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
2.觀察植物生長變化。
3.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照相機,種植地。
活動過程:
一、觀察西紅柿的葉子(第一周)
西紅柿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有幾片葉子?請小朋友數一數。
二、繼續觀察西紅柿(第二周)
你發現了什么?
三、觀察西紅柿(第三周)
你發現了什么?
地上為什么會有裂紋?
我們應該怎樣做?
小結:給西紅柿澆水,就像小朋友們口渴了要喝水一樣。
四、觀察西紅柿(第四周)
你發現了什么?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勢利導地進行隨機教育,是教師比較難以把握的。往往會將自己的猜測和推想強加于幼兒,使組織和安排的活動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符合。細心觀察幼兒的好奇心及興趣,及時給予支持、合作、引導。抓住孩子的興奮點實施教育,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播種的季節到了,農民伯伯在菜地里忙著移栽各種瓜秧。我們大班年級組的幼兒也沒閑著,他們也在自己的種植園地里忙著移栽秧苗。這不,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帶來了一株株西紅柿秧苗準備親手栽下去呢!
活動目標:
1、關注西紅柿的生長,了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愿意連續觀察自己種植的西紅柿。
2、樂意參加勞動,對勞動感興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收拾整理好種植園地
2、西紅柿秧苗、鏟子、盆。
3、《西紅柿生長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圍繞西紅柿談話,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師:“你吃過西紅柿嗎?你知道西紅柿長在哪里?”
教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去栽西紅柿了,以后我們就可以吃自己種出來的西紅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紅柿嗎?
二、栽西紅柿
將幼兒帶到種植園地
1、教師示范講解移栽西紅柿的方法。
2、幼兒勞動,教師參與指導。
3、為西紅柿澆水。
三、組織幼兒回活動室進行記錄
1、師出示記錄表,講清要求。
2、幼兒進行記錄。
把移栽西紅柿的整個過程中,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在《西紅柿生長記錄表》中。
活動反思:
對于此節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下面簡單的講述下自己對于此節課的反思:以謎語導入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發幼兒的興趣,但是,提問幼兒謎底是什么的時候,幼兒未能正確的猜出謎底。自己未能加以在重新引導幼兒正確的猜出謎底。課堂氛圍師幼互動活躍,幼兒能大膽的舉手回答,講述自己在對西紅柿觀察中的發現。能讓幼兒知道西紅柿的內外部特征及西紅柿對人體的作用。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示范畫的基礎上刻畫西紅柿,并結合生活經驗變換各個角度添畫想象。
2.能大膽地從一種形轉化為另一種形,并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發現觀察、想象、表現、創造的能力,體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紙、筆
活動過程:
圖片觀察
(1) 整體觀察
師:這是什么?(出示PPT西紅柿)長的怎么樣?
(2) 局部觀察
師:西紅柿的果肉、果皮、葉子是怎么樣的?
(3)細節觀察
師:西紅柿的花紋是怎么樣的呢?你還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地方嗎?
二、刻畫西紅柿
(1)師幼互動,引導幼兒刻畫西紅柿:畫這個西紅柿應該怎么畫?畫的時候注意些什么呢?
(2)幼兒刻畫:現在請你們把這個西紅柿畫下來,看誰畫的最有意思。
三、啟發想象
(1)教師根據幼兒刻畫的作品轉換角度啟發想象:如果請你添上幾筆能變成什么?這個西紅柿現在倒過來像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什么?側看像什么?你能變成什么?
(2)教師把幼兒想象的形象畫成具象的圖畫,起到點撥幼兒的作用。
(3)教師提供成品作品給幼兒欣賞:你們看,這個小朋友把西紅柿變成了什么?你喜歡嗎?為什么?
四、創造作畫
師:原來西紅柿換一個方向就可以變出不一樣的東西來。現在請你把西紅柿變出一個很奇特的東西來,你們可以變整個西紅柿,也可以變西紅柿的一個部位,還可以轉換各個方向來變。看誰變的西紅柿最獨特。
幼兒作畫,師提出作畫要求:
1.安靜作畫,將自己檸檬變得獨特不和別人一樣。
2.畫完將筆蓋蓋好放回筆筒。
教師個別指導,給予遇到困難的幼兒一定的幫助、啟發、引導。
五、評析作品
1.同伴互動欣賞評價。
2.教師肯定評價,特別是肯定有創意的作品。
反思:首先,我的這節課是大班美術借形想象畫西紅柿,就是先將西紅柿寫意畫在白紙上,通過自己的觀察、想象添畫成自己的作品。
其次,我在課堂的評價環節上還需要再不斷的努力。孩子的自評,他評,師評,我評在評價孩子方面,我的評價應該更具體一些,不應該是簡單的“好,不錯”、“你真棒”等等。應該把孩子好的地方說得更具體,不好的地方也要指出來,并告訴他什么是對的,這樣孩子才更明白自己哪好哪不好。
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紅柿的特征,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2、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3、體驗并享受科學觀察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紅柿的特征,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2、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難點:
1、知道吃西紅柿對身體有好處。
2、體驗并享受科學觀察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西紅柿
2、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身邊的物體特征,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一個謎語里面。
謎語:圓圓臉兒像蘋果,又酸又甜營養多,可以做菜吃,又能當水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猜猜老師的這位朋友是誰呢?
幼:自由舉手回答。
師:西紅柿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番茄”。
(二)第一次觀察,運用感官感知西紅柿的外部特征。
1、師: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用小眼睛看一看,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用鼻子聞一聞,是什么味道?
2、師:請小朋友認真安靜觀察,并請幼兒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3、師幼共同小結,西紅柿的外部特征。
師:用眼睛看到的西紅柿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用手摸到的西紅柿是什么樣子,有什么樣的感覺?用鼻子聞到的西紅柿是什么味道?
4、教師小結:西紅柿是圓圓的,它有紅紅的身體。用手摸上去滑滑的,涼涼的。聞起來有一點點西紅柿的香味。
(三)第二次觀察,感知西紅柿的內部特征。
1、師:教師切開西紅柿,引導幼兒用小眼睛看看它們小肚子里面藏著什么?用鼻子聞一聞它有什么香味?吃一吃,它是什么味道的?
2、師:請小朋友認真安靜觀察,并大膽講述在觀察中的發現。
3、師幼共結,西紅柿的內部特征。
師:西紅柿肚子里面藏了些什么?
師小結:西紅柿有一層薄薄的果皮,肚子里有幾個不同形狀的小房子,每個房子里面都有籽,還有汁,聞起來有西紅柿的味道,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四)西紅柿對人體的作用
師:小朋友們,你們平時都喜歡吃什么蔬菜和水果呢?為什么喜歡吃?
幼:幼兒舉手自由回答。
師小結,西紅柿對人體的作用。
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人體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西紅柿炒蛋當菜吃,又酸又甜營養多。
(五)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西紅柿,多吃西紅柿有助于身體健康。結束課堂。
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繼續運用同種色或相似色進行漸變接色。
2、知道西紅柿是有營養的蔬菜,對人體有很多益處。
活動準備
1、涂色—西紅柿
2、油畫棒,彩圖西紅柿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看看,這是什么蔬菜?
西紅柿有什么營養?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二、觀賞與討論。
1、觀賞西紅柿
提問:新鮮的西紅柿是什么樣的?
(果實很飽滿不干癟,葉子和果實有很多水份,發著光亮。)
2、分辨西紅柿
提問:西紅柿有幾種紅色,除了紅色還有什么顏色?
3、討論:把西紅柿畫成什么樣才像真的一樣?
(紅紅的,很新鮮,很飽滿。)
4、教師涂色—西紅柿
觀察教師涂朱紅,然后涂桔黃,使之自然過渡。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每個人選兩個顏色畫一個新鮮的西紅柿。
2、分辨顏色的深淺與過渡,創造性地進行選配。
例如:有的是朱紅和桔紅,有的是桔紅和桔黃,有的是桔紅和中黃。
3、不斷觀察調整深淺的過渡。
四、評價。
哪些西紅柿看上去特別新鮮?它們是怎樣配色和涂色的?哪些西紅柿看上去有點像假的?
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觀察是幼兒認識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亞杰認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對兒童觀察能力的訓練。近期,我班正在進行“好吃的食物”主題活動,幼兒對一些常見的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經驗。如何抓住契機,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觀察活動中進一步激發觀察的興趣,幫助其整合并提升經驗和認識,從而發展其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我們選擇了幼兒熟悉且喜歡的西紅柿作為觀察物,設計了此次觀察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了解西紅柿的主要特征和簡單食用方法。
2、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多種方法找尋觀察物,提高觀察感知能力、比較能力和判斷力。
3、愿意參與觀察感知活動,并樂意用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感覺。
三、活動準備
1、教具:圖表1張,感官標記、特征標記若干;布口袋1個;西紅柿、青瓜、紅荔枝、紅蘋果標記圖卡各1張;簍子3個;關于西紅柿的課件。
2、學具:幼兒每人1個盤子(盤上附有蓋布),內裝:西紅柿、青瓜、紅荔枝、紅蘋果四種實物各1個;人手1把塑料小刀。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游戲情景,引出觀察任務。
(1)師出示有蓋布的盤子(幼兒人均一盤),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吃的東西,放在盤子里了,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芽”
(2)請幼兒掀開面前盤子上的蓋布,說出盤中食物的名稱(西紅柿、青瓜、荔枝、紅蘋果)。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師出示相應的標記圖卡。
(4)師提出下一環節的觀察任務:“在這四個寶寶當中呀,有一個寶寶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是誰呢?請你們用小眼睛、小手還有小鼻子來找一找它,好嗎?芽”
2、根據線索進行選擇、感知和操作,初步把握觀察物特征。
(1)線索1:它又紅又圓。
①提出操作要求:“我們現在就開始找它啦!它又紅又圓,請你們用小眼睛找找看,然后把又紅又圓的食物拿到盤子的外面來。”
②幼兒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問:“你們為什么在盤子中留下青瓜呢?”
④幼兒表述對青瓜的觀察結果,引導幼兒說出其特征:“又綠又長。”
⑤請幼兒將青瓜寶寶送到一個畫有青瓜標記的簍子里,并說“青瓜寶寶我送你回家”。
(2)線索2:它的身體是滑滑的。
①提出操作要求:“請你們把荔枝、蘋果、西紅柿放回盤子里,再用小手找找看,誰的身體是滑滑的?然后把它拿出來。”
②幼兒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問:“你們為什么留下荔枝寶寶呢?”
④幼兒自由表述自己觸摸荔枝的感覺(表殼粗糙并有些刺痛感)。
⑤請幼兒將荔枝寶寶送到一個畫有荔枝標記的簍子里,并說“荔枝寶寶我送你回家”。
(3)線索3:它沒有明顯氣味。
①提出操作要求:“請你們用小鼻子找一找它,它是沒有明顯氣味的,請將它拿出盤子。”
②幼兒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問:“你們為什么留下蘋果寶寶呢?”
④引導幼兒學習聞的正確方法,并表達自己聞到的氣味。
⑤請幼兒將蘋果寶寶送到一個畫有蘋果標記的簍子里,并說“蘋果寶寶我送你回家”。
(4)師幼共同請躲在布口袋里的神秘寶寶“西紅柿”出來,讓幼兒發現與自己操作后的結果(盤中只剩下西紅柿)吻合,獲得成功感有助于進一步激發他們觀察的興趣。
3、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感知主要特征。
(1)游戲1“眼睛看看我”。
①(出示眼睛的標記貼在記錄表上)指導語:“西紅柿先和我們玩一個‘眼睛看看我’的游戲。”
②提供幼兒人手1個洗干凈的西紅柿和1把塑料小刀。
③提問:“請你仔細看看西紅柿是什么樣子的: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④幼兒仔細觀察西紅柿的外形,邊看邊自由表達觀察所得。(幼兒說到什么特征,教師就將該特征標記對應擺放在記錄表中,見圖1。)
⑤提升經驗:西紅柿是圓圓的,它有紅紅的身體,頭上還有一頂綠色的小帽子。
⑥幼兒學習用塑料小刀獨立切開西紅柿,邊看邊說自己觀察到的西紅柿里面的樣子(有紅紅的肉,有籽,還有許多汁流出來。)
(2)游戲2“小手摸摸我”。
①(出示小手的標記貼在記錄表上)指導語:“我們再來和西紅柿玩第二個游戲‘小手摸摸我’。”
②提問:“請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西紅柿,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
③幼兒輕輕用手觸摸感知西紅柿的特征,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與感受。(幼兒說到什么特征,教師就將該特征標記對應擺放在記錄表中,見圖2。)
④提升經驗:西紅柿滑滑的,它的身體軟軟的,摸起來涼涼的。
(3)游戲3“小嘴嘗嘗我。”
①(出示小嘴的標記貼在記錄表上)指導語:“你們想嘗嘗西紅柿嗎?我們來和西紅柿玩第三個游戲‘小嘴嘗嘗我’。”
②幼兒品嘗西紅柿,自由表述嘗到嘴里的感覺。(幼兒說到什么特征,教師就將該特征標記對應擺放在記錄表中,見圖3。)
③提升經驗:西紅柿有許多汁,它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④拓展認識:聞聞切開后的西紅柿,有酸味,不同于未切時的無味。
4、結束部分:拓展生活經驗,了解西紅柿的多種食用方法。
(1)提問:“西紅柿可以生吃,還可以怎么吃呢?”
(2)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表達。
(3)師幼觀看課件,了解西紅柿的其他吃法(炒、煮西紅柿,喝西紅柿汁,蘸西紅柿醬等)。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西紅柿》優秀教案(通用6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春天來了優秀教案(通用6篇)02-25
幼兒園中班愛耳日優秀教案(通用7篇)02-22
愛耳日幼兒園小班優秀教案(通用5篇)02-22
驚蟄幼兒園優秀教案03-01
幼兒園驚蟄優秀教案02-26
優秀幼兒園主題教案02-22
幼兒園優秀分享教案02-22
幼兒園優秀知識教案02-22
植樹節幼兒園優秀教案(通用8篇)03-02
植樹節幼兒園優秀教案(通用6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