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繪畫。
2.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糖果若干、畫畫玩玩P10"糖果"、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糖果,觀察糖果的外形。
T:瞧!這是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多種糖果的外形特征、色彩等)2.教師示范。
教師講解示范用一種顏色畫糖果,用另一中顏色涂色,講解涂色的注意點: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提示幼兒使用油畫棒的注意點。
4.展示評價。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借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毛線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2、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線團,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出示毛線團)問:這是什么?毛線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知道毛線是怎么變成一團一團的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毛線團的外形。
問:毛線團是什么樣子的?有些什么顏色?(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方面交流)
三、感知毛線團的繞發。
細長長的毛線怎么變成一個圓圓的毛線團的呢?教師示范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四、教師示范“繞毛線”
1、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毛線團。教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教師借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2、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五、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復習使用繪畫工具的常規。
2、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
3、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幼兒大膽選用顏色,畫出許多彩色的毛線團。
4、要求幼兒保持畫面整潔。
六、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1、展示一些幼兒作品,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畫面等方面進行評價。
2、收拾繪畫工具,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拓印技能,能用簡單的工具拓印。
2、認識黃色、藍色和綠色,知道藍色和黃色相加會變成綠色。
3、樂意探索色彩知識,體驗自由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什么顏色
2、紅、黃、藍三色顏料,畫紙,拓印用的玩具,抹布
活動過程
一、認識藍色,學習拓印,初次作畫。
1、教師: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藍色的?
2、教師:我們請藍色到紙上做游戲,請你看清楚我是怎么做的。
3、教師演示:
(1)伸出手,將袖子往上提。
(2)拿一個玩具,在藍色顏料盤里蘸一蘸。
(3)把蘸好顏料的玩具輕輕按在紙上,不要移動。
(4)拿掉玩具,藍色就跑到畫紙上去了。
(5)重新蘸顏料,在畫紙上找個空的地方再印一次。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要把畫紙弄臟,手上臟了要用抹布擦,印三—五個圓。
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輕輕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認識黃色,實驗驗證,二次作畫。
1、教師:剛才藍色到畫紙上做游戲了,它的好朋友也想來,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黃色的?
2、教師演示:
讓黃顏色和藍顏色親一親,還可以抱一抱,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
3、幼兒二次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撒顏料,隨時用抹布擦手,當音樂結束后帶著自己的畫紙回到座位上。
4、提問:當黃色和藍色親一親抱一抱的時候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5、教師實驗:將事先準備好的藍色和黃色顏料混合,引導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認識綠色。
三、作品展示,帶領幼兒賞析。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它像什么?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4
一、背景
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孩子們都很喜歡玩。近來班里的自然角中有家長為我們送來了幾塊雨花石,那色彩斑斕的石頭更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正好我們小班開展了以故事〈五彩石頭路〉為引線的主題活動。那么如何挖掘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來對幼兒進行數學方面的教育呢?一開始,我想到了數數。但純粹的數數活動僅僅把石頭作為其他教具的替代,也沒有多大的意思,而且顯得很單調。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圍繞它的特征來開展活動。細細的觀察石頭,它具有不同的顏色,有大有小,有粗糙有光滑。因此我想就此入手,把活動的重點放在讓幼兒根據石頭的特征來進行排序活動,并整合了有關數學方面數數和分類的知識。
二、活動的實錄與反思
(一)引題
“前幾天我們一起聽了〈五彩石頭路〉的故事,誰用石頭鋪路了?今天我們也一起去幫兔姐弟鋪路。”
(反思: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復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里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么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反思: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了解石頭的特征,并突出了石頭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為后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征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致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致的進行觀察、描述,那么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按數量撿石頭
1)請小朋友撿兩塊粗糙的石頭
2)聽聽老師拍了幾下手,就撿幾塊石頭
3)聽聽敲了幾下小鈴,就撿幾塊石頭
4)請你數一數,你一共撿了幾塊石頭?
(反思:這是一個有關數量和數數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后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
3、分類
請你把撿來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里,粗糙的
石頭放在綠筐里(反思:這個環節既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類,使得幼兒對于石頭的這兩個特征有了進一步的鞏固了解,又為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4、撿石頭
1)請你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等到老師說停的時候,就馬上回到座位上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反思: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為后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于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為后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為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后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請你用你撿來的石頭幫兔姐弟鋪一條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么鋪路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我們學學這種方法來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于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征的了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并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著急了點,
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里走過石頭路,走石頭路有什么感覺?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反思:通過回憶在梅苑公園走石頭路的經歷,再次激發幼兒走石頭的興趣。)
三、教后感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感知石頭特征的基礎上,學習按石頭的特征進行排序的一個數學活動。其中也整合了數學中的一些數量、分類等內容。
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頭,老師有意識的選擇不同特征的石頭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角。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也是幼兒十分很感興趣的東西。通過這樣的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對石頭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同時也得到了數學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老師所提供的石頭數量應該更加充足,這樣在幼兒排序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的補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頭。
本次活動的材料是石頭,充分體現了材料的生活化。材料是數學活動的載體,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著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激發興趣的大小及開發智力的深度。而石頭本身具備的特征比較多,適合幼兒進行分類和排序。同時這樣的材料來源于生活,準備比較簡單,不用化很多的功夫。體現了材料準備的簡單化,但雖然是簡單的材料但在用的時候卻是非常的實用。
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體現了方法的多樣化。操作法是提供合適的材料、教具、環境,讓幼兒在自己的擺弄、實踐中獲得數學感性經驗和邏輯知識,是小班幼兒學數學的最主要的方法;游戲法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幼兒感興趣的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有利于調動積極性和激發興趣,也是一種常用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就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游戲的方法貫穿始終,同時又讓幼兒充分的操作,讓幼兒在自己的動手中獲取新的知識經驗。
在活動中始終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在讓幼兒學習排序的過程中就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后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后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把孩子的原有的經驗進行提升。再讓孩子學習新的排序方法,獲得多種的排序經驗,得到發展。
教師指導做到三個“最”:最少的干預,最多的觀察,最大的鼓勵。對幼兒來說,操作的過程要比結果更為重要,教師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讓幼兒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然后鼓勵幼兒學習新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畫簡單的魚,表現出魚的基本特征(魚鱗、魚頭、魚鰭、魚尾)。
2、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所喜愛的魚。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魚的構成、形狀和色彩
難點:能夠畫出各種形狀的魚,裝飾并涂上顏色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與學生互動
一、導入新課
講故事導入課題,我們要幫助老爺爺——捕魚(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你們知道魚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魚頭,魚身,魚鰭,尾巴)
2、你們見過哪些形狀的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同樣形狀的白紙,并添貼尾 (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四邊形)
3、用學過的線條來裝飾魚,在白紙上添畫(直線,斜線,波浪線,折線,螺旋線)
4、你見過什么顏色的魚。
白紙翻面,展示已經畫好的魚(紅色,黃色,藍色,彩色,五顏六色)
三、學生作業
看,老師拿來了老爺爺的網,現在請每位同學畫一條你最喜歡的魚,當成是你幫老爺爺捕到的,看誰動作最快
1、先畫鉛筆稿
2、裝飾鉤線
3、涂色
四、展示作業
1、今天捕到的魚可真多,我們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集體唱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捉魚》
2、作業評比
形狀,色彩
教學反思:
捕魚這一堂課,我通過運用多媒體、掛圖、歌曲等,激發了學生對魚的了解和表現興趣。
本課教學重點明確,課前我與學生進行一些互動,為課堂創作營造了輕松活潑的氛圍,又為捕魚奠定了基礎。
我采用小故事帶問題的方法引入新課,讓學生一下就集中了注意力,導出課題。
講授新課是這堂課最精彩的部分,我沒有直接用粉筆板書,而是準備好畫好的魚身魚尾,學生一邊回答魚形我一邊往黑板上貼相對應的形狀魚的背面,接著讓學生用學過的線條來裝飾魚,起到了復習的作用,在學生說出魚顏色的`同時,我將魚黑板上的白紙翻面,當有顏色的魚展現在大家面前時,學生發出了整齊的驚嘆聲和掌聲。
作業展示,為了首尾呼應,我讓學生把畫好的魚作業手撕和剪下來貼在魚網上,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我本著面向全體幼兒,與學生為主的宗旨,在教學環節上都是圍繞目的進行的,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這堂美工課的教學任務。
本節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上公開課時還會比較緊張,臨場應變能力尚不足夠。如果在學生作畫時加點音樂就更加錦上添花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課有更大進步。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6
一、教材分析及目標定位:
石頭是一種十分容易獲取的教育資源,我們也曾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利用過它。它那形狀、大小各異的特征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在和孩子們一起玩石頭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對小石子情有獨鐘,而且喜歡擺放。于是,我聯想到生活中的“鵝卵石”路,并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利用小石子這一主材料借用輔助材料的鋪墊,讓孩子們從發現、創造、體驗中感受到樂趣。同時,這也符合《綱要》中藝術活動:“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體驗創造的樂趣”的要求。
在活動目標的定位上第一是著重幼兒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定位通過看看、說說、玩玩,初步嘗試用石子鑲嵌出形狀不一的路,因小班幼兒的能力有限我只在于初步嘗試,沒有過多的要求。第二點確定為情感目標:積極、主動地發現、感知石子的好玩、有趣,體驗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流程
活動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生活中熟悉的石頭小路做為導入,預設了幾個問題:1、你看見了什么?2、這是一條什么樣的路?直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又給了幼兒一個路的直觀感念,在實施的過程中,幼兒大多數都能說出這是一條由石子鋪成的路,幼兒的回答為幼兒的操作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主要利用教師的示范講解,讓幼兒感知鋪路的方法和過程。這里就是讓孩子在教師的示范操作下了解鋪路的基本過程及方法,我采用了自說自做的形式,而且采用了自己創編的一首簡單易懂的兒歌來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鋪路方法,效果還是可以的。課后同事們說我創編的兒歌不形象突出。(沒辦法誰叫我們不是文學家呢?呵呵)
第三部分通過觀看多媒體,讓幼兒進一步感知路的不同形狀,在有了一定的操作經驗后再來感受成型的作品,孩子們菜會又目的的發現并感知。同時幼兒還會因為圖片的美麗激發幼兒的操作欲望。
第四部分是活動的操作部分。在觀察幼兒的操作的時候讓我很吃驚,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創作能力、想象能力是無限的,他們的作品超出了我原以為的程度,孩子們大膽的藝術表達讓我再一次折服于孩子的能力(上課之前,我不是太有把握,因為對于此班的幼兒的能力不夠了解,而且還聽說我上的這一半相對于那一半能力相對弱些)但事實表明沒有笨小孩,只有懶小孩最后以游戲《石子路散步》的游戲進行師幼共同評價,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自我分析
1、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我首先對活動的過程進行了深一步的挖掘,對每個過程都進行深入的研究,并預設了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而我又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及回應。雖然沒有試教以及對孩子也不夠了解,但縱觀整個教學流程還是比較順暢的。孩子們的回答也是比較積極,想象力也比較豐富,能夠及時的對于孩子的回答進行鼓勵及提升,正面的鼓勵也激發了孩子們的發言性。
2、雖然師幼互動比較好,但生生互動方面不夠熱烈。自己準備的PPT畫面鮮艷度不過,PPT的示范作品內容有點簡單,準備的小動物形象不突出。教師自己示范的作品太過于小了點。
不過沒關系,我想:正是一次次的活動、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磨練、一次次出現的問題,才能一次次的進步、一次次的成長。有了問題,就會有解決的方法,有了解決的方法才會有成長的腳步,只要堅定不移的往前走,就會有到達成功彼岸的機會。套用“我愛記歌詞”中的一句話——希望就在前方!呵呵。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借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貓頭飾一個、毛線團一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2、幼兒用書、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小花貓》導入,并出示毛線團,探討毛線團的樣子。
1、師生表演唱歌曲《小花貓》。
師:小花貓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嗎?出示毛線團: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幼兒進行討論。
2、繞毛線團,感知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示范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二、教師借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毛線團。
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四、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幼兒給小貓咪添畫許多彩色的毛線團。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評價。
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么?表揚能夠大膽用色的幼兒。
教學反思:
幼兒對毛線團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細心進行粘貼活動,鍛煉小肌肉控制力。
2、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粘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于粘貼的棉花每組一份;畫有綿羊的美術底紙人手一份;白乳膠每小組一份;刷子人手一只;教師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動過程:
1、謎語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老師想讓小朋友們來猜一個謎語:身穿大棉襖,野草吃個飽,過了嚴冬天,獻出一身毛,我看那個小朋友小腦筋動得快。
師:謎語問小朋友們什么動物身上穿了一件大棉襖,喜歡吃野草,過了寒冷的冬天后,把自己的一身毛貢獻出來呢?(解釋謎面,讓幼兒更容易懂)
小結:綿羊身上長著厚厚的毛,喜歡吃鮮美的野草。
2、體驗觀察,比較異同,初步感知操作材料。
出示教師用于示范的兩只小綿羊,一只有貼上羊毛,一只沒有。
師:看,老師這兒有兩只小綿羊,我想請小朋友們都上來摸摸看看這兩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師:今天小綿羊想請小朋友們幫自己穿上一件整潔,漂亮的衣服。老師給你們都準備了棉花、白乳膠、擦手布,一會兒小朋友們分組進行。現在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給小綿羊穿上衣服的,你們可要仔細看清楚嘍。
3、教師講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1)講解示范
①刷乳膠;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2)提出要求:
①不將乳膠刷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輪廓線之外;
4、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1)對于不小心粘到外面的白乳膠可用擦手布擦干;
(2)操作時專心,不爭吵;
(3)能力較強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讓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齊。
5、師幼共同評價,引導幼兒欣賞別人的優點和不足。
收集幼兒作品,欣賞作品,并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那只羊,為什么喜歡它?
6、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
活動目標
1.嘗試將花瓣擠壓出汁液,初步感受汁液的色彩美。
2.學習運用滴管壺進行創作。
3.體驗用多種材料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吸收性強的紙,水粉顏料,滴管壺,花瓣。
2.春天主題的圖片,教師的示范畫。
3.春天主題的音樂。
活動過程
1.隨著春天的旋律踏人春的花園。
(1)請幼兒欣賞春天主題的音樂,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美好感覺。
(2)請幼兒欣賞春天主題的圖片(小動物的圖片、花草樹木的圖片、冰雪融化的圖片等)。
2.花兒也開在畫面上。
(1)教師出示示范畫:猜一猜,這幅畫是怎么畫出來的?
(2)教師講解并示范操作步驟與方法
灑一灑(用裝有顏料的滴管壺將顏料滴在紙上,顏料會如同藤脈一般蔓延開來,可以多種顏料混合,不做硬性規定)。
印一印(用尋找來的花瓣、花粉等作為元素放入畫面,壓出其中的汁液,豐富畫面的色彩)。
吹吹干(將顏料吹干)。
撕一撕(根據印染好的圖形想象事物,并把它撕出來,為了切合春天的主題,可以是蝴蝶、花、草等)。
(3)幼兒創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評比最美麗的花園。
(1)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聞聞畫中的花香。
(2)教師和幼兒一起評選出最美麗的花園。
【評析】
畫筆是常用的工具。拋開畫筆,用自然界的花朵作為創作元素,形式新穎,有趣。孩子還可以輕松隨意地涂抹顏料,變化出許許多多的東西,對色彩的聯想成為現實。這對孩子來說,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玩具小汽車的車輪當作繪畫工具進行滾畫的方法。
2、體驗車輪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車輪印
2、每人一輛小汽車,紅黃藍綠紫顏料各一盤,大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車輪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上是什么呀?(車輪)
車輪有什么用呀?
車輪還能干什么用呀?(幼兒議論)
2.出示小汽車
瞧!這是什么?
讓幼兒說說玩具汽車有什么用。
3.教師故作神秘的語氣告訴幼兒:小汽車不但能在地上開,還能在紙上開汽車呢,你們想看看嗎?
4.教師示范作畫。
先給小汽車加油,拿小汽車車輪在顏料盒上用力蘸一下,然后放到紙上來回開。看看小汽車開過的地方留下了什么?
有幾條線?是什么顏色的?教師:紙上留下了漂亮的顏色好不好玩?
老師示范2—3次朝不同方向開,請幼兒觀察。
5.鼓勵幼兒每人拿一輛小汽車按照剛才的方法做一做,啟發幼兒朝不同方向開,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要把顏料弄到手上,和同伴身上。
6.展示幼兒的作品,大家一起分享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會利用瀝糊畫的方法來簡單構圖。
2、學會欣賞作品中的色彩美。
3、促進手指與手腕的協調配合,促進靈活性。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洗干凈小蛋糕盒的泡沫底座若干。
2、袋狀彩色漿糊(紅、黃、藍、綠)每組4-6袋,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蛋糕,激發幼兒的興趣
1、利用變魔術引出蛋糕,讓幼兒觀察其外形顏色。
2、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表達,讓幼兒感受色彩美。
二、老師示范做蛋糕,幼兒欣賞
1、示范用漿糊袋的方法。
教師:用左手輕輕拿住漿糊袋,把袋角有小口一端朝前。
2、老師邊操作邊講解
教師:輕捏擠漿糊袋,讓漿糊從袋角的小口中較均勻。
的擠出,一邊擠一邊移手,就可畫出線條來。
3、讓幼兒欣賞老師作品,并互相講一講。
三、幼兒創作,老師指導
1、重點提醒幼兒懸腕操作,注意擠漿糊的方法。
2、要求保持作品清潔。
3、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形成完整優美構圖,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形成簡單構圖。
四、集體評價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展示自己作品。
2、分享蛋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2
我們表情
活動目標:
1、了解情緒、情感變化,能運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心情。
2、會運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和安慰別人,表達自己的愛心。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各種面部表情
2、彩色筆,畫心情的紙:生氣時的大腦內部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表情圖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傾聽幼兒的想法與感受。
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幫助幼兒擺脫不良情緒。
2、啟發幼兒想象
高興時,大腦會是什么樣子呢?
生氣時,大腦會是什么樣子呢?
3、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想象和心情用喜歡的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在繪畫過程中,不強調技能技巧的要求,
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情感。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交叉、前后來表現重疊的樹葉并安排好畫面。
2、運用三色深淺間隔涂色表現“黑白灰”的效果。
3、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范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范例秋天到了樹葉都飄落下來,地上全是樹葉,許多毛毛蟲慢慢地爬上了樹葉,真舒服呀!
二、欣賞毛毛蟲。
提問:
1、地上全是樹葉它們是怎樣排列的。(疊在一起、交叉重疊)。
2、如何來表現呢?(前面的先畫,后面的跳線畫)。
3、先畫毛毛蟲還是先畫樹葉?為什么?(毛毛蟲先畫,因為它在樹葉上)。
三、講解
1、先畫毛毛蟲一只毛毛蟲從下面往上爬,一只毛毛蟲爬到外面去了只看見尾巴,一只毛毛蟲從上面往下爬。(幫助幼兒安排畫面上、下、左、右)。
2、樹葉在毛毛蟲身下一片豎著,一片橫著(幫助幼兒理解畫交叉、重疊)。
四、幼兒自己畫在表現葉子時有可能產生問題,教師巡回指導,用深綠、淺綠、黃色進行間隔地涂色,相同顏色不碰頭。(涂色以前有基礎)
五、作品展示并講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大膽選擇色彩學習用印章印畫,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并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教學準備:
1、畫有小魚的背景圖人手一張。范畫一張。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蓋等作印章,顏料若干盤,抹布。
3、《小魚游》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魚寶寶們,跟著魚媽媽出去玩吧!(播放《小魚游》的音樂)
二、了解用瓶蓋印畫的方法來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1、師:小魚寶寶真可愛,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怎么吐泡泡的?
幼:波羅波羅…
2、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新工具,看是什么呀?(出示瓶蓋)
幼:瓶蓋。
3、教師出示瓶蓋和顏料示范講解:選一個瓶蓋,蘸點顏料用力壓一壓,然后拿起來,“波羅波羅”吐出一個泡泡。(幼兒觀看教師的示范并傾聽)
問:吐了一個什么顏色的泡泡?幼:黃色。
問:還想吐一個什么顏色的泡泡?幼:紅色。
師:我們剛才蘸了黃顏色,可是現在要蘸紅顏色,怎么辦呢?(請個別幼兒說說)引出:可以拿一塊小抹布把它擦干凈了以后,再去蘸別的顏色。
4、教師繼續用同樣的方法示范,吐出一個紅顏色的泡泡,提醒幼兒顏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勵幼兒一起徒手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動作:蘸一蘸,壓一壓,拿起來,“波羅波羅”吐出一個紅泡泡。)
5、提問:誰愿意到上面來吐泡泡的?(請個別幼兒上來)你想要吐什么顏色的泡泡?
幼:綠色。(請個別幼兒操作,其余幼兒跟隨她一起邊說邊徒手做動作。)
6、問:你還想不想吐泡泡呢?幼:想。
師:我們可以繼續吐,把整個魚塘里都吐滿泡泡。(出示范畫)
問:好看嗎?幼:好看。
師繼續問:小魚寶寶們想不想自己來吐泡泡啊?幼:想。
教師提出要求: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瓶蓋,選你自己喜歡的顏色用瓶蓋進行印畫,印的時候要用點力,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換顏色的時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其他顏料,注意要保持畫面的整潔,聽清楚了嗎?(幼兒仔細傾聽)
三、能大膽選擇色彩用瓶蓋進行印畫,體驗其快樂。
教師播放音樂,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操作。
四、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并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1、展示幼兒的作品,互相欣賞。(幼兒欣賞同伴作品)
2、提問:圖上的有什么形狀的泡泡,有什么顏色的泡泡?這么多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覺得怎么樣?(請幼兒自由說說)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繞圈的方法練習畫蘋果。
2、理解故事內容,愿意照顧蘋果樹。
活動準備:
1、教師范圖《蘋果樹》
2、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包、畫筆)
活動重點:嘗試用繞圈的方法練習畫蘋果。
活動過程:
1蘋果呢?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意圖:故事導入,激發興趣。、教師出示范畫提問:這是一棵什么樹?樹上有什么?有幾個蘋果?為什么只有一個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理解內容。
秋天到了,許多蘋果樹上都長滿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然而,有一棵蘋果樹卻只結了一個蘋果。大家都不喜歡它。這棵蘋果樹難過地說:“我也想長出更多的蘋果,只是沒有人來照顧我。”蘋果樹需要寶寶們的照顧。剛才蘋果樹說什么了?寶寶們要怎樣照顧蘋果樹呢?
3、教師小(來自:小班美術教案蘋果樹)結:我們寶寶都愿意照顧蘋果樹,可以幫助小樹捉蟲子,清掃樹下面的垃圾,為蘋果樹澆水、施肥、修剪枝葉等。
師幼示范了解畫法
意圖:教師幼兒示范,了解蘋果的畫法
1、第二年的秋天,蘋果樹上結了許多又大又紅的蘋果。教師用繞線的方法畫蘋果,邊畫邊念:繞繞繞,繞圈圈,蘋果長大啦。
2、請幾個幼兒來模仿老師畫蘋果的方法來畫蘋果。同時糾正畫法,要用繞圈的方法畫蘋果。
3、教師分發操作,請幼兒獨立畫畫。
要求:把白色的地方涂滿,不留空白,繞圈不畫到輪廓線以外。
意圖:展示作品,體驗快樂。
1、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2、比比誰的蘋果畫的又大又圓。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15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五篇03-08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8篇03-16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九篇03-14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5篇03-13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3-10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十篇03-10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8篇03-10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10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七篇03-09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8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