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時間:2021-09-05 11:10:0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1

  活動目標

  1.根據樂曲的節奏和旋律做小老鼠走路、左右張望及拽泡泡糖的動作。

  2.在音樂活動中大膽、樂于表現小老鼠的動作,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準備

  音樂、ppt、繩子。

  活動過程

  一、進場導入

  1.打招呼: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與客人老師問好。

  2.進場:引導幼兒學習小老鼠的動作進場,跟隨音樂做走、蹲、轉圈等動作。

  二、模仿小老鼠動作

  1.出示圖片,觀察圖片,幼兒想象故事情景(小老鼠)。

  2.提問:“小老鼠要干什么?”引導幼兒自主模仿輕輕地走,給予鼓勵,個別指導幼兒,幼兒再次嘗試動作。

  3.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小老鼠上燈臺”停住。反復4—5遍。跟隨音樂1遍。

  三、幼兒表現小老鼠左右張望的動作、眼神。

  1.出示圖片:睡覺的貓。

  提問:屋子里有大花貓,除了輕輕地走停下來的時候還要干什么呢?引導幼兒思考。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左右張望、快速的擺動頭、眼睛盯住等動作。

  3.幼兒進行左右、上下、前后張望。利用語句“小老鼠上燈臺左看看,小老鼠上燈臺右看看”熟悉樂曲節奏型。指導每一位幼兒動作快速,眼神停住。

  4.掌握節奏型,邊說邊做動作。提醒幼兒在說“看”的時候再擺頭。說兒歌3—4遍,跟音樂1遍。

  四、幼兒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

  1.提問:“小老鼠偷油吃的時候發生了什么?”

  2.幼兒自由展現泡泡糖黏在身體的動作。

  師:“你們猜一猜泡泡糖黏在小老鼠哪里啦?”引導幼兒嘗試表現身體各個部位被泡泡糖黏住的動作。通過提問、動作表現讓幼兒學習拉、拽的動作。

  3.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各個部位拉泡泡糖的動作。播放音樂,重點指導彈回來的動作。

  總結:知道泡泡糖有彈性及黏性。

  五、完整欣賞音樂,做上肢動作。

  六、跟隨音樂做動作

  1.跟隨音樂,幼兒完整做動作2遍。

  2.在幼兒中間選出大花貓,進行游戲。音樂1遍,幼兒扮演花貓,音樂結束時貓叫,抓住小老鼠。

  3.游戲進行第2遍,老師摸自己頭當大花貓。

  七、活動結束

  出示最后一張貓的圖片后,教師用繩子將幼兒圍住:“哈哈,我就是那只大花貓!沒想到吧,我有法寶,抓到這么多小老鼠啦!小老鼠們跟著我回家吧。來跟我們的老師們再見! ”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

  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

  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2.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體驗游戲帶來的愉悅,發展音樂表現力。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改編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并帶領幼兒說唱;經改編、剪輯的音樂、音效。

  2、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奏下合拍地做韻律動作。

  教學過程:

  一、說唱童謠,游戲導入,初步滲透A段樂曲的節奏。

  教師帶領幼兒邊說童謠“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下 不 來 0|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滾 下 來 0|”,邊進入場地,滲透A段樂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節奏。

  二、設置情景,引導幼兒用動作和眼神創造性地表現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1.引導幼兒討論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小老鼠最喜歡上燈臺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在上燈臺的時候應該怎樣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還得邊走邊看,應該怎么看?看哪里?”

  教師小結: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還要上下、左右、前后四處看一看,才不會被大花貓發現。

  2.帶領幼兒邊說童謠邊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合拍練習。

  3.由聲勢練習自然過渡到樂曲跟進,完整地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合拍練習。

  三、引導幼兒嘗試用夸張的神情、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聲音,引導幼兒討論、猜想:

  “這是什么聲音?”

  “小老鼠正在上燈臺偷油吃,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教師小結:原來小老鼠掉在了一塊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這是大花貓設的一計,小老鼠真的中計了。

  2.引導幼兒嘗試從胳膊、牙齒、眼睛、身體等不同部位用夸張的動作和神情創造性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討論:“泡泡糖可能會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樣把泡泡糖快點從身上拉下來?”

  教師小結:拉泡泡糖時,胳膊硬硬的,拳頭攥得緊緊的,眼睛、嘴巴、身體都要用力。

  3.帶領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四、播放樂曲

  播放完整的樂曲,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

  五、游戲

  指導幼兒在樂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戲,嘗試完整、合拍、夸張地表現老鼠走、張望及拉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六、增加“大花貓”角色,韻律中玩游戲,在放松和愉悅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將《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和家長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

  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

  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不足之處:

  幼兒對于表現拉泡泡糖的動作還不夠夸張、形象,對于音樂的節奏把握還不是很到位,對以后教學的建議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想和模仿。這些都有待提高。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的嚙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3

  活動目標: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應該放到哪里,增強環保意識。

  2. 創造性的表現玩泡泡糖的有趣動作,提高動作的表現力。

  3. 學會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大膽表演律動。

  4.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 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大膽合拍地表演律動動作。

  難點:引導幼兒夸張地、創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動作。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貓咪頭飾、小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創設游戲化情境,幼兒跟隨音樂做熱身律動。

  二.展開:

  1.教師講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音樂情節中得故事,使幼兒對音樂內容有所感知與了解。

  故事內容:

  有一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于是趕緊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只貓沖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滾回了家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小老鼠的動作

  (1)師: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在座位上做動作。

  (2)提問: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過,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來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 幼兒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動作

  教師及時指導,引導幼兒夸張的把動作表現出來。

  5. 請一名幼兒與教師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體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師:老師手上也粘到了一個泡泡糖,誰想來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6. 幼兒分組練習動作。

  幼兒之間合作做動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規范動作并引導幼兒夸張的表現出來。

  7. 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在座位上按故事情節把它表現出來吧。

  8. 跟隨音樂,師幼共同表演音樂游戲

  (1) 第一遍: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彈回來的動作夸張地表現出來。

  (2) 第二遍:教師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腳上、臉上。

  (3) 第三遍: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講故事,并加上貓咪沖出來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貓咪出現后,教師帶領幼兒連忙跑回家。

  活動總結:

  1、“小老鼠為什么會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環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應該怎么做才對呢?”

  活動結束:

  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小老鼠可被這亂丟泡泡糖的人給害慘了,那我們吃完了泡泡糖應該放到哪里呢?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活動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給于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溫馨提示: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

  設計意圖: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編表現更自然、豐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小百科:泡泡糖既好吃,又可以吹泡泡玩,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泡泡糖發明于1928年,上世紀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4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熱愛動物,模仿能力越來強,平時也喜歡模仿小動物;他們對音樂節奏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小老鼠和泡泡糖》是活潑歡快的AB兩段樂曲,節奏感強;小老鼠風趣、詼諧的動物形象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活動中通過,鼓勵幼兒夸張、形象地表現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種動作,并通過模仿老鼠偷走、拽泡泡糖、被貓嚇倒等有趣的內容,讓幼兒感受音樂游戲的無限樂趣。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歡快活潑的節奏和旋律。

  2.嘗試大膽、夸張地表現小老鼠走路、左右張望和拽泡泡糖的動作。

  3.愿意與同伴一起進行音樂游戲,初步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點;復習童謠《小老鼠上燈臺》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

  活動建議

  1.手指游戲《小老鼠上燈臺》導入,引導幼兒回憶小老鼠的動作。提問:小老鼠的走路(吃東西)時什么樣子的?

  2.欣賞音樂《小老鼠和泡泡糖》,嘗試創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1)完整欣賞,幼兒自由表演。(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

  (2)分段欣賞,并引導幼兒說出兩段音樂所表現的不同故事情節。

  A段音樂表現小老鼠從洞里跑出來的情景;B段音樂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

  (3)引導幼兒分段進行創編活動,鼓勵幼兒按節奏表現小老鼠走路、左右張望的情景,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時表情盡可能夸張一些,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助。

  3.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中的音樂形象。

  4.游戲“小老鼠和泡泡糖”。

  (1)提示幼兒按節奏,夸張地表現小老鼠走路、左右張望、拽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2)老師或一名幼兒扮演“大花貓”,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在放松和愉悅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5

  教材分析:

  音樂作品《小老鼠和泡泡糖》表現的就是一只小老鼠與泡泡糖之間的故事,風趣幽默,充滿童趣。音樂內容是幼兒易接受且感興趣的,音樂節奏鮮明活潑,非常適合中班幼兒表演。幼兒扮演小老鼠與這個音樂一起游戲,一定會使他們在與音樂一起玩的過程中,張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自我表達,同時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因此,結合《綱要》精神,我設計了這節韻律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重點是讓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泡泡糖會粘在身體的哪些部位,難點是用大幅度的動作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樣子。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合拍地表現老鼠左右張望走的動作,較形象夸張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從中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啟發幼兒做幅度較大的動作時,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活動重點:

  讓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泡泡糖會粘在身體的哪些部位

  活動難點:

  用大幅度的動作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樣子。

  活動準備:

  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認識

  物資準備:

  《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磁帶 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玩《小老鼠上燈臺》手指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教師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整體感受、理解音樂。

  1、教師講述小老鼠的故事

  提問:小老鼠是怎樣出來的?帶小朋友練習。

  2、音樂也會講這個故事,你們來聽一聽,哪里是小老鼠出來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提問:哪里是小老鼠出來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三、分段練習,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感知

  1、引導幼兒探索表現小老鼠的動作

  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教師邊用手在腿上按節奏做動作。(3遍)

  “小老鼠什么時候向兩邊看的啊?”(說到西的時候向兩邊看看。)

  (1)根據琴伴奏的節奏用手在腿上做動作。(木琴伴奏)

  “我們來試一試是不是這個時候往兩邊看看的呢?”(聽木琴彈奏四遍,教師和幼兒一起按節奏邊念著兒歌邊用手在大腿上做動作。)

  (2)我們加上小腳腳踏地按音樂節奏做動作。

  “剛才我們是用小手來玩游戲的,我們加上小腳來試試看,好不好?”

  (3)加快速度做動作。

  2、配音樂磁帶做出“小老鼠”的動作。

  3、聽“泡泡糖”出現部分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音樂后半段)

  “這次啊這只調皮的小老鼠要出來玩了,撿到一個大泡泡糖,發生了什么事情” “每個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個泡泡糖,一起來學學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時候的樣子?” “小老鼠,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好不好?”

  4、幼兒再次玩游戲,要求做出“小老鼠”被“泡泡糖”粘到不同部位的動作。

  “泡泡糖會粘在小老鼠的手上,還會粘在小老鼠哪里呢?”

  5、隨第二段音樂,玩拉泡泡糖的游戲

  6、隨音樂完整的表演(老師來做鼠媽媽,小朋友們來做我的鼠寶寶好嗎)2遍

  四、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假如你是這只調皮的小老鼠,你會把這塊不容易拿下來的泡泡糖放到哪兒去呢?”引導幼兒注意環保。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6

  設計背景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提高其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激發對音樂的熱愛,培養對音樂的感知,所以設計了這樣一節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觀望的動作。

  2、夸張的表現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動作,發展音樂表現力。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境。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觀望的動作。

  難點:夸張的表現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動作,發展音樂表現力。

  活動準備

  老鼠頭飾、音樂磁帶、老鼠圖片一個、圖譜、幼兒已有玩橡皮泥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將幼兒帶入活動室,向客人老師問好。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一位調皮可愛的小客人,你們猜他是誰?他在做什么?”教師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后提問:“小客人是誰?他在做什么?”然后教師講述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二、請幼兒先整首欣賞音樂.

  然后分段欣賞,嘗試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觀望的動作,夸張的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發展音樂表現力。

  “小老鼠玩得真高興啊!聽,小老鼠來了”

  1、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師“這首好聽的樂曲就表現了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有趣的故事,你知道樂曲什么地方表現了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什么地方表現的是小老鼠拽泡泡糖嗎?我們先來聽樂曲的第一段聽聽想想小老鼠在干什么?”

  2、欣賞A段樂曲,啟發幼兒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學一學。

  教師利用圖普及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樂曲的節奏,讓幼兒能合拍的模仿小老鼠走及左右觀望的動作。

  等幼兒掌握后,教師帶領幼兒跟音樂練習動作兩遍。“呀,小老鼠踩到泡泡糖了,快聽一聽第二段樂曲小老鼠在做什么?

  3、欣賞B段樂曲,啟發幼兒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學一學。引導幼兒用夸張的表情動作來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發展幼兒音樂表現力。”教師帶領幼兒跟樂曲完整表演。

  4、自由想象,發散思維:“泡泡糖除了粘在腳上,還能黏在哪里?”并讓幼兒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學一學小老鼠怎樣拽泡泡糖。

  三、“小老鼠問什么會踩到泡泡糖呢?”引導幼兒發現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境帶來不便,要愛護我們的環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音樂春天教案《春雨沙沙》03-15

中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01-05

幼兒園中班音樂說課稿范文07-31

中班音樂秋天的落葉教案3篇02-14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中班抗擊疫情教案03-09

【熱】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03-08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熱】03-07

幼兒園中班疫情相關教案03-15

幼兒園中班教案《垃圾分類》03-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二区久久 | 亚洲福利精品久久久久91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不卡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日本乱中文字幕在线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