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1
[教材簡解]
春天、夏天,花園里會有許多花開放,我們會時常帶孩子們去觀賞各種各樣的花,感受花兒的美,即使到了秋天,我們也不忘帶孩子們觀賞菊花。但是冬天里,我們就會忽略了花兒。可是有一天,花園里的一株臘梅開了,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老師,那是什么花?真漂亮!"臘梅雖然不艷麗,卻能引起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而且臘梅花具有不畏寒冷的品質。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資源。
[目標預設]
1.觀察臘梅,感知臘梅花的特征,并能用較形象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發(fā)現。
2.運用手指點畫的形式描畫出臘梅花的基本特征。
3.知道臘梅花是冬天里的花,感受臘梅花不畏寒冷的品質。
[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了解臘梅花的特征,感受臘梅花不畏寒冷的品質。
[設計理念]
幼兒園課程設計應以幼兒為本,保護幼兒的好奇心,關注、滿足并引導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課程設計應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確保科學性、趣味性。
[設計思路] 第一環(huán)節(jié):賞梅。第二環(huán)節(jié):說梅。第三環(huán)節(jié):畫梅
[教學過程]
(一)賞梅。
1.教師把幼兒帶到花園:這是臘梅花,它漂亮嗎?
2.教師:請你輕輕地走近了看一看,臘梅花長什么樣?聞一聞,臘梅花香不香?可以和
好朋友一起看看,還可以和好朋友說說你的發(fā)現。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由觀察,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臘梅花。
(二)說梅。
1.回到活動室,教師出示剛剛拍下的臘梅花照片:你最喜歡哪朵臘梅花,它長得怎么樣?
請你來說一說。
:臘梅花的花蕾是橢圓形的,開放的臘梅花有許多花瓣,一層一層的,我們幼兒園里的臘梅花是黃色的。
2.教師:剛才我們在花園里看臘梅花的時候冷嗎?(冷)臘梅花怕冷嗎?
:是呀,臘梅花一點都不怕冷,冬天都勇敢地把花朵開出來。我們也要像臘梅花一樣不怕冷,每天堅持上幼兒園,勇敢地參加體育鍛煉。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臘梅花運用語言進行描述,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臘梅不怕冷的特性引導幼兒學習這種不怕冷的品質。
(三)畫梅。
1.教師:臘梅花真漂亮,我們畫下來帶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2.出示顏料和畫有臘梅枝條的背景畫:今天請我們的手指來幫忙,輕輕蘸上顏料,在枝條上點一點,點一下,這朵臘梅還沒有開放;開放的臘梅花要怎么點呢?
3.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
4.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評析:手指點畫既幫助幼兒鞏固對臘梅花的認識,又有效地提升了幼兒的興趣。
活動延伸: 教師:請大家把畫的臘梅花帶回去給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一下我們幼兒園里的臘梅花。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記住“山上有個木頭人”的游戲兒歌,知道“山、上、三”的正確發(fā)音。
2、能正確發(fā)出“山、上、三”等字音,區(qū)別s和sh,an和ang等音,并能聽懂“山上有個木頭人”的游戲規(guī)則,能按指令作出相應反應。
3、積極參與游戲,體驗聽說帶來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1、拉線木偶玩具一個。
2、幼兒已經學習過s和sh,an和ang的發(fā)音和山、上、三等字。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人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以小木偶的吻向大家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木頭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接著,教師邊操作木偶拉線,邊念兒歌,幫助幼兒了解游戲的基本內容。
表演結束后,教師繼續(xù)以木偶的口吻與幼兒交談:“誰想和我玩游戲呢?那你必須先告訴我,剛才我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游戲兒歌,正確發(fā)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上”“三”。
2、向幼兒介紹游戲的規(guī)則及玩法
(1)游戲時必須念兒歌,并可自由做動作。兒歌念完后就不能動,也不能發(fā)出聲音。
(2)如果誰動了或發(fā)出了聲響,就必須將手伸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因為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然后邊拍同伴的手心邊說:“一、二、三。”游戲結束。
3、教師以游戲參與者的身份與幼兒一起游戲,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機會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動作,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動作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兒歌念完后,教師自己故意先動,然后伸出一只手讓全班幼兒邊說邊打三下,給幼兒以練習游戲語言的機會。
(2)教師與個別幼兒游戲,及時糾正個別發(fā)不準的音。
4、幼兒自主游戲。
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結對,自由組合,自主地開展游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與同伴友好合作游戲。
活動延伸:
讓幼兒用“鐵皮人”“石頭人”“稻草人”等改編游戲兒歌,課后與家人或者小朋友一起玩這個游戲。
游戲兒歌: 山上有個木頭人
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三,三,三,三個好玩的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3
一、活動名稱:
疊起來的章魚
二、適宜對象
小、中班幼兒(3——5)歲
三、價值指向:
1、探究物體往高處穩(wěn)穩(wěn)地疊加方法。
2、幼兒大膽操作,不斷嘗試,體驗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學數學的快樂。
四、材料設計:
(一)把紙芯對半切開,從下往上2·5厘米豎向均勻地畫出八根線。
(二)沿著線用剪刀小心地剪開。
(三)在畫紙上用黑筆畫出眼睛,剪下來。
(四)把吸管剪成小段,貼在章魚的臉上。
(五)涂上顏色,內側也同樣涂上顏色。
(六)等顏料干了以后,給章魚安上眼睛,完成。
五、玩法提示:
(一)提供章魚,讓幼兒往高處疊加,看誰疊的又高又穩(wěn)。
(二)提供章魚,讓幼兒往高處疊加,并說出自己疊加了幾個。
六、指導要點:
活動中讓孩子們去操作嘗試探索,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的差異,逐步增加難度(讓幼兒探索疊加的方法——讓幼兒探索如何疊得又高又穩(wěn)——讓幼兒說出自己疊加的個數),讓幼兒操作游戲。
在孩子們操作游戲時,教師只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就會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各種能力。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喜歡藝術活動的興趣,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美.
2.鼓勵并引導幼兒能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體驗自己創(chuàng)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兒歌音樂,小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1)表演: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在地上哭著喊媽媽,教師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并高興的送他回家。
(2)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娃娃他怎么了?引導幼兒說出:跌倒了
并逐一引導幼兒說出兒歌。
2、練唱兒歌
(1)用多種方式反復練習說兒歌。
(2)引導幼兒練唱兒歌。
3、即興創(chuàng)編兒歌動作
鼓勵并引導幼兒為兒歌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分組展示。
4、拓展活動
借助小動物頭飾把兒歌中的小娃娃換成其他小動物,表演唱。
5、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兒歌?以后你們看見有小朋友跌倒了你會怎么做呢?
教育幼兒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假如是你跌倒了,你會哭嗎?教育幼兒能勇敢面對困難。
附:兒歌
小娃娃跌倒了
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
哇啦哇啦哭著喊媽媽
我快快的跑過去抱起小娃娃
高高興興送他回了家
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篇5
一、 活動目標:
1、理解單數、雙數的意義。
2、認識10以內的單數雙數,發(fā)現單雙數之間的規(guī)律。
3、能在生活中尋找10以內的單雙數。
二、活動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活動難點:能尋找生活中10以內單雙數。
3、指導要點:在數數中能辯別10以內單雙數。
三、活動準備:
10個彈珠,幼兒用書:《猜猜我是誰》。
一、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用書第22頁,向幼兒提問:
(1) 開心的彈珠是怎么樣排列的?(兩個一組)
(2) 哪幾個數量的彈珠是開心的?(2.4.6.8.10)
(3) 哪幾個數量的彈珠是不開心的?(1.3.5.7.9)
(4) 觀察圖中10行彈珠的排列,你發(fā)現了什么?(單數后面是雙數,雙數后面是單數;前后的單雙數一定相差1)
反思:由于大班孩子在生活中對單雙數已經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概念不清晰,但是意思都能理解,所以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多數幼兒都能找出單數和雙數,通過形象的排列和擬人化的語言,最后大多數幼兒都能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就是兩個一組有朋友的數就是雙數,單個沒有朋友的數就是單數。整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參與愿望很強、興趣很高、效果很好。有幾個年齡小、能力差的幼兒理解能力稍差,需要調整目標、加強引導。請幼兒讀出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精選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范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3-04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08
精選幼兒園春天的教案范文合集10篇03-07
精選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06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8篇03-05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3-05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05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5篇03-05
精選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05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