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1
活動名稱:
捉迷藏
活動目標:
1、會認讀數字1和2,能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初步學會數的形成,知道一個數添上"1"能形成另一個數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各一張。
2、《數學》上P.1。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字1、2的實際意義教師根據畫面自編《捉迷藏》的故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說一說,大樹后面藏著幾頭獅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使幼兒知道數字1可以表示一頭獅子。
想一想,樹上有1只松鼠,怎樣才能變成2只松鼠?引導幼兒說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來就是2只松鼠。教師出示數字卡片2,幫助幼兒理解數字2的含義。
讓幼兒在圖中找出數量是1和2的其它動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語言正確表述。
說一說,樹干上藏著的數字分別是什么?
二、引導發現說出數字1和2分別象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由數字聯想到許多物體的形象及時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創意。
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引導幼兒從周圍環境中尋找數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動結束
四、課后回顧
教學反思
大班數學活動《數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開展了,這一次活動,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動中的不足進行了改進。
我將整節活動更為細化了一些,讓活動更加的游戲化,將“捉迷藏”貫穿到底,數字不停的藏,孩子們不停的找,過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開始的就得要“藏起來”,這是我上次活動所欠缺的,這一次,我將數字放在氣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聲音音效技術,讓一個個的數字氣球爆炸,然后消失,以達到數字藏起來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參與性就更強了。數字們共計隱藏了三次~
第一次數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數字構成的兔子,孩子們在找的過程,讓孩子們在找的過程中學會講述以自我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體部分,了解簡單的方位。
第二次數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擋技術,我出示隱藏一半數字的數字格,讓幼兒從中找出數字,孩子們根據沒有隱藏的數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測是哪個數字,活動氣氛一下子被提升起來,孩子們爭先舉手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將10個數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兒同時學會了方位詞“行”“列”,通過說“行”“列”就能馬上找到數字。
第三次我們利用孩子們猜出的數字表格,進行猜數字游戲,這個游戲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也鞏固了新的知識。
在最后的環節我給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孩子們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戰,整節課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
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2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捉迷藏》的意境美,能用完整的語言說:“×色躲在××里”,并能進行仿編。
2、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口語能力。
3、感受顏色無處不在,體驗與顏色共同游戲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理解散文詩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欣賞散文詩《捉迷藏》的意境美,能用完整的語言說:“×色躲在××里”。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并能進行仿編句子。
活動準備
1、立體畫一幅(里面畫有:藍天、白云、太陽、樹木、花、草);
2、一面紅旗、一把香蕉、一堆草叢、一朵浪花的圖片;
3、紅、黃、藍、綠的顏色寶寶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說一說:捉迷藏
1、教師:你們玩過捉迷藏嗎?<星.老師.>你們是怎樣玩的?
2、幼兒舉手發言,說說自己對捉迷藏游戲的認識。
3、教師小結:捉迷藏游戲就是一個躲,一個找的游戲。
二、活動指導
1、出示紅、黃、藍、綠的四個顏色寶寶。
教師:捉迷藏游戲真好玩!老師這里有四個顏色寶寶,它們也想玩捉迷藏游戲,請小朋友來幫它們藏一藏,看看藏在哪里不容易被發現?
2、教師出示立體圖畫的教具,請幼兒上來操作。接著逐一出示顏色寶寶引導幼兒操作,如:
教師:(拿出綠色寶寶)這是什么顏色寶寶啊?它躲在哪里不容易被發現呢?(樹葉里)
教師:因為綠色寶寶的顏色和樹葉很相似,所以躲在里面不容易被發現。
過渡語:小朋友都幫顏色寶寶藏好了,那顏色寶寶是不是和小朋友一樣聰明呢!請聽老師朗誦散文詩《捉迷藏》。
3、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捉迷藏》,幼兒欣賞。
過渡語:聽完老師朗誦的散文詩顏色寶寶是不是躲在小朋友幫它躲藏的地方呢?
4、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色躲在××里”,然后再集體說一說。
過渡語:你們太棒了!那太陽、黑夜是怎么樣和顏色寶寶玩捉迷藏的呢?請聽老師朗誦散文詩《捉迷藏》。
5、教師再次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捉迷藏》。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顏色寶寶,它躲在什么地方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6、教師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顏色寶寶。
7、請找到顏色寶寶的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色躲在××里”。
三、游戲:捉迷藏
過渡語:老師想請小朋友來做一次顏色寶寶,老師來做太陽,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戲。
1、布置游戲場地,把一面紅旗、一把香蕉、一堆草叢、一朵浪花的圖片分別放在椅子上,并且把紅、黃、藍、綠色寶寶放在桌子上(顏色寶寶的數量視幼兒游戲人數而定)
2、請小朋友選一個顏色寶寶掛在胸前,然后按顏色分別找到同顏色的地方躲起來。
3、教師提示幼兒只能躲在老師規定的.范圍內。
4、教師數一到五,然后去找,被找到的幼兒要用完整的語言說:“×色躲在××里”。
四、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到室外去尋找顏色寶寶躲在哪里?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的水平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目標:1、欣賞散文詩《捉迷藏》的意境美,能用完整的語言說:“×色躲在××里”,并能進行仿編。2、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口語能力。3、感受顏色無處不在,體驗與顏色共同游戲的樂趣。活動重點是欣賞散文詩《捉迷藏》的意境美,能用完整的語言說:“× 色躲在××里”。活動難點是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并能進行仿編句子。
優點:首先利用提問式導入讓幼兒拓展思維,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說說對捉迷藏游戲的認識,我覺得這個很好,幼兒也能積極的配合,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然后用擬人的稱呼顏色寶寶也想玩捉迷藏游戲,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幫顏色寶寶找到躲藏的地方,幼兒能夠積極的舉手參與,讓我意外的是有個小朋友幫黃色寶寶躲到太陽里,我當時能夠肯定了他的答案。接著我就從課堂引到生活中,讓幼兒找尋生活中顏色寶寶的躲藏之處,我認為我能耐心的引導他們去發現顏色寶寶,并且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孩子們能用完整的語言說出:“×色躲在××里”。最后我就用一個游戲來讓幼兒發現顏色寶寶更多的躲藏之處,開拓幼兒的思維,還有我在進行每個環節時能夠無意識的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比如讓幼兒操作時我對幼兒說“請你來××”,操作完了我對幼兒說“謝謝,你真棒!”等等這些,并且我在進行每個環節時都對幼兒提出要求,我覺得這樣非常好,能夠讓幼兒有目的去做,讓他們知道只有認真聽講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繼續發揚!
不足之處:雖然我也按照那樣的環節來上課,但我個人認為上的不是很好,首先我覺得今天的課我缺少了那種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玩的激情,整節課下來沒什么**的地方,我應該用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去發現,巧妙的運用肢體語言和表情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第二個就是在朗誦散文詩時,我沒有很好的把握朗誦故事和朗誦散文詩的區別,其實朗誦散文詩是不需要扮演角色去朗誦的,只要把那些優美的、值得欣賞的東西帶著感情朗誦出來就行了。本次活動我覺得幼兒對散文的欣賞還不夠,雖然我也朗誦了兩遍這首散文詩,但我覺得我應該要有點創新,在朗誦完第二遍時我應該多設計一個提問的環節,比如誰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的?太陽和誰在玩捉迷藏的游戲?顏色們又是怎樣躲起來的;當黑夜把手帕拿開的時候,太陽又是怎么樣找到他的玩伴的?這樣或許能讓幼兒加深對散文詩的理解以達到欣賞散文詩意境美的目的吧;第三在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顏色寶寶的躲藏之處時,我應該適時的引導他們去發現更多的顏色寶寶而不是局限在紅、黃、藍、綠這四種顏色里,這樣孩子們就能認識到更多的顏色寶寶。第四就是游戲的環節,讓小孩帶著自己喜歡的顏色寶寶躲到老師指定的地方去,有好幾個小孩躲錯了“黃色寶寶躲到了草叢”,如果我在游戲之前就出示那四張椅子上的圖片讓幼兒先認識再玩游戲,或許他們就不會躲錯吧!
以上這些是我自己在課后反思到的,當然還有許多理論和細節的地方需要改進的,請領導、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
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3
教材簡介:
秋天的草地上,狗、老虎、河馬、斑馬、袋鼠、獅子、兔子……孩子們喜歡的動物朋友正玩著捉迷藏的游戲,簡潔而略帶夸張的動物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了每一種動物的典型特征。作者對繪本的很多環節都作了精心的設計,每次翻頁都是讓孩子來猜猜“誰藏起來了?”、 “誰轉過身去了?”……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精致的手工畫令人贊嘆。動物們輪流躲藏著、變換著各種不同姿態,讓孩子們喜歡上這些可愛的動物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取了其中的9個動物,通過快樂的游戲,讓孩子們不僅認識可愛的動物,并且在一次次的“捉迷藏”游戲中不知不覺地發展他們的觀察力、記憶能力,對各種動物之間的不同特征也會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動物的不同之處,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達。
2、引導幼兒通過縱橫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說出動物的具體位置,培養幼兒空間概念。
3、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序列。
活動難點:利用縱橫坐標感知空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動物們也排著隊來了,瞧,來了幾個動物?你能說說它們是誰嗎?(幼兒說出動物的名稱。)
2、小動物排成幾排?(2排),我們用數字來表示。
3、小動物要和你們玩個“猜一猜”的游戲:請你說出一個動物和別的動物不一樣的地方,讓別的小朋友猜猜它是誰?
4、用例如“頭上有花的小動物是誰?”這樣的話來說。
二、游戲一
1、小動物要和小朋友做個捉迷藏的游戲。你們玩過捉迷藏的游戲嗎?怎么玩?
2、小動物們躲起來了,小朋友閉上眼睛。哎,誰躲起來了?你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真厲害,都能根據動物的身體特征看出來。
三、通過縱橫序列認識房間號
1、小動物們在草地上玩得真開心,現在它們還想到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戲。
2、(出示課件)看,小動物的家有幾層?(三層)最高的是幾樓?最低的是幾樓?中間呢?(在白板上寫出樓層號)看,一樓有幾個房間?哪間是第一間?(老師寫上房間號)
3、我們把1樓的第一個房間叫做101,前面的1表示什么?后面的1表示什么?那1樓的第二個房間叫幾零幾?第三個房間呢?
2樓的第一個房間叫什么?第二個房間是幾零幾?第三個呢?誰能說出3樓的房間號?
4、現在我們來做個“我說動物你說房間號”的游戲,反之,我說房間號,你說動物。
四、游戲二
1、現在,動物們要繼續玩捉迷藏的游戲了。看,誰躲起來了?(河馬)你是怎么知道的?河馬的嘴巴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河馬住在哪個房間?你能用“幾零幾的誰藏起來了”這樣的話來說嗎?
2、一個動物藏起來你能找到,多藏幾個你能找出來嗎?
3、這次是誰躲起來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們住在幾零幾房間?
4、小朋友真厲害,都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征找出來。
5、這次小動物是怎么躲的?它的身體怎么樣了?(小豬轉過身來了)哦,原來是讓我們找轉過身來的動物。幾零幾的小豬轉過身來了?
6、看,這次有幾個動物轉過身來了?(3個)它們是誰?誰能用“幾零幾的誰轉過身來了”來說?老虎的身體是什么樣的?你怎么知道是獅子?它是獅子爸爸還是媽媽?
7、小朋友們眼睛真亮,都能找到躲起來的小動物。如果動物再多躲幾個你還能找到嗎?那躲幾個你能找到?全都躲起來你能找到嗎?
8、(出示課件)幾個躲起來了?你還知道它們是誰嗎?河馬在哪兒?犀牛呢?301會是誰?你還記得哪個動物的位置?
五、幼兒操作
1、這兒也有樓房,還有9個動物的圖片,請你把動物送回它們的房間好嗎?
2、結合課件評價。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都回到自己房間了嗎?(檢查操作結果)啊,小朋友真能干!小動物謝謝你們。
六、結束
今天我們和小動物玩了捉迷藏的游戲,老師的書上還有好多動物在玩捉迷藏呢,走,和老師一起去找找吧。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的水平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捉迷藏》的意境美,能用完整的語言說:“x色躲在xx里”,并能進行仿編。
2、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口語能力。
3、感受顏色無處不在,體驗與顏色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是欣賞散文詩《捉迷藏》的意境美,能用完整的語言說:“x色躲在xx里”。活動難點是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并能進行仿編句子。
優點:首先利用提問式導入讓幼兒拓展思維,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說說對捉迷藏游戲的認識,我覺得這個很好,幼兒也能積極的配合,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然后用擬人的稱呼顏色寶寶也想玩捉迷藏游戲,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幫顏色寶寶找到躲藏的地方,幼兒能夠積極的舉手參與,讓我意外的是有個小朋友幫黃色寶寶躲到太陽里,我當時能夠肯定了他的答案。接著我就從課堂引到生活中,讓幼兒找尋生活中顏色寶寶的躲藏之處,我認為我能耐心的引導他們去發現顏色寶寶,并且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孩子們能用完整的語言說出:“x色躲在xx里”。最后我就用一個游戲來讓幼兒發現顏色寶寶更多的躲藏之處,開拓幼兒的思維,還有我在進行每個環節時能夠無意識的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比如讓幼兒操作時我對幼兒說“請你來xx”,操作完了我對幼兒說“謝謝,你真棒!”等等這些,并且我在進行每個環節時都對幼兒提出要求,我覺得這樣非常好,能夠讓幼兒有目的去做,讓他們知道只有認真聽講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繼續發揚!
不足之處:雖然我也按照那樣的環節來上課,但我個人認為上的不是很好,首先我覺得今天的課我缺少了那種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玩的激情,整節課下來沒什么xx的地方,我應該用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去發現,巧妙的運用肢體語言和表情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第二個就是在朗誦散文詩時,我沒有很好的把握朗誦故事和朗誦散文詩的區別,其實朗誦散文詩是不需要扮演角色去朗誦的,只要把那些優美的、值得欣賞的東西帶著感情朗誦出來就行了。
本次活動我覺得幼兒對散文的欣賞還不夠,雖然我也朗誦了兩遍這首散文詩,但我覺得我應該要有點創新,在朗誦完第二遍時我應該多設計一個提問的環節,比如誰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的?太陽和誰在玩捉迷藏的游戲?顏色們又是怎樣躲起來的;當黑夜把手帕拿開的時候,太陽又是怎么樣找到他的玩伴的?這樣或許能讓幼兒加深對散文詩的理解以達到欣賞散文詩意境美的目的吧;第三在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顏色寶寶的躲藏之處時,我應該適時的引導他們去發現更多的顏色寶寶而不是局限在紅、黃、藍、綠這四種顏色里,這樣孩子們就能認識到更多的顏色寶寶。第四就是游戲的環節,讓小孩帶著自己喜歡的顏色寶寶躲到老師指定的地方去,有好幾個小孩躲錯了“黃色寶寶躲到了草叢”,如果我在游戲之前就出示那四張椅子上的圖片讓幼兒先認識再玩游戲,或許他們就不會躲錯吧!
【幼兒園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3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房子》含反思03-15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含反思03-17
幼兒園大班教案含反思15篇03-15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炸碉堡》含反思03-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含反思04-08
幼兒園中班社會說課稿《我是值日生》含反思09-26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及反思03-15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制作月餅》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魔法紙牌》含反思09-26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小皮球》教案及反思03-09