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

時間:2021-08-27 17:19:4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匯編15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2、能有節奏地念兒歌,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布置場景(小動物的家)、塑料方向盤每人一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寶寶聽音樂開汽車入場。

  二、教師在游戲中引導寶寶學習兒歌《紅綠燈》

  1、根據兒歌內容提問:

  (1)剛才我們是怎么進來的?(開小汽車)

 。2)小汽車發出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嘀嘀嘀)

 。3)是誰在當司機啊?是寶寶自己當司機,我們說:“我來當司機!

 。ǚ治觯簩殞殏儗ψ鲩_汽車的游戲很感興趣,由于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因此對汽車的聲音等都很熟悉。)

  2、途中碰到“紅綠燈”,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紅燈怎么樣了?(紅燈停)變成綠燈了,我們才可以怎么樣?(綠燈開)

 。ǚ治觯河捎趯殞殞t綠燈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在做游戲的時候也已經充分感受到了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因此在表達上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3、游戲:“到小動物家去”。教師發給每個寶寶一個方向盤,帶領寶寶去小動物家,邊開車邊學習兒歌,并邀請小動物上車。游戲可反復進行。

  (分析:寶寶在游戲過程中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拿方向盤開汽車上,很興奮,沒幾個孩子跟著老師念兒歌了。苗班孩子可能有這個特點:說了不做,做了不說。可能這個環節還是得讓寶寶跟著老師一起徒手開著汽車到小動物家去,這樣孩子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念兒歌上。就多了練習說的機會。然后下一個環節再讓寶寶自己開著汽車到小動物家去。這樣設計可能比較合理些。)

  三、教師帶幼兒聽音樂邊念兒歌邊開車出活動室。

  附:

  兒歌:紅綠燈

  小汽車,嘀嘀嘀,我來當司機。

  紅燈停,綠燈行,真呀真開心。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體驗兒歌的趣味性,并能有節奏的朗讀兒歌。

  2、豐富詞匯:眨一眨、嚼一嚼、扭一扭、聳一聳。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音樂

  2、幼兒用書第十一頁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2、活動難點:用身體動作表現詞語,并能大膽的表達和表現。

  活動過程:

  1、邊聽音樂邊做律動入場。

  2、討論并探索:我們的身體上有哪些地方會動?是怎么動的?(幼兒自由表達,可請部分幼兒做示范動作,全體幼兒一起學習)

  3、教師做動作,有感情的示范朗誦兒歌。

  4、出示xxx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兒歌里說了身體的哪些地方會動?

  提問:眼睛是怎么動的?一起來學一學。

  學習詞語并用動作表達:眼睛眼睛眨一眨。以此類推,引導幼兒逐一說出鼻子、嘴巴、小手、肩膀等各部位的動作,教師注意用詩歌的語言和動作,回應和提升幼兒的回答

  5、教師邊做動作便再次示范朗誦兒歌。

  6、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幼兒集體跟讀

 。2)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7、討論: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哪些地方會動?(注意引導幼兒用詩歌的語言說出完整的一句話,如手腕手腕轉一轉,小腳小腳跑一跑等。)

  小結:我們的手腕、脖子、腳、關節也會動。

  8、在老師的帶領下聽音樂跳《健康操》,自然結束。

  附:(兒歌)

  我的身體會跳舞

  眼睛眼睛眨一眨,

  鼻子鼻子聞一聞,

  嘴巴嘴巴嚼一嚼,

  小手小手拍一拍,

  x股x股扭一扭,

  肩膀肩膀聳一聳,

  我的身體會跳舞。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3

  一、教學目的:

  1、通過自編《畫圓圈》,使誘餌初步懂得編的簡單方法。

  2、發展幼兒講述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

  二、教學準備:

  分別在圓形紙上畫太陽、花、小鴨、蝴蝶、小鹿、氣球、葡萄;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圓圈;大絨娃一個。

  三、教學過程:

 。ㄒ唬╅_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出示絨娃娃),她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問好),元元特別喜歡圓的東西。她愛吃圓蛋糕、愛戴圓帽子、愛玩圓皮球、也愛畫圓圈圈。元牙說,現在要和小朋友一起畫圓圈圈,你們高興嗎?”

  (二)基本部分。

  1、啟發幼兒想象:圓圈會變成什么?發展幼兒思維。

  教師:元元有個本領,能用源泉畫出許許多多好東西,F在請小朋友猜猜看,元元能用圓圈畫出些什么?(幼兒猜對后,出示元元的畫)

  2、學遍《畫圓圈》。

 。1)用談話的辦法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把元牙的畫都猜對了。元元的畫有趣嗎?為什么?(都是用圓圈組成的;還按一個圓,兩個圓……七個圓的順序排起來)。現在元元說想請小朋友們為她的圓圈編上一首,我想大家一定能滿足她的要求。”

 。2)告訴幼兒編的方法、要求。

  教師:怎樣擺弄呢?我們可以根據元元畫的特點,編成優美的話,念起來又好聽,又順口!

 。3)教師示范編第一句:元元的第一張畫畫了幾個圓啊?

  教師可編:“畫上一個圓,太陽放光彩!

 。4)幼兒練習編,教師組織幼兒評論。對編得好的給予肯定,編好一句齊讀一句。七張畫都編好后,教師和幼兒一起把新編的話連起來念。最后教師啟發幼兒為編尾句:圓圓真有趣,大家都來玩!

  (5)啟發幼兒給取名字。

  (6)集體朗誦自編的《畫圓圈》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和元元玩得有趣嗎?元元用圓圈畫了許多有趣的畫。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在說說、學學、玩玩的過程中讓幼兒學兒歌,享受念兒歌的樂趣。

  2、能在集體面前,能夠大膽地回答問題。

  3、嘗試仿編兒歌,從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知識的準備:熟悉幾種動物的叫聲、習性等。

  2、材料的準備:小雞手偶一個、米粒若干;與兒歌內容相關的小圖片。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在說說、學學、玩玩的過程中歡快的學兒歌、享受念兒歌的樂趣。

  2、活動難點:幼兒能夠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過程

 。ㄒ唬⿲。

  師:今天,我們小一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二)出示小雞手偶,激起幼兒興趣。

  提問一:是誰呀?(老師引導幼兒和小雞打招呼。)

  提問二:你們知道小雞是怎么樣叫的呀?(幼兒自由回答)

  提問三:小朋友,“我”最喜歡吃的是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提問四:小雞吃到了米粒,它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給小雞喂食。(很高興很開心我們用一個詞來表示:歡歡喜喜)

 。ㄈ⿲W念兒歌。

  1、教師完整的朗誦兒歌,并配合動作。

  師:老師把小朋友剛才說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送給小雞。

  2、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

  師:我們一起來把這首好聽的兒歌送給小雞。

  3、幼兒集體朗誦兒歌,并配上動作。

 。ㄋ模┓戮巸焊琛

  1、(出示小羊)小羊:“小朋友也為我說一首好聽的兒歌吧!闭埿∨笥迅鶕⊙虻慕新暭跋矚g吃的東西仿編兒歌。小羊小羊,咩咩咩咩,吃到青草,歡歡喜喜。

  2、(出示小狗)小狗:“小朋友也為我說一首好聽的兒歌吧!闭埿∨笥迅鶕」返慕新暭跋矚g吃的東西仿編兒歌。小狗小狗,汪汪汪汪,吃到骨頭,歡歡喜喜。

  師:我們一起把小雞、小羊、小狗串成一首好聽的兒歌,送給臺下的客人老師聽吧。

  (五)結束

  師:真棒!小動物們為了感謝小朋友,它們已經把好多好吃的糖果悄悄的放在小一班的家里了!我們現在回去瞧瞧吧。ㄕ堄變狠p輕地、有序的離開禮堂)

  附兒歌《小雞吃米》

  小雞小雞,

  嘰嘰嘰嘰,

  吃到米粒,

  歡歡喜喜。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5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對幼兒園像我家的情感,使小朋友愛上幼兒園。

  2、理發并初步記住兒歌內容,能有節奏地念這首兒歌。

  活動準備:

  將班級規劃成幾個活動區域,布置成"家"的情景。

  活動指導:

  1、根據兒歌內容及順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進行相關的提問。

  2、教師結合圖片完整朗讀兒歌,邊朗讀邊做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3、幼兒跟念兒歌,在跟念兒歌過程中,教師注意幫助幼兒正確發音,結束課程。

  活動反思:

  我考慮到小班孩子年齡小,剛進園,我會用情景貫穿整個活動,要用媽媽的語氣告訴他們,大家已經長大了,進入幼兒園后要認真的學習本領,做一個合格的`小班幼兒。

  如果條件允許多發一些發響聲的玩具各一些機動玩具,像在家一樣自由取放,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6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讀漢字“好”,能在眾多的漢字中找出“好”。

  2、通過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表述,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掛圖一幅,爸爸、媽媽的圖片各一,“女兒、兒子”字卡各一,字卡“好”兩張。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出示爸爸、媽媽圖片,問:爸爸媽媽手里牽著誰呀?(爸爸媽媽中間放著“兒子”字卡)看看他們的表情,誰能用一個詞說說?(高興)

  2、“女兒”字卡蹦蹦跳跳地來到他們之間:又來了誰呀?(女兒)他們有了一個乖兒子,又來了一個乖女兒。瞧,他們多高興呀!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嘴了,還一個勁兒地說:“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讓幼兒辨別,知道“女”和“子”合在一起念好,并認讀。

  二、引導說詞、說句

  如:(今天的動畫片)好看、(這首歌)好聽、好象、媽媽炒的菜)好香、好天氣、(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時候鹽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開水)好燙……

  三、引導觀察掛圖,學習兒歌

 。、出示掛圖: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圖上誰和誰好?你怎么知道的?

 。ǎ保┨賰汉凸蟽汉茫核鼈兪掷,不吵也不鬧。

  (2)蜜蜂和花好:蜜蜂來采粉,花兒仰臉笑。

 。、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幼兒完整地朗誦兒歌。

  四、找字寶寶,鞏固對新字的認識

  出示兒歌,讓幼兒把“好”字圈出來。

  《誰和誰好》

  誰和誰好?藤兒和瓜兒好。

  它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誰和誰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來采粉,花兒仰臉笑。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7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幫助幼兒初步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重難點分析: 難點:

  1、手指的名稱不同。

  2、對手和手、手指和手指進行比較。

  重點:

  讓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中去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魔袋一個,里面裝有軟、硬、光滑、粗糙等多種材料。

  2、豐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一活動過程:

  1、導入

  2、展開

  3、結束一 導入部分老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 展開部分:觀察發現法:

  1、看一看:啟發幼兒觀察,然后說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2、比一比:啟發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并比較不同,引導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3、說一說:看圖片,激發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護好我們的小手。討論: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戲鞏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戲。

  四、感知操作法:變一變,老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如印畫、撕紙、穿項鏈、用橡皮泥串糖葫蘆等。

   結束

  部分聽音樂離開活動場地四、活動延伸:學習兒歌"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兒歌。會表演兒歌。

  三、活動難點:

  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的同時能與同伴合作游戲。

  四、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五、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通過游戲情境,熟悉兒歌內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師:瞧!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

  師:我們有禮貌的向姥姥問好!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大戲”嗎?今天,姥姥帶你們去看大戲,你們想去嗎?

  師:好的!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樂,豐富后半段兒歌歌詞,開火車,繞教室一圈)

  ⑵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

  師:大戲好看嗎?

  師:剛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師:他們是怎么表演的?(豐富“拉大鋸,扯大鋸”兒歌歌詞)

  2、完整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師:在姥姥家看了大戲,又學了拉大鋸,還真有點累,休息會兒,豎起耳朵來聽首好聽的兒歌“拉大鋸”,聽——

  3、學習兒歌。

  師:“拉大鋸”真好玩,我們一起來玩好嗎?現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鋸子,我們來拉大鋸了哦。w跟念、表演2——3次,鼓勵啟發幼兒配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

  4、游戲“拉大鋸”,在游戲中理解、表演兒歌。

  師:剛才我們是一個人玩“拉大鋸”,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兩個人也可以玩“拉大鋸”游戲,誰愿意和我玩?(請一位幼兒上來與老師合作示范)

  師:我與好朋友面對面,五個手指頭張開,舉起來,與好朋友的小手交叉,兩只腳一前一后站的穩穩的,邊念兒歌邊玩游戲。ㄓ螒2——3次)

  5、結束

  師:“拉大鋸”的游戲真好玩,我請你們當小老師,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嗎?(開火車出活動室)

  兒歌:"拉大鋸"課后反思

  一、對教材的反思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而源遠流長的民間游戲,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麗奇葩,對開發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生活具有促進作用,民間游戲注入兒歌元素,更顯示出它濃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拉大鋸"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拉大鋸"這一語言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小班幼兒意志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境,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活動一開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讓小朋友與姥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把幼兒帶入了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隨音樂旋律,輕松的成為主人,在開火車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豐富了歌詞"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讓幼兒達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唯一疏漏了一個知識準備--幼兒實際經驗的準備,由于幼兒沒有經驗的鋪墊,當我一出示"姥姥"指偶,問幼兒:"誰來我們班做客?",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的說:"奶奶!",由于孩子們沒有生活經驗,對奶奶和姥姥這兩個概念區分的不是很清楚,這里教師欠缺了適時的引導幫助幼兒區分"姥姥"和"奶奶",而是運用了稍帶指令性的語言讓幼兒知道"姥姥",雖然幼兒都能接受,但似乎顯得有點強求!

  第二環節,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這一環節中,教具的精美與充分的運用使的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對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觀參與活動!他們聽著、看著、想著……然后教師適時的讓他們動起來,自己上來操作教具進行表演,成分體現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學會了兒歌歌詞"拉大鋸,扯大鋸",由于"大鋸"這個詞,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在幼兒的生活經驗里可能沒有接觸過,幼兒不是很理解,這就需要通過我們教師言語上的幫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兒才能很好的掌握!這里教師忽略了講"大鋸"的特征,如果再詳細點幫助幼兒理解了詞義,幼兒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兒"玩"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坐在小椅子上適時的休息會兒,聽教師欣賞兒歌一遍,這里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下個環節。

  為了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我引導孩子們用小手變出"大鋸子"自己動手邊做動作,邊學習兒歌,使本來外在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學習動機!這樣一來,孩子們又變的積極活躍起來,體驗到了共同游戲的快樂!

  最后在"拉大鋸"的游戲中,這次活動也達到了高潮,我請孩子們自己找一個好朋友來玩游戲,孩子們立刻變得興奮,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過于興奮,老師的指令還沒有下來,孩子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拉大鋸"游戲,現場的氣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躍的多!就在這師幼互動愉快的游戲中結束了活動!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9

  設計思路:

  1、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結合我班開展的主題活動《長大了,學著做》,我班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而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教育題材。

  2、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而我在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這節教學活動中,從教材的選編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歡兒歌,朗朗上口;喜歡角色扮演)和心理特點(活潑、好動;對吃的東西較感興趣),讓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學念兒歌,并有興趣地嘗試仿編兒歌,在遷移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明白吃東西前要洗手。

  3、在教具的制作上,我采用了“大蘋果”的胸飾,形象、生動的“大蘋果”讓幼兒更快的融入角色之中,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大蘋果,更利于幼兒的學習和表演。而背景圖片(各種好吃的東西),是可以讓幼兒動手操作的,更增添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實物蘋果更滿足了幼兒喜歡吃蘋果的心理特點。

  4、通過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發散思維和社會性情感,讓幼兒不但喜歡吃大蘋果,而且也喜歡吃小蘋果。并且愿意請客人先吃蘋果。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喜歡聽、念兒歌、并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改編兒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2、使幼兒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活動準備:

  食物卡片若干、籃子、盤子、大蘋果胸飾1個、實物(蘋果)若干個、圖片(小朋友、小蘋果)各一個、小口袋一個。

  重難點:

  1、重點: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念兒歌,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2、難點:嘗試改編兒歌。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小口袋(內裝有大蘋果一個),請幼兒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內是什么?

  初步理解

  學習兒歌內容

  1、教師模仿大蘋果的口氣:啊,我是一個大蘋果,誰喜歡歡我呀?為什么?

  2、(出示圖片小朋友)“小朋友們都愛我,瞧,軍軍也喜歡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別碰我!贝筇O果為什么會這樣?大蘋果會對軍軍怎么說?

  3、老師帶軍軍洗洗手。

  欣賞和學念兒歌

  1、欣賞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

 。1)老師帶上大蘋果胸飾:“看,我是誰?”

 。2)大蘋果唱歌。

  2、幼兒學念兒歌

 。1)幼兒一起來唱一唱大蘋果的歌。

 。2)請幼兒做做大蘋果的樣子,表演兒歌。

  嘗試仿編兒歌

  1、(出示傷心小蘋果)看,小蘋果怎么啦?發生了什事?你們喜歡小蘋果嗎?(為小蘋果編歌)小蘋果笑了。

  2、蘋果的歌和小蘋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幼兒如何仿編兒歌)

  3、請個別幼兒摸口袋內的食物,學習仿編兒歌。

  4、你除了喜歡大蘋果、小蘋果,還喜歡哪些好吃的東西?

  5、通過請幼兒為“大蘋果”的朋友編兒歌嘗試改編這首兒歌。

 。1)今天,“大蘋果”還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呢,你們看:(出示背景圖片)

  “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快上來選一個吧。”

 。2)請幼兒自己為手里拿的好吃的東西編兒歌。

  6、個別幼兒仿編兒歌。

  7、請幼兒把編好的兒歌說給客人們聽。

  知識遷移

  1、請幼兒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幼兒吃東西前要洗手。

  3、幼兒品嘗蘋果。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0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幫助幼兒初步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重難點分析:

  難點:1、手指的名稱不同。2、對手和手、手指和手指進行比較。

  重點:讓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中去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魔袋一個,里面裝有軟、硬、光滑、粗糙等多種材料。

  2、豐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導入

  2、展開

  3、結束

  一 導入部分

  老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 展開部分:

  觀察發現法:

  1、看一看:啟發幼兒觀察,然后說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啟發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并比較不同,引導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3、說一說:看圖片,激發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護好我們的小手。討論: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小手。

  游戲鞏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戲。

  感知操作法:變一變,老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如印畫、撕紙、穿項鏈、用橡皮泥串糖葫蘆等。

  三 結束部分

  聽音樂離開活動場地

  四、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進一步了解六一節是國際兒童節,使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節日。

  2、幼兒能發音清楚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3、初步學會和同伴一起愉快的慶祝自己的節日。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小朋友慶祝六一節的畫冊,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1、出示畫冊,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六一國際兒童節;

  “今天上午,小朋友一起制作了6本《我想怎樣過六一節》的畫冊,那么小朋友知道為什么要過六一兒童節嗎?”

  2、欣賞兒歌:《六一到》

  “今天老師個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六一到》聽聽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的?”

  告訴幼兒兒歌名稱,和幼兒一起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

  欣賞兒歌《六一到》(配樂和圖片進行詩朗誦)

  提問:“六一兒童節到了,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請幼兒運用詩歌里的語言進行描述)

  3、幼兒學習兒歌《六一到》

 、俳處煼志浣淌,注意引導幼兒吐字清楚和發音正確;

  ②請個別幼兒朗誦,教師適當提示;

  ③集體不同形式朗誦兒歌,注意有表情的朗誦。(分組、分段,加入表演的動作。)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2

  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ppt課件

  2.一張大蝸牛圖片,幼兒人手一個毛茸茸玩具。

  3.《搖籃曲》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ń處煈驯А靶∥伵!保

  師:“小蝸牛今天來我們幼兒園玩的可開心了,F在小蝸牛玩累了,想要睡覺了。我們一起來陪他睡覺吧!”

  表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2、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蝸牛的愿望,引出活動名稱。

  教師放錄音,提問:“是什么聲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蝸牛吵醒了,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范朗誦兒歌,然后再對幼兒說:“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蝸牛哄睡著!弊詈,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蝸牛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袄坠魢4虻奶懥,沒聽見,我們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啟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嚕啦!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又不會吵醒小蝸牛。

  3、幼兒人手一個小動物,體驗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師:“其他的小動物們聽說小蝸牛在幼兒園里玩的很開心,他們也來玩?矗麄兌荚谀堑戎湍銈冏雠笥涯!快去找一個你的好朋友!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小動物。

  (2)、“老師很喜歡這個小動物,你們喜不喜歡。磕俏覀円黄饋碛H親它,抱抱它!保ń處熥咭蝗,引導幼兒關心小動物。)

  (3)、“小動物們和我們玩游戲玩的好累啊,現在他們想睡覺了!保ń處熀陀變阂黄鸷叱獡u籃曲。

 。4)、“雷公公怎么又打雷了啊?又要把我們的小動物吵醒了!

  “***你要怎么求求雷公公?”(請個別幼兒示范,接下來請全體幼兒一起來用輕柔的聲音求求雷公公)

  4、聽音樂《搖籃曲》,教師啟發幼兒,輕輕將小動物送到小床上,讓小動物安靜地睡覺。

  師:這次,雷公公真的聽見小朋友的話啦!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哄小蝸牛睡覺呢!

  “小動物們都睡著了,我們一起把他們輕輕地放到小床上去吧!”

  附兒歌

  《不要吵醒小蝸牛》

  雷公公,雷公公,

  請您輕點打呼嚕。

  我的蝸牛在睡覺,

  不要吵醒小蝸牛。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將裝飾好的紙箱套在錄音機上,扮“雷公公”,錄有雷聲的磁帶。

  2、一張大蝸牛圖片,若干張小蝸牛圖片。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教師懷抱“小蝸牛”,導入話題“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苯又硌莩稉u籃曲》哄其入睡。

  2、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蝸牛的愿望,引出活動名稱。

  教師放錄音,提問:“是什么聲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蝸牛吵醒了,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范朗誦兒歌,然后再對幼兒說:“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蝸牛哄睡著!弊詈,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蝸牛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袄坠魢4虻奶懥,沒聽見,我們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教師提問,啟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袄坠趺从执蚝魢@!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又不會吵醒小蝸牛。

  3、幼兒人手一只“小蝸牛”,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師:這次,雷公公真的聽見小朋友的話啦!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哄小蝸牛睡覺呢!

  4、聽音樂《搖籃曲》,教師啟發幼兒,輕輕將小蝸牛送到小床上,讓小蝸牛安靜地睡覺,再提醒幼兒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附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雷公公,雷公公,

  請您清點打胡嚕。

  我的蝸牛在睡覺,

  不要吵醒小蝸牛。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致地享受舔棒糖的感覺,并在輕松的氛圍中說出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xxx一只,錄音帶,機,棒糖40支,托盤一個,籃子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聽兒歌錄音。(分三段)

  1、猜想xxx在干什么?

  2、真有意思,維尼繼續吃呀吃

  3、再來聽一聽,維尼是不是象你們猜的那樣,它還在吃

  二、說一說自己對棒棒糖的感受。

  原來它在吃棒棒糖,你吃過嗎,你覺得棒棒糖怎么樣?

  三、品嘗感受棒糖帶來的樂趣。

  1、維尼今天給小朋友們也帶來了許多棒棒糖,誰想吃?

  但它有兩個希望,我們起來聽一聽:

  a不爭不搶,輕輕拿。

  b邊舔邊與同伴分享、交流吃糖的感覺。

  2、幼兒自由討論,師也一起品嘗,交談:

  ——你的糖怎么樣?(口味,顏色,軟硬,多少,等等)。

  3、吃完后,收好小棒。師與幼兒一同小結交談內容。

  4、完整欣賞兒歌。

  剛才小朋友講了這么多有趣的事情,xxx也想來講一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并猜一猜,它為什么這樣想?

  四、手指游戲

  1、幼兒與老師一起“舔”糖,“舔幾下”。

  2、欣賞錄音,和維尼一起“舔”棒糖。

  五、音樂游戲:吃棒糖的小孩

  全體參與,被摸到頭的幼兒蹲下,“舔十下”時,師去捉幼兒(棒棒糖)。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其內容。

  2、感受秋天落葉飄落自然景色,豐富幼兒想象力。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樹葉若干、樹葉頭飾、磁帶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秋天》,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教過一首歌曲《秋天》嗎?讓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吧!咦,秋天到了什么東西會從樹上掉下來?

  2、幼兒自由發言。

  (二)學習兒歌內容,理解其內容。

  1、教師把樹葉從半空中丟下,讓樹葉自然飄落下來。

  2、提問幼兒:樹葉飄下來像什么呢?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4、學習兒歌:

  ①教師介紹兒歌名稱

 、诮處熗暾收b一遍,幼兒欣賞。

 、厶釂枺哼@首兒歌叫什么名字?兒歌中的樹葉像什么?

  ④讓幼兒學念兒歌。

 、葑層變号浯黝^飾,邊朗讀邊表演。

  (三)運用音樂形式,幫助幼兒掌握兒歌內容。

  1、把《小燕子》的韻律帶到兒歌《小樹葉》當中,用演唱的方式來演示。

  2、教師完整唱一遍。

  3、師幼一起唱。

  附:小樹葉,飄呀飄。飄來飄去像小鳥。小樹葉,飄呀飄。飄到地上睡大覺。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匯編1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新年》03-11

幼兒園小班春節語言教案03-11

過生日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03-16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詠鵝》教案03-15

過生日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匯編8篇)03-16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09-03

春天來了兒歌幼兒園教案03-09

幼兒園小班春天教案《春天的色彩》語言03-11

幼兒園小班春天語言教案《春媽媽》03-16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天來了教案(精選6篇)03-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 亚洲欧洲的州日产国码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不卡 | 亚洲福利在线看国产精品 | 新国产乱子伦精品 |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