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師節活動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師節活動教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師節活動教案1
一、指導思想:
為營造我園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暢談樹立優秀幼兒教師的形象標準,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精神和愛生如子意識,提高教育能力,改進教育方法,增進家園聯系,在第xx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園工會將舉行“我心目中優秀幼兒教師” 為主題的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
二、活動內容:
1、家長調查問卷:面向家長發放“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調查問卷。
2、幼兒訪談:中大班班主任圍繞“教師節”組織幼兒討論,共同描述“我喜歡的老師形象”。
3、教師演講:圍繞“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為主題,分年級組組織教師展開演講比賽(小、中、大班各一組,行政教輔為一組、分園教職工為一組),每組推選兩名優勝者參加園級比賽。(可以以身邊的優秀教師為例暢談,也可暢想自己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形象)
三、活動時間:八月下旬至九月中旬。
四、活動流程:
(一)、前期:工作布置及活動準備階段(8月28日——8月31日)
1、召開工會委員會議,布置工作。
2、通過網站等媒體對本次活動進行前期宣傳準備。
3、制作“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調查問卷并上報園長室審核。
4、印制調查問卷。
(二)、中期:調查問卷及活動宣傳階段(9月1日—7日)
1、9月1日,發放家長調查問卷。
2、9月3日,制作橫幅,對本次活動進行宣傳。
3、9月7日,組織幼兒訪談,討論幼兒心目中的好老師形象。
4、9月7日前,各年級組組織演講比賽,推選優勝者參加園級比賽。
(三)、后期:教師演講及活動評價階段。(9月7日——9月14日)
1、9月7日, 收回并統計調查問卷。
2、9月10日,舉辦園級教師演講比賽。
3、9月13日,頒發榮譽證書。
4、9月14日,整理資料,制訂優秀幼兒教師標準。
五、評選辦法:
1、成立“我心目中的優秀幼兒教師” 演講比賽評選小組,組長:金玉琴,組員:孔紅偉、陳茹、黃金秀、黃葳、史金娥。
2、園級演講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五名,頒發相應榮譽證書。
六、工作安排:
1、撰寫活動方案,設計、發放調查問卷,組織協調各項工作。
2、召開工會委員會議,傳達精神,布置相關工作。
3、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裝訂。
幼兒園大班教師節活動教案2
一、指導思想:
為迎接第XX個教師節的來臨,,蔚斗分園的全體教職工們舉辦第XX個教師節的慶祝活動,主要以不同形式向全體較職工表示節日的祝賀,使教職工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系列慶祝活動,增進教師們之間的情感。
2、借助節日機會,進一步促進教職工的凝聚力。
3、提高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思想,開展一次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三、活動準備:
1、“互敬互愛”活動 負責人:XXX
2、“心系開幼”公益活動 負責人:XXX
3、“訴說心聲”教師座談會活動 負責人:年級組長
4、教師節活動新聞、拍照 負責人:XXX、XX
四、參加對象:
蔚斗分園全體教職工
五、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0日教師節前后
六、活動內容:
第1項活動:開展“互敬互愛”活動,以園長為首,組織教師、保育員和后勤工作人員,在教師節期間,舉行“張張賀卡傳真情、句句祝福暖人心”的真情問候活動,讓教職工之間的友情在這里釋放,讓我們1起懷念,1起感謝,1起關注,1起祝福!為自己崇高的幼兒教育事業喝彩。
第二項活動:開展“心系開幼”我為蔚斗新園所添彩的公益活動,組織全體教職工通過自己的雙手來美化和打扮新園所,從而激發教職工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第三項活動:開展“訴說心聲”的教師座談會活動。蔚斗分園全體教職工一起喝茶聊天,買一些零食在幼兒園進行座談。首先、讓本學期新加入的教師進行自我介紹與才藝展示。其次,讓全體教師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邊吃邊自由暢談、訴說心聲,增進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下一步工作的有效開展。
七、活動經費:
以班級為單位確定數額,一個班級100元,共7個班級700元。
幼兒園大班教師節活動教案3
目標:
1、繼續學習記錄自己的完成情況。
2、通過自主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3、樂意共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活動材料:
語言區:娃娃家的故事,說動詞組合故事
益智區;圈物,數積木、分葉子、排序、百變積木、接龍、插花、它們住在哪里
美工區:剪貼花、小蜜蜂、小蝴蝶裝飾磁磚
科學區;蝴蝶標本、比比誰的速度快,小蝌蚪的成長過程、蠶的生長過程、數學天平、天 平。
生活區:穿衣、編辮子、系鞋帶(蝴蝶)
表演區:小熊拔牙、三只蝴蝶
活動流程:
創設環境 幼兒自主活動 師生交流
活動指導過程:
一、環境創設
1、師生共同布置活動區環境。
2、要求活動時保持安靜,專心操作、探索,不影響別人。遇到困難,不怕失敗,不輕易放棄。
3、學會了本領,別忘了請小圖章幫助,敲在自己的正確位置上。
二、幼兒自主活動;
1、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進入活動區活動。
2、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對個別新材料,個別幼兒作適時的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表現。給予肯定。
3、發現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給予適時指導,爭取取得成功。
4、指導幼兒對已完成的活動內容作及時的記錄,鼓勵幼兒作進一步的探索或另選內容。
三、師生交流共享:
師:今天小圖章非常地忙,我猜是不是你們學會了許多本領,小圖章已經分享了你們的快樂,也讓我分享一下你們的快樂 。
1、讓幼兒展示、介紹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欄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及成功感,并體驗并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并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探索。
2、請幼兒講講活動中有沒有遇到困難,遇到了怎么做的。鼓勵大家遇到困難不要放棄,想辦法克服,就會學到更大的本領。
3、對幼兒的記錄作評價,鼓勵幼兒對自己的情況負責。
4、共同收拾各類教玩具。
幼兒園大班教師節活動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教師節的來歷。
2、了解不同崗位的教師及“老師”這一稱呼的特定含義。
3、了解教師的基本職責。
4、培養幼兒對教師的感情。
二、活動準備:
1、彩筆、繪畫紙
2、橡皮泥
3、錄音機
三、活動步驟:
1、討論老師的工作是什么?班級里的教師每天的工作都是怎樣安排的?
2、老師的節日是哪一天?老師在節日里可以怎樣慶祝?
3、想想除了給學生上課的人被稱為“老師”外,其他還在什么場合稱呼別人老師?
4、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不喜歡什么樣的老師?自己的老師有哪些優缺點?
5、每位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為老師做件事:如以畫一張畫、做一件雕塑、做一件拼插造型、錄一句話等。
6、將每位小朋友的'節日禮物做展示。
四、活動延伸:不同人的節日配對:將小朋友、教師、工人、老人、母親、父親等不同角色的人與他們的節日相匹配。
幼兒園大班教師節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大傘和小傘的不同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混齡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大傘和小傘”,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角色扮演所需要的頭飾、實物投影儀、道具“大傘和小傘”
2、活動室有幼兒帶來的大小不同的傘。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大傘小傘有什么不同
1、出示大傘小傘,引出話題。
(以實物導入,既結合了活動的主題,又符合混齡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能讓幼兒很快進入活動,產生新問題,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會從各自的經驗出發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對“大傘小傘”的理解)
2、呈現前期孩子們對傘的探索內容(出示各種不同的傘照片)讓混齡幼兒相互提問,交流與豐富彼此的經驗,并解決一些問題。
教師提問:“假如四個伙伴合用傘時,用的是田鼠的傘,有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
(孩子們心理上的依戀傾向使他們有問題總是向成人求助,老師應充分利用混齡的優勢,在這一環節中,有目的的引導孩子相互啟發,嘗試學習自己來解決問題,此外,通過這一環節進一步讓幼兒體驗同伴間的智慧,通過同伴間的互動,擴大求助的范圍,并根號的形成經驗互補的效果。
3、操作:角色和傘的配對
(鼓勵小年齡幼兒進行操作,大年齡幼兒補充調整)
師:梳理并小結大傘和小傘不同的效果。
二、發現和感受一些有趣的傘
(生活中除了這些大小不等的傘,你認為還有哪些傘?如:油布傘、綢布傘、竹編傘、降落傘、等等都是孩子們想不到的,這環節用照片或錄象及實物來幫助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并理解其中蘊涵的意思,初步懂得不同的傘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出示照片,請幼兒根據照片講講自己所熟悉的是哪些傘。
2、了解這些傘都是出在哪些地方?
3、請一位老師來介紹杭州西湖的花傘。
4、再看一張帶斗笠的照片,說說這應該怎么帶?
(估計幼兒討論的過程中有些困難,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調整。如果幼兒猜不出進行提示,如:油紙做的傘是什么時代的?起什么作用)
5、表達、欣賞“大傘和小傘”
1)小班幼兒念兒歌
2)中班幼兒講故事 (實物投影儀投放背景)
3)大班幼兒故事表演 (播放背景音樂)
6、表演:
1)小中班幼兒選擇角色,跟隨大哥哥姐姐模仿。(簡單的動作與對話)
2)共同表演:選擇角色、自由分成若干組。
(這部分教師以引導的方式,讓哥哥姐姐帶領弟弟妹妹表演,通過互相表演,交流幼兒間達到共同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三、討論:設計一把傘
(從對家里的,周圍的傘關注到社會上的傘,孩子們在自己平時的生活中接觸了傘,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這一環節是讓混齡孩子參與設計,鼓勵幼兒探索傘的秘密。二是通過交流讓幼兒知道不同的傘有不同的用處,所以人們要制作各種材料的傘)
1、大帶小商量制作一又好看的傘。
2、活動延伸(師對活動提延伸要求)
活動反思:
1、選材來至于幼兒的生活經驗。當孩子們圍繞傘進行交流時,大家對平時的日常活動中傘的用處,及傘與人的關系理解非常透徹。活動中能看出孩子們原有經驗的再現。
2、老師在設計此活動時,能圍繞活動的主題,并根據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從三個年齡段幼兒的經驗,考慮設計活動的環節。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在情景中交流、共同發展,活動有成立的價值。
3、根據綱要精神:“以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因人施教,”的原則來看,活動的目標定位較清楚,體現混齡幼兒共同幼兒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大傘和小傘的不同以及與人們的關系,同時,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大傘和小傘” 有混齡活動的價值。
4、整個的活動圍繞大小傘的交流于情景游戲的過程中進行,使混齡孩子在愉悅中學習技能,感受活動的快樂。
5、在活動中,混齡孩子的生生互動及師幼互動,情感交融的交流,為活動增添了活力。有效的推動了整個教學活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