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手勢能表情達意,學習運用手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意。
2、感受小手創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樂曲《小手拍拍》、錄音機,各種動物圖片,布置成“動物樂園”。
2、幼兒活動場地安排:幼兒半圓圍坐,與教師面對。
活動過程:
1、“手”的熱身活動。和教師一起聽音樂做《小手拍拍》的韻律活動,活躍氣氛。
2、導入活動!罢l知道我們的手會做些什么?”幼兒回答。
3、活動“會模仿的手”
a、“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手還可以變出許多小動物,你們信嗎?”
b、教師做簡單的手勢,請幼兒來猜猜其表示的含義。
c、展示“動物樂園”,請幼兒嘗試模仿動物造型,感受小手創意活動的樂趣。(形式:幼幼互動、個別幼兒、師幼互動)
4、活動“會說話的手”
a、“手不但會變小動物,還能變成嘴巴說話呢!看,它在說什么呢?”教師示范動作:暫停、你真棒、飛吻等。
b、“現在,你的小手會說話了嗎?來試試看吧!”
c、“你可以怎樣用手來說‘我很快樂’呢?”“你還想說什么?”請幼兒和好朋友說、和客人老師說,再請個別幼兒自己來說。
5、活動“會唱歌的手”
a、“手不僅會說話,還會唱歌呢!讓我們來聽一聽,它在唱什么?”幼兒觀看錄象(第一遍)。
b、“它唱的是什么歌?手是怎么唱歌的呢?”幼兒看錄象(第二遍)。引導幼兒邊看邊學!笆殖母韬寐爢?讓我們一起來找個好朋友唱唱歌吧!”
6、小結!敖裉煨∈肿兂闪藙游,變成了嘴巴,還會變什么呢?大家回去想一想,下次我們再來一起玩,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目標:
1、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在看看、講講、做做中學習詩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準備:
1、課件,電腦,電視機。
2、三幅場景圖(花園中花兒開放了;池塘里魚兒在搖尾巴;樹林中樹枝長出了嫩芽)。
三、過程:
1、感知小雨點。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雨聲)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會發出什么聲音呢?(嘩啦啦、滴答滴答)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時特別高興,邊落邊唱:‘沙啦啦,沙啦啦’”。
2、通過師生活動,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視頻,回憶已有感知詩歌內容。
(2)幫助幼兒初步掌握詩歌內容,體驗春天給事物帶來的快樂情感。
師:“小雨點,沙啦啦,唱著歌兒落在什么地方?(出示場景圖)
、傩∮挈c落在花園里。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花園里,花兒怎樣了?”“花兒會說些什么呢?”
師:“花兒喝到了雨水,一朵一朵都開了,好像張開了嘴巴在說話。
、谛∮挈c落在池塘里。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池塘里,池塘里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小魚游來游去,很開心)
師:“你們從哪里看出小魚很開心?”(尾巴在搖來搖去)
。◣熜〗Y,朗誦: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池塘里,魚兒搖搖小尾巴)
③小雨點落在樹林里。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樹林里,樹林里發生了什么變化?”
師:“小樹的葉子慢慢變綠了,變大了。(引導幼兒邊做樹發芽,邊學短句:樹枝長出新嫩芽)
。◣熜〗Y,朗讀: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樹林里,樹枝長出新嫩芽)
3、學習詩歌。
師:“小雨點,像個頑皮的小娃娃,一會兒落在這兒,一會兒落在那兒,使春天變得非常漂亮,我們把他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小雨點》。
(1)幼兒邊看課件邊聽老師朗誦2遍。
。2)幼兒跟老師集體念2遍。
4、結束。
師:“小雨點還可以落在哪里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沾色從里往外繞螺旋線。
2.能均勻地畫滿“羊毛”。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重難點:
借助兒歌,能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
嘗試畫一個一個圓圓的、繞得整齊的羊毛。
活動準備:
調好的顏料,涂好顏料的小羊范畫,沒涂顏料的小羊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激起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猜它是誰?
2.它是用什么畫的呀?
二、教師講解并示范用手指作畫。
1.我們的食指可神奇了,它可以幫羊寶寶畫出漂亮的衣服。
2.引導幼兒從里往外畫螺旋線。
3.這條線像個小蝸牛,請小朋友把每個小蝸牛畫的大小要均勻,不要畫的太
大,應該把整個羊的身體裝飾滿滿的。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欣賞
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說說最喜歡誰的,為什么?
活動反思:
這是我們小班段美術特色活動,由于是四個班我們第一個上,而且是自己設計教案,由于在上課之前我沒有完全理解陳老師的意思,所以畫在螺旋線時和其他班級存在一定的誤差。在集體備課時大家都認真討論了這節課,首先是在內容設計上,我們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水平,幼兒沾顏料繞羊毛,對小班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觀摩過其它班級的課后,我不斷地進行反思,覺得這節課我有許多不足,如顏料調的太濃,幼兒在操作時,繞螺旋線只能繞到半圈;示范講解時不夠清晰,導致幼兒操作存在誤差;衛生常規強調太多。
小百科:山羊又稱夏羊、黑羊或羖羊,和綿羊一樣,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之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各種各樣的動物充滿了興趣,繪本《長長的……》出現的動物可謂是五花八門,像是來到了動物園,滿足了幼兒的興趣。作者在繪畫時采用跨頁設計,對所有"長長的"東西都加以適度的夸張,正好迎合了小朋友喜歡夸張的天性,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了解更多的知識,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從而更加喜歡繪本。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長"的概念。
2、觀察畫面并大膽想象,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3、能一頁一頁翻書,初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重點:讓幼兒觀察動物中的"長長的"。
活動難點:觀察畫面說出長的東西的用處。
活動準備:大圖書一本,繪本PPT,人手一本繪本。
活動過程:
一、觀看繪本封面,引導幼兒描述與聯想。
1、教師出示繪本封面并提問:封面上是誰?我們和小猴子打個招呼吧!
小猴子有長長的什么?(學說:小猴子的尾巴長長的。)小猴子在玩什么游戲?(小猴子在樹上蕩秋千)(評析:和小猴子打招呼,將幼兒的興趣自然地帶入到活動中,通過觀察小猴長長的尾巴,小朋友對"長長的"有了深刻的印象。)2、師:你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身上有長長的地方?
3、師:這些小動物就藏在這本大圖書里面,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長長的地方有什么用處呢?我們一一看。
二、共同閱讀大書至第5頁。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2至第3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你看到誰啦?(我看到了大象)它有什么地方是長長的?(大象的鼻子長長的,用雙臂甩甩學做大象長長的鼻子)它的長鼻子有什么用處呢?(長鼻子可以曬衣服)(評析:我請小朋友做簡單的肢體動作,直接具體的感知這個"長長的"概念。)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第4至第5頁,完整回答問題。
師:誰愿意再來幫我翻一頁?(請一個小朋友來翻大書,其余小朋友一起來說說翻書的小兒歌"拇指食指靠靠緊,變成一個小嘴巴,咬住書的右下角,輕輕輕輕翻過來。")師:你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了鱷魚,還有小蝸牛)師:鱷魚的哪里很長?(它的身體很長,站起來手臂往上伸)學說:"鱷魚的身體長長的"。
師:它的身體變成什么啦?(它的身體變成了一座橋)(評析: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看書習慣,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翻書小兒歌",讓他們基本掌握正確的看書方法。)三、自主閱讀小書1、提出要求:這本書寶寶里面還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有長長的地方,小朋友們自己去書里找一找吧!翻書的時候可以輕輕地念翻書兒歌。
2、幼兒自主閱讀3分鐘左右,教師個別指導。
四、集中交流。
1、師:你看到了誰?它的哪里很長?(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尋找相應的書頁)2、幼兒講述第14 至第15頁,提問:
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誰?(老師介紹這種動物叫食蟻獸,它有長長的舌頭,)食蟻獸長長的舌頭能干什么?(能伸進地洞里吃螞蟻)3、幼兒講述第16至第17頁,師:這種魚叫飛魚,飛魚有長長的什么?(飛魚有長長的背鰭)長長的背鰭可以干什么?(可以飛躍海面)4、幼兒講述第20至第21頁,師:咦!企鵝身上沒有長長的,但是它們也來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沒有新的發現?(企鵝排成了長長的隊伍)(評析:小朋友能夠非常積極地說己看到的,對p14p16頁的動物是什么?小朋友不認識,教師重點作了介紹。)五、完整欣賞繪本《長長的……》
教師播放PPT,引導幼兒根據畫面進行講述。
六、許下長長的愿望師:小朋友,我們今天找到了小動物身上有長長的部位,那我們小朋友在長長的彩虹橋下面許下一個美麗的愿望吧!你想自己的身體上有長長的什么?有什么用處?
活動:
1、動物是幼兒喜歡和熟悉的,繪本《長長的……》出現的動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活動過程中小朋友能找出動物身上長長的部位,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說出長的東西有什么功能。對繪本中出現的不認識的動物(食蟻獸、飛魚),教師重點介紹,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
2、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不長,教師采用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長長的",一方面讓幼兒具體直接地感受"長長的",另外一方面也是讓幼兒動一動,激發幼兒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專注,增強了幼兒參與講述的積極性、主動性。
3、活動從羅列各種動物"長長的"個體特征到企鵝群體的出現,從觀察畫面的特征到肢體動作的表現,從學說簡單的語句到嘗試仿說,讓幼兒從多方面去感知"長長的"概念。
4、活動結尾讓小朋友許下長長的愿望,"你想自己的身體上有長長的什么?有什么用處"? 促進了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5、小朋友在自主閱讀小書過程中,教師借助已經學習過的翻書方法,有目的地引導觀察,很好地培養了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玩有著不解之緣,他們為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在幼兒入園時不難發現他們總免不了帶些吃吃玩玩的東西,既然幼兒對吃玩感興趣,我們何不借題發揮,以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這樣既體現了“生活即教育,教育走進幼兒生活”的主題,又能讓幼兒從中獲取一些感性經驗,還發展功兒的各方面能力。
我設計的這節活動源自我班的辰然小朋友帶的一個大香蕉,香蕉獨特的外形特征啟發了我,何不運用香蕉的“臥”、“躺”、“立”等不同狀態啟發幼兒進行想象,并采用“香蕉會變戲法”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在玩中探索想象,讓幼兒從小養成愛思考、肯動腦筋的好習慣。這節活動一方面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另一方面培養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發展了思維的想象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引導 了用肢體語言進行動作表現。
3、培養了對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實物:大香蕉若干。
2、方紙盒1個;毛巾若干;錄音機。
3、場地:鋪設地毯,師幼圍坐一起。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因為小小班幼兒年齡小,集中注意時間不超過10分鐘,所以教師應開門見山地直導入課題。而下面則是以“吃”為興趣引線,讓幼兒不知不覺進入活動。]
教師出示 作神秘狀,讓幼兒猜:里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樣子是長長的,皮是黃黃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是什么?
幼兒一聽到是好吃的,便認真起來,有幾個幼兒猜到說:“是香蕉”。[讓幼兒回憶了感性經驗]
二、拿出香蕉,啟發想象,鼓勵用動作展現。
教師說:“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用疑問、用游戲的口吻再次打開幼兒興趣的閘門。]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彎腰狀)
啟發:香蕉開始變戲法了,這樣看,像什么?
幼兒:像小橋、像月亮。(師豎起大拇指夸贊)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 。(躺狀)
啟發:香蕉又變戲法了,這樣看,又像什么?
幼兒:(這次說的很多)像小床、像小船、像滑梯、像搖馬。(十分離奇的有):像挖土機、像蟲子。(對特別離奇的回答,教師鼓勵幼兒鼓掌表揚。)
鼓勵:請小朋友自己做挖土機挖土看,做大蟲子爬行。(此時,幼兒會在自由創造中盡情地用動作表演,滿足了表演欲。)
3、師面帶驚訝色,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垂狀)
啟發:香蕉真會變戲法(鼓勵幼兒鼓掌對“香蕉”表示表揚)。這樣子看,又像什么?
幼兒:(七嘴八舌說開了)師把手放在嘴邊輕輕一吹,此刻便開始回答。有的說:“像機器人”、“像大刀”。
提醒:師把香蕉放在嘴與耳之間笑著不做聲。
幼兒:(大聲地說)像電話、像我爸爸的手機。
鼓勵:請幼兒跟老師來通電話吧。[因為幼兒剛說完電話,就有幾個好動幼兒馬上做打電話形情,于是,教師就隨即進行“打電話”動作和幼兒通起“話”?梢,教師應根據幼兒表現情況靈活調節活動,這樣,既穩定幼兒易亂的情緒,又讓幼兒獲得行動上的滿足。]
4、師面帶夸張色,“狠狠地”把香蕉呈現 。(立狀)
啟發:小朋友看:香蕉變戲法一點也不累,這下子又像什么啦?
幼兒:(男孩子想象的快)像大炮、像機關槍(其余幼兒也受到啟發)說:“像飛機”。[這些回答是幼兒從經常玩的槍、飛機等那兒獲取的,可見,豐富幼兒感性經驗是何等重要。]
再啟發提醒:師把香蕉放在鼻子前,微笑地看幼兒。
幼兒:像大象鼻子、像大象牙齒。
鼓動:小朋友離開位子學解放軍叔叔開槍、開大炮。之后,一聽沉重的音樂,幼兒便把激昂的動作改成艱難地學大像走路了。[這時的氣氛很熱鬧,把此次活動順利地推向高潮。]
[教師四次用“香蕉會變戲法”,四次不同的表情、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目的是想吸引幼兒讓幼兒在想象中獲取快樂,而不是覺得此次活動枯燥難挨,并用“輕輕”、“狠狠”的動作讓幼兒陶醉在一種意境中,從而更能積極地投入活動,大膽輕松地發揮想象,在整個過程中,幼兒處于主動地位,教師兼著啟發、鼓勵的原則在旁引導,使師、幼互動顯得自然而和諧。]
三、與幼兒分享食物
1、在分享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過手。在分享過程中,告訴幼兒有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之后,教育幼兒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讓幼兒嘗試扒開香蕉皮,對不會扒的幼兒教師進行適當指點,最終讓幼兒自己扒開皮,這樣,讓幼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
3、幼兒會邊吃邊說,教師便隨機加了一個小小的啟發:扒開的香蕉
又變了。像什么呢?幼兒說:“像蜘蛛”、“像花”。竟有一個幼兒說:“猴子”。沒用“像”這個字。于是,我問:你為什么會想到猴子?他說是因為猴子愛吃香蕉呀!(好聰明,我拍了他的頭夸獎一番)之后,便讓幼兒給以掌聲鼓勵。
4、在分享過程中,還讓幼兒邊吃邊說:“好吃,好吃,又變小了”。
讓幼兒從吃中獲取整體 部分 變小 沒有的漸變過程。
[結束部分是幼兒最渴望得到的,在幼兒分享食物中,教師注入友愛教育與衛生教育,使幼兒在實踐中獲得各方面教育,很適合小小班幼兒的特點。]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整理場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學會生字并理解文章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讀課文,了解臺灣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體會大陸小朋友與臺灣小朋友渴望團聚的心愿。
【教學重難點】
了解臺灣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體會大陸小朋友與臺灣小朋友渴望團聚的心愿。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一、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孩子們,咱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七子之歌—臺灣》。 歌曲激趣,用歌曲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為后面學習奠定感情基調。
2、師:這首歌曲寫的是臺灣的心愿,臺灣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它與我們隔海相望,今天我們就乘著小帆船去我們的祖國寶島臺灣看一看。(板書:2、小帆船)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借助拼音讀課文,把新認識的字下面畫直線,把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2、老師范讀,幫助學生糾正錯音。
3、課件出示本課帶拼音的生字及詞語,讓孩子自己拼讀并同桌合作,檢查對方讀音是否準確,及時糾正錯音。
同桌合作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使學生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4、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及詞語,分別讓學生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檢查學生識字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學生識字。
5、找出有上述生字和詞語的句子同桌互相讀一讀。
將生字回歸到詞語中去認識、識記。
6、課件出示沒有拼音的課文讓學生讀。(指名讀、組內互相讀) 讓學生在課文中真正認識生字,小組合作互相幫助,提高學習效率。
7、讀課文。(指名讀,組內互相讀)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指導學生正確讀課文,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為后面深入理解
課文做鋪墊。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
形聲字記憶法:“伙”、“伴”均為左形右聲。
比較記憶法:“令”和“今”字比較記憶。
猜謎記憶法:“告”(一口咬掉牛尾巴)
2、指導書寫。(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伙”、“伴”,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左窄右寬。
“告”、“臺”都是上下結構,在田字格中上下部分占位各一半。 “令”書寫時,上面人字的撇捺要伸展開蓋住下邊部分。
【課堂作業新設計】
1、你認識這些字嗎?請給它們標上拼音。
( ) ( ) ( ) ( ) ( ) ( ) ( ) ( ) 帆 捎 灣 胞 營 迎 令 揚
2、讀一讀,再組詞。
臺( )( ) 問( )( ) 告( )( ) 伙( )( ) 伴( )( ) 令( )( )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在正確、流利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文,了解臺灣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體會大陸小朋友與臺灣小朋友渴望團聚的
心愿。
【教學過程】
一、品讀課文,深入理解
1、學生自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及時點評。
2、還有沒有有不懂得地方?
根據學生情況解釋(比如:臺灣和大陸的關系、阿里山和日月潭的位置和象征等)
3、為什么要用小帆船捎信?為什么要捎信?
小組交流,互相探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互相幫助,提高合作意識。
4、激發情感,拓展想象。
如果讓你給臺灣的小朋友寫封信,你會寫什么?
升華情感,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6、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拓展延伸
拓展文章:《日月潭》
【課堂作業新設計】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天( ),水( )。
2、捎到( ),捎到( )。
3、問候( ),告訴( )。
【板書設計】
2、小帆船
阿里山
臺灣 同胞
日月潭
【課后反思】
本文以大陸小朋友同臺灣小朋友對話的口氣,表達了大陸與臺灣小朋友的共同心愿:讓我們團聚在一起,共享幸福與快樂。
成功之處:學生能準確掌握本課生字,基礎掌握的比較牢固,能激起了學生渴望祖國統一的感情。
不足之處:雖然學生知道臺灣是祖國的領土,也希望臺灣能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是感情理解的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情感。
今后在本課的教學中課前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自己查閱關于臺灣,阿里山和日月譚的信息,進而讓學生在全面了解歷史的情況下學習去感受大陸小朋友的心愿。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間奏。
2。讓幼兒創編動作自由的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并體驗游戲的快樂。
3。學習自己找空間地方活動,不和他人發生碰撞。
活動準備:
圖譜一幅;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引子,激發幼兒興趣。
熊媽媽有兩個熊寶寶,一個叫熊大大,一個叫熊小小。大大長得很胖,走起路來很慢,活動起來不太方便。小小很瘦,很可愛很活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喜歡跟著音樂跳舞,聽音樂響起來啦!它們要跟著跳舞啦!
2。 傾聽音樂,按照音樂節奏指掛圖。
指圖譜提問。
。1) 指圖(一)提問:告訴我這是誰在跳舞?(大大)為什么?(因為音樂速度緩慢,聽起來很笨拙。)
(2) 指圖(二)提問:這是誰在跳舞?(小。槭裁?
。3) 指圖(三)提問:現在又是誰在跳舞?(大大)
小結:熊大大跳了兩遍舞,因為他覺得自己有點胖,活動不太方便,想多活動要和小小一樣靈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分段聽音樂,布置聽音樂任務。
。1) 聽音樂A段。布置聽音樂任務:大大和小小跳舞時的音樂一樣嗎?大大跳舞時的音樂是什么樣的?(慢、重不歡快)
(2) 聽音樂B段。布置聽音樂任務:小小跳舞時的音樂是什么樣的?(歡快、讓小朋友聽了也想跳舞)
。3) 用一個動作表示間奏是在休息。
(4) 聽音樂A段。布置聽音樂任務:大大跳了兩遍舞,跳兩遍舞時的音樂一樣嗎?(一樣)
小結:大大跳了兩遍舞,而且音樂是一樣的。音樂很慢、重不歡快。小小跳了一遍音樂歡快、活潑。
4。創編動作。
想象一下熊大大跳舞時是什么樣的。熊小小跳舞是什么樣的。
5。分角色游戲。
6;顒咏Y束:大大和小小玩得真高興,不過他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們下次再一塊玩這個游戲好嗎?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7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9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四篇03-11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七篇03-04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10篇03-07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12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10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5篇03-07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八篇03-06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八篇03-04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