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我們班目前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是“好玩的水”,“快樂的小鴨子”這個活動是老師預設的二級綱目中的一個音樂欣賞活動。這個活動的音樂背景是格里格的“挪威舞曲”,曲子的曲風歡快明亮,充滿了趣味,曲式是A—B—A段式。讓小班幼兒來欣賞世界名曲是我在這個學期的一個嘗試。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著,而小班幼兒的思維更是形象具體化,年齡越小越有參與活動的需求,對聲音的強弱,快慢,高低等概念是不理解的,所以讓小朋友在音樂的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和體驗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以小鴨子的身份來參與活動,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在游戲過程中感知作品中間段與首尾段的不同,并在此基礎上大膽地表達表現。當然,也期盼幼兒在前期的主題活動,例如:“春天”主題中的“春雨沙沙、春天的小動物”中獲得的經驗能為今天的欣賞活動埋下伏筆。今天整個活動的過程以游戲貫穿,以幼兒熟知的歌曲“來了一群小鴨子”導入活動,用故事背景推動幼兒理解作品,用游戲形式來體驗A-B-A的曲式,從中體驗歡快的情緒。而積極的情緒又可以促進幼兒審美觀點的形成,發展幼兒審美能力,并激發幼兒創造美的愿望。
欣賞活動:
快樂的小鴨子
活動目標:
1、通過協商活動,感受小鴨子在水中游戲的快樂。
2、愿意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大膽地表現。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小池塘挪威舞曲小鴨服飾歌曲——小鴨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用歌曲“來了一群小鴨子”導入活動,幼兒在歡快的歌聲中進入活動室。在池塘里快活的自由游戲。(推上背景音樂——挪威舞曲)講講和好朋友在池塘里可以做些什么游戲。
二、欣賞活動
1、完整欣賞音樂,利用故事的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作品。
一起來講議自己聽到的內容。1)音樂中的小鴨子在干什么?2)小鴨子最喜歡的游戲是什么呢?
2、重點欣賞中間段音樂。和小鴨子一起做游戲,幫助幼兒拓展思路,發揮想象力,一起學學好看的動作。(戲水、扎猛子、甩水、抖翅膀、洗澡,游泳、抓小魚、理羽毛等。
三、在完整欣賞中自由地表演
在C段漸弱的音樂聲中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念兒歌,體驗朗誦活動的樂趣。
2、在情景中初步學念兒歌,并掌握兒歌中常見的幾個量詞。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小兔子的鋪子、實物襪子、帽子、玩具桌子、椅子等;
2、猴子圖片若干(可表示一群猴子);
3、托盤5個;
4、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地墊。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熟悉兒歌內容。
1、參觀小兔子的鋪子,觀察實物,學習常見的量詞。
師:哇,小朋友們看,小兔子今天開了一家新鋪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它的鋪子里都有些什么?(帶幼兒走近鋪子)
師:那么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幾雙襪子?幾個瓶子?幾頂帽子?
2、幼兒游戲,熟悉兒歌內容。
師:誰想到小兔子的鋪子里來買東西呢?
師:你買了些什么?引導幼兒說:我買了幾雙(張、把、個、頂)小兔子的東西賣完了,明天再來開鋪子!(引導幼兒圍成半圓形坐下)
二、結合實物教具,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們好,小兔子的鋪子又開張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鋪子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請聽兒歌《小兔子開鋪子》(教師邊指實物邊示范念兒歌)
提問:
(1)是誰開了一家新鋪子?
(2)鋪子里都有些什么?(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句完整講述,鞏固量詞的使用)
(3)是誰買走了鋪子里的東西?都買了些什么?
(4)小兔子的東西賣完了,小兔子是怎么說的?
2、幼兒學念兒歌。
師:小朋友和我一起把這首兒歌念一念!(邊指實物邊念兒歌)
師:小朋友念的可真不錯,我們再來念一遍,這一遍小朋友們一定要把小兔子鋪子里的東西念清楚!(及時發現幼兒出現的問題,練習2-3遍)
3、幼兒欣賞。
教師用好玩的聲音念兒歌(感受兒歌的不同念法,激發幼兒對朗誦活動的樂趣,喜歡念兒歌。)
4、幼兒念兒歌。
鼓勵幼兒大膽的用好玩的、不同的聲音念兒歌(幼兒邊表演邊念,體驗其中的樂趣。)
三、活動結束
師:明天小兔子還會來開鋪子,明天的鋪子里會有些什么呢?又會有誰來買東西呢?我們明天再見吧!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量詞,以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同時可對兒歌進行創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水活動”讓幼兒學會圍繞主題談話,鼓勵幼兒主動參與,自由交談,愿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思想。
2.幫助幼兒學會用簡短的語句談論玩水的過程,學會用“高興”、“開心”、“有趣”等詞匯表達玩水時的愉快心情。
3.幫助幼兒掌握在不同場合用不同音量說話的談話規則,知道自由交談時,講話聲音要輕;集體談話時,講話聲音要響亮。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大盆六個,盆中放水。
2.各種瓶子、塑料盒、積木、彈子、紙折的船、泡沫塊等物體若干。
(二)知識經驗準備 嘗試玩水方式。
三、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幼兒先隨意在水中玩耍,然后教師參與玩水活動,并幫助幼兒記住玩水的用具、聲音、玩具的浮沉。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玩水過程。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范圍。
集體談論“玩水”。在自由交談的基礎上,請幾位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能用簡短的句子說一段話。
教師提出新的問題:拓展話題。你們喜歡玩水嗎?玩水時心里高興嗎?幼兒根據新的問題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將幼兒談話的語句反饋給大家。如小朋友說:“我用瓶子裝水時,聽到咕嘟咕嘟的聲音。我覺得很好玩,心里很高興。”教師啟發幼兒說出不同的玩水感受,并運用不同的詞匯表達自己的心情(如:開心、快樂、有趣等)。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了解沉與浮。
藝術:音樂活動“洗手絹”。
五、生活中滲透
洗手時引導幼兒注意水聲及水的物理特性。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節約用水的宣傳畫。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在家里注意強化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洗澡時用簡短的語句講出玩水的心情。
八、活動評價
(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情景式體驗故事的過程中細致觀察,通過對貓違反禁令而產生的不良后果體驗,初步懂得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2.體驗和理解故事中的規則,認識“禁止”的含義。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布置一個會場,內有花卉、玩具橋,以及一些禁止牌子:禁止摘花、禁止喧嘩、禁止通過。
2.選取繪本《11只小貓做苦工》中的幻燈片7張。
3.三張ppt中的提示牌。
活動過程:
一、情景體驗,感受“禁止”。
貓媽媽帶孩子們參觀會場。
老師以貓***口吻說:孩子們,這里有一個好大的會場,讓我們一起進去參觀一下吧。
1.教師帶領孩子們進入會場參觀,老師認讀會場內提示牌上的字給幼兒聽,討論含義。
2.來到舞臺樓梯口看見一個牌子:上去歇歇。
師:要不要坐下來歇歇?幼:好的。
看見大屏幕上的圖片,師:這里有許多小貓的圖片呀,讓我們看一看吧!
二、分析體驗,理解“禁止”。
貓媽媽帶孩子們觀察圖片。
1.幻燈1,小貓排隊出游
提問:小貓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去干什么呢?幼:去上學;去秋游。
師:你怎么看出來的?幼:他們在公園里,背著包。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2.幻燈2,小貓看到花圃和提示牌
師:它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花?美嗎?除了花,還有什么?
幼:還有牌子。師:猜猜會寫著什么?幼:不能摘花,不好摘花。
師:是的,上面寫著:禁止采摘。提示來游玩的人看見美麗的花,不要摘。這樣的牌子叫禁止提示牌。我們的會場有沒有這樣的提示牌?
幼:有的。師:小貓會不會摘花?幼:不會。
3.幻燈3,小貓進入花圃
師:小貓們在干什么?幼:摘花。師:你覺得它們做的對嗎?幼:不對。
師:為什么不對?幼:花兒會疼的;花兒有生命的。師:再看,現在花兒還美嗎?幼:壞了。
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美麗的小花讓小貓弄得亂糟糟的,不美了,別人來玩就看不到了,多可惜啊!禁止的事情不能做,(轉向畫面)小貓,你們怎么就是不聽呢?我們一起對小貓說:“小貓,不能摘!小貓,不能摘!”幼兒對著貓大聲提醒。
4.幻燈4,小貓看見危橋
師:這回小貓又看到了什么?幼:一座橋。師:這座橋怎么了?幼:壞了。師:哪里壞了?幼:上面。師:除了這座橋,還有什么呢?幼:還有牌子。教師讀:危險,禁止通過此橋!是什么意思?幼:不能過橋。
師:為什么要豎這塊牌子呢?
幼:繩子斷了;危險。師:我們一起提醒小貓。幼:小貓,不能過!小貓,不能過!(幼兒作呼喊狀)師:猜一猜,小貓們會過去嗎?幼:會的;不會。
5.幻燈5,小貓過橋
師:哎呀,小貓在干什么?看——發生了什么事?幼:小貓在過橋;有石頭掉下來。
小結:橋上的木板脫落了,多危險啊!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害怕不害怕?(幼:害怕。)哎,危險的小橋不能靠近,禁止的事情不能做!它們后來又會遇到什么事呢?真讓人擔心。
6.幻燈6,小貓看見口袋,并往里鉆
師:小貓來到一片草地,看見了什么?幼:一個被子;我在家鉆被子的。師:鉆進去,能看見外面嗎?好不好玩?幼:好玩。師:噢,這是一個像被子一樣大的口袋,能不能鉆進去呢?幼:不能!師:為什么?幼:那兒有字。師:噢,這張紙上寫著:禁止進入口袋。為什么不能進去呢?幼:……我們該怎么提醒它們呢?幼:小貓,不能進!小貓,不能進!
師:小貓聽見我們的聲音了嗎?看,它們還在往里鉆呢!結果怎樣呢?
7.幻燈7,小貓被抓走
師:哎呀,發生什么事情了?(幼兒被畫面吸引住了,他們專注于畫面內容)來了一個誰?幼:狼;灰太狼;怪獸。師:是的,來了一只怪獸。怪獸把口袋扎緊了。口袋里有什么呀?幼:(著急的)有小貓。師:小貓被怪獸抓走了。抓去干什么呢?幼:吃掉;賣掉。
師總結:小貓被不認識的`怪獸抓走了,好可怕!怪誰呢?(一幼兒插嘴:小貓他自己。)為什么小貓被抓走?幼:小貓不聽話。師:是的,小貓不守規則。禁止的事情不能做呀!我們一起提醒小貓:小貓,禁止的事情不能做!(幼兒作呼喊狀)小朋友,我們可不能學小貓哦!
三、回顧總結,記住“禁止”
師:孩子們,小貓秋游的路上不聽話,不守規則,它們遇到了哪些禁止不許做的事情呢?(指黑板)
“來到花園,看到了禁止采摘,走到了小橋邊看到了禁止過危險的橋,來到了草地上看到了大口袋,禁止進入口袋。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有哪兩個字在這三張提示牌上都有呢?(請一幼兒上來指。)這兩個字叫做“禁止”,(齊聲學說一遍)禁止就是提醒我們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會影響別人傷害自己,有時還會發生危險。
師:小貓們做了禁止不許做得事情,被怪獸關起來了,他們能不能逃出來呢?幼:能,把怪獸打死,……師:出來以后,再看到“禁止”的牌子,它們又會怎么做呢?幼:他們聽話了;不能做的事情不做了。
師:以后我們出去到游樂場、公園、風景區玩,一定要看好路邊的提示牌,禁止的事情不能做。可千萬不能像他們一樣哦。
四、找找幼兒園里的“禁止”。
師:孩子們,幼兒園里也有禁止提示牌呢,讓我們去看一看,找一找吧。
老師帶領小朋友學小貓輕輕離開會場,去尋找提示牌。
活動反思:
《11只貓做苦工》是個關于遵守規則和文明旅行的經典繪本,通常會被選做大班的語言教材。小班幼兒正處于秩序感與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期,而出游與違禁又是他們的生活中常有的事情。由于不理解規則,他們才會一次又一次的違禁。所以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節選了《11只貓做苦工》中的7個片段來設計這節小班社會活動,旨在使幼兒懂得遵守社會行為規則,初步理解故事中規則的含義,不做“禁止”的事情。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發現,小班孩子能理解故事內容所要表達的意義,懂得禁止的事情不能做。在課后觀察中,我們還了解到,他們會自覺地遵守一些在生活中已經理解了的規則,如:不能摘花、危險的事物不能靠近等,并提醒同伴遵守規則。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體現這樣的原則: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而繪本《11只小貓做苦工》正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將遵守規則的意識通過精彩的故事情節深入幼兒的內心。又由于故事內容的生活化、真實化、戲劇化,而廣受幼兒的歡迎。通過閱讀時側重點的不同,以及篇幅長短的選擇也能使小班的孩子理解故事的內涵,對遵守規則產生理解和體驗。
通過孩子們課堂上的表現又可以看出,幼兒更多的是被畫面的精美和情節的曲折(小貓因為不守規則而被抓走)所吸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繪本的觀察來理解規則。由于受語言表達能力的制約,他們對規則的理解還處于初始階段,還不能用較為具體和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回答問題時的語言顯得零碎、簡短。即便如此,他們對小貓的行為依然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總之,依托繪本開展社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討論生動有趣的繪本,既能幫助幼兒理解社會行為規則,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又能豐富幼兒的語言,引導他們體會和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4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9篇03-08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7篇03-1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八篇03-11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匯總9篇03-10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四篇03-06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05
【實用】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7篇03-10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七篇03-06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八篇03-11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六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