眼,要吃掉小兔子、羊)
4、我們四組認為:應該救的,他也是稀有動物,我們也要保護他的。
三、問題的中間部分
師:小朋友們仔細聽一下第四組的想法好嗎?(要求幼兒注意聽,他認為要救大灰狼,很特別,仔細聽一聽。)
幼:
1、我認為:可以救大灰狼(因為現在狼已經被吊在樹上肯定很后悔,心里一定在想,以后我再也不欺負小動物了!以后,如果我在森林里遇到困難,說不定狼還會回來幫我呢,狼知道報恩的)
2、我認為要救狼,因為可以讓他參加雜技表演
3、我也想就狼。因為狼會救人的`,狼在森林里撿到一個女孩,還喂她奶呢!就是那個叫狼孩的,對吧。
4、我覺得殺了狼很可憐,還救救它吧,我要環保就用該救它。
四、問題告一段落
師:有的小朋友認為要殺狼,而且有殺狼的理由;有的小朋友認為不要殺他,也有它的理由。這樣吧,認為、應該救狼的小朋友舉手(認為要救的小朋友舉手)認為不要救大灰狼的舉手(認為不救的舉手),那我們少數服從多數,我們來討論不救老狼(把大灰狼關進去)大灰狼被關進籠子的消息越傳越遠,森林里的小動物兔媽媽知道了,它們拍手說“太好了太好了。這下我們的敵人越來越少了,以后,我們可以生好多好多的小兔寶寶,小兔寶寶長大也可以生好多地小兔寶寶,以后地球上就是我們兔子的天地了。
師:小朋友,仔細聽現在我們來小組討論:地球上到處是兔子,好不好?
幼:
1、我認為地球上都是小兔子太好了,因為我們劉老師就是屬兔子的,這樣我可以帶幾只自小兔子回家,劉老師教我學本領,我教小兔子學本領,很好呀。
2、我也認為好,因為兔子白白的毛,很可愛,我喜歡兔子的毛可以做漂亮的衣服。
3、我認為地球上都是兔子不好。菜場的菜都被兔子吃掉了,我們吃什么
五、現在有好多的小朋友想法和大家不同了
現在又有兩種看法,都有各自理由。
不管怎么樣大灰狼吃兔子是事實,可能大灰狼吃兔子也有自己的理由,下面我們來看課件:(誰都不救大灰狼,蜘蛛博士找到男孩、女孩,請他們去就大灰狼。大灰狼可憐的叫聲嚇跑了小男孩。蜘蛛說:“不要怕,大灰狼不吃人,是童話,寓言故事中把大灰狼描寫的很可怕”。狼聽后告訴孩子們:我已經五天沒有抓到野兔了,餓極了。孩子們說:你真壞,兔子沒有傷害你?大灰狼無奈的說: 我是食肉動物,從來不吃蔬菜水果,就像你們人一樣難道你們沒有吃過兔子等等一些小動物嗎? 蜘蛛博士說:我們是不過是一群微不足道的小動物,人類才可怕呢,他們不斷的殺害我們就像這只狼。森林里的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需要愛的滋潤。)
六、小組間深入討論。
師:聽了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有沒有新的想法?
幼:
1、狼已經幾天沒有吃凍西,肚子餓了才吃小動物的。不要抓狼,因為兔子越來越多,這樣也不好,要是大灰狼和兔子的數量差不多就好了
2、狼要吃東西的所以沒有辦法,他是食肉動物,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吃東西,不吃東西就俄死一樣
3、我們人類也吃肉類,不然會缺少營養的
師:現在大家都同意放了老狼,有沒有不同意的。現在老師也知道原來世界上許多動物都是相互聯系的,就像狼吃兔子,兔子的數量就不會越來越多。我們 的生態就會平衡一樣。這個問題包括很多知識,我們小哦朋友多看看書,VCD 獲得的知識越多,,道理就會懂得越清楚
七、利用兒歌,幼兒分組組織游戲。
大森林,真奇妙,動物植物真正多。
你我他都不能少,誰強誰弱比比看,今天我能抓住誰。
每組選一個小朋友說兒歌,聽完兒歌小朋友邊追逐,邊看清自己所要抓的動物在那里,并想辦法抓住他。互相檢查是否抓對。
延伸活動:
今天我們各個小組表現的非常出色,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再繼續找其他你覺得有知識的哥哥姐姐討論一下:狼該不該救?纯从袥]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灰狼該不該救》 3
活動目標:
1、知道狼是食肉動物,初步理解浪的行為習性和有關生態平衡的粗淺知識。
2、對動物保護有興趣,能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大灰狼該不該救》
活動重點:理解浪的行為習性和有關生態平衡的粗淺知識。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出示圖:(模擬狼的叫聲)“這是什么地方?”“聽這是什么聲音?猜猜發生了什么事?”
2、聽故事:
“原來老狼掉進了陷阱在呼救,你們說怎么辦?”
3、問題討論:
(1)圍繞問題談說想法:“要不要救大灰狼,為什么?”
。2)幼兒分成救和不救兩組,在小組內擺開自己的觀點。
。3)教師參與兩組之間,了解幼兒的想法。
4、闡述觀點:
。1)幼兒分別發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師談自己的想法:狼是食肉動物,但我們不能因為狼吃小動物而隨便亂捕殺,這樣會造成自然界生物鏈的斷裂和生態的不平衡,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應該和它們和平共處。
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灰狼該不該救》 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一些有關生態平衡的最粗淺的知識,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2、鼓勵幼兒發散性思維,并能用語言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繼續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討論,理解狼不該殺的原因。
難點:初步讓幼兒懂得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有利與不利的一面,進行辨證思維的啟蒙。
三、設計思路
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包括綠色植物、動物、微生物、無機環境這四個部分。在這個結構中它們互相依賴進行著能量的傳遞,缺少一方面,大自然就將失去平衡。
我們平時常對幼兒講要保護動物、保護地球,但是我們很難將生態平衡的深奧道理對幼兒講清楚。
在該活動中,我們試圖通過生態結構中食物能量的傳遞關系來解釋每種動物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從中讓幼兒懂得一些簡單的生態平衡道理。該活動以開放性的提問為主,教師不強求幼兒統一的答案,培養幼兒求異及創新精神。
四、活動準備
1、畫有大森林場景的屏風式背景一幅,背景分三塊可以逐漸拉開展示。如圖所示:上掛一只可活動的狼。
2、竹編籠子一只,門為活動式可拉開。
3、音樂磁帶一盤(歡快的音樂及狼的叫聲)。
4、 "狼該不該救"的VCD一盤,播放VCD的影碟機一臺。
五、活動過程
1、感受情景,引起興趣。
師:聽!森林里傳來多好聽的音樂!(帶領幼兒步入森林場景,傾聽鳥語蟲歌,突然傳來呼救聲)是誰在叫救命呀?
2、提出問題,自由發言。
師:噢!原來是狼被吊在樹上,正在大叫救命呢!我們要不要救他呀?
也有自己的理由。這樣吧!認為要救狼的小朋友舉手(認為要救的幼兒舉手),認為不要救大灰狼的舉手(認為不救的幼兒舉手),那我們少數服從多數,我們就要來討論不要救老狼吧。ń處熯呎f邊放下大灰狼關進籠子),大灰狼被關進籠子的消息越傳越遠,森林里的小動物兔媽媽知道了,她們拍手說:"太好了。太好了。這下我們的敵人越來越少,以后呀,我們可以生好多好多的小兔寶寶,小兔長大再生很多小兔,以后呀!地球就成了我們兔子的天地了!"
我們來討論一下,地球上到處都是兔子,好不好?
師:現在又有兩種想法,認為好不好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怎樣,大灰狼吃兔子是事實,肯讓大灰狼吃兔子也有自己的理由,我們一起來看一段VCD,可能你就會有新的想法。
3、欣賞VCD,深入討論。
幼兒集體觀看VCD(VCD內容附后)
師:看了以后,你們有什么新的'想法呀?
老師總結:哦!現在大家都同意放了老狼,有沒有不同意的呀?沒有的話那我們就放了它吧。◣煱牙侠菑幕\子里貼在森林背景上),那現在我們知道了,原來世界上許多動物都是相互聯系的,就象狼吃兔子,兔子的數量就不會越來越多了,這個問題對于我們小朋友來說是挺難的,以后呀!我們再多看看書,看看有關的VCD,知道的知識越多,這個道理就會懂得越清楚。
4、組織游戲,加深認識
游戲目的:加深幼兒對生態平衡中簡單的食物鏈的認識。
游戲準備:紙制背心人手一份(前后畫有動物的圖案)
游戲規則:看清自己是什么動物,聽完兒歌后,追逐自己所要吃的動物并把他抓住。
游戲過程:
1)選擇并穿戴好自己要求扮演的動物紙制背心。
2)傾聽老師念兒歌:
大森林,真奇妙,動物植物真正多,你我他呀都不能少,誰強誰弱比比看,今天我能抓住誰?
3)聽完兒歌,小朋友邊追逐,邊看清自己所要抓的動物在哪里,并想法抓住他。
4)抓住自己要吃的動物后,互相檢查是否抓住。
【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大灰狼該不該救》】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打大灰狼反思12-20
“你不救,我救”09-1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大灰狼娶新娘》附反思04-05
戰勝大灰狼10-29
“仁慈”的大灰狼07-21
嚇唬大灰狼08-01
大灰狼開心了10-05
大灰狼照相07-09
騙人的大灰狼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