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先和后》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先和后》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結合日常生活的具體事情理解并區分先后。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禮品盒、內裝有桃子的生長、小雞的生長圖片。
2、兔子、烏龜、小螞蟻、小雞的頭飾、哨子、小旗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龜兔賽跑》。動畫片中誰先到達終點?誰后到達終點?小兔子很不服氣,想和烏龜再比賽一次,請小朋友當裁判好嗎?
二、理解先后
1、教師布置好場地,幼兒扮演角色進行比賽,結束后提問:它倆誰先到達終點,為什么?
2、小螞蟻和小雞看到小兔子和烏龜賽跑很有意思,它倆也想參加比賽,你們再當一次裁判好嗎?
這次,是誰先到達終點?為什么?誰后到達終點?為什么?
三、辨別先和后
比賽結束了,為感謝小朋友來給它們當裁判,小動物們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精美的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呀!是個漂亮的盒子,不知道里面裝著什么?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也很想知道,怎么辦呢?(引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教師打開盒子,取出一些禮物。
1、桃子的生長圖:圖上畫著什么?都是桃樹,開花和結果,哪個在先?哪個在后?
2、小雞的生長圖:圖上畫著什么?在小雞的生長過程中,哪個在先?哪個在后?
四、結合日常生活,擴散幼兒對先后的認識。
原來,賽跑有先有后,植物生長,動物生長有先有后。那么,在生活中,我們做事情也應該有先有后,請小朋友想想,你穿衣服時,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每天早晨你來到幼兒園,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在你吃水果前,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小朋友吃飯前,你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小結:生活中的每件事做起來都有先有后,現在咱們一起隨著音樂到外面表演日常生活模仿操吧!
教學反思:
本活動通過游戲形式讓孩子在玩玩中掌握新的知識:先讓孩子扮演角色進行比賽理解先和后?”此游戲即讓孩子復習了已學過的知識,同時也在潛意識里向孩子灌輸新的.知識點(先后);接著為了感謝小朋友當裁判,小動物們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精美的禮物,呀!是個漂亮的盒子,在取禮物的同時讓幼兒進一步辨別先和后。此環節大大提高了孩子游戲的興趣,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樂于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點(先后);最后讓孩子結合日常生活,擴散幼兒對先后的認識。讓游戲在高潮中結束。這節課我基本的教學思路和流程沒有大的的問題,但在細節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想的太少,沒有考慮到孩子們回答問題會千奇百怪的,只考慮最基礎的。在以后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細心的人,上一節課不但要注重細節,要多想,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到,還有學會創造教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先和后》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鄧稼先》教學反思03-2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和許多03-11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06-23
《螞蟻和蟈蟈》課文后反思09-13
《天鵝、大蝦和梭魚》教學設計及反思07-27
《狐貍和烏鴉》教學片段及反思06-17
《狼和鹿》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04-26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片段及教后反思03-07
《小鳥和牽牛花》教學設計及反思11-22
《倍數和因數》語文教后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