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 篇1
目標:
初步認識常用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治病強身健體。
感受中國傳統中醫文化的神奇。
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植物
材料準備:中草藥圖片
重點:在植物中對中草藥進行分類
過程
情境表演“醫院”――教師飾“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藥所以幼兒飾“醫生”開了一貼中草藥“川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醫生給我開的是什么?
感知了解
――多虧醫生給我開了中草藥治好了我的病。今天還來了許多中草藥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辦法也去認識認識它們嗎?
討論講述
――誰能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中草藥朋友?(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片或實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兒討論,講述)
――還有一些中草藥我還不認識,它們又是誰?(教師出示幼兒沒有講到的,如金銀花、天麻等)。
――原來,靈芝、人參、川貝、金銀花等等這些神奇的中草藥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補身體,用處真不小!
釋疑延伸
――這么有趣的中草藥,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幼兒提問,討論解決)
――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什么人最早發現中草藥?中草藥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來聽聽醫生的介紹吧!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中草藥產生興趣。
2、認識幾種常見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治病。
3、知道中草藥最早是中國人發現并使用的,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些常見的中草藥實物,并知道其名稱與作用。
2、課件(1):中草藥的由來與采制。
課件(2):可以用作中草藥的各種動植物及礦物質等。
課件(3):李時珍及《本草綱目》。
3、準備一些常見的中草藥
活動流程:
一、導入部分
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些中草藥,這幾天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中草藥,你在哪兒找到這些中草藥的呢?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中草藥?引導幼兒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想一想,說一說,從而激發幼兒探究中草藥的愿望。
二、展開部分
1、引導幼兒認識一些常見的中草藥名稱及作用
師:老師把大家收集到的中草藥布置成了一個小小的藥店。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這些藥材,看看你認識多少種呢?它們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作用?是植物類的還是動物類的呢?一會兒老師請你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幼兒自由觀看)
(1)提問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認識的藥材的名稱及其功效。
(2)教師介紹名貴藥材——靈芝
師:老師也認識一種藥材,它是生長在山林中的一種植物,是一種非常名貴的藥材,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它叫靈芝,可以治很多病,還可以增強抵抗力,延長壽命呢。據說千年靈芝還可以讓快要死去的人活過來呢,神奇吧!
小結:原來,植物做成的藥材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幫助的,有些還可以治病呢!
2、了解中藥的由來與采制
(1)播放課件
師:小小的植物也能治病,是哪個國家的人這么聰明發現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課件你就會找到答案的。
(2)播放課件
師:現在大家知道了嗎?對!就是我們的祖先發現的,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發現植物可以治病的,所以我們稱這些藥物為中藥。你覺得我們祖先聰明嗎?他們的確非常聰明,不僅發現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且還發現了許多動物和礦物質也可以做成藥材用來治病呢!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些做成藥材的動植物和礦物質呢?
(3)播放課件
師:原來,大自然中到處都可以找到用來制成中藥的動植物和礦物質呢,又方便又便宜,而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離不開大自然,我們要保護好大自然。
3、介紹中藥名醫李時珍及其著作《本草綱目》
師:在明朝,有個非常有名的大夫,叫李時珍,為了給老百姓尋找治病的藥材,不怕苦,不怕累,帶著徒弟走遍了千山萬水,親自嘗盡各種奇花異草,最后終于編寫了著名的醫藥用書《本草綱目》,這本書里面記載了一萬多種中草藥的作用,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珍貴產物。因為中藥的副作用特別小,所以很多外國人十分佩服我們中國的中醫藥,也來學習我們用中藥來給病人治病。李時珍爺爺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呀!
三、結束部分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很多關于中草藥的知識,誰能告訴大家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關于中草藥的知識?個別幼兒發言,教師總結(如:靈芝是名貴藥材,中草藥是中國人發現的,李時珍是一位名醫等等)。
拓展延伸:
組織幼兒參觀附近的中藥店,增加對中草藥的親身體驗。沒有條件參觀中藥店的幼兒園,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區域,請幼兒進行中藥店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甘草、臭蒲根、車前子、桔梗等幾種生活中常見的草的名稱和特征,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
2、能通過多種感官感知中草藥的神奇,并能大膽地進行交流。
3、懂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2、物質準備:視頻;常見的中草藥甘草、車前子、臭蒲根、桔梗;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回憶身邊的藥用草。
提問:這些都是我們山上的一些草,叫什么名字?這些草有一個共同的用途是什么?
小結:甘草、車前子、臭蒲根、桔梗等,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草藥。
2、運用多種感官探究操作,感知身邊中草藥的特征。
(1)幼兒運用看、捏、聞等方法觀察中草藥、說出其不同的外形特征。
(2)幼兒分組泡藥,感知中草藥的變化及味道。
提問:用水泡了的中草藥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味道?
小結:中草藥中有的全身都可以入藥,有的根或葉可以入藥;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也不一樣,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
(3)出示圖片,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了解草藥的作用。
提問:甘草、車前子、臭蒲根、桔梗等中草藥有什么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中草藥?
小結:甘草能祛痰止咳止痛;車前草全身都是寶,既可以吃也可以人藥;臭蒲根能化痰健胃;桔梗有鎮咳抗炎的作用。
3、觀看視頻。感受中草藥的神奇,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中草藥的奇特之處。
(2)引導幼兒說出人參、蜈蚣、蟬衣等幾種中藥在外形、毒性、蛻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結:中藥不僅有植物藥、動物藥,還有一些石頭礦物也是珍貴的中藥,因為植物藥最多,所以中藥也叫中草藥。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和特征,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重點)
2.觀察并說出中草藥的神奇,嘗試根據藥方簡單配藥、泡藥、嘗藥。(難點)
3.感受中草藥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2.物質準備:視頻"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藥""走進大藥房";課件"常見的中草藥""老中醫互動"等;幼兒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見的中草藥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蓮子心、陳皮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鹿茸救母"的視頻,感受鹿茸的神奇,產生對中藥的興趣
1.教師引出故事視頻,幼兒觀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導幼兒回憶"鹿茸救母"的故事,提問: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親的病?
小結:青陽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藥把母親的病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二、運用多種感官探究操作,認識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特征及來源
1.請幼兒運用看、捏、聞、嘗等方法觀察中草藥,引導幼兒說出中草藥的名稱及外形、味道等特征。
2.結合課件"常見的中草藥"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講述菊花、枸杞、胖大海等中草藥的簡單特征。提問:你發現了哪些中草藥?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
小結:中草藥中有紅有綠;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呢。
3.出示課件"這些藥材哪里來",感受普通的植物經過加工能變成中草藥的神奇性。提問:你發現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小結: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的植物的花、果實等,經過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藥,真神奇。
三、和"老中醫"互動,知道中草藥的保健、治病作用,并根據藥方嘗試配藥、泡藥、嘗藥,感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1.請幼兒猜想并咨詢"老中醫",結合課件介紹枸杞、胖大海等常見中草藥的作用。
2.幼兒回憶自己生病、治病的經歷,并猜想中草藥搭配治病的作用,觀看"藥材搭配圖",知道藥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小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配幾副中藥,就可以治好病,中草藥真神奇。
3.出示"老中醫的藥方",引導幼兒看懂藥方,嘗試配藥、泡藥。
要求:根據藥方準確配藥;泡藥時,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細觀察中草藥在水里的變化。
4.幼兒觀察、品嘗,相互交流中草藥在水中的變化,了解中草藥的保健作用。
小結:有的中草藥可以泡,是保健藥,但有些中草藥是不能隨便泡的,更不能亂吃。
四、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奇特的中草藥,感受中草藥的神奇,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中草藥的奇特之處。
2.引導幼兒說出人參、蜈蚣、蟬衣等幾種中草藥在外形、毒性、蛻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結:中草藥不僅有植物藥、動物藥,還有一些石頭礦物也是珍貴的中草藥,因為植物藥最多,所以中藥也叫中草藥。
五、視頻演示"走進大藥房",進一步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走進大藥房",了解存藥、抓藥、配藥、包藥、熬藥等情節,萌發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2.簡單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悠久歷史,進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活動評析:
中草藥是我國醫學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健康的守護神,也是幼兒從小感受中華醫藥文化博大精深的好教材。幼兒在生活中接觸過中草藥,如喝過枸杞熬的粥、菊花茶、嗓子疼時喝過胖大海等;生病時,家長也經常帶幼兒看中醫,吃過中藥,幼兒有一定的感性經驗。《綱要》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本活動能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運用視頻,選取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引導幼兒感知觀察、探索體驗,從感興趣的中草藥入手,了解中草藥的神奇,并通過視頻拓展幼兒不常見的中草藥,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自然界中一些常見的中草藥,初步了解中草藥有防病、治病的功效以及服用的方法。
2、培養幼兒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活動準備:
1、供幼兒參觀的中草藥。
2、多媒體實物圖片。
3、藥茶原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提問:小朋友你們以前生過病嗎?生病了該怎么辦?吃過些什么藥?
2、介紹琵琶葉,讓幼兒知道琵琶葉可以做藥。
(二)讓幼兒初步認識生活中幾種比較常見的中草藥。
師:除了琵琶葉,還有很多的東西也可以做藥。今天老師就帶了一些,請我們小朋友看一看,你都認識些什么?
1、引導幼兒觀察,積極探索。
2、組織交流。
現在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把它找出來嗎?(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
3、師生共同歸納:這些東西都可以做藥,這些都是中草藥。
(三)了解中草藥的防病、治病功效。
1、除了我們剛才認識的中草藥,你們還知道哪些?
2、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中草藥,你看到誰吃過。他們為什么要吃?
(四)讓幼兒品嘗藥茶。
1、中草藥可以怎么服用?
2、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品嘗各種藥茶,自由交談。
3、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藥茶介紹給客人老師。
從幼兒已有的經驗入手,引出課題,顯得自然而親切。一個小小的問題,既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又明確了活動的主題。
設計意圖:
通過看看、摸摸、找找、說說等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自己發現、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中草藥,使整個教學的過程變成幼自主兒操作實踐的過程,培養幼兒好奇、好問的探索精神。
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不僅能拓展幼兒的知識面,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還可以引導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積極探索勇于思考。
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品嘗,提供一種歡樂、寬松的交流氛圍。
利用教師資源,讓幼兒自己去介紹,提供了幼兒大膽表現的機會,滿足了幼兒的愿望。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胖大海等常見中藥的名稱及功效,了解它們簡單的治病、保健作用。
2.在配藥、泡藥、嘗藥的過程中了解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3.感受中草藥的神奇,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菊花、胖大海等常見中藥的名稱及功效,了解它們簡單的治病、保健作用。
難點:在配藥、泡藥、嘗藥的過程中了解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小朋友一起參觀中藥店,初步感知常見的中草藥,并完成常見中草藥調查表。
物質準備:陳皮、胖大海、菊花、板藍根、竹葉與山楂等中藥。銅稱8個,每人一個透明塑料杯,每人一把小勺,包好的中藥5包,包裝紙一張,三壺熱水,《神奇的中草藥》PPT課件。
【活動過程】:
1.“走進中藥店”,引起興趣。
(1)布置一個微型中藥店,請幼兒觀看討論。
提問:誰去過中藥店?中藥店里都有什么?
(2)帶著問題;看一看我們的中藥店里都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中藥店。
2.分享調查表,簡單認識常見的幾種中草藥。
(1)出示調查表,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調查的中藥名稱及其作用。
提問:你調查了哪些中藥?他們有什么作用?
(2)快速搶答游戲,激發幼兒興趣并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六味中草藥。
3.角色體驗,學以致用。
(1)請幼兒扮演中醫師,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開出對應藥方的角色體驗活動。
(2)兩人一組,互相“看病”、“開藥方”。
(3)按藥方抓藥,泡制中藥并品嘗,感受中藥與人的健康的聯系,并知道中藥雖然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但是不能多吃更不能亂吃。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再次走進中藥店,探索發現有關中藥的小秘密。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和特征,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觀察并說出中草藥的神奇,嘗試泡茶或搭配泡茶。(難點)
3.感受中草藥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2.CD光盤。
3.幼兒(根據藥材的量和種類進行分小組)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見的中草藥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蓮子心、陳皮若干)
4.教師課前查閱一般中草藥的加工過程。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觀看《鹿茸救母》的視頻,感受鹿茸的神奇,產生對中藥的興趣
老師(引導幼兒回憶“鹿茸救母”的故事)提問: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親的病?
老師總結:青陽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藥把母親的病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二、觀看ppt,認識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特征及來源
1.請幼兒運用視覺方法觀察中草藥,引導幼兒說出中草藥的名稱及外形。
老師總結:中草藥中有紅有綠,形狀也不一樣。
2.感受普通的植物經過加工能變成中草藥的神奇性。
老師提問:你發現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老師總結: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的植物的花、果實等,經過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藥,真神奇。
三、結合CD光盤及ppt,知道中草藥的保健、治病作用
四、操作實驗,進一步觀察中草藥
1.發放材料:用聞、捏等多種感官方法,觀察中草藥的特點。加深孩子對中草藥的認識。
幼兒代表發言。
師總結: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呢。
2.嘗試泡茶。
要求:泡茶時,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細觀察中草藥在水里的變化。
3.幼兒觀察、品嘗,相互交流中草藥在水中的變化。
活動總結:有的中草藥可以泡,是保健藥,但有些中草藥是不能隨便泡的,更不能亂吃。讓幼兒嘗試泡茶或搭配泡茶,感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活動延伸
1.開展區域:小小藥店。一個小朋友當醫生。其他小朋友當病人。
2.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蒲公英、竹葉、引導幼兒進行觀察,采集、清洗、晾曬等活動,認識更多的常見中草藥。
【幼兒園大班《中草藥》教案(通用7篇)】相關文章:
父親節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5篇)05-19
父親節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11篇)05-19
幼兒園大班繞口令教案04-11
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05-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端午節幼兒園大班的活動教案(通用12篇)05-14
大班幼兒園六一兒童節教案(通用7篇)05-13
端午節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通用5篇)05-13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