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思路:
1.小班幼兒正處在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應該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2. 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有限,通過這次具有趣味性的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還可以讓孩子對刷牙和保護牙齒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幼兒常規的培養和形成。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刷牙的正確方法;
2. 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了解愛護牙齒的基本常識,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3. 在通過學習兒歌操的過程,發展手指(小肌肉)和肢體活動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1. 一個小熊拔牙的故事2. 自制小牙刷和小熊頭飾若干3. 兒歌操《小牙刷》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2.進入主題,
具體內容:
a. 教師先給幼兒講一個《小熊拔牙》的故事;
b. 老師:"小熊有一口白白的牙齒,所以它笑起來很漂亮,可是后來小熊的牙齒為什么會變黑的? "幼兒:"因為糖吃多了(睡覺的時候都在吃)""因為不刷牙"
c. 老師:"小熊的牙齒變黑了,又難看又疼,我們可不要像它一樣,對不對啊!"幼兒:"對!"老師:"嗯!所以,老師今天就要教大家一個刷牙操,幫助小朋友們保護我們的小牙齒,好不好呀!"幼兒:"好!"a.先提示幼兒刷牙前要做些什么: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擠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滿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
d. 教師教授兒歌《小牙刷》,并同步作牙刷操的示范動作小牙刷,手中拿, 擠點牙膏把牙刷, 上面刷,下面刷, 唰唰唰唰, 唰唰唰唰, 牙 齒 刷 得 白 花 花。 教師一句一句教幼兒唱兒歌
e. 教師帶幼兒邊唱兒歌邊做動作
備注:
1.如果條件允許,活動開始我會讓幼兒圍坐在我的身邊,以便拉近師幼間的情感和距離;2.幼兒的回答可能沒有我設計的那么整齊和規范,在活動當中要適當地進行指導和糾正;3.幼兒的回答若不在我的考慮范圍之內或者與本話題無關,要注意傾聽并加以引導,而不是不予理睬;4. 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與幼兒的交流、互動,對于幼兒的表現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回應,對于內向、膽小的幼兒,可以給予肢體語言,如擁抱、撫摸等,但由于陌生的關系,幼兒可能還不能適應與你親近時,不要強求;5.動作的難度可根據實際情況做一定的調整。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愛護牙齒,堅持每天刷牙。
活動小節:
1.小班幼兒正處在三歲至四歲之間,也正是性格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日常的行為規范或衛生習慣作為教學內容,促進幼兒發展;
2. 小班的幼兒的觀察力剛剛萌芽,還沒有學會關注周圍事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話語往往很難引起小班幼兒的關注,在學習時經常會出現觀望游離狀態,教師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來告訴幼兒,對幼兒行為的贊同或者是不滿,(如:豎起大拇指、點頭、搖頭、不說話、親親、抱抱等),使幼兒能直觀地感覺到教師對他行為的評價,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3. 要時刻注意與幼兒溝通,把握交流機會,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使關系更為融洽;
4. 老師的活動指導對幼兒習慣的培養和行為的發展的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家園一致共同教育,才會讓每個幼兒真正做到愛護牙齒,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如親子活動,家訪,家長開放日,家長茶話會等),讓家長們了解讓幼兒們如何正確地刷牙以及刷牙的重要性,并在家中進行日常的訓練和指導,幫助幼兒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復習圓、三角形、正方形。
2、知道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1.地上畫圓、三角形、正方形,每種圖形都有4種不同的尺寸,分別標1—4個點,圖形標上幾個點,圖形內就可以站幾個人。
2.作業卡。
活動過程
一、圖形游戲
1、幼兒分成3組,每組分別站進圓、正方形、三角形內。
2、音樂響起,游戲開始,幼兒在場內自由活動。
3、音樂停止,幼兒迅速站進自己的圖形里,動作又快又準確的組為優勝組。
4、各組互相輪換,再做三次,使每人都有機會站到不同的圖形里。
二、幼兒做練習
1、將圖形分類計數,并將數量用圓點表示出來。
2、將圖形分類計數,并比較多少,找出最多和最少的圖形,并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
3、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辦法,用所給圖形拼成適當的圖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數學游戲。
2、能用視覺、觸覺正確感知圓形和方形。
3、能按圖形的形象特征進行分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視覺、觸覺正確感知圓形和方形
活動準備
圓形和方形的東西若干;百寶箱;熊貓和猴子的頭型盒(猴子的嘴是圓形的,熊貓的嘴是方形的);圓形和方形的“餅干”;圓形和方形的塑料拼圖
活動過程
1、引入:熊貓和猴子過生日,老師和小朋友準備去參加生日宴會。
2、感知圓形和方形。
(1)老師準備了許多圓形和方形的禮物,看小朋友能否說出它是圓的或方的,然后把這些禮物送給熊貓和猴子當禮物。
(2)、喂餅干。
百寶箱里有許多“餅干”,請小朋友拿著圓形的餅干喂猴子(猴子的嘴是圓形的),方形的餅干喂熊貓(熊貓的嘴是方形的)。
(3)、圓形和方形寶寶回“家”。
熊貓和猴子請小朋友幫忙,把圓形和方形寶寶送回“家”。圓形寶寶送回圓形家,方形寶寶送回方形的“家”,并且要注意“家”的大小。
3、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地上有圓形和方形兩個圖形,老師說:“小孩小孩真愛玩,跑進圓形跑回來”小孩就跑進圓形再回到位置上,若老師說:“小孩小孩真愛玩,跑進方形跑回來”,小孩就跑進方形再回到位置上。
4、結束:小朋友再在操場上找找圓形和方形的物體。
活動延伸:
1、小朋友在家、在超市或其它地方看見了圓形或方形的東西能準確說出來。家長給于判斷他是否說正確了。
2、拼圖。用一些幾何圖形拼出各種圖案。能說出這些圖案里哪些是圓形哪些是方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扮演醫生和病人的`角色,了解看病的程序。
2、能積極的參于到活動中和同伴一起游戲,并能有禮貌的交往。
活動準備:
準備醫院的相關材料和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
活動過程:
一、 以觀看實拍照片方式讓孩子了解醫生和病人的角色,講解游戲規則。
1、 你們去醫院看過病嗎?
2、 病人到醫院第一件事要做什么?(掛號)
我們來看看病人是怎么掛號的?他又是怎么說的?
①、出示(掛號)ppt1:病人:醫生阿姨 ,你好,我感冒了,想掛號 。
醫生:給你一個綠簽,請到門診醫生那兒去看看。
(教師點評:病人和醫生講話都真有禮貌)
②、出示(門診)ppt2: 醫生:你好,你哪兒不舒服?
病人:我感冒了,頭痛。
第一種情況:醫生:我幫你檢查一下,你的病有點嚴重,要掛針。
第二種情況:醫生:你沒有發燒,吃點藥就好。
病人:謝謝醫生!
教師點評:醫生很關心病人。我們也來做做醫生,關心地詢問一下病人吧。
病人把自己的病情講得很清楚,我們也來學做病人,告訴醫生哪里不舒服吧
(幼兒模仿PPT對話)
③、出示(藥房)ppt3:病人:醫生,我要拿藥。
醫生:給你一盒藥,回家注意休息!
④、出示(掛針)ppt4:病人:醫生阿姨 ,輕輕打!
醫生:小朋友要勇敢,打了針你的病馬上就會好的。
小結:原來生病看醫生要經過這些程序,要掛號、門診、取藥、可能還要掛針,還要講清楚病情。你們會了嗎?
2、喜羊羊開了一家醫院,想聘請一些醫生和護士,你們想去嗎?
3、分配角色,幫幼兒換上醫生服裝,進入醫院的角色游戲。
其他孩子扮演“病人”,我們到醫院看病去。
二、教師以“病人”的角色加入到活動中,及時的給予幼兒幫助和指導。
指導要點:
1、當幼兒都想當醫生,不愿當病人時,教師需及時調整。
2、醫生看完了,教師又在指導另外的孩子,一些孩子無事可做,可請他們到娃娃家玩一下。
三、活動延伸:
1、下次到醫院活動時,嘗試和同伴協商自主交換選擇角色進行游戲。
2、活動成熟后,可適當添加收費、結賬等手續,逐漸豐富幼兒詞匯量,能更好的開展醫院區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游戲,在游戲中能與同伴進行交往。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學習用句子"照鏡子、照鏡子,我有……"來回答。
3、初步接觸數量詞(一個、一張、一雙、兩只等),學習發準"張"、"雙"、"只"等字音。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知道五官的名稱。
2、物質材料準備:鏡子人手一面。
活動過程:
1、幼兒照鏡子,說出五官的名稱及數量。
(1)幼兒集體照鏡子,并說說從鏡子里看到了臉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正確說出臉上五官的名稱及數量,并練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我有……"。
(3)教師以游戲的方式帶領幼兒練習說五官的名稱及數量。
2、教師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引導幼兒游戲。
(1)教師示范游戲,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游戲規則。提問:游戲是幾個人玩的?老師說了什么?引導幼兒練習對話內容。
(2)教師引導幼兒游戲。教師先說,幼兒回答;幼兒先說,教師回答。
3、幼兒相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照照身體的其它地方。
(2)請拓展較好的幼兒到前面展示。
4、帶領幼兒邊照鏡子邊繼續拓展游戲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1、出示臟手帕引出課題。
◎手帕臟了,怎么辦?
◎誰知道手帕是怎么洗的?都有些什么動作?
2、幼兒學習搓、漂、絞、晾等動作。
◎聽音樂合拍地自由做動作。
◎教師示范做各種動作。
3、教師示范跳《洗手帕》舞動作。
◎幼兒說說老師跳的是些什么動作。
◎練習唱歌《洗手帕》。
◎跟學舞蹈數遍。學習洗手帕動作。
4、幼兒完整地聽音樂幾遍。我在開始的時候拿出一塊臟的手帕,引出活動——洗手帕。
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們先是看我手洗手帕,再跟著我一起學著來做洗手帕的動作,根據音樂的節奏強弱、快慢反映洗手帕的勞動場面。在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很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洗手帕》歌曲的旋律、單唱歌詞后學習洗手帕舞蹈動作。掌握搓、漂、絞、晾等動作。要求動作合拍。
2、培養幼兒從小愛勞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洗手帕活動,觀察老師洗手帕時的搓、漂、絞、晾等動作。
2、臟手帕。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得到父母的疼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辦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韻律活動《洗手帕》,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課前與家長聯系好,讓孩子學習洗手帕,使他們了解洗手帕的過程,同時通過實踐初步感受勞動的快樂。開始部分,讓孩子們學習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動作,如洗、搓、漂等動作。然后,通過老師的示范,把手帕放入水盆中浸濕,打上肥皂輕輕搓,臟的地方用力搓,根據樂曲強弱、快慢,讓孩子們嘗試用兩種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動作來感受樂曲的韻律。
通過活動,孩子們懂得了音樂又快又重時,應怎樣洗手帕;音樂又慢又輕時,又應怎樣洗手帕。在樂曲結尾時的晾手帕又表現出了勞動后的愉快心情。
這個活動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更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6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八篇03-07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3-07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08
幼兒園小班夏天教案范文匯總六篇03-06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6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四篇03-06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5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4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匯總6篇03-13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匯總7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